20. 陳烈獻誘敵之計

字數:5662   加入書籤

A+A-


    夕陽將常州城外的護宋軍營房染成一片金紅時,陳烈正站在練兵場旁的土坡上,望著遠處連綿的山巒出神。他手中握著一張泛黃的地形圖,指尖在標注著“鷹嘴穀”的位置反複摩挲——那裏兩側是陡峭的懸崖,穀底隻有一條狹窄的通道,是常州通往鎮江的必經之路,也是他昨夜反複思索後,認定的最佳伏擊地點。
    “將軍,您在這裏看了半個時辰了,是在琢磨對付金兵的法子嗎?”趙玥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她剛檢查完傷員的情況,身上還帶著淡淡的草藥香。見陳烈回頭,她快步走上前,目光落在地形圖上,“這鷹嘴穀,就是您之前說的,金兵增援常州的必經之路?”
    陳烈點點頭,將地形圖展開,指著鷹嘴穀的位置解釋道:“沒錯。從斥候隊傳回的消息來看,金兵這次派來的增援部隊有兩千人,由完顏兀術的侄子完顏烈帶領,此人雖年輕,卻擅長騎兵衝鋒,之前在淮河一帶曾打敗過我們兩支宋軍小隊。硬拚的話,我們護宋軍雖然有一千多人,卻未必是對手。”
    趙玥看著地形圖上鷹嘴穀的地形,眉頭微微蹙起:“兩側懸崖,穀底狹窄,確實是伏擊的好地方。可金兵也不傻,怎麽會輕易走進我們的埋伏圈?”
    “這就需要‘誘敵’了。”陳烈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他指著鷹嘴穀前方的一片開闊地,“我們可以先在這裏布置一支‘弱旅’,讓他們故意露出破綻,引誘金兵追擊。等金兵進入鷹嘴穀,我們再派重兵封鎖穀口和穀尾,同時從兩側懸崖上投放滾石、弓箭,定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趙玥心中一動,接過地形圖仔細查看:“您是說,讓一部分士兵假裝潰敗,把金兵引進山穀?可派誰去做‘誘餌’呢?這支部隊不僅要看起來弱小,還要有足夠的戰鬥力,才能在潰敗時不被金兵全殲,順利把他們引進埋伏圈。”
    “我推薦王虎。”陳烈毫不猶豫地說道,“他曾是禁軍步兵校尉,熟悉金兵的戰術,又勇猛善戰,讓他帶領三百步兵擔任誘餌,定能完成任務。”
    正說著,周峰和王虎恰好從練兵場走來。王虎聽到兩人的對話,立刻走上前,單膝跪地:“殿下,將軍!末將願帶領步兵營擔任誘餌,就算拚了這條命,也要把金兵引進鷹嘴穀!”
    趙玥扶起王虎,看著他堅定的眼神,點了點頭:“王將軍,此去凶險,你不僅要引誘金兵,還要保護好弟兄們的性命,絕不能硬拚。記住,你們的任務是‘誘敵’,不是‘殺敵’。”
    “末將明白!”王虎用力點頭,眼中滿是鄭重。
    當天夜裏,護宋軍的中軍帳內燈火通明。趙玥、陳烈、周峰、王虎、張順、李二柱等將領圍坐在桌旁,圍繞“誘敵深入”的計劃展開詳細部署。
    陳烈首先指著地形圖,分配任務:“王虎,你帶領三百步兵,攜帶簡陋的武器,明天一早就在鷹嘴穀前方的開闊地紮營,故意讓金兵看到你們的‘弱小’。等金兵發起進攻,你就帶領弟兄們假裝潰敗,朝著鷹嘴穀的方向逃跑,務必把金兵全部引進山穀。”
    “周峰,你帶領四百步兵,在鷹嘴穀的穀口埋伏,等金兵全部進入山穀後,立刻封鎖穀口,防止金兵逃跑。”
    “張順,你帶領兩百水軍,乘坐小船,沿著鷹嘴穀旁的溪流繞到穀尾,在王虎把金兵引進山穀後,迅速封鎖穀尾,配合周峰形成合圍。”
    “李二柱,你帶領五十名斥候,在鷹嘴穀兩側的懸崖上埋伏,負責觀察金兵的動向,一旦金兵進入山穀,就立刻發出信號。同時,你還要安排人手,在懸崖上準備好滾石和弓箭,等信號一響,就立刻向穀底投放。”
    最後,陳烈看向趙玥:“殿下,您帶領剩餘的一百士兵,在鷹嘴穀附近的小山丘上坐鎮指揮,隨時準備支援各路人馬。”
    趙玥點了點頭,補充道:“還有兩件事需要注意。第一,王將軍的部隊在假裝潰敗時,要留下一些‘破綻’,比如丟棄一些糧食和武器,讓金兵以為你們是真的不堪一擊;第二,懸崖上的滾石和弓箭要提前準備充足,確保能給金兵造成最大的傷亡。”
    將領們紛紛點頭,表示明白。會議結束後,大家立刻行動起來——王虎挑選精銳步兵,準備簡陋的武器和“誘餌”用的糧食;周峰和張順帶領士兵,前往鷹嘴穀布置埋伏;李二柱則帶著斥候隊,在懸崖上搭建掩體,搬運滾石和弓箭;趙玥則留在營房,安撫士兵和百姓,確保後方穩定。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王虎就帶領三百步兵,在鷹嘴穀前方的開闊地紮下營寨。營寨紮得十分簡陋,帳篷是破舊的,武器是鏽跡斑斑的長槍和彎刀,士兵們也故意表現得鬆散,有的在營寨裏閑逛,有的在河邊打水,看起來毫無防備。
    果然,沒過多久,遠處就傳來了馬蹄聲。完顏烈帶領著兩千金兵,浩浩蕩蕩地朝著開闊地趕來。他坐在馬上,看到王虎的營寨,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笑容:“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也敢擋我大金的去路!來人,給我衝,踏平他們的營寨!”
    金兵的騎兵立刻加快速度,朝著王虎的營寨衝來。王虎按照計劃,大喊一聲:“不好!金兵來了!快撤!”
    三百步兵立刻假裝慌亂,紛紛丟棄手中的武器和營寨裏的糧食,朝著鷹嘴穀的方向逃跑。完顏烈看到這一幕,更加確定這是一支不堪一擊的隊伍,立刻下令:“追!一個都別放過!”
    金兵們紛紛策馬追趕,兩千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鷹嘴穀的方向跑去。王虎帶領著步兵,故意放慢速度,始終與金兵保持著一段距離,既不讓金兵追上,也不讓金兵失去目標。
    很快,王虎就帶領著步兵衝進了鷹嘴穀。穀內光線昏暗,兩側的懸崖高聳入雲,穀底的通道狹窄,隻能容兩匹馬並行。金兵們追得興起,根本沒有察覺異樣,紛紛跟著衝進了山穀。
    當最後一名金兵進入山穀後,埋伏在懸崖上的李二柱立刻發出信號——三枚紅色的信號彈騰空而起,在天空中炸開。
    早已埋伏在穀口的周峰看到信號,立刻大喊一聲:“動手!封鎖穀口!”
    四百步兵立刻從掩體後衝出來,將早已準備好的巨石和樹幹推到穀口,徹底封鎖了金兵的退路。同時,張順帶領的水軍也乘坐小船,沿著溪流趕到穀尾,將穀尾也封鎖起來。
    完顏烈看到穀口和穀尾都被封鎖,才意識到自己中了埋伏,頓時大怒:“不好!中計了!快,衝出去!”
    金兵們紛紛調轉馬頭,朝著穀口衝去。可穀口被巨石和樹幹封鎖,騎兵根本無法通過,隻能下馬,用彎刀砍伐樹幹,試圖打開一條通道。
    就在這時,李二柱的聲音從懸崖上傳來:“放滾石!射箭!”
    早已準備好的斥候隊立刻將滾石推下懸崖,巨大的石頭順著懸崖滾落,砸向穀底的金兵。同時,弓箭也像雨點一樣射向金兵,不少金兵中箭倒地,穀內頓時亂作一團。
    完顏烈看著越來越多的士兵倒下,心中又急又怒。他拔出腰間的彎刀,大喊一聲:“弟兄們,跟我衝!殺出去!”
    他帶領著精銳金兵,朝著穀口衝去。可滾石和弓箭不斷襲來,金兵們根本無法靠近穀口,隻能在穀底四處躲避,傷亡越來越大。
    王虎帶領的三百步兵也趁機轉過身,從金兵的後方發起進攻。步兵們雖然武器簡陋,卻個個奮勇殺敵,與金兵展開了近身搏鬥。
    趙玥在小山丘上,看著穀內的戰況,心中十分焦急。她看到金兵雖然傷亡慘重,卻依舊在完顏烈的帶領下負隅頑抗,立刻對身邊的士兵說道:“快,給周將軍和張將軍送信,讓他們派出一部分士兵,從兩側懸崖的小路下去,繞到金兵的側麵,配合王將軍進攻,盡快消滅金兵!”
    士兵們立刻騎馬,朝著穀口和穀尾跑去。周峰和張順接到消息後,立刻挑選精銳士兵,從懸崖上的小路下去,繞到金兵的側麵,發起進攻。
    金兵腹背受敵,又失去了騎兵的優勢,頓時軍心大亂。不少金兵看到大勢已去,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完顏烈看著越來越少的士兵,知道再也無法衝出山穀,心中充滿了絕望。他舉起彎刀,想要自刎,卻被身邊的士兵攔住。
    “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投降吧,等將來再找機會報仇!”一個金兵哭著說道。
    完顏烈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一痛,最終還是放下了彎刀,閉上了眼睛。
    這場戰鬥,護宋軍大獲全勝——斬殺金兵八百餘人,俘虜一千餘人,繳獲戰馬五百餘匹,武器和糧草無數。而護宋軍的傷亡卻很少,隻有五十餘人受傷,十人犧牲。
    戰鬥結束後,護宋軍的士兵們興奮地歡呼起來。王虎帶領著步兵,押著俘虜從穀內走出來;周峰和張順則指揮著士兵,清理戰場,搬運繳獲的物資;李二柱帶著斥候隊,在懸崖上收拾剩餘的滾石和弓箭。
    趙玥走到陳烈身邊,看著穀內的景象,心中滿是敬佩:“將軍,您的誘敵之計真是精妙!若不是您,我們恐怕很難打贏這場仗。”
    陳烈笑了笑,說道:“殿下過獎了。這場勝利,不僅是因為計策得當,更因為弟兄們奮勇殺敵,百姓們大力支持。沒有大家的努力,就算有再好的計策,也無法打贏金兵。”
    當天下午,護宋軍帶著俘虜和繳獲的物資,返回了營房。百姓們得知護宋軍打贏了仗,紛紛走出家門,在道路兩旁迎接他們。有的百姓拿著水果和點心,遞給士兵們;有的百姓為受傷的士兵包紮傷口;還有的百姓放起了鞭炮,慶祝勝利。
    小石頭也在人群中,他看到趙玥,立刻跑了過來,興奮地說道:“姐姐,你們太厲害了!我長大了也要像你們一樣,殺金兵,保護百姓!”
    趙玥摸了摸小石頭的頭,笑著說道:“好,姐姐等著你長大。”
    當天晚上,護宋軍的營房裏擺起了慶功宴。士兵們和百姓們圍坐在一起,吃著烤肉,喝著美酒,談論著戰鬥的過程。王虎給大家講述著如何假裝潰敗,引誘金兵進入山穀;周峰和張順則分享著封鎖穀口和穀尾的緊張時刻;李二柱則描述著從懸崖上投放滾石和弓箭時的壯觀景象。
    趙玥坐在主位上,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感慨。她想起了父皇母後,想起了建康城的百姓,想起了那些為了抗擊金兵而犧牲的弟兄們。她從懷中掏出父皇的玉佩,放在手心,輕聲說道:“父皇,母後,我們又打贏了一場仗。女兒一定會帶領護宋軍,繼續戰鬥下去,直到把金兵趕出大宋,讓大宋的旗幟重新飄揚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陳烈走到趙玥身邊,看著她手中的玉佩,眼中滿是敬佩:“殿下,有您這樣的領袖,有護宋軍這樣的隊伍,有百姓們這樣的支持,我們一定能早日收複失地,完成先帝的遺願。”
    趙玥點了點頭,舉起酒杯,對著眾人說道:“弟兄們,百姓們,今天我們打贏了這場仗,這是我們護宋軍的勝利,也是大宋百姓的勝利!但我們不能驕傲,金兵還沒有被趕出大宋,我們還有很多戰鬥要打。讓我們團結一心,繼續努力,為了大宋,為了百姓,為了‘複宋雪恥’的目標,奮鬥到底!”
    “奮鬥到底!複宋雪恥!”眾人齊聲喊道,聲音震徹雲霄,在常州的夜空裏回蕩,久久不散。
    夜深人靜時,趙玥坐在書桌前,打開錦盒,看著裏麵的遺詔、兵符和玉佩。她輕輕撫摸著這些信物,心中充滿了堅定。她知道,未來的路依舊漫長,依舊充滿了挑戰,但隻要護宋軍的弟兄們團結一心,隻要大宋的百姓還在支持他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抗金戰爭,就一定能實現“複宋雪恥”的目標,讓大宋重新走向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