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山穀設伏備火攻

字數:6570   加入書籤

A+A-


    晨霧還沒漫過鷹嘴穀的崖頂,趙玥的粗布裙擺已被露水打濕大半。她蹲在懸崖邊的矮樹叢後,指尖拂過一塊磨得光滑的青石板——這是昨夜陳烈帶著斥候隊標記的滾石投放點,石板上還留著用炭筆勾勒的圈痕,恰好能卡住半人高的巨石。穀風裹著潮濕的氣息吹過來,帶著崖底溪流的涼意,卻吹不散她眼中的專注。
    “殿下,滾石都按您的吩咐,堆在崖頂的緩坡上了,每塊石頭都用藤蔓捆著,隻要砍斷藤蔓,就能順著坡滾下去。”李二柱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肩上扛著一把柴刀,褲腳沾著泥點,顯然是剛從另一側懸崖檢查回來。他遞過來一張草圖,上麵用紅筆標注著滾石堆的位置,“一共堆了八十堆,每堆至少五塊石頭,足夠把穀底堵嚴實。”
    趙玥接過草圖,指尖在“鷹嘴穀中段”的標記上頓了頓——這裏是穀底最窄的地方,兩側崖壁陡峭,溪流從中間穿過,正是火攻的最佳位置。“火油呢?張順的水軍把火油運到指定位置了嗎?”
    “張將軍早就到了,正在穀尾的溪流邊分裝火油,用的都是百姓捐的陶罐,每個陶罐都塞了布條做引信。”李二柱說著,指向穀尾的方向,“您看,那片蘆葦叢後麵,就是他們的藏身處,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趙玥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穀尾的溪流旁,一片茂密的蘆葦叢隨風晃動,偶爾能看到一點陶罐的影子閃過。她點點頭,站起身,拍了拍裙擺上的泥土:“走,去看看王虎的誘餌隊準備得怎麽樣了。”
    兩人沿著崖頂的小路往穀口走,沿途每隔幾步就能看到埋伏的士兵——有的握著弓箭,箭尖對準穀底;有的抱著柴刀,守在滾石堆旁;還有的背著裝滿火油的陶罐,隨時準備往下投擲。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緊張,卻又透著一股蓄勢待發的銳利,像即將出鞘的刀。
    穀口的開闊地上,王虎正帶著三百步兵整理“誘餌營寨”。帳篷搭得歪歪扭扭,有的甚至隻支起了半邊;武器架上擺著的長槍大多鏽跡斑斑,還有幾柄彎刀缺了刃;幾個士兵故意坐在營寨門口打盹,麵前放著半塊啃剩的餅子,看起來散漫又鬆懈。
    “殿下!”王虎看到趙玥,立刻迎上來,聲音壓得很低,“都按計劃布置好了,營寨裏還故意留了幾袋沒封口的糙米,地上撒了些破舊的衣物,看起來像是倉皇之間來不及收拾。”
    趙玥掃過營寨,目光落在那幾袋糙米上——袋口的麻繩鬆鬆垮垮,米粒撒了一地,確實像匆忙撤退時留下的痕跡。她滿意地點點頭:“很好。記住,等金兵來了,你們隻許敗,不許勝,撤退時要故意把‘慌亂’演得真一點,別讓金兵看出破綻。”
    “末將明白!”王虎挺直脊背,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就算拚了這條命,也得把金兵引進穀裏!”
    趙玥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再多說——她知道王虎的性子,看似粗魯莽撞,卻最懂戰場的分寸。她轉身往穀中段的指揮點走,路過崖邊時,特意停下腳步,往下望了望:穀底的溪流泛著微光,鵝卵石在水中隱約可見,若是金兵的騎兵衝進來,馬蹄踩在鵝卵石上,必定會放慢速度,正好給滾石和火油留出攻擊時間。
    “殿下,陳將軍派人來報,說金兵的先頭部隊已經過了無錫,估計午時就能到穀口。”周峰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他手裏拿著一張字條,是陳烈留在營房的聯絡信,“陳將軍還說,讓您務必注意安全,別靠崖邊太近。”
    趙玥接過字條,指尖觸到紙麵上陳烈蒼勁的字跡,心中泛起一陣暖意。她將字條折好,塞進懷裏:“知道了。你去通知各隊,午時一到,無論金兵來沒來,都要做好準備。另外,讓斥候隊再去穀外探探,確認金兵的人數和陣型,有消息立刻回報。”
    周峰應聲而去,趙玥則繼續往指揮點走。指揮點設在穀中段的一處崖壁凹陷處,裏麵鋪著幹草,放著一張小桌,桌上擺著地形圖和一麵紅色的信號旗——這是發起攻擊的信號,隻要她揮動旗幟,崖頂的士兵就會立刻投放滾石,穀尾的水軍就會點燃火油。
    臨近午時,崖頂的霧氣漸漸散去,陽光透過崖壁的縫隙灑進穀底,在溪流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李二柱帶著斥候隊匆匆趕回,臉上帶著幾分急切:“殿下,金兵來了!足足兩千人,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帶隊的還是完顏烈!”
    趙玥立刻站起身,走到崖邊的觀察點,用陳烈留下的望遠鏡往穀口望——隻見遠處的地平線上,一隊黑影正快速移動,馬蹄聲越來越近,揚起的塵土在陽光下彌漫開來,像一條灰黑色的巨龍,朝著鷹嘴穀的方向湧來。
    “通知王虎,準備‘迎敵’!”趙玥放下望遠鏡,聲音清亮。身旁的士兵立刻舉起號角,“嗚嗚”的號聲在山穀間回蕩,傳到穀口的營寨裏。
    王虎聽到號聲,立刻裝作慌亂的樣子,大喊:“金兵來了!快,拿起武器!”營寨裏的士兵們紛紛“匆忙”地拿起武器,有的甚至還沒握住長槍就掉在地上,場麵混亂得恰到好處。
    完顏烈騎著黑馬,走在金兵隊伍的最前麵。他看到穀口的營寨,又看到“慌亂”的護宋軍士兵,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笑容:“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也敢擋我大金的去路!騎兵,衝鋒!踏平他們的營寨!”
    金兵的騎兵立刻加快速度,朝著營寨衝來。馬蹄聲震得地麵都在顫抖,營寨裏的“護宋軍”士兵們“嚇得”紛紛後退,有的甚至扔下武器,朝著穀內逃跑。
    “追!一個都別放過!”完顏烈大手一揮,帶著騎兵衝進營寨,看到地上散落的糙米和衣物,更加確定這是一支不堪一擊的隊伍,毫不猶豫地帶領著兩千金兵,朝著鷹嘴穀內追去。
    趙玥在崖頂看得清楚,當第一匹金兵的戰馬踏入穀底時,她的手心已經沁出了汗。她緊緊握著信號旗,目光死死盯著穀底的金兵——一百人、兩百人、五百人……當最後一名金兵踏入穀中段的狹窄處時,她猛地揮動信號旗,紅色的旗幟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砍斷藤蔓!放滾石!”李二柱的喊聲率先響起,崖頂的士兵們立刻舉起柴刀,砍斷捆著滾石的藤蔓。“轟隆隆——”八十堆巨石順著崖頂的緩坡滾下去,像一群咆哮的巨獸,朝著穀底的金兵砸去。
    金兵們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滾石砸中。有的戰馬被砸中馬蹄,嘶鳴著倒下,將金兵甩在地上;有的金兵被巨石直接砸中,瞬間沒了聲息;還有的金兵想往兩側躲避,卻被擠在狹窄的穀底,根本無處可逃。穀底頓時亂作一團,慘叫聲、馬蹄聲、石頭撞擊聲混在一起,震得崖壁都在微微顫抖。
    完顏烈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大驚,才知道自己中了埋伏。他強壓著慌亂,大喊:“快,往穀尾衝!從穀尾出去!”
    金兵們紛紛調轉方向,朝著穀尾的溪流跑去。可他們剛跑到溪流邊,就聽到一陣“嘩啦”的聲響——張順帶著水軍從蘆葦叢裏衝出來,手裏拿著點燃的火把,將一個個塞著布條的火油罐扔進溪流裏。
    “點火!”張順大喊一聲,士兵們將火把扔向漂浮在水麵上的火油罐。“轟”的一聲,火油遇火瞬間燃燒起來,火焰順著溪流蔓延,很快就形成了一道火牆,將穀尾堵得嚴嚴實實。
    金兵們看著眼前的火牆,徹底慌了神。有的想往回跑,卻被後麵湧來的金兵擋住;有的想跳進溪流遊泳逃生,卻被火油燒到,發出淒厲的慘叫;還有的幹脆扔下武器,跪在地上求饒。
    趙玥站在崖頂,看著穀底的火光,心中沒有絲毫猶豫——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和弟兄們的殘忍。她朝著崖下大喊:“投火油!放箭!別給金兵喘息的機會!”
    崖頂的士兵們立刻行動起來,將背著的火油罐往下扔。火油罐落在地上,摔碎後濺起的火油點燃了穀底的枯草,火焰越燒越旺,濃煙滾滾,將整個穀底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同時,弓箭像雨點一樣射向金兵,不少金兵中箭倒地,要麽被火燒死,要麽被箭射死,根本沒有反抗的機會。
    王虎帶領的誘餌隊也趁機從穀口折返,朝著金兵的後方發起進攻。步兵們雖然武器簡陋,卻個個奮勇殺敵,有的用長槍刺穿金兵的鎧甲,有的用彎刀砍向金兵的頭顱,還有的用石頭砸向金兵的腦袋。
    周峰則帶領著預備隊,從崖頂的小路繞到穀中段,順著臨時搭建的木梯下到穀底,與王虎的隊伍匯合,對金兵展開夾擊。穀底的金兵腹背受敵,又被大火包圍,很快就失去了抵抗能力,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完顏烈看著越來越少的士兵,心中充滿了絕望。他拔出腰間的彎刀,想要自刎,卻被身邊的士兵攔住:“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投降吧,等將來再找機會報仇!”
    完顏烈看著眼前的火海,又看了看周圍投降的士兵,最終還是放下了彎刀,閉上了眼睛。
    戰鬥結束時,穀底的火焰還在燃燒,濃煙嗆得人睜不開眼睛。士兵們開始清理戰場——有的撲滅餘火,有的救治受傷的弟兄,有的押解俘虜,還有的搬運繳獲的武器和馬匹。趙玥順著木梯下到穀底,腳下的石板還帶著火烤的溫度,空氣中彌漫著燒焦的味道和血腥味,讓她忍不住皺了皺眉。
    “殿下,您沒事吧?”周峰走過來,遞給她一塊幹淨的布巾,“這裏煙大,您還是先回崖頂吧。”
    趙玥接過布巾,擦了擦臉上的灰塵,搖了搖頭:“我沒事。統計一下傷亡和繳獲情況,受傷的弟兄要盡快送回營房救治,投降的金兵要分開關押,派專人看守。”
    “是!”周峰立刻去安排。
    趙玥走到一塊被燒焦的滾石旁,看著上麵的痕跡,心中滿是感慨。這場火攻,雖然慘烈,卻也徹底擊潰了金兵的兩千人馬,不僅保衛了常州,更提振了江南一帶抗金義士的士氣。她想起昨夜陳烈說的話:“對付殘暴的金兵,就要用他們能懂的方式,讓他們知道,大宋的百姓不是好欺負的。”
    正想著,張順和李二柱走了過來。張順臉上帶著煙灰,卻難掩興奮:“殿下,這次咱們繳獲了五百多匹戰馬,一千多柄彎刀,還有不少糧草和金銀,足夠咱們護宋軍用一陣子了!”
    李二柱也笑著說道:“俘虜了八百多個金兵,其中還有十幾個將領,這下咱們可賺大了!”
    趙玥看著他們,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所有弟兄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沒有大家的辛苦準備,沒有百姓們的支持,我們不可能打贏這場仗。”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穀底的戰場,聲音變得鄭重:“但是,我們不能驕傲。金兵不會善罷甘休,肯定還會派更多的人來報複。我們要盡快清理戰場,加強營房的防禦,訓練新加入的弟兄,為下一場戰鬥做好準備。”
    “是!”張順和李二柱齊聲應道。
    當天下午,護宋軍的士兵們開始將戰利品和俘虜運回營房。百姓們得知護宋軍打贏了仗,紛紛走出家門,在道路兩旁迎接他們。有的百姓拿著水果和點心,遞給士兵們;有的百姓為受傷的士兵包紮傷口;還有的百姓放起了鞭炮,慶祝勝利。
    小石頭也在人群中,他看到趙玥,立刻跑了過來,興奮地說道:“姐姐,我聽說你們用大火把金兵燒得落花流水,太厲害了!”
    趙玥摸了摸他的頭,笑著說道:“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等你長大了,也要和我們一起,保護大宋的百姓。”
    小石頭用力點頭:“我一定會的!”
    當天晚上,護宋軍的營房裏擺起了慶功宴。士兵們和百姓們圍坐在一起,吃著烤肉,喝著美酒,談論著戰鬥的過程。王虎給大家講述著如何假裝潰敗,引誘金兵進入山穀;張順則分享著點燃火油時的緊張時刻;李二柱則描述著滾石砸向金兵時的壯觀景象。
    趙玥坐在主位上,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感慨。她想起了父皇母後,想起了建康城的百姓,想起了那些為了抗擊金兵而犧牲的弟兄們。她從懷中掏出父皇的玉佩,放在手心,輕聲說道:“父皇,母後,我們又打贏了一場仗。女兒一定會帶領護宋軍,繼續戰鬥下去,直到把金兵趕出大宋,讓大宋的旗幟重新飄揚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陳烈從濠州趕回來時,慶功宴還沒結束。他看到營房裏熱鬧的景象,又聽周峰講述了火攻的過程,對趙玥更加敬佩:“殿下,您不僅有勇有謀,還能靈活運用戰術,老臣自愧不如。有您這樣的領袖,護宋軍定能成為抗擊金兵的中堅力量。”
    趙玥笑著搖頭:“將軍過獎了。這都是大家的功勞,也是百姓們支持的結果。接下來,我們還要聯合江南一帶的其他義軍,形成更大的抗金力量,為收複失地做準備。”
    陳烈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殿下放心,老臣已經聯絡了蘇州、湖州的義軍首領,他們聽說咱們的戰績後,都願意與我們聯合。過幾日,他們就會派人來常州,商議聯合抗金的事宜。”
    趙玥心中一喜:“太好了!有了他們的加入,我們的力量會更加強大,離‘複宋雪恥’的目標也會更近一步。”
    夜深人靜時,趙玥坐在書桌前,打開錦盒,看著裏麵的遺詔、兵符和玉佩。她輕輕撫摸著這些信物,心中充滿了堅定。她知道,未來的路依舊漫長,依舊充滿了挑戰,但隻要護宋軍的弟兄們團結一心,隻要大宋的百姓還在支持他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抗金戰爭,就一定能實現“複宋雪恥”的目標,讓大宋重新走向繁榮昌盛。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灑在書桌上,也灑在趙玥的身上。她拿起筆,在一張紙上寫下“鷹嘴穀大捷”四個字,然後在下麵畫了一麵小小的“護宋”旗——這是她對這場戰鬥的記錄,也是對未來的期許。她相信,終有一天,這麵旗幟會插遍大宋的每一寸土地,讓金兵再也不敢踏入大宋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