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勝聲名傳周邊
字數:4772 加入書籤
晨霧還沒散盡,常州城外的護宋軍營房就被一陣嘈雜的腳步聲驚醒。趙玥剛整理好父皇的遺詔,就聽見營門外傳來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夾雜著“要加入護宋軍”“我要殺金兵”的話語。她快步走到營房門口,眼前的景象讓她瞬間愣住——營門外的空地上擠滿了人,有穿著粗布短褂的農戶、背著行囊的流民、手持武器的散兵,甚至還有幾個穿著長衫的書生,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期待,像等待春雨的禾苗,盼著能加入這支剛打了勝仗的隊伍。
“殿下,這才剛天亮,就來了這麽多人!”周峰匆匆趕來,手裏拿著一本新的名冊,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激動,“昨天鷹嘴穀大捷的消息,一夜之間就傳遍了常州周邊的村鎮,連無錫、宜興的人都聽說了,紛紛要趕來投奔!”
趙玥看著人群中一張張渴望的臉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想起半個月前,護宋軍剛組建時,隻有三百多人,武器簡陋,糧草短缺,連訓練的場地都是臨時開辟的打穀場。而如今,一場大勝,不僅殲滅了兩百多金兵,更讓“護宋軍”的名號傳遍了江南,成了百姓心中抗金的希望。
“快,打開營門,讓大家有序進來。”趙玥立刻吩咐道,“再安排幾個弟兄,在營內的空地上搭起登記點,分批次登記,不要亂了秩序。”
周峰應聲而去,很快,營門緩緩打開,百姓們按照指引,分成幾隊,有序地進入營房。趙玥走到登記點旁,看著一個個前來報名的人,心中滿是感慨。一個約莫十六歲的少年,背著一把破舊的柴刀,怯生生地走到登記的士兵麵前:“兵大哥,我能加入護宋軍嗎?我爹娘都被金兵殺了,我想報仇。”
士兵看了看他瘦弱的身材,有些猶豫:“小弟弟,你還太小了,打仗很危險。”
少年急了,眼淚差點掉下來:“我不小了!我能砍柴,能挑水,還能給士兵們送東西,我不會拖大家後腿的!”
趙玥走了過去,摸了摸少年的頭,溫柔地說道:“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狗蛋。”少年抬起頭,眼中滿是堅定。
“狗蛋,”趙玥笑了笑,“你願意加入護宋軍,姐姐很開心。但現在你還小,不能上戰場。不如你先跟著醫療隊,幫郎中們照顧受傷的士兵,學**紮傷口,等你長大了,再跟我們一起打仗,好不好?”
狗蛋想了想,重重地點了點頭:“好!我一定會好好學,將來一定要親手殺了金兵,為爹娘報仇!”
看著狗蛋跑向醫療隊的背影,趙玥心中暖暖的。她知道,這些孩子,都是大宋的未來,隻要好好培養,將來一定能成為抗擊金兵的棟梁之才。
登記工作一直持續到中午,前來報名的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陳烈從濠州趕回時,看到營內擠滿了新加入的百姓,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殿下,不過一夜時間,護宋軍竟擴到了千人?這在以前,簡直不敢想象!”
趙玥笑著點頭:“都是鷹嘴穀大捷的功勞。百姓們看到我們能打贏金兵,能保護他們,才願意相信我們,投奔我們。”
陳烈感慨地說道:“這就是民心啊!當年我在禁軍時,朝廷失了民心,就算有再多的兵力,也打不贏金兵。如今護宋軍得了民心,何愁不能收複失地,趕走金兵?”
為了讓新加入的士兵盡快融入隊伍,趙玥和陳烈、周峰等人商議,將護宋軍重新編製——步兵營擴至五百人,由王虎繼續擔任統領,負責基礎訓練和近身格鬥;騎兵營從原來的五十人擴至兩百人,由原宋軍騎兵校尉劉能擔任統領,負責騎兵訓練和衝鋒戰術;水軍依舊保持一百人,由張順統領,駐守太湖,防範金兵從水路進攻;斥候隊擴至五十人,由李二柱統領,負責偵查金兵動向和地形勘探;醫療隊擴至一百人,吸納了不少民間郎中,負責救治受傷士兵和百姓;此外,還新成立了“後勤隊”,由熟悉農事和工匠活的百姓組成,負責糧草種植、武器修繕和衣物縫製,確保護宋軍的後勤供應。
編製確定後,訓練立刻拉開序幕。練兵場上,王虎帶著步兵營的士兵練習刺殺和陣型,“喝哈”的呐喊聲此起彼伏;營外的空地上,劉能騎著戰馬,教騎兵營的士兵如何在馬上射箭、劈砍;太湖岸邊,張順帶著水軍的士兵練船和水戰技巧;遠處的山林裏,李二柱帶著斥候隊熟悉地形,繪製新的地圖。整個營房裏,到處都是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每個人都充滿了幹勁。
新加入的士兵中,有不少曾是宋軍的老兵,他們熟悉戰術,經驗豐富,很快就成了訓練中的骨幹。老兵吳大叔曾在淮河一帶抗擊過金兵,他主動向王虎提出,將自己的戰鬥經驗傳授給新兵,教他們如何躲避金兵的騎兵衝鋒,如何利用地形優勢伏擊敵人。在他的指導下,新兵們的進步飛快,原本鬆散的隊伍,漸漸有了軍隊的模樣。
除了士兵,還有不少百姓主動前來支援護宋軍。常州城內的糧商張老板,聽說護宋軍糧草短缺,主動送來五十石大米和十頭豬;附近村莊的婦女們,自發組織起來,日夜趕製棉衣和布鞋,送到營中;甚至連城裏的鐵匠鋪,也免費為護宋軍修繕武器,打造新的長槍和彎刀。百姓們的支持,像一股暖流,溫暖著每個護宋軍士兵的心,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抗擊金兵的決心。
這天下午,趙玥正在練兵場查看訓練情況,忽然看到遠處的小路上,來了一隊人馬,為首的是一個穿著鎧甲的中年漢子,身後跟著兩百多名士兵,個個手持武器,精神抖擻。漢子看到趙玥,立刻翻身下馬,快步走上前,單膝跪地:“末將韓明,原是湖州宋軍將領,聽聞護宋軍鷹嘴穀大捷,特帶領部下前來投奔,願追隨殿下,抗擊金兵,收複失地!”
趙玥連忙扶起他,心中滿是驚喜:“韓將軍能來投奔,是護宋軍之幸!有將軍相助,我們的力量定會更加強大!”
韓明站起身,激動地說道:“殿下,末將在湖州時,就聽說護宋軍紀律嚴明,愛護百姓,還能打贏金兵,心中早已敬佩不已。如今親眼所見,才知道傳言不虛!末將願帶領部下,聽從殿下調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韓明的到來,讓護宋軍的實力再次提升。他不僅帶來了兩百多名精銳士兵,還帶來了不少武器和糧草,更重要的是,他熟悉湖州一帶的金兵布防,為護宋軍提供了重要的情報。趙玥任命韓明為“先鋒營”統領,負責訓練精銳士兵,為將來的戰鬥做準備。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護宋軍的規模很快就擴大到了一千兩百人,成為了江南一帶不可忽視的抗金力量。消息傳到金兵大營,完顏兀術氣得暴跳如雷,下令將戰敗的完顏烈嚴加看管,又派了五千金兵,前往常州,想要一舉消滅護宋軍。
得知金兵增兵的消息,趙玥並沒有慌亂。她召集陳烈、周峰、王虎、韓明等將領,在中軍帳內召開軍事會議,商議應對之策。
“金兵這次派了五千人,兵力是我們的四倍,硬拚肯定不行。”陳烈首先說道,他指著桌上的地形圖,“湖州到常州的必經之路有一處名為‘落馬坡’的地方,那裏兩側是山林,中間隻有一條小路,非常適合設伏。我們可以在那裏布置埋伏,利用地形優勢,打擊金兵的銳氣。”
韓明補充道:“末將熟悉落馬坡的地形,那裏的山林裏有不少山洞,可以隱藏士兵;小路狹窄,金兵的騎兵無法展開,隻能步行通過,正好方便我們伏擊。”
趙玥點了點頭,說道:“就按兩位將軍說的辦。韓將軍,你帶領先鋒營的兩百名精銳,在落馬坡的山林裏埋伏,負責偷襲金兵的前隊;王虎,你帶領步兵營的五百人,在小路兩側的山坡上設伏,用滾石和弓箭攻擊金兵;張順,你帶領水軍的一百人,沿著落馬坡旁的河流,繞到金兵的後方,燒毀他們的糧草;周峰,你帶領騎兵營的兩百人,在落馬坡外的空地上待命,一旦金兵潰敗,就負責追擊;李二柱,你帶領斥候隊,密切關注金兵的動向,及時傳遞消息;我則帶領醫療隊和後勤隊,在後方負責支援和救治傷員。”
將領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會議結束後,大家立刻行動起來,帶領士兵們前往落馬坡,布置埋伏。
三天後,金兵的先頭部隊抵達落馬坡。為首的金兵將領看到狹窄的小路,心中有些警惕,卻仗著兵力眾多,沒有多想,下令士兵們繼續前進。
當金兵全部進入落馬坡的小路後,韓明一聲令下,先鋒營的士兵們從山洞裏衝出來,朝著金兵的前隊發起偷襲。金兵毫無防備,頓時亂作一團。王虎帶領的步兵營趁機從山坡上推下滾石,射出弓箭,金兵死傷慘重。
張順帶領的水軍也繞到金兵的後方,點燃了他們的糧草。糧草被燒,金兵的士氣大落,紛紛想要逃跑。周峰帶領的騎兵營趁機發起追擊,斬殺了不少金兵。
這場戰鬥,護宋軍再次大獲全勝,殲滅金兵一千餘人,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和糧草。金兵將領帶著殘兵,狼狽地逃回了湖州。
消息傳回護宋軍的營房,百姓們再次歡呼雀躍。他們帶著糧食和衣物,來到營中,為士兵們慶祝勝利。趙玥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滿是成就感。她知道,護宋軍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士兵們的奮勇作戰,離不開將領們的運籌帷幄,更離不開百姓們的支持。
當天晚上,趙玥坐在書桌前,打開錦盒,看著裏麵的遺詔、兵符和白玉佩。她輕輕撫摸著這些信物,在心中默念:“父皇,母後,護宋軍又打贏了一場仗。我們的隊伍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離‘複宋雪恥’的目標也越來越近了。女兒一定會繼續努力,帶領護宋軍,帶領大宋百姓,把金兵趕出大宋的土地,讓大宋的旗幟重新飄揚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灑在書桌上,也灑在趙玥的身上。她知道,未來的路依舊漫長,依舊充滿了挑戰,但隻要護宋軍上下一心,隻要百姓們還在支持他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抗金戰爭,就一定能實現“複宋雪恥”的目標,讓大宋重新走向繁榮昌盛。
而此時的江南大地上,“護宋軍”的名號越傳越遠,越來越多的抗金義士慕名而來,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到抗擊金兵的隊伍中。趙玥知道,屬於護宋軍的故事,屬於大宋的希望,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