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 章 南疆陪陵城
字數:3133 加入書籤
南疆的地貌與北疆截然不同。
這裏沒有一望無際的草原荒漠,而是連綿起伏、仿佛沒有盡頭的群山。
山巒疊嶂,溝壑縱橫,將土地切割得支離破碎。
因此,南疆難以形成如北方蠻族那般龐大的部落體係,更多的是以一個個村寨為單位,散落在深山密林之中,往往與世隔絕。
雖然此地雨水充沛,氣候濕熱,但可用於耕種的土地卻少得可憐,多是貧瘠的山坡石縫。一個村寨人口一旦興旺起來,首先麵臨的不是繁榮,而是如何填飽肚子的生存危機。
這種嚴峻的生存壓力,促使他們必須與外界進行貿易,用山裏的特產——珍貴的木材、藥材、獸皮、甚至一些隱秘的礦產,去換取賴以活命的糧食、鹽鐵和布匹。
然而,貿易之路充滿血淚。在與中原商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淳樸(或者說在貿易規則上相對簡單)的南疆人吃盡了苦頭。
壓價、以次充好、大秤小鬥都算是“有良心”的,更多的時候,商隊會勾結地方豪強甚至駐軍,不僅強取豪奪貨物,連負責運送貨物的南疆青壯都會被一並擄走,販賣為奴。
民風彪悍的南疆人自然不甘受辱,奮起反抗,但麵對成建製、裝備精良的中原軍隊,零星的抵抗往往招致更殘酷的鎮壓和屠戮。
在付出了無數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後,南疆人終於明白,分散的村寨無法保護自己。
他們開始嚐試聯合,由各個村寨推舉出那些相對“聰明”、見過些世麵的人作為頭領,統一與外界進行貿易談判,試圖爭取更公平的待遇。
但情況並未根本好轉。那些敢於和南疆做生意的商人,大多本就心狠手辣。麵對聯合起來的南疆人,他們的手段更加隱蔽和狡猾,甚至利用金銀收買邊境的守軍。
南疆的頭領們發現,僅僅依靠談判桌上那點智慧,依然無法保護族人的利益和安全。
被逼到絕境,便隻能以暴製暴。南疆民風本就悍勇,山民善於攀援、熟悉地形、吃苦耐勞。一些大的村寨聯盟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
這些從窮山惡水中走出來的戰士,個體戰鬥力遠超內地承平日久的衛所兵,當他們被組織起來,經過一定的訓練,配備上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武器後,立刻成為了一支令邊境官府頭疼不已的力量。
可以說,雍國南疆如今烽煙時起、蠻族成為心腹大患的局麵,很大程度上,正是由那些貪婪無度、欺壓良善的邊境官員和奸商們,一點一點“作”出來的。
這裏本不該有南疆的。
馬車上,沈明月將自己所知的關於南疆的情報娓娓道來。
肖塵聽著,眉頭越皺越緊,心中那股原本因承諾而生的戰意,漸漸被一種無力和厭惡所取代。
“聽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有點不太想打了。”肖塵歎了口氣,“感覺像是去給那些王八蛋擦屁股。”
但他終究是答應了一個姑娘臨終的請托。君子一諾,重逾千金,此刻再想撤回也來不及了。
更何況,打仗解決不了問題。
一旦戰端開啟,血流成河的永遠是底層士兵和無辜百姓,而那些真正的罪魁禍首,恐怕早就嗅到風聲,帶著搜刮的民脂民膏跑得無影無蹤了。
馬車一路急行,風塵仆仆,終於在半個月後抵達了南疆邊境的重鎮——陪陵城。
城外的氣氛已然劍拔弩張。南疆各寨聯軍與邊境守軍對峙已超過十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信息閉塞的南疆人,此刻還在苦苦等待著南陽王給他們發出“起事”的信號,渾然不知那位王爺早已“熔兵鑄犁”,在京城派來的“保護”下,過上了連上個廁所都有人在外麵盯著的“安逸”養老生活。
肖塵進了城,沒有直奔府衙亮明身份,而是找了個看起來還算幹淨的客棧住了下來。
他想要親眼看一看,這所謂的邊境,這衝突的前線,究竟是怎樣一番光景。
令人意外的是,陪陵城內並無太多恐慌情緒。市井街道,一切如常。
酒肆茶樓依舊喧鬧,商鋪照常營業,百姓麵容雖不富足,卻也未見饑饉慌亂。
仿佛城外那數萬大軍對峙,隻是遠處山間傳來的一陣無關緊要的悶雷。
或許,是邊境摩擦日久,當地人早已習慣;又或許,是長久以來對南疆的欺壓形成的優越感,讓他們壓根不覺得那些“蠻子”真的敢打過來。
然而,很快,肖塵等人便發現了一些與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風景”。
在城西相對偏僻的一片區域,他們看到了一個特殊的市場。沒有尋常集市叫賣蔬果百貨的喧鬧,這裏的氣氛壓抑而沉悶。
木柵欄圍起一片空地,裏麵搭建著幾個簡陋的棚子。棚子下,或站或坐著的,是一個個衣衫襤褸、眼神或麻木或驚恐的人。
他們脖子上套著鐵鎖,如同待售的牲口。旁邊立著牌子,歪歪扭扭地寫著“壯奴”、“健婦”、“幼童”等字樣,明碼標價。
這就是邊城特有的——奴隸市場。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汗臭、黴味和絕望交織的氣息。一些穿著體麵、形似商賈或地主的人,在棚子間穿梭,不時停下腳步,捏捏“貨物”的胳膊,掰開嘴巴看看牙齒,如同挑選騾馬。
沈婉清隻看了一眼,便臉色發白,下意識地抓緊了肖塵的衣袖。月兒更是嚇得躲到了沈明月身後。沈明月雖然見多識廣,此刻麵色也極為陰沉。
肖塵站在市場邊緣,目光掃過那一張張麻木或恐懼的臉,他們中很多人的麵部輪廓和服飾,明顯帶有南疆特征。但也有不少中原人的樣子。
原來,這血淋淋的現實,就如此赤裸裸地展現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