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他們就欠刀架脖子上!

字數:6300   加入書籤

A+A-


    書房中。
    朱標聞言,眼中露出一絲迷茫。
    葉凡見狀,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聲音變得悠遠而深沉!
    “我來問你,自古以來,那些揭竿而起,被史書稱為‘造、反’的士兵,他們當中,十有八九,真的明白自己幹的是抄家滅族的買賣嗎?”
    朱標一怔,下意識地回道:“大多…應是不知的。”
    “多是受將領蠱惑,或是為生計所迫……”
    “不錯!”
    葉凡猛地轉過身,目光銳利地看著朱標,“他們不需要明白那麽多大道理!”
    “他們隻需要知道,跟著誰,有飯吃,有衣穿,有功立,有賞拿!”
    “他們的忠誠,往往指向直接帶領他們,給予他們這些的將領!”
    他走近幾步,壓低聲音,如同在講述一個古老的秘密:“殿下可知大唐香積寺之戰?”
    朱標點頭:“安史之亂中關鍵一戰,郭子儀率軍與叛軍崔乾佑部激戰,慘烈無比。”
    “對!就是那一戰!”
    “那一戰,雙方都是唐軍出身,打法、裝備甚至口號都相似。”
    “打到最後,屍山血海,勝負的關鍵是什麽?”
    “不僅僅是統帥的才能,更是看誰更能讓士兵相信——”
    “他們代表的是朝廷,是正統!”
    “贏了的,就是匡扶社稷的功臣!”
    “輸了的,就是萬劫不複的叛軍!”
    他拍了拍朱標的肩膀,語氣篤定:“這就是名分和大義的力量!”
    “殿下,你是國之儲君,是大明未來的皇帝!”
    “你天生就占據著大義的名分!”
    “你不需要去和士兵們同吃同住,那不是你該做的事,你也做不來,更沒必要去做。”
    葉凡坐回原位,神色認真起來:“你需要做的,是建立一套製度!”
    “讓所有士兵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他們吃的糧餉,是東宮發的!”
    “他們立的軍功,是東宮記的!”
    “他們得到的賞賜,是殿下你恩賜的!”
    “他們的升遷罷黜,最終裁決權在你手裏!”
    “至於日常操練,行軍布陣,你大可以交給專業的將領去做。”
    他意味深長地看著朱標:“你要讓這三大營的每一個人,從骨子裏認同,他們不是某個將領的私兵,而是太子親軍,是天子親軍!”
    “他們的榮辱富貴,隻係於你一人之身!”
    “至於由誰來具體訓練他們……”
    “湯和也好,徐達也罷,甚至是藍玉推薦的人,隻要他們有本事把兵練好,隻要最終的調兵權,人事權牢牢握在你手中,又何妨呢?”
    朱標呆呆地聽著,葉凡的話如同洪鍾大呂,在他腦海中轟鳴回蕩,衝擊著他固有的認知。
    他之前一直陷入了一個誤區。
    認為必須事必躬親才能掌控軍隊。
    卻忘了自己最大的優勢所在——
    儲君的天然合法性和所能調動的龐大資源。
    是啊。
    他何須去爭一卒一吏的直接感恩?
    他隻需要讓所有人都明白,最終的恩威出自何處!
    兵權,歸根結底,不在於誰訓練,而在於誰能決定這支軍隊為誰而戰,聽誰的命令。
    他眼中的迷茫漸漸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清明。
    仿佛一層遮蔽視線的薄紗被驟然揭開。
    他緩緩站起身,對著葉凡,鄭重地躬身一禮,聲音雖輕,卻帶著前所未有的堅定!
    “學生……似乎明白了。”
    ……
    翌日清晨。
    武英殿側殿。
    朱元璋正用著早膳。
    一碗小米粥,幾碟鹹菜,吃得簡單卻津津有味。
    他吃飯的架勢帶著股軍營裏的豪邁,呼嚕嚕喝粥的聲音頗響。
    仿佛吃的不是清淡粥食,而是大塊肉、大碗酒。
    毛驤如同影子般悄無聲息地走近,垂手肅立在一旁。
    直到朱元璋將最後一口粥扒拉進嘴裏,拿起布巾擦了擦嘴角,他才微微躬身,低聲道:“陛下,昨夜東宮之事,已有詳細回報。”
    “嗯,講。”
    朱元璋往後靠在椅背上,手指習慣性地在桌麵上敲了敲,目光落在毛驤身上。
    帶著審視,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毛驤便將藍玉等人如何借酒闖入東宮,如何大罵劉伯溫是“老匹夫”、“狗東西”,汙言穢語不堪入耳。
    以及太子朱標如何先是隱忍不發,待眾人氣焰稍歇後,如何驟然發難,以“論親是長輩,論朝是臣子”壓住眾人。
    繼而厲聲嗬斥,點破他們走私鹽鐵,勾結邊將的勾當。
    最後更是擲地有聲地言明“孤是在救你們”、“此事絕無更改”的整個過程,原原本本,巨細無遺地複述了一遍。
    他語調平穩。
    但敘述間,自然勾勒出當時東宮內劍拔弩張,太子威勢凜然的畫麵。
    朱元璋聽著,臉上那慣常的沉靜漸漸化開。
    嘴角開始不受控製地向上揚起。
    尤其是聽到朱標那句,“難道非得讓父皇把刀架到你們脖子上的時候,你們才知道錯了嗎?”
    他眼中猛地爆出一團精光,撫掌大笑:“好!好小子!”
    他笑得暢快,甚至伸手拍了拍大腿!
    “有種!像咱!這幫老殺才,就得這麽敲打!不把他們的氣焰打下去,他們真以為標兒是泥捏的!”
    他越想越是得意。
    隻覺得胸口那股因為淮西勳貴跋扈而積鬱的悶氣,都隨著這笑聲散了出去。
    連帶著看桌上那清粥小菜都順眼了不少。
    又拿起一個饅頭,狠狠咬了一口,咀嚼得格外有力,仿佛咬的是那些不聽話的驕兵悍將。
    “後來呢?”
    朱元璋一邊嚼著饅頭,一邊含糊不清地問,興致勃勃。
    “回陛下,藍玉等人被殿下震懾,惶恐退去。”
    “隨後,殿下便命人備車,出了東宮,徑直去了……葉先生府上。”
    毛驤謹慎地報出這個名字。
    朱元璋咀嚼的動作慢了下來。
    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又帶著點複雜難明的意味。
    “哦?去找那小子了?說了些什麽?”
    “據回報,殿下與葉先生談及了組建三大營的具體事宜,尤其困擾於神機營火器打造與兵士訓練之事。”
    “殿下自言缺乏統兵經驗,擔憂難以駕馭。”
    “葉先生則……則似乎寬慰了殿下,並交給了殿下一本冊子。”
    “正是陛下命人修建的神武大炮、圖紙!”
    朱元璋眉頭一挑,隨即恍然。
    “二虎啊,咱改主意了。”
    朱元璋的聲音沉了下來,帶著一股沙場宿將的雷厲風行,“標兒現在才開始著手打造那些火器,太慢了!”
    “遷都在即,北元猶在窺伺,咱等不了那麽久!”
    “咱之前不是秘密安排了一批工匠,在皇莊裏按照葉凡那小子最早提供的些零碎想法,試著打造一些新式火銃和火炮麽?”
    “雖然不成體係,但也該有些成果了吧?”
    毛驤心中一凜,立刻回道:“是,陛下。”
    朱元璋大手一揮,打斷了他,“聽著,你立刻去辦兩件事!”
    “第一,將咱安排的那批工匠,連同他們已經打造出來的所有火器,無論是成品還是半成品,還有所有的圖紙、材料,全部順其自然地移交到東宮名下!”
    “記住,是全部!一個不留!”
    “告訴那些工匠,把他們的嘴都給咱管嚴實了!”
    “誰敢透露半個字,說這些火器是咱老早之前就讓他們開始琢磨的,咱剝了他的皮!”
    “讓他們統一口徑,就說是太子殿下吩咐下來之後,他們日夜趕工,嘔心瀝血才弄出來的!”
    “明白嗎?這是太子的功績!是標兒的先見之明!”
    毛驤心頭劇震!!
    陛下這是要將自己的暗中布局和前期投入,全都算在太子頭上,為太子立威鋪路!
    他立刻躬身:“臣明白!絕不會有任何差池!”
    “第二!”
    “你去軍中,給咱仔細挑選一批人!”
    “要身家清白,背景幹淨,跟淮西那些老殺才沒什麽瓜葛的,最好是出身貧寒,懂得感恩的年輕將士!”
    “人數嘛……先按三千人來選!”
    “選好了,也一並交給標兒,就說是給他籌建三大營準備的底子,讓他放心操練!”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初升的朝陽,背影挺拔如山嶽,語氣帶著一種深沉的期望和一絲冷酷的算計!!
    “咱把工匠給他,把兵員給他,把路給他鋪到這份上……”
    “剩下的,就看他自己能不能把這支強軍牢牢攥在手裏了!”
    “這江山,終究是要交到他手上的,有些力量,他必須提前掌握!”
    毛驤深深低下頭,感受到那股沉甸甸的帝王心術和父愛交織的複雜情感,肅然應道:
    “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