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你能看到這點,咱很欣慰!
字數:6425 加入書籤
“避稅?”
朱標眉頭皺得更緊。
“沒錯!”
葉凡站起身,踱了兩步。
“我且問你,若有一豪紳,名下田產千畝,依附佃戶、隱戶數百人,但其每年向朝廷繳納的田賦、丁銀幾何?”
“而一戶僅有薄田數畝,人口不過四五的尋常百姓,每年又需繳納多少?”
朱標並非不通實務,聞言臉色微變,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麽!
葉凡不等他回答,繼續道:“往往那田連阡陌的豪紳,所納之稅,不過區區數十石!”
“而那家無餘財的小民,卻需繳納數石乃至更多!”
“此等不公,根源何在?”
“就在於舊稅製的弊端!”
“田畝可以隱匿,人口可以藏匿,稅目繁雜更便於官吏上下其手,中飽私囊!”
“朝廷能收上來的,十不足五!”
“而真正的負擔,卻重重壓在了本就貧苦的百姓身上!”
“那些豪商,往往也兼並為大地主,他們利用這些漏洞,隱匿財產,逃避稅負,這才積累了如此驚人的財富!”
葉凡的話如刀,句句剖心!
朱標的臉色漸漸漲紅,拳頭在膝上緊握,指節發青。
他猛地站起身,眼神中燃起怒火,聲音低沉卻充滿壓抑的憤慨!
“可恨!”
“原來朝廷空虛,民生困苦,皆因這些貪官汙吏與豪強士紳上下勾結,侵蝕國本!”
“老師!”
“難道就沒有辦法,徹底鏟除此弊?!”
葉凡抬起頭,神情平靜而堅毅,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辦法,自然是有的。”
他緩緩起身,負手而立,語氣轉為沉穩:“那便是‘一條鞭法’與‘攤丁入畝’之策!!”
“合並賦役,折銀征收,簡化流程,使貪官無從下手!”
“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使擁有大量田地的豪強無法再通過隱匿人口來逃稅!”
“唯有如此,方能廓清積弊,使朝廷賦稅真正公平有效地征收上來,充盈國庫,減輕小民負擔!”
朱標呆呆地聽著,胸膛劇烈起伏!!
葉凡的話,如同在他腦海中劈開了一道閃電,將以往許多模糊的認知照得雪亮!
賦稅不公,民貧國弱,根源竟在於此!
而那些商賈、豪紳的驚人財富,竟是建立在如此不公和漏洞之上的!
一股強烈的憤怒和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瞬間充斥了他的內心。
他猛地站起身,臉上再無半分猶豫和震驚,隻剩下斬釘截鐵的決斷。
“此等蠹國害民之積弊,非破不可立!”
“老師,這‘一條鞭法’與‘攤丁入畝’之策,關乎國運,利在千秋!”
“學生……學生必須立刻將此策詳加整理,呈報父皇!”
“懇請父皇,力排萬難,推行此新政!”
……
是時!
夜色已深。
武英殿內卻依舊燭火通明!
朱元璋還沒歇下,正就著燈光查看北邊的軍報,眉頭鎖著,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
“陛下,太子殿下求見。”
內侍輕聲稟報。
“嗯?這麽晚了,標兒來做什麽?宣他進來。”
朱元璋放下軍報,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
朱標快步走入殿內,臉上帶著一絲忙碌後的疲憊,但眼神卻異常明亮,甚至隱隱有些激動。
他手中捧著一本不算太厚,卻顯得沉甸甸的賬冊。
“兒臣參見父皇。”
“起來吧,這麽晚過來,有何事啊?”
朱元璋抬了抬手,目光落在兒子手中的賬冊上。
“回父皇,雪花鹽資格拍賣,已於今日傍晚全部結束。”
“這是最終競拍結果與所得銀兩賬目,請父皇過目!”
朱標將賬冊雙手呈上。
朱元璋接過,入手便感覺分量不輕。
他翻開賬冊,目光掃過那一行行商戶名字和後麵跟著的數字。
起初還算平靜,但隨著一頁頁翻過,看到那累計的總數時,他撫著冊頁的手指猛地一頓,眼皮都跳了一下!
“一百五十萬兩?!”
朱元璋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震動!!
他抬起頭,看向朱標,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
隨即,這光芒化為巨大的驚喜和欣慰!
他猛地一拍大腿。
發出“啪”的一聲脆響。
“好!好小子!幹得漂亮!”
他霍然起身,拿著那賬冊在殿內來回走了兩步,臉上的笑容再也抑製不住,暢快淋漓。
“一百五十萬兩!”
“他娘的,都快趕上咱大明半年的賦稅了!”
“標兒,你這一手,可是給咱,給朝廷,解了燃眉之急啊!”
“遷都、新軍,哪一樣不要錢?”
“好!太好了!”
他用力拍著朱標的肩膀,那力道顯示出他內心的激蕩。
朱標被父皇蒲扇大的手拍得身子晃了晃,臉上也露出笑容。
但這份笑容很快收斂,他深吸一口氣,語氣變得沉凝起來。
“父皇,此事能成,全賴父皇支持。”
“隻是……兒臣在辦理此事時,心中另有所感,不吐不快!”
“哦?”
朱元璋停下腳步,臉上的興奮稍稍平複,重新坐回龍椅,目光銳利地看著兒子。
“說,咱聽著。”
朱標抬起頭,眼神清澈而堅定,帶著一種洞察世事的銳氣。
“父皇,您想,此次參與競拍者,皆是兒臣與劉伯溫反複核查,堪稱‘樂善好施’,頗有聲望的良善商戶。”
“他們為了一個資格,便能豪擲數十萬兩白銀……其家資之厚,可見一斑。”
“那麽……那些未被選上,甚或是平日裏盤剝鄉裏,為富不仁的奸商、豪強,他們的家財,又該雄厚到何等地步?”
“隻怕……早已是富可敵國,猶未可知!!”
朱元璋聽著,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讚許和一種引而不發的威嚴。
他緩緩頷首,目光如同鷹隼般鎖定朱標。
“標兒!”
“你能從這拍賣之中,看到這一層,想到那些蠹蟲!”
“很好!咱很欣慰!”
“那你覺得,麵對此等情形,朝廷當如何?”
朱標早有準備,他再次躬身,聲音清晰而有力!
“回父皇,兒臣詳查賦稅舊檔,發現一極大弊端!”
“許多地方,豪強士紳,族中人口數百,名下田產跨州連郡!”
“然其每年所納田賦丁銀,竟與僅有數口人,薄田三五畝的升鬥小民相差無幾!甚至更少!”
“此乃賦稅不公之根由,亦是國庫空虛,小民負重之症結!”
他直起身,從袖中取出另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奏本,鄭重呈上。
“兒臣苦思對策,草擬此‘一條鞭法’與‘攤丁入畝’之策,請父皇禦覽!”
朱元璋雖說早已知曉此事,但他臉上卻恰到好處地露出了驚訝和感興趣的神色!
他接過奏本,裝作仔細翻閱的樣子,時而點頭,時而沉思。
畢竟奏本裏的內容,他早已知曉大概。
甚至比朱標此刻理解的更深。
但他此刻,必須是第一次看到這石破天驚之策的樣子!
良久,他放下奏本,長長吐出一口氣,臉上露出了極為複雜的神色!
有震驚,有恍然,更有一種發現治國良策的興奮!
他猛地一拍禦案,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好!”
“好一個‘一條鞭法’!”
“好一個‘攤丁入畝’!”
“合並賦役,折銀征收,簡化稅製,使胥吏無從貪墨!”
“使擁有大量田畝之豪強,再也無法隱匿人口,逃避稅負!”
“此策直指時弊根本,若能推行,既可廓清積弊,充盈國庫,更能大大減輕小民負擔!”
他站起身,走到朱標麵前,用力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眼中充滿了激賞和期望。
“標兒!”
“此策利在千秋!”
“你能洞察時弊,並提出此等良策,咱心甚慰!”
“準了!”
“明日朝堂之上,咱就將此事安排下去!”
“兒臣謝父皇!”
朱標壓下心中的激動,鄭重行禮。
看著朱標退出的背影,朱元璋摩挲著那本記載著一百五十萬兩巨額收入的賬冊。
又看了看那份關乎未來賦稅改革的奏本。
臉上露出了深沉而滿意的笑容。
錢有了,改革的方向也有了!
他這個繼承人,是真的成長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