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啊!

字數:6947   加入書籤

A+A-


    數日之餘。
    暮色四合。
    滁州府,全椒縣驛館內,燈火昏暗。
    劉伯溫獨坐案前,麵前堆放著從縣衙調來的田畝魚鱗冊和新整理的攤丁入畝賬冊。
    但他此刻的目光,卻並未落在這些枯燥的數字上。
    而是凝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眉頭緊鎖,臉上寫滿了揮之不去的憂慮和深深的疲憊。
    白日的遭遇,如同冰冷的刺,依舊紮在他的心頭。
    他奉旨推行新政。
    一路行來,雖遇阻撓,多是地方胥吏陽奉陰違,或豪強暗中作梗。
    像今日這般,被人直接粗暴地轟趕出來,還是頭一遭!
    那是在城東一片極為肥沃的田畝區,他正準備按照葉凡所授的“釜底抽薪”之策,先行宣告將這些待核查的田地收歸朝廷名下,等待田主攜契來認。
    誰知命令剛下,一群如狼似虎的家丁仆從便在一個管事的帶領下衝了過來,不由分說,推搡著他帶來的衙役和戶部小吏,言語極其不遜。
    “哪裏來的狗官!瞎了你的狗眼!”
    “也不看看這是誰家的地界!就敢在這裏撒野!”
    “這是我們朱老太爺的產業!也是你能碰的?滾遠點!”
    “再敢在此放肆,打斷你們的狗腿!”
    混亂中,劉伯溫被護著後退,官袍都被扯得有些淩亂。
    他強壓著怒火,厲聲質問對方主家名諱。
    那領頭的管事趾高氣揚,唾沫星子幾乎噴到他臉上。
    “說出來嚇死你!我們家老太爺,乃是當今天子的親表哥,朱六九朱老太爺!”
    “當年陛下爹娘的後事,都是我們老太爺一手操辦的!”
    “識相的趕緊滾!”
    朱六九!
    這三個字如同重錘,狠狠砸在劉伯溫的心上!!
    他瞬間明白了為何此地官員此前對此處田畝核查語焉不詳,為何阻力如此之大!
    這朱六九,可不是一般的皇親國戚!
    他是陛下朱元璋嫡親的表哥,血脈相連。
    更關鍵的是,當年朱元璋父母雙雙亡故,家境貧寒,無錢無地安葬。
    正是這位表哥朱六九,念在親戚情分上,出麵奔走,求告鄉鄰。
    才弄來了一小塊墳地,讓朱元璋的父母得以入土為安!
    這份恩情,在極其重視孝道和親情的朱元璋心中,分量有多重,劉伯溫簡直不敢想象!
    此刻。
    劉伯溫心亂如麻。
    他翻看著賬冊,那一片片掛在“朱六九”名下的田產,數量驚人,遠超尋常勳貴!
    這裏麵,有沒有強占?
    有沒有隱漏?
    朱六九本人是否知情?
    其子朱桓又借著他的名頭做了多少事?
    冷汗,不知不覺浸濕了他的後背。
    對於其他任何敢於阻撓新政的勳貴、豪強,哪怕如藍玉那般驕橫,劉伯溫都敢憑借著朱元璋賜予的“先斬後奏”之權,硬碰硬地查下去!
    他有這個底氣。
    因為他知道,陛下為了新政,為了江山社稷,絕不會姑息!
    可麵對朱六九……
    劉伯溫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和猶豫。
    這不僅僅是皇親,更是對陛下有恩的至親!
    陛下對待旁人,可以冷酷無情,鐵腕肅貪。
    可對這位在他最困難,最卑微時伸出過援手的表哥,陛下心中那份複雜的親情和感恩,會不會壓倒國法?
    會不會成為新政麵前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如果自己貿然徹查,甚至動用雷霆手段,會不會觸怒陛下?
    會不會讓陛下覺得自己是故意針對他的親人,是在打他的臉?
    畢竟,仆從的行為,完全可以被解釋為“下人無知”,朱六九本人完全可以推脫不知情。
    自己若揪住不放,會不會被視為不識大體,甚至……忘恩負義?
    可若是不查,或者輕輕放過……
    那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還如何推行?
    天下人都會看著!
    陛下親自賜予的“先斬後奏”之權豈不成了笑話?
    那些正在觀望,甚至暗中抵抗的勳貴豪強,立刻就會找到借口,新政將寸步難行!
    他劉伯溫,也將成為千古罪人!
    進退維穀!
    左右為難!
    劉伯溫痛苦地閉上雙眼,手指用力揉著發脹的太陽穴。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朱元璋那深邃難測的眼神,感受到了那無聲的壓力。
    良久,他猛地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逃避和妥協都不是辦法!
    既然撞上了,就必須麵對!
    他深吸一口氣,重新攤開賬冊,拿起筆。
    他決定,不急於采取任何過激行動,更不能直接去觸碰朱六九本人。
    他要做的,是先把情況徹底摸清楚!
    將這些掛在朱六九名下的田產,其來源、其現狀、其實際掌控人,以及是否存在欺壓百姓,逃避稅賦等情事,盡可能詳細地調查清楚!
    他要準備一份盡可能翔實,證據確鑿的奏報。
    將所有的利弊,所有的可能性,都清晰地擺在陛下麵前。
    最終如何決斷。
    是嚴懲不貸,還是網開一麵……
    這個權力,必須交還給陛下本人!
    他劉伯溫可以衝鋒陷陣,可以背負罵名。
    但這把“火”,絕對不能由他來點向陛下的至親!
    他隻能做一個忠實的記錄者和情況的呈遞者。
    將這道最難解的題,原封不動地送回到出題人的手中。
    想明白了這一點,劉伯溫壓下心中的萬千思緒,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開始就著昏暗的燈火,一字一句地重新核對,分析那些複雜的田畝數據。
    試圖從字裏行間,找出那隱藏的真相和可能存在的罪證。
    這一步,他必須走得萬分謹慎,如履薄冰……
    ……
    數日之後。
    葉府。
    書房內,茶香嫋嫋。
    朱標與葉凡相對而坐,悠閑地品著杯中清茗。
    氣氛與外界那因國債暴跌而引發的恐慌形成了鮮明對比。
    窗外隱約傳來市井的喧囂,似乎比往日多了幾分惶急。
    但在這方小天地裏,隻有茶水注入杯中的輕響和兩人平靜的呼吸。
    “老師,最新的消息,國債價格……已經跌回原點了。”
    朱標輕輕吹開茶沫,語氣平淡,仿佛在說一件與己無關的小事。
    但他眼底深處那一閃而過的銳利光芒,卻暴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
    葉凡呷了一口茶,慢悠悠地放下茶杯,嘴角噙著一絲了然的笑意。
    “跌回原點好啊。”
    “泡沫擠幹淨了,水落石出,才知道誰在裸泳。”
    他抬眼看向朱標。
    “咱們的永昌侯、曹將軍他們,這會兒怕是熱鍋上的螞蟻吧?”
    朱標聞言,臉上終於忍不住露出一抹暢快而冰冷的笑容。
    “何止是熱鍋上的螞蟻!”
    “據東廠回報,藍玉為了追高,不僅押上了所有浮財,更以其名下多處田莊、店鋪作抵押,向錢莊借了巨款!”
    “曹震等人亦是如此,甚至有人不惜變賣祖產!”
    “如今價格一朝打回原形,他們……怕是血本無歸,債台高築了!”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一種掌控一切的從容和巨大的收獲感。
    “粗略算來,此番操作,東宮不僅毫發無傷,反而借著他們的貪婪,平白淨賺了……不下百萬兩白銀!”
    百萬兩!
    這個數字,即便是朱標,說出來時也感到一陣心驚肉跳。
    這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
    從那些盤踞朝堂多年的勳貴身上硬生生剜下來的一塊巨肉!
    葉凡對此卻似乎並不意外,隻是淡淡點評道。
    “金融之刃,無形無影,卻可抵千軍萬馬。”
    “殿下此番,算是初窺門徑了。”
    然而,暢快之後,朱標眉頭微蹙,放下茶杯,語氣變得認真起來。
    “老師,淮西勳貴咎由自取,不足為惜。”
    “但國債之事,終究是朝廷信譽所在!”
    “如今價格暴跌,雖主要收割的是那些投機之輩,但難免也會波及少數跟風的尋常富戶,甚至可能引起市井百姓對國債的恐慌。”
    “長此以往,若百姓對朝廷發行的國債失去信任,將來朝廷若再想借此籌措款項,恐怕就難了。”
    “學生思慮,是否……應由學生親自出麵,穩定一下民心,至少要讓這國債價格,回歸到一個合理、穩定的區間?”
    他看向葉凡,眼神清澈而堅定。
    “國債,終歸是要真正惠及朝廷,惠及百姓的利器,不能因一時之策,而毀了其長遠根基。”
    葉凡聽著朱標的話,眼中露出讚許之色。
    這位太子,能在巨大的勝利和財富麵前保持清醒,想到長遠和根本。
    這份心性和遠見,已然難得!
    他點了點頭,肯定道。
    “殿下能想到這一層,實乃大明之福。”
    “不錯,收割的目的已經達到,接下來,正該是殿下出麵,撥亂反正,重塑信心的時刻。”
    “此舉,既能彰顯殿下仁德,顧念朝廷信譽,又能將此次金融風波的影響控製在最小範圍,一舉多得!”
    得到葉凡的肯定,朱標心中最後一絲猶豫也煙消雲散!
    他霍然起身,整了整衣袍,臉上恢複了儲君的沉穩與威儀,眼中閃爍著承擔責任的光芒。
    “老師所言極是!”
    “那學生這便回宮,安排人手,準備出麵穩定市麵,給這國債,定一個公道!”
    說完,他對葉凡拱手一禮,不再停留,轉身大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