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葉相當真是好手段!
字數:7684 加入書籤
當最後一份文書被歸類、摘要、附議完畢。
天色已然徹底暗下。
燭火被點燃,跳躍的光芒將值房內眾人的影子拉得長長。
原本堆積如山的文書,此刻已被分門別類,整齊地碼放在書案一側。
每一摞文書的首頁,都貼著一張醒目的紙條,上麵用工整的字跡標注著類別和緊急程度。
而每一份單獨的奏本或文書上,都附著一兩張大小一致的箋紙。
一張是事由摘要。
另一張則是書寫者或簡潔、或詳盡的看法與建議。
整個案頭,雖仍顯厚重,卻已然秩序井然,脈絡清晰,一目了然!
就在這時。
值房門外傳來了熟悉的腳步聲。
沉穩而帶著某種固有的節奏。
隻見胡惟庸的身影出現在門口,臉上依舊掛著那溫和的笑容,隻是眼底深處,藏著一絲準備看好戲的從容與探究。
他早已算準了時間。
如此海量的政務,就算葉凡有三頭六臂,加上那幾個不成氣候的年輕官員,也絕無可能在一日之內處理妥當!
他此來。
便是要以關心為名,行問責之實!!!
“葉相,忙碌了一整日,辛苦了。”
胡惟庸邁步而入,語氣帶著恰到好處的關切。
目光卻如同最精細的篦子,飛快地掃過整個值房。
然而。
預想中狼藉遍地,葉凡焦頭爛額的景象並未出現。
值房內雖然燭火通明,顯示著工作的繁重,卻異常整潔有序!
那幾名年輕官員垂手侍立在一旁。
臉上雖有疲憊,卻更有一股完成重任後的輕鬆與振奮!
而最讓胡惟庸心頭一震的。
是葉凡麵前那張紫檀木書案!!
案上,那些原本混亂堆積的文書,此刻如同接受過檢閱的士兵。
分門別類,排列整齊。
更引人注目的是!
幾乎每一份文書上,都附著了額外的箋紙。
上麵密密麻麻,卻又條理分明地寫滿了字跡。
朱筆的標記,黑色的摘要,藍色的建議!
色彩分明,重點突出!
葉凡正拿起一份關於漕運事務的文書。
其附著的箋紙上,不僅摘要了漕糧數額和延誤情況。
更有人用清秀的小楷,列出了幾條解決漕船損耗過大的建議。
雖不盡完善,卻角度新穎。
葉凡提筆,在那建議旁略作批注,然後將其歸入“已決”的一摞。
動作流暢而從容!
胡惟庸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如同麵具上裂開了一道細縫!
他慣有的從容和掌控感,在這一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他難以置信地看著那井然有序的案頭,看著那些附著在重要文書上的“建議箋”。
這……這怎麽可能?!
他原本準備質問效率,追究責任的話,全部堵在了喉嚨裏,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眼前的事實像一記無聲的耳光,抽在了他的預判之上。
他不僅沒能抓到葉凡的把柄,反而親眼目睹了一種他從未想過,也從未見過的政務處理方式。
高效。
清晰。
並且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屬官的智慧!
葉凡此時才仿佛剛剛注意到胡惟庸的到來。
他放下筆,抬起眼,目光平靜如水:“胡相來了?可是有事?”
胡惟庸喉結滾動了一下,極力維持著鎮定。
但聲音,還是不可避免地帶上了一絲幹澀:“沒……無事。”
“隻是見葉相值房燈火通明,想必仍在操勞,特來看望。”
他的目光,依舊死死地粘在那井然有序的文書,和那些密密麻麻的箋紙上,無法移開。
葉凡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淡淡一笑。
隨手拿起一份已經處理好的戶部文書。
上麵附著的建議箋,寫滿了關於厘清田畝數據的想法。
“多謝胡相關心。”
“幸得諸位同僚鼎力相助,積壓政務已初步理清。”
“此法雖顯笨拙,倒也直觀。”
“胡相以為如何?”
胡惟庸看著那份條分縷析,意見詳備的文書。
再看看葉凡那平靜無波卻深不見底的眼神。
一股混雜著震驚、挫敗,以及一絲難以言喻的忌憚情緒,猛地湧上心頭!
他張了張嘴,最終卻隻是勉強擠出一個笑容。
“葉相……好手段。”
……
禦書房。
燭火在夜色中搖曳,將朱元璋挺拔的身影投在牆壁上,隨著火焰的跳動而微微晃動。
他剛聽完毛驤關於中書省左相值房今日的詳盡稟報。
包括那些年輕官員如何分類文書,撰寫摘要,附上建議。
以及,最終葉凡如何高效地處理完所有積壓政務的細節。
毛驤的聲音毫無波瀾,如同在陳述一件與己無關的尋常事。
但每一個字,都清晰地烙印在朱元璋的腦海裏!
他揮了揮手,毛驤便如同融入陰影般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書房內,隻剩下朱元璋一人。
還有那燭火燃燒時偶爾發出的“劈啪”輕響。
他緩緩站起身,魁梧的身軀在空曠的禦書房內顯得愈發高大。
他沒有像往常那樣踱步。
隻是站在原地。
粗糲的手指撚動著腰間玉帶上的蟠龍紋飾。
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宮牆,落在了那座燈火通明的中書省衙署。
“分類…摘要…附議…匯總…”
朱元璋低聲重複著這幾個從毛驤口中聽來的詞。
像是在他心中投下了一塊巨石,激起層層波瀾!
震撼!!
是的。
他心中充滿了震撼!!
他比胡惟庸看得更遠,想得更深。
胡惟庸隻看到了效率,看到了葉凡手段的新奇。
但朱元璋,這位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一手締造了偌大皇朝的開國皇帝。
看到的是一種潛在的可能!
一種對現有權力運行方式的顛覆!
他本想看看葉凡的極限在哪裏。
可他萬萬沒想到,葉凡不僅沒有被打垮,反而用一種他聞所未聞的方式,不僅解決了問題,還解決得如此漂亮,如此……井然有序!
那些附在文書上的小箋。
那些年輕官員大膽甚至略顯青澀的建議。
在朱元璋看來,不再是兒戲。
而是一種將繁雜信息條理化,將各方意見直觀化的利器!
這比他以往看到的經過層層修飾,語焉不詳,或者充滿了官樣文章的奏章,要清晰明了太多!
“如此一來。”
“哪些是急務,哪些可緩辦,問題症結何在,底下人有什麽想法……”
“豈不是一目了然?”
這個念頭一旦生出,便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瘋長!!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不久之前,葉凡為太子出謀劃策時,曾在一次極為隱秘的交談中,提及的一個石破天驚的構想。
廢除中書省!
廢除丞相製度!!
當時,朱元璋雖未表態,心中卻大為震動!
丞相乃百官之首,協助皇帝處理萬機,自古有之。
阻力極大,豈能說廢就廢?
更何況,這無異於要將巨大的權力徹底收歸皇帝一人之手,哪些文官可會甘心?
但廢除丞相。
並非意味著皇帝要事必躬親,陷入瑣碎政務的泥潭。
可以成立一個類似於“內閣”的機構,挑選翰林院或各部有才幹的官員入值,充當皇帝的顧問和秘書。
協助處理文書,提出建議。
但最終決策權,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如此,皇帝雖負擔稍增,卻能繞開中書省,直接掌控核心機要!”
“對天下事了如指掌。”
“政令出自上意,亦可避免相權過大,尾大不掉之弊……”
當時葉凡的話語。
此刻,無比清晰地回響在朱元璋的耳邊!!!
他當時覺得此法過於理想。
甚至有些異想天開!
但今天。
葉凡在中書省值房裏的那一套。
不就是那“內閣”雛形的絕佳演示嗎?!
那些年輕官員,不就是未來的閣臣候選?
那些分類、摘要、附議……不就是票擬的雛形?
而葉凡最後的匯總,不就是皇帝批紅權的體現?
朱元璋的呼吸不由得粗重了幾分!
他背在身後的手,緊緊握成了拳頭!
負擔增大?
確實!
若真廢中書省,事無巨細皆要過目,皇帝必然更加辛勞。
但是!
他朱元璋怕辛苦嗎?
他是從最底層爬上來的。
什麽苦沒吃過?
與掌控絕對的權力,杜絕權臣欺上瞞下,確保朱家江山永固相比,這點辛苦又算得了什麽?!
更重要的是,葉凡今日所為,讓他看到了這種模式,並非空中樓閣。
它確實能更直觀地反映問題,簡化流程,讓皇權的觸角延伸到政務的每一個細微之處,讓那些隱藏在文書字裏行間的真相和機宜無所遁形!
“好小子……”
朱元璋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喃喃自語,語氣複雜難明。
既有被觸及逆鱗般的凜然,又有發現璞玉般的灼熱。
更有一絲對未來的審慎權衡!
“你給咱看的,不隻是處理政務的手段……”
“你這是在給咱……演示一條路啊……”
燭火猛地跳躍了一下!
將他臉上那變幻不定的神色映照得愈發深邃!!
廢除丞相!
茲事體大!
牽一發而動全身!
但一顆種子,已然在他這位開國帝王的心中……
悄然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