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020

字數:5124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先將冷藏了一晚的麵團處理完畢後放進烤箱,做出的紅糖餅幹交給傑拉多後,可露麗便開始了為甜點大賽決賽的準備。
    大賽的管理方還是有著相當的效率的。第二天一早,打開門時,可露麗便看見了在家門口整整齊齊羅列著的素材。
    她將材料滿滿當當地放到了廚房寬敞的料理台上,一邊清點,一邊將即將要用到的材料整理出來。
    可露麗在現實中一共做過兩次[巴克拉瓦]。一次是在她剛剛開始學習沒多久時,一次則是在她即將畢業時。
    她第一次製作的巴克拉瓦,實際上是承蒙了現代工業的便利的。市麵上很多地方就有販賣巴克拉瓦所必須的菲洛(plo)麵皮,這種麵皮就像紙張一樣輕薄,每張的厚度不超過0.1毫米。
    製作巴克拉瓦的一大難點有了工業的加持,自是迎刃而解。接下來便是按部就班地製作黃油、製作糖漿了。
    可露麗初製作巴克拉瓦時,師傅是為了鍛煉她對火候的掌控。
    通過這一份糖漿,就能品出料理人對甜度、酸度、時間的判斷力如何。師傅熬製糖漿時,完全無需品嚐,通過經驗就能一眼看出時機的成熟。
    而到了可露麗,糖漿這一步驟便熬了她五個月的時間。
    而她第二次再做巴克拉瓦,是一場私人的測驗。師傅要求她從頭至尾,獨自完成一份巴克拉瓦,以此算作畢業。
    這次再沒了工業力量的相助,她需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將一份麵團擀得比紙更薄。她需要獨自熬製糖漿,再無師傅的提點,這糖漿要足夠的甜,但不能夠膩。
    ……
    可露麗打開火灶,加入白砂糖與水,以中火加熱,逐漸攪拌。
    她有些找回了以前的手感,又像是撿起了兩次製作巴克拉瓦時的懵懂與緊張。
    需要熬製多久?
    火是不是開得太大,又是不是開得太小了?
    已經好了嗎?
    她不能單純地按照記憶中的時間與步驟去做,因為不同的灶台,不同的火力,用具與環境也不同。
    上次製作巴克拉瓦於她而言已過了2年,那時的記憶也有些模糊了。
    色澤、黏度、拉絲長短。這樣的經驗變得暗昧而不可靠。
    缺失了幾分遊刃有餘,可露麗隻能一次又一次地通過品嚐來確定糖漿的完成度。
    再適時在糖漿中加入檸檬汁,是為了中和甜味,並為糖漿提供色澤。
    時隔2年,再製糖漿時,可露麗總覺得趕不上記憶中的味道。
    但畢竟是隔著年月後的第一次,可露麗先將糖漿放置一邊進行冷卻,再開始準備起巴克拉瓦的餡料。
    主辦方提供了大量的優質堅果,可露麗將其剝殼去皮,這又花費了相當的時間。
    因為缺了食物處理機,打碎堅果的這一步驟也隻能依靠手動,可露麗將其切碎、攪打至粗顆粒狀,並加入糖、肉桂粉、肉豆蔻粉。
    接著……便是令人頭疼又無奈的基本功時間了。
    理所當然的,在萬國,可露麗詢問過了,這裏並沒有類似的“菲洛麵皮”——她隻能依靠自己去做了。
    盡管早已預料到了這樣的結果,可露麗仍忍不住歎了口氣。
    如果說廚師的基本功是刀工與火候,那麽甜點師的基本功大概就是攪拌與揉麵了。
    可露麗猶記得,她以為將麵皮擀得比紙張還薄,僅僅通過揉麵技巧就夠了。然而通過一個周的連續失敗經曆,她終是意識到,實際上從最初混合材料的那一步就已經決定了成敗。
    如果輕視了配方,多了一點水、少了一點麵,改變了比率,又或者是在揉麵時多了力道、錯了方向,謬之毫厘,最終的成品也會失之千裏。
    而那時候的可露麗,至少還有一個菲洛麵皮的配方;如今,她卻隻能依照記憶,一點一點地去修改、嚐試。
    她按照印象之中的比例、手感去調整麵團的配方,做出來許多小麵團,一個一個地去擀製。
    有的是因為她失了技巧,一不小心把過薄的麵皮捅破了;
    有的時候是因為配方不對,麵團根本就擀不大;
    有的是因為放置時間過長,麵皮硬成了麵餅;
    ……
    她都隻能重來。
    確定麵粉比例這一步,就花去了她整整1天時間。接下來2天,又是不停地在擀麵皮之中度過。
    花上一周中的大半時間,終是確定了成品,可露麗才開始下一步。接下來的內容,卻也不算是簡單。
    先要融化大量黃油,這一步又是對火候的考驗。
    接著,在烤盤內上下覆蓋20層麵皮,每一層迅速而均勻地塗上黃油。接著,在其中撒上之前準備好的堅果餡料,並在烘烤之前完成切割。
    巴克拉瓦通過焙烤起酥,外表呈現漂亮的金黃色。但距離完成還差了最後一步,可露麗拿出早已冷卻完畢的糖漿,均勻地淋在了剛剛出爐的滾燙的巴克拉瓦上。
    伴隨著飄香,一陣清脆的“滋滋”聲響連綿響起,整盤甜點有如琥珀一般剔透晶瑩。
    巴克拉瓦本來應該放置過夜,等到層層的酥殼吸收了糖漿再是品嚐,其美味程度會再添一番。
    可露麗先品嚐了一塊,回憶著記憶中師傅曾經做出的味道。
    做甜點——或者說料理人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做成之後會品嚐,一類是不論做什麽都一律不品嚐。
    可露麗和帶她的師傅屬於前者。除非是胸有成竹,否則在做成甜品的時候一定會先行品嚐一下味道,哪怕有一點差異都會打回去重做,師傅認為那才是對顧客負責。
    可露麗繼承了這個習慣。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或者對於不熟悉的甜點,做完之後一定會先行品嚐。
    師傅說,做成的甜點,第一位顧客永遠是你自己。
    你能用這份甜點取悅你自己嗎?
    可露麗吃著自己所做的巴克拉瓦,眉頭逐漸蹙起,仔細品味著其中的欠缺。
    聽那些高級甜點師,或者高級甜點點評家所說,他們能從甜點中吃出情緒,能讀懂甜點師通過作品傳達出的理念。有人曾是吃著一份甜品,倏忽間就淚流滿麵。
    那些太玄妙了,可露麗不懂。反正她尚還一次都沒有吃出過甜點中的“玄機”來。
    但這一點,可露麗是認同的:
    甜點是能夠為人帶來快樂的東西。
    美妙的味道也好,高熱量的糖份也好,兩者結合在一起,是會讓人感到幸福。
    甜點師的職責是通過甜點為人帶來笑容。顧客在吃過甜點之後,哪怕僅有一刻,能讓人忘掉所持的煩憂,那麽這道甜點便算是成功的。
    可露麗想要以這份[巴克拉瓦]達到這樣的效果。
    然而它如今的味道,距離可露麗的理想,仍然差欠了許多。
    ……
    在這一周的時間中,可露麗廢寢忘食地投入了巴克拉瓦的製作。
    偶爾會有其他人來看看可露麗的狀況。他們不敢打擾她,有時隻能借著送飯的名義,遠遠窺上一眼房屋中的情況。
    他們以為是可露麗沒有時間製作三餐,熱心的鄰家大嬸時常會多做出一份為她送來。
    後來發現可露麗是沉浸其中,無暇飲食。有時大嬸送來下一餐,可露麗才如夢初醒般地匆匆將上一餐塞進嘴裏去,眼睛卻還是望著廚房。
    她總是臉上、身上掛著麵粉卻又無暇清理。早上的時候,他們看見可露麗埋首在料理台;
    晚上的時候,他們發現可露麗的房屋透著燈光,她仍然埋首在料理台。
    ……
    可露麗抓緊了時間,但一周的時間仍然飛速地流逝了。其他人偶然見了可露麗,發現她總是眉頭緊鎖的,常見的笑容消逝在她臉上,像是進展不太順利。
    到了決賽即將開始的時候,可露麗也依然沒有從她的房屋中出來。鄰家大嬸與傑拉多已經在她的門口候了幾個小時了,幾乎快要以為她出了什麽問題,卻又偏偏不敢打擾。
    終是在距離比賽尚有半個小時的時候,他們見可露麗整裝待發地出來,見了他們還有些驚訝:“時間還來得及呢,你們怎麽顯得比我還焦急?”
    她終是露出了她慣常的笑容:
    “我已經盡到我現在的全力,這就是我能做到最好的甜點了。”
    兩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那我出發啦。”
    可露麗對他們擺了擺手,踏上了通往決賽會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