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淬火成鋼
字數:4272 加入書籤
五大軍區的架子剛搭起來,一道命令就從武昌國防部發出,像插了翅膀一樣飛向全國各地軍營——全軍整編,即刻開始!
命令傳到北部軍區駐地時,司令覃宏武正帶著幾個師長蹲在沙盤前琢磨關外的地形。傳令兵跑進來,把命令文書遞上。覃宏武掃了一眼,嘴角就咧開了:“好!早該這麽幹了!傳令下去,各師、旅主官,明天一早來司令部開會!遲到者,軍法從事!”
整個華夏的軍營,仿佛一口燒開了的大鍋,徹底沸騰起來。
整編的核心,是向拯民親自敲定的新編製:軍、師、團、營、連、排、班。層層統屬,脈絡清晰,為的就是適應越來越依賴火器協同的新戰法。
“每個軍區,暫編十個軍!”李定國在國防部的會議上,用指關節敲著桌子,聲音斬釘截鐵,“兵員不足的,就地征召!但要記住,寧缺毋濫,身子骨弱的、年紀太小的,都給老子篩出去!咱們要的是能打仗的兵,不是湊數的!”
這道命令一下,各軍區立刻熱鬧起來。招兵點前,排起了長龍。有滿臉稚氣、卻挺著胸膛想冒充大人的半大小子;有老實巴交、聽說當兵能分田而咬牙前來的農家漢子;甚至還有些讀過幾年私塾、懷著救國理想的年輕人。軍官們拿著名冊,一個個仔細甄別,量身高,測力氣,問來曆,忙得腳不沾地。
與此同時,另一項更為棘手的工作也同步展開——老兵退伍。
這事兒,是向拯民反複叮囑,必須“辦得妥帖,讓人心暖”。國防部聯合新成立的政務院相關部門,製定了詳細的章程:凡是因年齡、傷病不再適合留在作戰部隊的老兵,一律發放足以維持後半生生活的退伍費,願意回鄉的,當地官府必須妥善安置,分給田地;若有作戰能力卻因編製調整不得不離開的,優先推薦加入各地正在組建的警察部隊。
命令傳到中部軍區一個靠近武昌的老兵營時,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這個營裏,多是些跟著向拯民、李定國起兵多年的老兄弟,身上傷疤比年紀都大。營長老周,一條胳膊在攻打長沙時丟了,如今隻能用剩下那條胳膊揮舞著命令文書,嗓門嘶啞地喊著:“都聽好了!上頭有令,咱們營……要解散了!”
底下頓時炸了鍋。
“解散?老子打了十幾年仗,現在天下還沒太平,就要攆我們走?”一個滿臉刀疤的漢子紅著眼睛吼道。
“就是!咱這身子骨還能殺敵!”
“是不是嫌咱們是累贅了?”
群情激憤,眼看就要壓不住。老周用獨臂猛地一拍桌子,發出“砰”的一聲巨響:“都他娘的給老子閉嘴!”
他環視著這些熟悉的麵孔,眼圈自己也紅了:“吵什麽吵!誰嫌你們是累贅了?向大帥、李大帥親自定的規矩!退伍的,發錢!發地!願意繼續幹的,去當警察,保境安民,一樣是功臣!”
他喘著粗氣,聲音低了下來:“兄弟們,咱們這把老骨頭,衝鋒陷陣是不比當年了。可咱們的經驗,咱們對這片土地的熱乎勁兒,還在!換個地方,一樣能給咱們的新朝出力!別讓後來的小崽子們看笑話,說咱們老兄弟不懂大局!”
這時,一個一直蹲在角落悶頭抽煙的老兵站了起來。他叫老耿,快五十了,腿腳有些不利索,是隊伍裏有名的火銃手。他慢慢走到人群前,啞著嗓子問:“營長,說的是真的?真……真給安排去處?不是糊弄咱們?”
“糊弄?”老周瞪著眼,“老子這條胳膊都沒了,還能騙你們?公安部的巴部長,就是原來咱們的巴圖將軍!他親自抓這事!能虧待了老兄弟?”
聽到巴圖的名字,人群稍稍安靜了些。巴圖講義氣、重感情,在老兵裏威望極高。
幾天後,公安部部長巴圖,果然親自來到了這個老兵營。他沒穿部長官服,還是一身洗得發白的舊軍裝。
看著台下那些熟悉而蒼老的麵孔,巴圖喉嚨有些發堵。他走到台上,沒有客套話,直接開口,聲音洪亮卻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老兄弟們!我巴圖來看大家了!”
台下寂靜無聲,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我知道,讓大家離開軍營,心裏難受!我他娘的也難受!”巴圖一拳捶在自己胸口,“可咱們當兵為了啥?不是為了當一輩子兵,是為了讓咱們的子孫後代不用再當兵!是為了讓這天下太平!”
“現在,仗還沒打完,但打法不一樣了!需要更多年輕人扛起新式火槍,需要咱們這些老家夥,用另一種方式守護咱們打下來的江山!”
他指著身後一麵新掛上的“公安”旗幟:“看見沒?這就是咱們的新陣地!地方上的宵小、土匪、欺負老百姓的惡霸,都需要人去收拾!這活兒,不比上陣殺敵輕鬆!需要膽量,更需要經驗!在座的,哪個不是屍山血海裏滾出來的?這點場麵,怵嗎?”
“不怵!”台下響起參差不齊卻異常堅定的回應。
“好!”巴圖大手一揮,“願意跟我巴圖繼續幹的,留下!經過訓練,分配到各州縣警察局,當教官,當隊長!保護地方政權,維持街麵秩序,讓老百姓能睡個安穩覺!不願意的,領了退伍費,風風光光回家當富家翁,給爹娘盡孝,給婆娘娃兒掙家業!兩條路,都是好路!都是咱們新朝給功臣的路!”
老耿在台下聽著,渾濁的眼睛裏漸漸有了光。他摸了摸自己那條瘸腿,又看了看身邊那些同樣不再年輕的老兄弟,猛地吸了最後一口煙,把煙蒂狠狠踩滅,嘶啞著喊道:“部長!我老耿……還能打!我跟你幹警察!”
“我也幹!”
“算我一個!”
……
越來越多的人響應。離開軍營固然不舍,但能繼續穿著類似的製服,繼續守護這片土地,還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待遇,這股氣,順了。
類似的情景,在全國各地軍營不斷上演。整編與退伍安置,這項龐大而敏感的工作,在巴圖和他領導的公安部全力協調下,竟進行得出乎意料的平穩。無數像老耿這樣的老兵,脫下軍裝,換上警服,帶著一身戰場上學來的本事和一股子狠勁兒,奔赴各地,成為了維護新朝基層穩定的重要基石。
與此同時,各大軍工廠也開足了馬力。
武昌城外的龍華兵工廠,日夜爐火不熄。工匠們在政務院工礦司派來的技術官員指導下,按照統一的標準,全力生產新型燧發槍和野戰火炮。叮叮當當的鍛打聲、拉膛線的刺耳聲,匯成了一曲工業化的交響。
“快!再快一點!前線等著換裝呢!”工頭們嘶啞著嗓子在車間裏穿梭。
新下線的火槍,烏黑的槍管閃著冷光,最重要的是,每一支槍的槍口下方,都牢牢卡上了一柄寒光閃閃的新式刺刀。這結合了遠程火力與白刃格鬥的設計,使得士兵在任何情況下都具備了持續作戰的能力。
一批批新式武器被裝上馬車、船隻,運往各軍區。
覃宏武的北部軍區是首批完成換裝的。校場上,一列列士兵手持裝著刺刀的新式火槍,進行著操練。裝彈、瞄準、射擊……動作整齊劃一。隨著軍官一聲“上刺刀,衝鋒!”的口令,雪亮的刺刀瞬間成林,在陽光下反射出令人膽寒的光芒,伴隨著震天的喊殺聲,向前突進!
覃宏武站在點將台上,看著眼前這支脫胎換骨的隊伍,重重吐出一口濁氣。他轉身對副官說:“看見沒?這才叫軍隊!以前咱們那大刀長矛,該進博物館嘍!”
副官也感慨:“是啊,司令。有了這槍和刺刀,咱們北上的底氣,足多了!”
曆時近一年,這場波及全國、牽動無數人命運的軍隊大整編,終於基本完成。
一支全新的、強大的近代化軍隊,如同經過精心淬火的利劍,正式誕生。它擁有清晰的指揮架構,充沛的兵員,統一先進的裝備,以及得到妥善安置而軍心穩固的後方。
李定國站在國防部巨大的沙盤前,看著上麵代表五大軍區的旗幟,目光銳利如鷹。他伸出手,緩緩拂過沙盤上那些尚未插上華夏旗幟的區域,喃喃自語:“骨頭,已經接好了。爪子,也磨利了。接下來……該掃清寰宇了。”
窗外,隱約傳來新兵操練的口號聲,嘹亮而充滿力量。這支軍隊,已然做好了準備,隻待那一聲令下,便將揮師四方,去完成未竟的統一大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