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雪原驚雷
字數:3812 加入書籤
天還沒亮透,老鐵匠王栓柱就摸黑起來了。他輕手輕腳地給灶膛添了把柴火,鍋裏熬著的小米粥咕嘟咕嘟冒著熱氣。
“爹,您再睡會兒。”兒子王鐵牛揉著眼睛從裏屋出來。
“睡啥睡,”王栓柱往窗外努努嘴,“聽這動靜。”
屯子外頭,隱約傳來車輪軋過積雪的吱呀聲,還有壓低的馬蹄聲。鐵牛扒著窗縫往外看,隻見一隊隊穿著棉軍裝的士兵正悄無聲息地往北開拔,領頭的正是北部軍區司令覃宏武。
“這是要動手了?”鐵牛壓低聲音。
王栓柱沒說話,從炕席底下摸出個布包,裏麵是把磨得鋥亮的斧頭。三個月前,就是那幫羅刹鬼闖進屯子,搶走了他剛打好的農具,還把他一條腿打瘸了。
“爹,您這腿...”
“不礙事。”老漢一瘸一拐地走到牆邊,取下那張祖傳的硬弓,“咱爺倆今天說啥也得去搭把手。”
北風卷著雪沫子,打在臉上生疼。覃宏武舉著望遠鏡,仔細觀察著遠處的雅克薩據點。這是個用圓木壘成的要塞,四角立著哨塔,隱約能看見黑洞洞的炮口。
“司令,都準備好了。”炮兵團長趙大錘貓著腰過來,胡茬上結滿了冰碴子,“五十門雪地炮,全部就位。”
覃宏武點點頭:“記住,先打哨塔,再轟圍牆。阿鐵特意交代過,這新炮雖然耐寒,可裝藥多了照樣炸膛。”
“您放心!”趙大錘咧嘴一笑,“咱們在長白山練了兩個月,就等這天了!”
這時,偵察連長李猛帶著個鄂倫春獵戶打扮的漢子過來:“司令,這是唐課長安排的向導,***兄弟。”
***操著生硬的漢語說:“有一條小路...能繞到據點後麵...關人的地方...”
覃宏武眼睛一亮:“好!李猛,帶你的人跟***走。聽到炮響就動手,先把老百姓救出來!”
日頭升到樹梢時,要塞裏的哥薩克騎兵才開始活動。幾個哨兵裹著厚厚的毛皮大衣,抱著火槍在圍牆上溜達。
“伊萬,看那邊!”一個哨兵突然指向遠處的樹林。
樹林邊緣,隱約能看到幾個華夏士兵的身影。
“慌什麽?”叫伊萬的老兵滿不在乎,“這些黃猴子敢來,正好活動活動筋骨...”
話音未落,刺耳的尖嘯聲劃破長空。
“炮擊——”伊萬的警告被爆炸聲吞沒。
第一發炮彈精準地砸在西南角的哨塔上,木屑紛飛中,整個塔樓轟然倒塌。
趙大錘在炮兵陣地上舉著令旗:“換***!瞄準糧倉!”
“轟——”
橘紅色的火球衝天而起,據點裏頓時亂作一團。哥薩克騎兵試圖組織反擊,可剛衝出大門就被密集的排槍打了回去。
“這些華夏人...什麽時候有了這麽厲害的火炮?”哥薩克指揮官安德烈趴在掩體後麵,臉色慘白。
就在正麵打得火熱時,李猛帶著偵察連已經摸到了據點後方。***指著一段看似堅固的圍牆:“這裏...去年被熊撞壞過...他們用爛木頭補的...”
兩個戰士悄悄上前,用刺刀撬開鬆動的圓木,果然露出個窟窿。
“快!”李猛第一個鑽了進去。
牢房裏關著百來個百姓,個個瘦得皮包骨頭。看見穿軍裝的人進來,一個老漢顫聲問:“你們...你們是...”
“老鄉別怕!我們是華夏軍!”李猛一刀劈開鎖鏈,“快跟我們走!”
突然,外麵傳來雜亂的腳步聲。
“你們帶老鄉先走!”李猛把斧頭遞給***,“我來斷後!”
五個哥薩克兵衝進牢房,為首的舉刀就砍。李猛側身躲過,反手一槍托砸在對方臉上。另外四個見狀,嗷嗷叫著圍了上來。
“連長!”已經撤到門口的戰士要回來幫忙。
“執行命令!”李猛一邊格擋一邊吼,“把老鄉安全帶出去!”
等他且戰且退到圍牆缺口時,左臂已經掛了彩。正要鑽出去,突然聽見孩子的哭聲——角落裏還藏著個小姑娘!
一個哥薩克兵獰笑著舉槍瞄準...
“砰!”
槍聲響起,倒下的卻是那個哥薩克。圍牆外,王栓柱爺倆端著獵槍,槍口還在冒煙。
“快走!”老漢喊道。
正麵戰場上,華夏軍已經突破了圍牆。
“上刺刀!”覃宏武親自帶隊衝鋒,“一個不留!”
短兵相接的戰鬥格外慘烈。哥薩克騎兵仗著人高馬大,揮舞著馬刀橫衝直撞。但華夏軍士兵三人一組,專攻下盤,不斷有敵兵慘叫著從馬上摔下來。
王鐵牛揮舞著鐵錘,一錘砸碎了一個哥薩克的膝蓋:“讓你搶我們糧食!”
老栓柱則專放冷箭,已經射倒了三個敵人。
戰鬥最激烈時,安德烈帶著衛隊想從北門突圍,正好撞上護送百姓回來的李猛。
“攔住他們!”李猛舉槍就射。
***吹響鹿哨,埋伏在林子裏的鄂倫春獵手紛紛放箭。箭矢像長了眼睛似的,專射馬腿。
安德烈的坐騎中箭倒地,這個囂張的哥薩克指揮官摔了個狗啃泥,還沒爬起來就被幾把刺刀抵住了胸口。
日落時分,槍聲漸漸平息。雅克薩要塞上升起了華夏軍旗。
覃宏武巡視戰場時,看見李猛正在包紮傷口,王栓柱爺倆在旁邊幫忙。
“司令,”李猛想要站起來敬禮,被覃宏武按住了,“咱們救出來一百三十七個老鄉...”
***補充道:“還繳獲了六門火炮,兩百多支火槍。”
覃宏武拍拍老漢的肩膀:“老王叔,多謝了。”
“該我們謝你們才對!”王栓柱聲音哽咽,“這幫畜生...可算遭報應了!”
這時,趙大錘興衝衝地跑來:“司令,新炮太好使了!零下三十度照打不誤!”
覃宏武望著重新恢複寧靜的雪原,對眾人說:“今天這一仗,打出了咱們的威風。但要記住,真正的安寧,要靠咱們世世代代守下去。”
遠處,被解救的百姓圍在一起,有個孩子輕輕唱起了古老的民謠。歌聲飄過焦黑的戰場,飄過靜靜流淌的黑龍江,一直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