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東歸萬裏情

字數:3926   加入書籤

A+A-


    額爾齊斯河畔的晨霧還沒散盡,老牧民***就爬上了最高的山崗。他眯著昏花的老眼,死死盯著西邊那條蜿蜒的土路,手裏的轉經筒越轉越快。
    “阿爸,回去吧。”兒子布和提著馬鞭走來,“都等了七天了...”
    “你懂什麽!”***聲音沙啞,“昨晚我夢見白鹿了,就在東邊發光——那是祖地召喚的吉兆!”
    布和歎了口氣。自從半年前部落決定東歸,老爺子就天天在這兒守著。也難怪,***的阿爸臨終前說過,土爾扈特人的根在東方,在太陽升起的地方。
    突然,遠處揚起一道煙塵。
    “來了!來了!”***激動得差點從山崗上滾下來。
    果然,一匹快馬飛馳而至,騎手還沒等馬停穩就滾鞍下馬:“長老!渥巴錫汗派我報信——大軍明日就到!”
    整個部落頓時沸騰了。婦女們忙著收拾氈包,孩子們追著羊群亂跑,老人們則麵向東方,虔誠地叩拜。
    布和扶住熱淚盈眶的老父親:“阿爸,咱們...真的能回到祖地嗎?”
    “能!”***緊緊攥著胸前佩戴的雪魄圖騰,“有華夏親人接應,一定能的!”
    與此同時,北部軍區大營裏,覃宏武正對著地圖發愁。
    “司令,最新情報。”偵察連長李猛遞上羊皮信,“沙俄派了三千哥薩克騎兵追擊,離土爾扈特人隻剩三天路程了。”
    覃宏武眉頭緊鎖:“咱們的接應部隊到哪了?”
    “剛過烏裏雅蘇台。”李猛指著地圖,“最快也要五天才能會合。”
    這時,門外傳來清脆的女聲:“讓我去!”
    唐瑤大步走進來,皮襖上還沾著雪沫子。她剛從雅克薩前線回來,臉上凍裂的口子還沒愈合。
    “我帶情報隊先行,能拖延他們兩天!”唐瑤目光堅定,“土爾扈特人扶老攜幼走不快,沒有時間了。”
    覃宏武沉吟片刻,重重一拍桌子:“好!李猛,你帶偵察連配合。記住,不要硬拚,襲擾為主!”
    當夜,唐瑤帶著五十人的小隊出發了。每個人除了武器裝備,還額外帶了雙份的幹糧和火藥。
    “課長,這天氣...”隊員看著陰沉的天色欲言又止。
    “正是好天氣。”唐瑤緊了緊皮帽,“越大風雪,越方便咱們行動。”
    第四天黃昏,土爾扈特人的隊伍行進到一片戈壁灘。渥巴錫汗望著身後綿延的隊伍,心揪得緊緊的。隊伍裏大多是老人、孩子和婦女,連續數月的遷徙已經讓所有人筋疲力盡。
    “汗王!西邊有煙塵!”哨兵突然驚呼。
    所有人都緊張起來。布和把老父親扶上馬車,自己抄起了弓箭。
    就在這時,東麵響起急促的馬蹄聲。一麵華夏軍旗衝破風雪,覃宏武一馬當先衝了過來:“老鄉別怕!我們是來接應的!”
    幾乎同時,西邊也出現了哥薩克騎兵的身影。為首的那個獨眼龍軍官獰笑著舉起馬刀:“抓住這些叛徒!”
    “列陣!”覃宏武一聲令下,華夏士兵迅速組成防線。
    突然,哥薩克騎兵的後隊亂了起來——唐瑤他們終於趕到了!
    “炸馬群!”唐瑤高喊著,把最後幾包火藥扔進敵軍隊列。
    受驚的戰馬四處亂竄,哥薩克陣型大亂。獨眼龍氣得哇哇大叫,分出一半兵力回頭對付唐瑤的小隊。
    “堅持住!”覃宏武親自端起火槍,“援軍明天就到!”
    戰鬥從黃昏打到深夜。唐瑤小隊且戰且退,最後被逼到一處河灣。
    “課長,沒彈藥了!”隊員喘著粗氣報告。
    唐瑤看著圍上來的敵人,突然笑了:“還記得在雅克薩繳獲的那些信號彈嗎?”
    五支紅色信號彈衝天而起。正準備總攻的獨眼龍一愣,還以為是什麽新式武器。
    就這一愣神的工夫,東麵地平線上突然出現無數火把——華夏軍主力到了!
    “撤!快撤!”獨眼龍見勢不妙,慌忙下令。
    黎明時分,戰場恢複平靜。覃宏武找到唐瑤時,她正靠著河邊的巨石包紮傷口,身邊橫七豎八躺著二十多個被打暈的俘虜。
    “你這丫頭...”覃宏武又氣又心疼,“也太拚命了!”
    唐瑤虛弱地笑笑:“答應要拖延兩天...說到做到。”
    當太陽完全升起時,土爾扈特人終於見到了接應大軍。
    ***老人在布和的攙扶下,顫巍巍走向華夏軍陣。令他驚訝的是,為首的將軍竟然跳下馬,快步迎了上來。
    “老人家,路上受苦了!”覃宏武緊緊握住老人枯瘦的手。
    更讓土爾扈特人驚喜的是,華夏軍不僅帶來了糧食、藥材,還運來了成車的氈帳和鍋灶。軍醫們忙著給生病的牧民看病,炊事班當場支起大鍋煮粥。
    渥巴錫汗熱淚盈眶:“將軍...我們...”
    “什麽都別說!”覃宏武拍拍他的肩膀,“先安頓下來。向總統特意交代,給你們劃了最好的牧場,設了自治旗。”
    這時,幾個土爾扈特孩子好奇地圍住一個華夏士兵,指著對方軍旗上的雪魄圖騰嘰嘰喳喳。
    ***老人突然激動起來,從懷裏掏出個布包。層層打開後,露出一塊古樸的玉佩,上麵雕刻的圖案竟與軍旗上的圖騰一模一樣!
    “雪魄...是雪魄啊!”老人淚流滿麵,“祖輩說的沒錯,這就是回家的印記!”
    這個消息像春風般傳遍整個部落。人們紛紛拿出祖傳的器物,上麵多多少少都有雪魄的紋樣。原來這個圖騰自古就是華夏北方部落共同的信仰。
    布和攙著老父親,麵向東方跪下:“回歸華夏,如歸祖地啊!”
    三個月後,土爾扈特自治旗的草原上炊煙嫋嫋。新建的定居點裏,孩子們在學堂念書,牧民們學會了輪牧技術,還有華夏工匠來教他們打製新式農具。
    ***老人如今是部落裏最受尊敬的長者。這天他正在教華夏士兵辨認草藥,忽然看見覃宏武和唐瑤騎馬而來。
    “將軍!唐姑娘!”老人迎上去,“看看我們新生的羊羔!”
    覃宏武笑著遞上一封信:“向總統的親筆信,邀請渥巴錫汗去北京做客。”
    唐瑤補充道:“還撥了專款,要給你們建醫院和學堂。”
    ***望著草原上安居樂業的景象,突然老淚縱橫:“漂泊百年...終於回家了...”
    遠處,華夏軍旗和土爾扈特旗幟在藍天下並肩飄揚。旗上的雪魄圖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真理:無論走得多遠,根永遠在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