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靈植凡禾生嫌隙,煙火調和悟同心

字數:6635   加入書籤

A+A-


    晨露還凝在苟活宗的菜畦枝葉上,弟子們就已扛著鋤頭下地。清月正給剛緩苗的番茄搭架,指尖剛觸到藤蔓,忽然“咦”了一聲——那番茄藤的葉片邊緣竟泛起了焦黃,莖稈也比往日蔫了幾分,旁邊幾株黃瓜藤更是直接耷拉下了腦袋,像是被抽走了精氣神。
    “前輩,您快來看看!”清月急忙招手。魏所剛提著水桶過來,聞言快步走到菜畦邊,指尖撥開番茄葉片,眉頭微微蹙起:“是靈氣相衝了。”
    話音剛落,林風也發現了異常。他負責照看的那片靈麥,本是出發前從宗門帶來的靈植種子,往日裏鬱鬱蔥蔥、靈氣充盈,今日卻也沒了往日的生機,麥芒發灰,連帶著旁邊的凡俗小麥都長得歪歪扭扭,根係像是被什麽東西抑製住了一般。
    “怎麽會這樣?”楚峰放下鋤頭湊過來,看著一半枯黃一半萎靡的菜畦,滿臉困惑,“前幾日還好好的,怎麽一夜之間就變成了這樣?”
    魏所蹲下身,扒開泥土查看根係。凡俗菜苗的根須纖細脆弱,邊緣泛著黑褐;而靈麥的根係雖然粗壯,卻隱隱透著一股霸道的靈氣,正不斷向外擴散,擠壓著凡俗作物的生存空間。“是靈植的靈氣太盛,壓製了凡禾的生長,反過來,凡禾的濁氣也影響了靈植的長勢。”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你們帶來的靈植種子,天生帶著精純靈氣,而凡俗作物靠的是天地濁氣與煙火滋養,兩者混種在一起,互不兼容,自然會互相排斥。”
    墨塵蹲在靈麥和凡麥的交界處,手指在泥土中摸索片刻,若有所思:“就像機關齒輪,若是轉速、齒距不匹配,強行咬合隻會互相磨損。靈植與凡禾,就像是兩套不同的機關,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共存。”
    “那怎麽辦?”一個萬劍山的弟子急道,“這靈麥是宗門特意給的,蘊含的靈氣能輔助修煉;凡俗的菜苗和小麥,又是咱們這陣子親手種的,眼看著就要收獲了,總不能扔了其中一方吧?”
    這話戳中了所有人的心思。弟子們既舍不得靈植的修煉助力,又放不下這段時間耕種凡禾的心血,一時間都沒了主意,紛紛看向魏所。
    魏所卻沒直接給出答案,隻是說道:“凡俗生活裏,哪有兩全其美的事?遇到矛盾,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要想辦法調和。你們先把靈植和凡禾分開栽種,再想想怎麽讓它們互相適應。”
    說幹就幹。弟子們立刻行動起來,在菜畦中間挖出一道半尺寬的土溝,將靈植和凡禾徹底隔開。楚峰和幾個力氣大的弟子負責移栽靈麥,他們小心翼翼地挖起靈麥的根係,生怕損傷一絲一毫——這些靈植的靈氣對修煉大有裨益,他們自然格外珍視。
    可移栽過程並不順利。靈麥離開原本的土壤後,靈氣快速流失,葉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更加萎靡;而被靈植擠壓了許久的凡俗菜苗,雖然沒了靈氣壓製,卻依舊蔫蔫的,像是受了內傷。
    “這樣不行啊!”清月看著手裏蔫掉的番茄苗,心疼不已,“分開栽種隻是治標,它們還是沒法恢複長勢。”
    林風也皺著眉:“靈植需要精純靈氣,凡禾需要煙火濁氣,兩者本就相克,難道真的沒有共存之法?”
    墨塵盯著土溝發呆,忽然眼睛一亮:“或許,我們可以做一個‘過渡裝置’!就像機關之間的轉換器,在靈植和凡禾之間搭建一個緩衝帶,讓靈氣和濁氣慢慢交融,互相適應。”
    “怎麽搭建?”眾人齊齊看向他。
    墨塵蹲下身,指著土溝說道:“我們可以在溝裏填充一層混合土,用靈植根係的腐殖土摻上凡俗的草木灰,再加入一些稀釋的靈泉和井水,讓靈氣和濁氣在土壤中先融合。這樣既能減少兩者的直接衝突,又能讓它們慢慢吸收對方的氣息,久而久之,或許就能互相適應了。”
    “這法子可行嗎?”楚峰有些懷疑,“靈植的靈氣何等霸道,草木灰和井水能中和得了?”
    “不試試怎麽知道?”墨塵說著,已經動手挖起靈植周圍的腐殖土,“凡俗的智慧裏,從來沒有絕對的相克,隻有沒找到的平衡。就像前輩說的,生活本就是不斷調和的過程。”
    弟子們見狀,也紛紛加入進來。有人去收集靈植腐殖土,有人去燒草木灰,有人去提靈泉和井水,還有人找來竹片,在土溝兩側搭建起簡易的柵欄,防止混合土流失。
    魏所站在一旁,看著弟子們忙碌的身影,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他沒有過多幹預,隻是在清月調配混合土比例時,輕聲提醒:“草木灰性溫,靈泉偏寒,比例要拿捏好,過猶不及,就像做人做事,太過剛硬或太過柔軟,都難成大事。”
    清月恍然大悟,連忙調整比例,將草木灰和靈泉的用量各減了一半,又多加了些中性的園土。混合土剛填入土溝,原本還在快速流失靈氣的靈麥,葉片竟微微舒展了一些;而旁邊的凡俗菜苗,也慢慢挺直了腰杆。
    “有效果!”弟子們都露出了驚喜的笑容,幹勁更足了。
    可沒過多久,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靈麥雖然不再流失靈氣,卻依舊長得緩慢,而凡俗的小麥雖然恢複了長勢,卻開始瘋狂搶奪養分,有些麥稈甚至已經長到了靈麥的地界,遮擋了陽光。
    “這凡禾也太霸道了!”一個清虛宗的弟子有些惱火,伸手就要去拔掉那些過界的小麥,“既然它們還是不能和平共處,不如幹脆拔掉凡禾,專心種靈植!”
    “不可!”林風立刻製止了他,“這些凡禾是我們親手耕種的,從播種到澆水,付出了多少心血?怎能說拔就拔?而且前輩說過,煙火大道在於守護生活,凡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因為靈植有用就舍棄它。”
    “可靈植能輔助修煉,凡禾除了填飽肚子,還有什麽用?”那弟子不服氣地說道,“我們是修仙者,難道要為了幾株凡禾,耽誤自己的修行?”
    這話一出,不少弟子都露出了猶豫的神色。是啊,他們來苟活宗是為了悟道,不是為了做一個純粹的農夫。靈植對修煉的助力顯而易見,而凡禾雖然能提供食物,卻對修為毫無益處,兩者權衡之下,似乎舍棄凡禾是更明智的選擇。
    楚峰也有些動搖,他看向魏所,試探著問道:“前輩,要不我們還是把凡禾拔掉吧?靈植的靈氣對我們的修煉幫助很大,舍棄凡禾,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魏所沒有立刻回答,隻是轉身走進廚房,端出一碗雜糧粥和一碗靈液。他將雜糧粥放在楚峰麵前,將靈液放在那名清虛宗弟子麵前:“你們先嚐嚐這兩樣東西。”
    楚峰端起雜糧粥,喝了一口。粥裏混合著小米、糙米和幾顆青菜,味道清淡,卻帶著一股自然的香甜,是他這段時間每天都在喝的食物。而那名清虛宗弟子喝了一口靈液,頓時覺得一股精純的靈氣順著喉嚨湧入體內,丹田微微發熱,渾身舒暢。
    “靈液的效果立竿見影,雜糧粥卻平淡無奇。”魏所看著他們,緩緩開口,“可你們有沒有想過,靈液能滋養修為,卻填不飽肚子;雜糧粥平淡無奇,卻能讓你們在凡俗生活中保持體力,安心悟道。靈植與凡禾,就像這靈液和雜糧粥,各有各的用處,缺一不可。”
    他頓了頓,指著菜畦說道:“你們覺得凡禾對修為無益,就想舍棄它。可你們忘了,這段時間,你們在耕種凡禾的過程中,悟到了‘厚積薄發’的道理,學會了‘順應自然’的法則,這些感悟,難道不比靈氣的滋養更珍貴?”
    “修仙之路,修為固然重要,但心性的成長更為關鍵。”魏所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弟子,“靈植代表著你們追求的力量,凡禾代表著你們堅守的生活。若是為了力量而舍棄生活,你們的修為越高,心就會越空,最終隻會淪為力量的奴隸,離大道越來越遠。”
    “真正的大道,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兼容並蓄的調和。”他蹲下身,輕輕撫摸著凡俗小麥的麥稈,“就像這靈植和凡禾,看似相克,實則可以互補。靈植的靈氣能滋養土壤,凡禾的濁氣能中和靈氣的霸道,隻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它們就能互相成就,共同生長。”
    弟子們沉默了,魏所的話像一記重錘,敲醒了他們心中的執念。是啊,他們一直執著於靈植對修煉的助力,卻忽略了凡俗生活和凡禾帶給他們的成長。這段時間,他們在耕種、做飯、應對風雨的過程中,心性變得越來越沉穩,對大道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這些,都是凡俗生活的饋贈。
    “前輩,晚輩明白了。”那名清虛宗的弟子臉上露出愧疚的神色,“是晚輩太過急功近利,隻看到了靈植的益處,卻忘了生活的本質。”
    楚峰也深深拱手:“前輩教誨,晚輩銘記在心。力量固然重要,但不能為了力量而舍棄本心。靈植與凡禾,就像修為與生活,隻有兼顧兩者,才能走得更遠。”
    魏所點了點頭:“明白就好。現在,你們再想想,怎麽讓靈植和凡禾真正共存。”
    有了之前的感悟,弟子們不再執著於取舍,而是靜下心來思考調和之法。墨塵盯著土溝裏的混合土,忽然說道:“或許,我們可以在混合土中加入一些凡俗的農家肥。農家肥裏既有煙火氣,又有養分,既能中和靈植的靈氣,又能為凡禾提供滋養,說不定能讓兩者更好地適應。”
    “我覺得還可以調整栽種的密度。”清月補充道,“靈植的間距可以拉大一些,讓它們的靈氣有足夠的空間擴散,不會太過集中;凡禾的間距可以適當縮小,既不浪費土地,又能避免它們過度搶奪養分。”
    林風也說道:“我們還可以用靈力引導靈植的靈氣,讓它們順著混合土慢慢滲透,而不是直接擴散到凡禾的地界。這樣既能保證靈植的生長,又不會壓製凡禾。”
    弟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製定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他們先在混合土中加入了腐熟的農家肥,又重新調整了靈植和凡禾的栽種間距。楚峰和幾個修為較高的弟子,則小心翼翼地釋放出微弱的靈力,引導靈植的靈氣順著混合土緩慢流動,像一條溫和的溪流,滋潤著土壤,卻不侵犯凡禾的領地。
    接下來的幾天,弟子們每天都會輪流照看菜畦,仔細觀察靈植和凡禾的長勢。慢慢地,靈麥的葉片重新變得翠綠,靈氣充盈卻不再霸道;凡俗的菜苗和小麥也長得愈發茁壯,葉片舒展,生機勃勃。靈植的靈氣順著混合土滲透到凡禾的地界,為凡禾提供了淡淡的滋養;而凡禾的濁氣也融入土壤,中和了靈植靈氣的銳利,讓靈植長得更加穩健。
    一周後,當弟子們再次來到菜畦邊時,都露出了驚歎的神色。靈植和凡禾長勢喜人,靈麥亭亭玉立,麥芒閃爍著淡淡的靈光;凡俗的小麥金黃飽滿,隨風搖曳;番茄藤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黃瓜藤上結滿了鮮嫩的黃瓜,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和諧共生的畫卷。
    “它們真的共存了!”清月驚喜地說道,伸手摘下一顆番茄,咬了一口,酸甜多汁,比以往吃過的任何靈果都要美味。
    楚峰也摘下一株靈麥,感受著其中溫和而精純的靈氣,心中豁然開朗:“晚輩悟了!所謂調和之道,不是一方壓製另一方,而是互相包容、互相成就。就像靈植和凡禾,各自保留本色,又互相汲取對方的長處,才能共同生長,皆得其所。”
    “這便是‘同心’之道。”魏所走過來,看著眼前的菜畦,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修仙者與凡俗人,修仙界與凡俗人間,何嚐不是如此?看似天差地別,實則可以互相包容、互相成就。所謂煙火大道,說到底,就是人心的調和,是萬物的同心。”
    林風望著菜畦中和諧共生的靈植與凡禾,心中感慨萬千:“以前晚輩總覺得,修仙者就該高高在上,與凡俗劃清界限。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強大,不是孤立自己,而是懂得包容與調和,在差異中尋找共存之道。”
    墨塵也點頭道:“就像機關器械,不同的零件有著不同的功能,隻有互相配合、同心協力,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靈植與凡禾,修仙者與凡俗生活,亦是如此。”
    當天晚上,張大媽用新收獲的凡俗小麥磨成麵粉,做了香噴噴的饅頭,又用靈麥煮了一鍋靈粥,搭配上剛采摘的番茄和黃瓜,做成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弟子們圍坐在一起,吃著饅頭,喝著靈粥,品嚐著新鮮的蔬菜,心中滿是滿足。
    “這饅頭裏,似乎帶著淡淡的靈氣,真好吃!”一個弟子驚喜地說道。
    “是啊,這靈粥也比以前喝的更加溫潤,滋養身心,卻不躁烈。”另一個弟子附和道。
    魏所笑了笑:“這就是同心調和的力量。凡禾吸收了靈植的淡淡靈氣,變得更加滋養;靈植融入了凡禾的煙火氣,變得更加溫潤。兩者同心,才能成就這般美味,這便是生活的真諦,也是大道的真諦。”
    弟子們一邊吃飯,一邊討論著這段時間的感悟。他們不再執著於修為的快速提升,而是學會了在生活中尋找平衡,在差異中尋求和諧。他們明白了,修仙之路,從來都不是一條孤獨的道路,隻有懂得包容、懂得調和、懂得與萬物同心,才能走得更遠、更穩。
    夜色漸深,苟活宗的院子裏一片寧靜。菜畦中的靈植與凡禾在月光下靜靜生長,散發著和諧的氣息。弟子們都已沉沉睡去,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他們的心靈在這段煙火繚繞的凡俗生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養與成長。
    魏所坐在院門口,望著天邊的繁星,心中一片澄澈。靈植與凡禾的嫌隙,最終在煙火調和中化為同心之道,這不僅是對弟子們的考驗,也是對煙火大道的又一次詮釋。他知道,這些弟子的悟道之旅還在繼續,而凡俗人間的每一次經曆、每一次調和,都將成為他們修仙之路上最寶貴的財富,指引著他們在大道上不斷前行。
    苟活宗的故事,也將在這同心調和的煙火氣息中,繼續書寫下去,見證著一群修仙者的蛻變,也訴說著煙火人間最深刻的大道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