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破局

字數:4298   加入書籤

A+A-


    總裝車間的電話像一道緊急軍令。
    趙四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對通訊員說了聲“知道了”,腳步不停就往外走。
    王永革和陳繼業正在隔壁討論西北方案的細節,見趙四臉色沉靜地快步穿過走廊,立刻意識到有事,二話不說跟了上來。
    “怎麽回事,四哥?”王永革邊走邊問。
    “新連接件,螺栓預緊出問題了,工人不敢擰。”趙四言簡意賅。
    陳繼業推了推眼鏡:“扭矩值超了?是不是摩擦係數計算有偏差?”
    三人幾乎是小跑著來到總裝車間。
    那台半成品的挖掘機骨架旁圍了幾個老師傅和裝配工,正對著那個剛剛改製好的回轉支承連接部位指指點點,臉上帶著猶豫和困惑。
    “趙主任,您可來了!”
    車間主任老劉迎上來,指著那個部位,“按新圖紙要求的高強度螺栓,用的也是新到的扭力扳手,可這力矩值眼看著就到紅線了,螺栓感覺還沒吃上勁。”
    “大夥兒心裏沒底,怕擰滑絲了或者把螺紋孔搞壞了,這責任可就大了。”
    一個滿手油汙的老師傅補充道:“是啊,趙主任,這新螺栓感覺特別‘韌’,跟以前擰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趙四俯身仔細查看。
    連接法蘭結合麵平整,螺栓孔位精準,看不出明顯問題。
    他心裏清楚,這正是高強度螺栓的特性,需要更大的預緊力才能達到設計要求的夾緊力。
    但這對裝配工藝和工人的經驗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容易因為恐懼而操作不到位。
    “把新螺栓的材質報告和扭力扳手的校準記錄拿給我看。”
    趙四對老劉說,同時示意陳繼業,“繼業,現場核算一下,按照我們選用的螺栓性能等級,理論預緊扭矩範圍是多少,把上限下限都算清楚。”
    他又看向王永革:“永革,你去材料庫,把之前那批按舊圖紙生產的、低強度的同規格螺栓拿幾套過來,做個對比。”
    命令一道道下去,車間裏的人都動了起來。
    趙四則拿起一把扳手,親自感受了一下擰緊的力度,那種“韌”的感覺確實明顯。
    他不動聲色,意識沉入係統空間,快速進行了簽到。
    “叮!簽到成功!恭喜宿主獲得【高強度螺栓預緊力計算與現場控製指南(附不同潤滑條件下摩擦係數參考表)】!【現金5元】!”
    一股關於螺栓連接設計、預緊力控製方法、摩擦係數影響以及現場常用控製手段(如扭矩法、轉角法)的知識流湧入腦海。
    其中還附帶了一些針對不同表麵處理(磷化、鍍鋅等)和潤滑狀態下的實用摩擦係數參考值。
    這時,陳繼業已經利用隨身攜帶的計算尺和手冊,快速算出了理論扭矩範圍,比工人目前不敢突破的那個“感覺值”高出近百分之四十。
    王永革也拿著幾套舊螺栓跑了回來。
    “問題不在螺栓,在於擰螺栓的方法和判斷標準。”趙四心中有了底。
    他結合自己對係統知識的理解和現場情況,開始布置。
    “劉主任,找一塊厚鋼板,加工幾個和連接孔一樣的螺紋孔。”趙四對車間主任說。
    “永革,拿幾套新舊螺栓,還有不同的潤滑脂過來。我們現場做個簡易的對比拉伸試驗。”
    他又看向陳繼業:“繼業,你根據剛才算出的理論值,結合不同潤滑條件,製定一個更詳細的、分階段的扭矩施加表。”
    “明確告訴工人,擰到哪個力矩區間是安全的,哪個區間需要特別注意,超過哪個極限值才代表異常。”
    很快,一個簡易的測試台在車間角落搭了起來。
    新舊螺栓在不同潤滑狀態下被逐一施加扭矩,用延伸計測量螺栓的微小伸長量,間接反映預緊力。
    對比結果非常直觀:在相同的扭矩下,高強度螺栓的預緊力遠低於舊螺栓;而要達到相同的預緊力,高強度螺栓需要的扭矩確實要大得多。
    “看見沒?不是螺栓不行,是咱們的老經驗不頂用了!”
    王永洪指著測試數據對周圍的工人說,“這新家夥,就得用更大的勁才能讓它發揮本事!”
    陳繼業也拿出了新鮮出爐的、標注了明確安全區和警告區的扭矩操作表,並講解了采用“扭矩轉角”聯合控製法來最終確保預緊力到位的方法。
    工人們圍著看測試,聽著講解,臉上的疑慮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恍然大悟和躍躍欲試。
    “原來是這樣!”
    “懂了,趙主任,陳工,我們知道該怎麽幹了!”
    車間主任老劉也鬆了口氣,大手一揮:“還愣著幹什麽?按趙主任和陳工的新法子,繼續裝配!都仔細點,做好記錄!”
    裝配工作重新開始,這一次,工人們心裏有了底,操作起來沉穩了許多。
    趙四和王永革、陳繼業留在車間,一直等到第一個連接部位的所有螺栓都按照新標準順利完成預緊,各項檢查指標合格,這才離開。
    回到研究中心,天色已晚。蘇婉清提著一個保溫桶站在他辦公室門口。
    “妮兒平時上學,家裏自行車我在騎了。”
    ”娘熬了點小米粥,讓我給你送來。說你晚上肯定又湊合。”
    她把保溫桶遞過來,看了看他帶著倦色的臉,“又有問題了?解決了嗎?”
    “嗯,解決了。”趙四接過還溫熱的粥,“一個小插曲,調整一下裝配工藝就行。”
    “那就好。”蘇婉清沒多問,“粥趁熱喝。我回去了。”
    送走蘇婉清,趙四回到辦公室,打開保溫桶,小米粥的香氣彌漫開來。
    他一邊喝著粥,一邊拿起桌上那份關於螺栓連接係統知識的概要記錄。
    他將其與陳繼業之前的計算資料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份簡明的《高強度螺栓連接設計與裝配要點提示》。
    “永革,繼業,”他把兩人叫進來,“這份東西,你們看看。以後咱們中心經手的項目,凡是涉及關鍵螺栓連接的,都把這份要求附上,避免再出現今天這種問題。”
    王永革翻看了一下,嘖嘖道:“四哥,你想得可真周到!這玩意兒實用!咱們也不用來時當救火隊員了。”
    陳繼業仔細看後點頭:“確實,標準化和知識沉澱很重要。這能減少很多現場爭議和潛在風險。”
    處理完這個突發狀況,趙四的精力再次集中到西北項目上。
    他審閱著陳繼業提交的初步改裝方案,總覺得在進氣預熱和燃油係統防凍方麵,思路還是不夠大膽,驗證周期也偏長。
    “高原低溫環境下,常規的預熱塞和火焰預熱器效率會大打折扣。”
    趙四用筆敲著方案稿,“我們需要一種更快速、更可靠的熱源引入方式。”
    他沉吟片刻,對陳繼業說:“明天,你跟我去一趟熱能動力研究所,他們那邊好像在搞一種新型的渦流加熱技術,也許可以借鑒一下思路。”
    第二天,趙四帶著陳繼業外出調研。
    而總裝車間傳來消息,采用新裝配工藝後,挖掘機的回轉支承連接部位安裝順利,首批三台樣機的總裝工作已接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