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能源瓶頸
字數:6403 加入書籤
震天的歡呼聲還在山穀間回蕩,十天建成一座車間的奇跡,讓整個906廠的建設者們沉浸在一種前所未有的亢奮和自豪之中。
動力車間的銀灰色外殼在西南的陽光下閃閃發光,像一座突然降臨的豐碑,宣告著一種全新建設模式的成功。
趙四站在廠房門口,看著工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心中那份成就感同樣充盈。
馮衛國用力拍著他的肩膀,嗓門因為激動比平時更洪亮。
“趙專家!服了!我老馮這回是真服了!”
“十天!他娘的,這說出去誰信啊!這就是科學的力量!”
王永革和安裝隊的骨幹們圍在趙四身邊,一個個雖然滿臉疲憊,但眼睛都亮得嚇人。
他們親身參與了這場“戰鬥”,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十天是如何爭分奪秒、精密配合過來的。
那種將圖紙上的線條變為鋼鐵現實的魔力,讓他們對趙四的崇拜達到了頂點。
“趙工,接下來是不是該安裝機器了?”
一個年輕鉗工迫不及待地問,仿佛已經聽到機床轟鳴的悅耳聲音。
趙四笑了笑,輕輕點頭,目光卻掃過廠房內部。
空曠高大的空間裏,隻有從窗戶透進的自然光,照亮了平整的地麵和整齊的立柱。
預留給機床的基礎坑位靜靜等待著,電線管道接口裸露著,像張著嘴等待哺育的雛鳥。
一股隱憂悄然浮上心頭。
慶祝的喧囂持續到了傍晚。
指揮部難得地給全工地加了餐,雖然隻是多了幾片油汪汪的臘肉和管夠的糙米飯,但就著勝利的喜悅,每個人都吃得格外香甜。
食堂裏人聲鼎沸,都在熱議著“十天神話”,暢想著車間運轉起來後的景象。
趙四和馮衛國、王永革等人在指揮部的小食堂簡單吃了飯。
馮衛國興致極高,甚至拿出珍藏的一小瓶本地薯幹酒,給每人倒了一小盅。
“來,趙專家,必須敬你一杯!為我們906廠,開了個好頭!”
馮衛國仰頭一飲而盡,辣得直咧嘴,卻笑得暢快。
趙四陪著喝了一小口,火辣的酒液順著喉嚨滑下,卻沒能完全驅散他心頭的陰影。
他放下酒盅,看向馮衛國:“馮主任,廠房是起來了,但下一步,動力是關鍵。”
“咱們廠的電力供應,現在是什麽情況?”
提到這個,馮衛國臉上的笑容淡了些,他抹了把嘴,歎了口氣。
“唉,別提了。”
“這山溝溝裏,窮得叮當響,原先隻有山下公社一個小水電站,發的電也就夠晚上點會兒燈。”
“咱們廠建設用電,主要靠那幾台老掉牙的柴油發電機。”
他伸手指了指窗外遠處隱約傳來沉悶轟鳴的方向。
“喏,就是那邊。”
“聲音聽著挺大,出力卻不咋樣,而且嬌氣得狠,動不動就鬧脾氣罷工。”
“油也是個老大難,全靠汽車從山外一點點運進來,金貴得很。”
“目前發電量能保證車間投產嗎?”趙四追問。
馮衛國搖搖頭,眉頭擰成了疙瘩:“懸乎。”
“現在建設用電已經緊巴巴的,等機器設備進來,那點電量根本帶不動。”
“指揮部正在想辦法從更遠的縣裏拉一條高壓線過來,可這山高路險,架線工程量大得嚇人,沒個小半年根本指望不上。”
半年?趙四心裏一沉。
十天建成的車間,要空等半年才能運轉?
這簡直是莫大的諷刺。
三線建設爭分奪秒,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哪裏等得起半年?
“走,去看看發電機。”
趙四站起身。
馮衛國知道趙四是個行動派,也沒多說,抓起帽子就跟了出去。
王永革也默默跟上。
發電機房設在離主廠區不遠的一處山坳裏,是用石頭和油毛氈臨時搭起來的棚子。
還沒走近,就聽到裏麵柴油機震耳欲聾的咆哮聲,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柴油味和灼熱的廢氣。
走進棚子,熱浪撲麵而來。
三台型號老舊、油漆斑駁的柴油發電機並排安置,正在全負荷運轉,機體劇烈顫抖著,發出令人牙酸的噪音。
幾個滿身油汙的工人守在旁邊,不停地用破布擦拭機器,觀察儀表,臉上寫滿了疲憊。
一個老師傅看到馮衛國和趙四進來,趕緊跑過來,扯著嗓子在噪音中大喊。
“馮主任!趙專家!你們咋來了?”
“老秦,情況怎麽樣?”
馮衛國也大聲問。
老秦擦了把汗,愁容滿麵:“不咋樣!”
“這三台老爺機,都是快淘汰的貨色,出力本來就不足標稱!”
“現在為了趕工期,一直是超負荷運行,缸體溫度高得嚇人,我生怕它們下一秒就炸了!”
“你看這電壓表,指針晃得跟打擺子一樣,穩不住!”
趙四順著老周指的方向看去,儀表的指針確實在不規則地擺動,這說明輸出電壓極不穩定。
對於精密的機床而言,這種不穩定的電力簡直是殺手,輕則影響加工精度,重則燒毀電機和控製線路。
“油料還能撐多久?”趙四問。
老秦苦笑:“庫裏的柴油,照現在這個用法,最多還能撐十天。”
“下一批油啥時候能運進來,還沒準信兒呢。”
“這鬼地方,下雨就塌方,路一斷,啥都進不來。”
正說著,突然一台發電機發出一陣異常刺耳的“哢哢”聲,轉速明顯下降,輸出電壓表的指針猛地跌落到低位,棚子裏的燈光也隨之猛地一暗。
“壞了!”
老秦叫了一聲,趕緊帶著工人撲過去檢查。
馮衛國的臉瞬間黑了。
趙四的心也揪緊了。
這就是現實,殘酷地擺在麵前。
廠房建得再快再好,沒有穩定可靠的能源,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故障很快被排除,是一根燃油管堵塞了。
機器重新轟鳴起來,燈光恢複,但那種脆弱的平衡感,卻深深烙印在每個人心裏。
離開發電機房,夜色已經籠罩了山穀。
新建的動力車間在月光下隻是一個巨大的黑色剪影,寂靜而空洞。
馮衛國悶頭走了幾步,狠狠踢飛了腳邊的一塊石子。
“他娘的!這算什麽事兒!好不容易把窩搭好了,卻沒法生火做飯!”
王永革看著趙四,眼神裏帶著期盼,他相信趙工一定有辦法。
趙四沒有立刻說話,他站在山坡上,夜風吹拂著他的頭發。
山下的河穀裏,傳來嘩啦啦的流水聲,那是穿越山穀的河流,日夜不息,奔流向前。
這聲音,平時被工地的喧囂掩蓋,此刻在寂靜的夜裏卻格外清晰。
趙四的目光投向那在月光下泛著微微白光的水流,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腦海。
柴油發電機受製於燃料運輸和機器本身的老舊,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從山外拉高壓線,遠水解不了近渴。
那麽,眼前這不竭的動力源泉呢?
西南山區,山高水急,水力資源極其豐富。
為什麽不能就地取材,利用這大自然的饋贈?
一個構想迅速在他心中成型——建造一座小型水電站。
不需要像大型水電站那樣宏偉,隻要能滿足當前906廠,乃至這片山穀裏幾個重點廠區的建設和小規模生產用電需求就行。
技術上是可行的。
他腦中的知識庫裏有小型水電站的設計原理。
材料可以因地製宜,充分利用三線建設的物資和廢舊設備。
比如,是否可以改造廢舊卡車的變速箱和傳動軸,用來製作簡易的衝擊式水輪機?
這絕對是一個挑戰,但比起等待和依賴不穩定的柴油發電機,這更是一條主動出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路子。
趙四轉過身,臉上重新露出了那種馮衛國和王永革熟悉的、充滿信心的神色。
“馮主任,”
趙四的聲音在夜風中顯得異常沉穩,
“靠柴油,不是辦法。等電網,時間不等人。”
馮衛國抬起頭,看向他:“那你的意思是?”
趙四抬手指向河穀:“我們得靠它。靠這長流不息的水。”
馮衛國順著他的手指望去,愣了一下,隨即眼中爆發出精光。
“水電站?在這山溝裏?能行嗎?”
“事在人為。”
趙四語氣堅定,“廠房我們能十天建起來,一座解決眼前之急的小水電站,我們也一定能搞出來!”
“這不僅是解決906廠的用電,更是為整個這片區域的三線建設,打造一條穩定的能源生命線!”
馮衛國被趙四的魄力和描繪的前景感染了,用力一拍大腿。
“好!幹了!你說怎麽幹,我老馮全力支持!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王永革也激動起來,仿佛已經看到了水流推動輪機、電力照亮車間的景象。
趙四點點頭:“明天一早,我們就去勘測地形,選定壩址和廠址。”
“首先要找到一個落差足夠大、河道相對狹窄、地質條件適合築壩的地方。”
夜色中,三個人的身影立在山坡上,目光都投向了那喧嘩的河穀。
十天建成車間的興奮尚未褪去,一場關乎三線建設命脈的新的戰役,已經悄然拉開了序幕。
能源瓶頸,必須突破,也必將被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