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惡毒女配
字數:5147 加入書籤
與此同時,顧氏集團總部,頂層總裁辦公室。
顧延舟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城市繁華的景象。
他身形挺拔,穿著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裝。麵容俊美,眼神深邃,帶著久居上位的壓迫感。
他剛剛結束了一個關於星輝並購案的內部會議。
秘書陳銘站在他身後,恭敬地匯報。
“顧總,林家那邊還在試圖聯係您,林小姐……她似乎一直待在別墅沒有離開。”
顧延舟眉頭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腦海中閃過昨天林婉那張哭的梨花帶雨,充滿絕望和乞求的臉。
心中掠過一絲厭煩。
他欣賞美麗的事物,但極度厭惡軟弱和無能,尤其是試圖用情感綁架他的行為。
林家的敗落是自身經營不善所致,他沒有任何義務做救世主。
那個婚約,在他眼中本就隻是一場可笑的商業聯姻。
如今林家失去價值,自然沒有存在的必要。
“不用理會。”
他的聲音沒有一絲波瀾。
“看好她,別讓她鬧出什麽事端。等星輝並購案結束後,讓她離開。”
在他眼裏,此時的林婉是一個待處理的麻煩,一個即將被清掃出他世界無足輕重的存在。
“是。”
陳銘應道,猶豫了一下,還是補充了一句。
“另外,我們注意到,林小姐今天上午似乎在通過一些私人渠道,打聽……星輝科技前研發團隊的一些事情。”
“哦?”
顧延舟轉過身,眼神裏閃過一絲意外,但隨即化為更深的嘲諷。
“垂死掙紮?還是想找些所謂的‘把柄’來威脅我?”
他覺得有些可笑。
那個除了哭鬧一無所長的女人,能翻出什麽浪花?
他並不認為林婉能觸及到核心問題,或許隻是病急亂投醫。
但顧延舟天性謹慎,仍吩咐道。
“盯著點,如果她有什麽不理智的舉動,直接處理掉。”
“明白。”
顧延舟不再關心這個小插曲,他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麵前關於星輝並購案的文件上。
這場並購對他、對顧氏的未來戰略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他並不知道,那個被他視為麻煩和笑話的女人,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林婉。
並且正在以一種他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改變著他以後的生活。
林婉結束了與王少的通話,又從另外兩個旁敲側擊的聯係人中獲取了一些零碎信息。
雖然不夠核心,但足以佐證她的部分猜測。
她走到梳妝台前,看著鏡中那張雖然蒼白憔悴,但五官依舊精致美麗的臉。
她抬手用力擦掉眼角殘留的淚痕,整理了一下淩亂的頭發。
林婉的眼神,已經徹底變了。
不再是彷徨無助,而是充滿了冷靜。
她拿起手機。
這一次,她主動撥通了那個存在於原主通訊錄最頂端標注為“延舟”的號碼。
電話響了很久才被接起,傳來的卻不是顧延舟本人的聲音,而是他那位訓練有素的秘書陳銘。
“林小姐,顧總正在開會。請問您有什麽事?”
陳銘的聲音禮貌而疏離。
林婉深吸一口氣,用清晰平穩不帶任何情緒起伏的語調,一字一句地說道:
“告訴顧延舟,我不是來求他的。是關於‘星輝科技並購案’,我手裏有他絕對不想在盡職調查這個階段看到的東西。
給他半小時考慮,要麽親自回來和我談。要麽,就等著看這些材料出現在他競爭對手的辦公桌上。”
說完不等陳銘的回應,她便直接掛斷了電話。
她不需要表演弱勢,她需要展示的是對顧延舟的威脅力和價值。
接下來,就是等待。
林婉走到窗邊,看著樓下戒備森嚴的庭院和門口值守的保鏢。
她知道,這是一場豪賭。
賭的就是顧延舟對這場並購案的重視程度,賭的就是她基於有限信息做出的風險判斷的準確性。
賭的就是她這個“惡毒無腦女配”,能不能用智慧和膽識,為自己搏出一條生路。
劇情,從她醒來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偏離了原來的軌道。
而她,這個來自異世界的靈魂,將用她最熟悉的武器——法律與邏輯,在這個荒謬的世界裏,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生路。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大約二十分鍾後,樓下傳來了汽車引擎的低沉轟鳴,以及保鏢們明顯變得急促的腳步聲。
林婉走到窗邊,撩開窗簾一角。看到那輛熟悉的黑色勞斯萊斯幻影疾馳而入,穩穩停在別墅門前。
車門打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塵不染的黑色手工皮鞋,筆挺的西褲,然後是顧延舟那張冷峻到極點的臉。
他來了。
而且來得很快。
林婉放下窗簾,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鎮定。
腳步聲在門外走廊響起。
沒有敲門,臥室門被直接推開。
顧延舟站在門口,高大的身形幾乎擋住了門外所有的光。
他的目光瞬間鎖定坐在沙發上的林婉身上。
他的眼神裏已然沒有昨天的厭煩和嘲諷,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冰冷的審視。
顧延舟在重新評估眼前的這個女人。
“你最好真的有什麽‘我不想看到的東西’。”
他的聲音低沉,沒有任何情緒起伏。
“林婉,我的時間很寶貴。”
林婉迎上他的目光,沒有絲毫躲閃。
“顧總的時間寶貴,我的也是。所以,我們直接一點。”
她直接切入主題。
“星輝科技的核心專利,編號ZL201810XXXXXX.0,基於‘分布式數據流處理架構’的那一項。
最初的發明人名單裏,有張明和李偉這兩個名字。但在最終授權公告時,他們消失了。”
顧延舟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縮了一下,但麵色依舊平靜。
林婉繼續說道,語速平穩得像是在做案情陳述。
“張明和李偉是大學同學,也是該架構最早的構想者。他們在項目初期因與當時的項目負責人,也就是現在星輝的CTO王海,產生理念分歧和股權分配糾紛而離開。雖然簽署了離職協議和保密條款,但關於該項技術成果的最終歸屬,存在約定模糊地帶。”
“據我了解,張明最近半年,與‘啟辰資本’顧氏,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接觸頻繁。而啟辰資本,似乎也對星輝科技表示過興趣,隻是在最後的競價中輸給了顧氏。”
“其次,”林婉乘勝追擊。
“星輝科技在上一財年第四季度,有一筆來自‘銳進技術有限公司’的高達八千萬元的技術授權收入。這筆收入直接使其當年淨利潤達標,滿足了並購協議中的對賭條款。而‘銳進技術’的控股股東劉銳,是星輝科技副總裁趙宏的妻弟。”
“這筆交易的真實性、公允性,以及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恐怕經不起證監會和深入盡職調查的推敲。如果這是在刻意粉飾報表,拉高估值……”
林婉適時停下,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
她說的這些,並非空穴來風。
林婉結合了公開信息、王林等人提供的碎片化線索,以及她作為律師對這類操作手法的深刻了解,拚湊出的合理推測。
她不需要確鑿證據,她隻需要展示出她知曉這些風險點,並且有能力將其“合理化”地揭示出來。
顧延舟開口的聲音比剛才更冷了幾分。
“這些都是你的猜測。林婉,憑這些你就想威脅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