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鹽

字數:4129   加入書籤

A+A-


    時不時的耳邊還老是回蕩著黃小荷那細弱的聲音:“我就是腳滑了……”
    不行!她不能放棄!
    萬一呢?萬一是穿越延遲了呢?
    萬一落水後遺症需要時間恢複呢?很多小說裏不都這麽寫嗎?
    她得去試探試探!
    然後就有了早上的那一幕。
    黃小麥歎了口氣,還好啊,自己也算是沾了光有了個隨身超市的金手指。
    她取出那一小包鹽把包裝袋撕碎塞兜裏,找個破布條子裏麵摻點地上的土和灰渣子再把鹽放進去晃晃。
    正好這時,馬桂枝推門進來:“小麥,躺夠了沒?該做晌午飯了,過來幫把手。”
    她家做飯洗衣服的事都在大伯娘和她媽身上。
    大伯娘做飯難吃,所以她媽算是主力軍了。
    黃小麥趕緊把東西藏進兜裏,應聲道:“來了,媽。”
    來到冷冰冰的灶屋,馬桂枝正為晚飯發愁:“就剩這點雜麵了,摻點野菜都不夠吃。
    鹽也沒多少了,你奶又該罵了...”
    黃小麥趁機說:“娘,我昨天在壩子那邊兒河灘上看到一種白色的東西,舔著是鹹的,是不是能當鹽吃?”
    雖然他們這裏是平原地區,但是幾個村子旁邊有一條淮河流經,隻要過了壩子,對麵就是淮河支流。
    但那裏水深,大家都不讓小孩去,有些皮實的男娃子喜歡玩水找刺激,經常偷偷摸摸一起去。
    黃小荷落水的地方不是淮河,是她們村子後麵一個小河。
    其實也算不上小河,就是一個水溝子,因為水幹淨,小媳婦兒們都喜歡去那邊兒洗衣服拉呱說閑話。
    馬桂枝瞪她一眼:“胡說八道什麽!河灘上哪有鹽!”
    “你啥時候偷跑過去的,小荷掉水溝子裏都沒了半條命,你掉那河裏邊兒我看誰去撈你。”
    “真的!”
    黃小麥裝作天真的樣子,從兜裏掏出來自己剛才造假好的鹽。
    “我撿了點回來,你看,像不像鹽?”
    馬桂枝疑惑地接過來,用手指蘸了點嚐了嚐,頓時驚訝地睜大眼睛。
    “真是鹹的!比咱家的鹽還純!我還沒吃過那麽好的鹽呢。”
    黃小麥心裏偷笑,表麵上一本正經:“那我能再多撿點這種白東西嗎?”
    馬桂枝猶豫了一下,點點頭:“行,但別跑遠了,注意安全。”
    成功解決鹽的問題,黃小麥心情大好。
    趁馬桂枝不注意,她又在雜麵糊糊裏偷偷滴了幾滴油。
    這種油和豬油味道還是不一樣的。
    沒豬油香,但是至少純正還有油味兒。
    午飯時,王秀英嚐了一口糊糊,奇怪地說:“今天的糊糊怎麽有點香味?”
    馬桂枝連忙說:“可能是我新采的野菜比較嫩。”
    黃小麥低頭偷笑,也不說破。
    黃小麥心裏美滋滋的。
    有了這個超市,她的生活終於有了希望。
    吃完晌午飯,大伯大伯娘還有他爸媽小叔都去掙工分了。
    黃小荷身子還有點弱,她被她媽強製留下來照顧小荷。
    大伯娘有仨閨女,老大黃小草嫁到隔壁村子三四年了,一開始還經常往家裏送東西後來不知道為啥就不回來了。
    老二黃小花,長得那叫一個好看,之前跟著村裏有點文化的老人認了點字,運氣好,縣城紡織廠剛建好來招人就瞧中了她。
    現在已經是紡織廠女工,也算是吃商品糧的了。
    逢年過節發禮品還會托人帶回來,就是一年四季沒幾天清閑日子,平日裏想見都見不到一麵。
    黃小麥也有個姐,叫黃小燕,比小草小比小花大。
    嫁給了鎮子上的張屠戶家的兒子張平安。
    黃小燕是個暴脾氣的,原本就看不上張平安,她媽非讓她嫁,所以一直生家裏人的氣,每次回來都陰陽怪氣挑挑揀揀。
    關鍵她嘴皮子利索,大伯娘和她奶都說不過她。
    她小弟黃小寶,也就是家裏唯一一個男孫,今年四歲,正是皮實的時候,天天出去玩見不到人影。
    黃小荷睡得香,一點兒聲音都沒有,又瘦又黃,胳膊上還有點小傷。
    這倒不是家裏人打的,她奶雖然嘴上不饒人,但也不至於虐待小孩,畢竟都是一家人。
    農村小孩本來就皮實,出去磕磕碰碰嬌貴的回家跟爸媽哭幾聲,要個雞蛋吃,不嬌貴的就自己忍著,忍著忍著就不怕疼了。
    坐在床邊,黃小麥開始計劃起來。
    她黃小麥可是從信息爆炸時代來的,而且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超市,難道還比不上一個隨身空間?
    “不就是吃飽飯嗎?我自己來!”
    她小聲嘀咕著,攥緊的拳頭微微發抖,不是冷的,是激動的。
    首先,得搞清楚現在的具體情況。
    她穿越過來這幾天光想著找女主抱大腿,都沒好好了解過這個家的布局和這個年代。
    黃小麥走到院子裏,眯著眼打量這個破舊的農家院。
    土坯牆,茅草頂,院子裏一隻老母雞帶著幾隻小雞在啄食,旁邊堆著些樹枝子和幹草柴火。
    正房五間,堂屋在正中間,左右兩間差不多大的屋子,爺奶住東屋上房,大伯一家住西屋,他們一家四口住在西屋旁邊單蓋的屋子,旁邊就是灶屋。
    小叔小嬸住他們對麵隔著三間房的距離正對門差不多布局的屋子。
    小姑黃美麗特殊,自己一個人住,就在小叔小嬸屋子旁邊,雖然小點,但是一個人住肯定夠舒服了。
    茅房在院子最角落,過去必須要經過黃美麗屋子門口。
    院子是用土磚牆碶的,院門是幾塊木板和鐵絲裝的。
    這年頭房子都是差不多這樣。
    看這光景,應該是大集體時代還沒結束,家家戶戶都窮得叮當響。
    她記得曆史上這段時期確實艱難,但是畢竟不是現實,肯定還是有所改變的。
    磨磨蹭蹭一天就這樣結束了,晚上喝了點兒清湯寡水後她嘴裏喊著困就回了屋子。
    躺在自己小木床上,她開始思考。
    短期內,隻能偷偷地用超市裏的東西改善夥食,不能太明顯。
    長期來看,她得想辦法讓家人合理合法地“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