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誰動了我的雞蛋!
字數:4570 加入書籤
小雞的成功孵出,不僅擴大了雞群的基數。
更重要的是,它也讓老黃家在壓抑中,重新看到了一點切實的可以抓在手裏的盼頭。
黃小麥知道,這隻是小小的第一步。
但至少,希望的火種,又一次在這個普通的農家小院裏,頑強地燃燒起來。
開春後的皖北平原,風沙依舊不小,吹得人臉上幹巴巴的。
地裏的麥苗好不容易熬過了冬,稀稀拉拉地返著青,遠遠看去,黃土還是主色調。
老黃家的日子,就在這看似一成不變的黃土地上,繼續著它的瑣碎與波瀾。
新孵出的小雞崽子成了王秀英的眼珠子,天天寶貝得不行。
雞群擴大了,雞多了,嘴也多了,吃的也就多了。
每天剁野菜、拌雞食的活兒也重了些。
這種事情自然落到家裏兩個兒媳婦兒身上。
剁野菜、拌麩皮的活兒壓得馬桂枝和劉招娣腰都直不起來。
馬桂枝倒沒什麽意見,畢竟這是自家閨女提出來的法子,而且平時幹活也是幹,多做點也沒事。
劉招娣可不一樣的想法,心裏不滿,可又沒人能說心裏話。
這樣一來,黃美麗倒是一個不錯的對象。
她私下裏難免就開始和黃美麗嘀咕兩句。
這天,劉招娣一邊哐哐剁著老菜幫子,一邊跟黃美麗咬耳朵:“媽真是魔怔了!
瞅瞅這雞食,又是碎米又是細料的,比人吃的都金貴!
那死丫頭片子瞎咧咧兩句,她就當聖旨供著!”
“瞧那精細勁兒,不知道的還以為喂的是金鳳凰呢!”
黃美麗可不管怎麽養雞喂雞,她隻想著吃雞蛋。
而且這粗活累活也輪不到她幹,她歎了口氣安慰大嫂:“大嫂你少說兩句吧,雞養好了,下蛋多,對家裏也好。咱們都能吃上雞蛋不說,還能賣出去。”
話是這麽說,劉招娣看著自己因為常年勞作而粗糙開裂的手,心裏也有些不是滋味。
黃美麗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她老閨女一個吃喝都賴在家裏是一比大開銷。
她家閨女小荷年紀也不小了,整天愁雲慘淡不爭不搶,她當娘的心裏跟刀絞似的。
她也要給小荷提前物色物色,看看旁邊那個村子有合適的。
李青青依舊是那個悶葫蘆,該幹活幹活,該吃飯吃飯,不多言不多語。
這些活也沒人讓她幹。
這天晌午,王秀英把攢了三天的雞蛋從櫃子底下摸出來,一數,炸了毛。
“誒!我明明收了十一個,咋就剩九個了?哪個挨千刀的手賤,動了老娘的雞蛋?!”
王秀英頓時急了,把裝雞蛋的籃子翻了個底朝天,“誰動了我的雞蛋?!”
一家子人都被驚動了。
黃老栓蹲在門口悶頭抽煙,不吭聲。
黃建國兄弟仨麵麵相覷。
黃小麥心裏也納悶。
“肯定是老大媳婦兒!”
王秀英第一個懷疑到天天怨氣重的劉招娣頭上,風風火火就衝到西房門口,叉著腰就罵開了。
“劉招娣!你個饞嘴懶身的婆娘!是不是你偷拿了老娘的雞蛋?
啊?家裏就數你手欠!
那雞蛋是你能動的嗎?那是要換鹽換火的命根子!”
劉招娣正在屋裏納鞋底,被婆婆劈頭蓋臉一頓罵,也來了火,把鞋底子一摔就衝了出來。
“媽!你憑啥血口噴人!我啥時候拿你雞蛋了?那雞蛋金貴,我敢動嗎?你別啥屎盆子都往我頭上扣!”
“我扣你?除了你還有誰?老二媳婦老實能幹不挑,老三媳婦兒不出屋不愛動彈,不是你還有誰?
你個不下蛋的老母雞,光會吃不會掙,還敢偷家裏的東西!”
王秀英罵起人來又狠又毒,專挑痛處戳。
劉招娣被她罵得臉紅脖子粗,跳著腳反擊:“王秀英!你別欺人太甚!
你說誰不下蛋?我給你們老黃家生了仨!我年紀也不大,馬上還能生兒子!
你呢?你除了會罵人還會幹啥?
整天抱著那幾隻雞當祖宗供著,我看你是老糊塗了!”
婆媳倆在院裏吵得不可開交,汙言穢語往外冒,引得左鄰右舍都探頭探腦地看熱鬧。
隔壁張婆子倚在院牆上,嗑著瓜子,陰陽怪氣地添油加醋。
“哎呦,秀英嫂子,你家這是唱大戲呢?幾個雞蛋也值當這樣?建國家的,你也少說兩句,你婆婆當家不容易!”
這話聽著是勸,實則拱火。
王秀英正在氣頭上,一聽更火大,調轉槍口就對著院牆外罵:“張桂花!你個老虔婆少在那裏放閑屁!
看熱鬧不嫌事大是吧?
我家的事輪得到你插嘴?
管好你自己家那一畝三分地吧!你家兒子偷隊裏紅薯秧的事當我不知道?”
張婆子被揭了短,臉上掛不住,啐了一口:“呸!狗咬呂洞賓!”
她縮回頭去,不敢再吱聲。
院裏,劉招娣和王秀英還在對罵,眼看就要動手撕扯。
一直沉默的李青青突然放下手裏的活計,走到雞窩邊,彎腰從角落的草堆裏扒拉出兩個沾著雞糞和草屑的雞蛋。
“媽,雞蛋在這兒呢。”
李青青聲音不大,卻讓激烈的爭吵瞬間停滯,“怕是母雞下在外麵,被草蓋住了。”
王秀英和劉招娣都愣住了,看著李青青手裏那兩個髒兮兮的雞蛋,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鬧了半天,是個烏龍。
王秀英臉上掛不住,一把奪過雞蛋,狠狠瞪了劉招娣一眼:“哼!這次算冤枉你了!以後手腳都給我幹淨點!”
說完,挎起籃子氣衝衝地走了。
劉招娣委屈得直掉眼淚,衝著王秀英的背影喊:“你就會冤枉人!我不活了!”
說著作勢要往井邊衝,被馬桂枝和李青青死死拉住。
一場風波,因為兩個滾落草堆的雞蛋而起,又因雞蛋的失而複得而暫時平息。
但婆媳之間、妯娌之間的裂痕,卻因此又深了幾分。
院子裏彌漫著一種尷尬又壓抑的氣氛。
黃小麥看著這一幕,心裏沉甸甸的。
物質匱乏會放大所有的矛盾,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引發一場家庭戰爭。
她看了一眼默默走回屋的李青青。
剛才,是小嬸化解了這場鬧劇。
黃小麥低下頭,繼續拌她的雞食。
她知道,在這個家裏,隻有讓這個家真正富足起來,才能讓家裏人不再為兩個雞蛋鬧得雞飛狗跳。
皖北的風還在刮,卷著黃土麵子。
老黃家院裏,雞照樣咯噠,人照樣忙活,剛才的吵鬧像是被風刮走了,可那點子別扭,卻鑽進了各人心縫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