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雞蛋又被偷了!

字數:4396   加入書籤

A+A-


    日子入了四月,天漸漸暖了,風也沒那麽割臉了。
    老黃家那窩新孵的小雞崽子褪去了絨毛,長出硬紮紮的翎毛,滿院子撲騰,看著就喜人。
    王秀英臉上的笑模樣也多了些,天天掐著指頭算還有多久能下蛋。
    可這舒心日子沒過幾天,新的煩心事就找上門了。
    這天一大早,王秀英照例去雞窩撿蛋,嘴裏還哼著不成調的小曲。
    可一伸手,摸了個空!
    “誒?俺那蘆花雞天天趴窩,咋今兒個一個蛋沒有?”
    她心裏嘀咕,又挨個摸了摸別的母雞,還是空的。
    王秀英心裏咯噔一下,扒著雞窩門仔細瞅。
    這一瞅不要緊,發現雞窩角落的幹草有被扒拉過的痕跡,地上還掉了幾根雜毛。
    “招賊了!”
    王秀英腦子裏嗡的一聲,扯著嗓子就嚎開了:“天殺的啊!哪個缺德帶冒煙的偷俺家雞蛋!斷子絕孫的玩意兒!”
    這一嗓子把全家都喊出來了。
    黃老栓趿拉著鞋跑過來,蹲在雞窩邊看了看,悶聲道:“像是黃鼠狼叼的。”
    “放屁!”
    王秀英正在氣頭上,口不擇言,“黃鼠狼叼蛋還能給你留個全窩?我看就是人偷的!肯定是哪個眼紅的王八羔子!”
    她這話音還沒落,東院牆頭就探出張婆子那張褶子臉,陰陽怪氣地說:“哎呦,秀英嫂子,這一大清早的嚎喪呢?你家雞蛋多金貴啊,還值得招賊?”
    王秀英正在火頭上,一聽這話更炸了:“張桂花你個老嚼蛆的!是不是你偷的?整天扒著牆頭瞅俺家雞窩,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王秀英你滿嘴噴糞!”
    張婆子也來勁了,“俺家再窮也不至於偷你那幾個破蛋!你別自己看不住雞,就往別人頭上扣屎盆子!”
    “破蛋?破蛋你整天眼巴巴瞅啥?俺家雞下蛋多你眼紅了是吧?你個老不死的...”
    兩個老娘們在牆頭兩邊對罵起來,髒話跟連珠炮似的,引得左右鄰居都出來看熱鬧。
    這個說“偷人養漢”,那個罵“絕戶頭”,把陳芝麻爛穀子的舊賬都翻了出來。
    黃小麥在院裏聽得直皺眉。
    她仔細查看了雞窩,確實不像黃鼠狼幹的。
    蛋殼都沒碎,幹草也沒拖拽的痕跡。
    倒像是被人摸走的。
    李青青不知什麽時候也出來了,冷眼看著牆頭對罵的兩人,低聲對黃小麥說:“昨兒個後晌,我瞧見前院黑蛋在咱家牆根晃悠。”
    黑蛋是前院老光棍的孫子,十二三歲,正是貓嫌狗厭的年紀,平時就手腳不幹淨。
    黃小麥心裏有數了。
    她走到還在跳腳罵街的王秀英身邊,扯了扯她的衣角:“奶,別罵了,我知道是誰。”
    王秀英一愣,收了聲:“誰?”
    黃小麥朝前院努努嘴:“黑蛋。小嬸昨兒個看見了。”
    王秀英頓時火冒三丈,抄起掃帚就要往前院衝:“好個小兔崽子,看老娘不打斷他的腿!”
    “娘!別去!”
    黃建國趕緊攔住,“沒憑沒據的,去了人家也不認,還得再幹一仗。”
    “那咋整?就這麽算了?”王秀英氣得直喘粗氣。
    一直沒說話的黃老栓磕磕煙袋鍋,慢悠悠地說:“今兒個起,雞窩上頭加個網。後晌老大去公社,買把鎖回來。”
    這是要嚴防死守了。
    王秀英雖然不甘心,也隻能作罷。
    她狠狠瞪了牆頭的張婆子一眼:“老娘不跟你一般見識!”氣哼哼地回了屋。
    張婆子得意地撇撇嘴,也縮回頭去。
    這場風波看似平息了,可鄰裏間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打那以後,張婆子但凡看見老黃家有人進出,就要指桑罵槐幾句。
    “喲,這是又去供銷社賣雞蛋啊?掙了不少錢吧?可別招了賊!”
    “嘖嘖,養這麽多雞,也不怕得雞瘟死絕了!”
    王秀英氣得牙癢癢,可又抓不著人家把柄,隻能在家罵:“張桂花那個老不死的,早晚爛舌根!”
    黃小麥看著這一切,心裏明白,家裏日子稍微好過點,就容易招人眼紅。
    養雞這事,還得更加小心才行。
    她想起之前在超市裏看到過那種最樸素的鐵絲網,盤算著怎麽才能合理地拿出來用。
    還有雞瘟預防,雖然上次用祖傳方子蒙混過關,但總不能每次都這麽幸運。
    這天晚上,她悄悄找到李青青:“小嬸,咱得想個長久法子防雞瘟。那本書上寫的方子,總不能回回都靈。”
    李青青看她一眼:“你想咋辦?”
    “我尋思著,能不能在雞食裏常年加點預防的藥?就說是...說是祖傳的保健方子?”
    黃小麥試探著問。
    李青青沉默片刻,點了點頭:“你看著辦吧,別太紮眼就行。”
    有了李青青的默許,黃小麥膽子大了些。
    她開始定期在雞食裏添加極微量的獸用抗生素,又讓大伯黃建國編了個簡陋的鐵絲網罩在雞窩上。
    日子一天天過去,老黃家的雞群倒也平安無事。
    雞蛋雖然偶爾還是會少一兩個,但大體上保住了。
    王秀英每天撿蛋的時候,都要對著東院牆的方向故意大聲數:“一個、兩個、三個...哎呦,今兒個又收了八個!”
    她知道,張婆子一定在牆那頭豎著耳朵聽呢。
    黃小麥看著奶奶這副孩子氣的舉動,哭笑不得。
    但她知道,在這物質匱乏的年代,這點小小的得意,可能就是王秀英最大的快樂了。
    隻是她心裏清楚,養雞這條路越走,盯著的人就越多。
    前有政策限製,後有眼紅的鄰居,她得時刻提著心、吊著膽。
    春風吹過皖北平原,麥苗又長高了一截。
    老黃家的院裏,雞在咯咯叫,人在忙碌著,表麵平靜下,暗流仍在湧動。
    老黃家的雞眼見著一天比一天精神。
    下的蛋又多又大個兒,這事兒就跟長了腿似的,在村裏悄悄傳開了。
    王秀英去供銷社賣雞蛋的次數多了,腰杆子也挺直了些。
    偶爾還能摳出幾分錢給黃小寶買塊水果糖,惹得村裏其他孩子眼巴巴地瞅。
    這人啊,就怕比。
    尤其是隔壁張婆子,心裏頭跟貓抓似的難受。
    自打知道王秀英他們家的雞,靠下蛋能換不少錢,她家也養了五六隻雞。
    那可都是拿口糧換的呀。
    可個個瘦得跟刀螂似的,下蛋更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