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棋中局
字數:9121 加入書籤
第一幕:映天下
在龍城燕王宮,最深處的觀星台,此地遠離宮闕喧囂。
唯有夜風呼嘯,吹動著慕容恪,寬大的黑袍。
他並未仰觀天象,而是憑欄遠眺南方。
那隻正常的左眼微眯,而那隻嵌著冰晶的義眼在閃爍。
在沉沉的夜色中,竟隱隱泛出,幽藍的光芒。
仿佛能穿透千山萬水,窺見遙遠南方,正在上演的血火紛爭。
幽影如同融入夜色的蝙蝠,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跪伏在地。
聲音低沉而清晰地,稟報著最新、也是最震撼的消息。
“王爺,江夏確證已失,冉閔棄城東竄,順流而下。”
“昨日……已突破牛渚,兵臨建康石頭城!此刻,恐已與建康守軍接戰。”
即便是以,慕容恪的深沉,在聽到“兵臨建康”,這四個字時。
搭在冰冷石欄上的左手指節,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收緊。
冰冷的石屑,被他無意識地,撚成粉末。
“健康……”他嘶啞地,重複了一遍這個地名。
那隻冰晶義眼中的幽藍光芒,似乎更盛了幾分。
其中倒映的,仿佛不再是,眼前的夜景。
而是千裏之外,那座繁華帝都的輪廓,以及在其城下,燃起的衝天烽火。
“冉閔……竟真敢行此,破釜沉舟之舉……其膽魄,堪稱絕世。”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種,複雜難明的意味。
有驚歎,有忌憚,甚至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對手之間的敬意。
但旋即,這一切情緒,都被更深沉的冰冷所覆蓋。
對他來說,個人的勇武與魄力,終究隻是棋盤上,比較重要的棋子而已。
“謝玄北府兵動向如何?桓衝水師又在何處?”慕容恪的問題,直指關鍵。
“謝玄已放棄圍攻江夏,全力東追,先鋒輕騎,距建康不過一日路程。
桓衝水師主力,仍被冉閔偏師所滯,但部分快船已試圖東下攔截。”幽影答道。
慕容恪緩緩閉上,那隻正常的左眼,僅用冰晶義眼“凝視”著南方。
在他的特殊視野中,天下的氣運,仿佛化作了奔流的江河。
代表冉閔的,那股赤黑色氣旋,正以一種決絕的姿態……
猛烈地撞擊著,代表東晉的青黃色氣運壁壘,激起滔天巨浪。
而另一股新銳的青色氣流,正從側後方高速逼近。
更遠處,還有一股沉穩的藍色水流,在試圖合攏。氣運糾纏,混亂而激烈。
但在這片混亂之上,慕容恪“看”到了一片更為廣闊、更為厚重的玄青色氣運。
屬於他慕容大燕,正如同北方的蒼穹,冷靜地覆蓋著這一切。
而西邊,還有一股暗黃色的氣運,在微微湧動,伺機而動。
“三雄逐鹿?不……”慕容恪低聲自語,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而這局棋,該輪到執棋者,落子了。”
他心中那盤,關乎天下歸屬的大棋,因為冉閔這步,石破天驚的“將軍”。
瞬間進入了,中盤最複雜、也最精彩的,搏殺階段。
第二幕:南北局
翌日燕王早朝,氣氛與前幾日,主張立即南下的亢奮,截然不同。
多了幾分,詭異的凝重,以及壓抑的興奮。
建康被圍的消息,已經如同野火般傳開。
慕輿根等激進將領再次出列,這一次,他們的理由,似乎更加充分。
“陛下!千載良機!冉閔蟻賊竟敢圍攻晉都,東晉必傾國之力救援,江北空虛!”
“我軍此時南下,可輕易收取淮北,直抵長江!”
“若操作得當,或可趁晉室內亂,一舉渡江,定鼎中原!”
不少宗室大臣紛紛附和,認為這是上天賜予大燕,一統天下的最佳時機。
端坐王位的慕容俊,卻沒有立刻表態,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始終沉默的慕容恪。
經曆了上次的朝議,慕容俊對這位弟弟的判斷力,產生了一種依賴和更深的忌憚。
他知道,如此重大的決策,必須聽取慕容恪的意見。
“太原王,”慕容俊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詢。
“今冉閔圍攻建康,南朝震動,局勢危殆。”
“眾卿皆言,乃我大燕南下之良機,不知太原王,以為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慕容恪身上。
他緩緩出列,特意佩戴的,青銅狼首麵具,遮掩了他的表情。
隻有那雙異色的眼眸,透過麵具的眼孔,冷靜地掃過群臣。
“陛下,諸位同僚,”慕容恪的聲音依舊嘶啞平穩,卻帶著一種洞悉世事的穿透力。
“建康被圍,看似東晉危若累卵,實則……亦是危機並存之大變局。”
他走到殿中,巨大的沙盤前,手指點向建康。
“冉閔孤軍深入,懸兵晉都之下,看似凶猛,實則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其敗亡,隻是時間問題,關鍵在於,東晉如何,應對此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話鋒一轉:“若我軍此刻大舉南下,看似可掠地千裏。”
“然則,必促使驚惶中的東晉各方勢力,暫時放下內鬥,同仇敵愾。”
“甚至……可能迫使謝安等人,與冉閔達成某種臨時妥協,轉而一致對我。”
“屆時,我軍將麵對,整合後的江南抵抗,勝負難料。”
“即便勝,亦必是慘勝,元氣大傷。”
他手指又指向西邊:“更何況,關中苻堅、王猛,豈是安分之輩?”
“若見我主力,深陷江淮,必趁機東出潼關,掠我河北之地。”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理,不可不察。”
這一番分析,如同冷水潑頭,讓剛才還熱血沸騰的將領們,冷靜了不少。
慕容恪看得更遠,不僅看到了眼前的肥肉,更看到了肉旁邊的陷阱和身後的餓狼。
“那……依太原王之見,難道就按兵不動,坐視良機錯失?”慕容俊忍不住追問。
“非是按兵不動,”慕容恪搖了搖頭,麵具下傳出,低沉而決斷的聲音。
“而是……移棋換位,謀定後動。臣之策有三!”
他伸出三根手指:“一,命慕容泓,在淮北的行動升級!”
“做出大軍集結、即將渡河南下的最強姿態,進一步逼迫東晉。”
“使其不敢抽調,江北精銳回援建康,加劇其內部‘保江北’還是‘救建康’的矛盾!”
“二,遣使皇甫真,立刻向建康朝廷發出正式國書!內容非是索地,而是‘關切’!”
“言明我大燕,對江淮局勢惡化、乃至逆賊兵臨晉都的‘嚴重關切’。”
“並‘鄭重提議’,為維護天下安寧,願‘協助’晉室平叛。”
“但這‘協助’,需有‘保障’,割讓淮北諸郡,或開放長江水道,允我水師‘助防’!”
此乃趁火打劫、政治訛詐之毒計!
在東晉最危急的時刻,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無異於在其傷口上撒鹽。
更能極大程度地,刺激東晉內部的,主和派與主戰派矛盾。
“三,”慕容恪的目光掃過群臣,最終定格在,慕容俊臉上。
“我軍主力,厲兵秣馬,集結於黃河沿岸,但暫不渡河!.”
“靜觀建康之戰結果,若冉閔僥幸……甚至攻破建康……”
他頓了頓,冰晶義眼中寒光一閃:“那我大燕鐵騎……”
“便將‘應江東士民之請’,以‘吊民伐罪’之名,南下收拾殘局!
“若冉閔敗亡,東晉慘勝,那我軍亦可趁其國力大損、內部混亂之際。”
“以調解人或征服者之姿,兵臨江淮,攫取最大利益!”
此策一出,滿殿皆靜。
慕容恪的謀劃,已超越了,簡單的軍事掠奪。
上升到了,更高層麵的政治、戰略博弈。
他不急於,下場搏殺,而是要操控局勢,等待最佳時機。
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戰果,甚至……覬覦那最終的天下共主之位!
慕容俊,深吸一口氣,眼中光芒大盛。
“善!太原王老成謀國,算無遺策!便依此策行事!”
慕容恪的棋局,已然布定。他落下的棋子,看似無形,卻比千軍萬馬更具威力。
第三幕:驚弓鳥
慕容恪的戰略,被迅速而高效地執行。
淮水北岸,戰鼓震天,旌旗蔽日,濟北王慕容泓,盡起所部精銳。
連同增援的部隊,號稱十萬大軍,在漫長的河岸線上,舉行盛大的渡河演習。
騎兵呼嘯,步卒如林,攻城器械林立,做出隨時準備,大舉南下的姿態。
烽燧狼煙日夜不息,聲勢浩大至極。
對岸的東晉江北守軍,嚇得魂飛魄散,八百裏加急的求援文書,雪片般飛向建康。
內容無一不是,“燕軍大舉集結,渡河在即,江北危殆!”
與此同時,燕國太尉皇甫真,率領的使團。
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了正處於,極度恐慌中的建康城外。
皇甫真遞交的國書,言辭看似客氣,實則傲慢苛刻。
將“協助平叛”,以及割讓淮北重鎮的要求,捆綁在一起,如同最後通牒。
這個消息,幾乎與冉閔攻城的消息,同時傳到建康朝廷。
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兩根稻草。
原本就因冉閔兵臨城下而瀕臨崩潰的東晉朝廷,此刻徹底陷入了內外交困的絕境!
前方是冉閔在瘋狂叩門,後方是慕容恪這頭蒼狼,在磨牙吮血,索要江北之地!
是調江北兵,回援建康?還是割地求和,以安撫慕容恪?
朝堂之上,爭論變成了,絕望的嘶吼和互相指責。
王國寶等人,趁機大肆活動,鼓吹“燕國勢大,不可力敵”。
“唯有割讓淮北,換取慕容恪按兵不動,方可集中力量對付冉閔”。
甚至暗中散播,“謝安欲借冉閔和慕容恪之手,鏟除異己”的惡毒謠言。
謝安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既要指揮守城,對抗冉閔。
又要穩定內部,彈壓投降論調,還要分心應對,慕容恪的巨大威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深知慕容恪此計之毒辣,但此刻,他手中已無多少牌可打。
建康,這座東晉的心髒,在內外夾擊下,劇烈地抽搐著,隨時可能停止跳動。
慕容恪的一步棋,成功地將建康之戰……
從一場局部的攻防,升級為,影響整個天下格局的,戰略博弈。
他雖遠在龍城,但其影響力,已如同無形的巨手,緊緊扼住了建康的咽喉。
第四幕:收官時
龍城觀星台,慕容恪依舊獨立於,寒風之中。
幽影再次帶來最新情報,慕容泓在淮北的佯動效果顯著,東晉江北震動。
皇甫真的國書,已在建康引起軒然大波。
而建康城下的戰事,已進入最慘烈的階段,北府兵即將抵達。
“王爺,一切皆在掌控,是否需做進一步安排?”
“比如,暗中聯絡冉閔……”幽影低聲建議,意思隱晦。
慕容恪緩緩搖頭:“不必,冉閔乃獨狼,不可控,亦不可信。”
“與其聯絡,不如讓其,自生自滅,盡其最後餘熱,消耗東晉國力。”
他對於冉閔,這枚棋子,態度明確,利用其攪亂局勢。
但絕不與之合作,以免汙了,燕國“吊民伐罪”之名。
他更關心的,是另一件事,“苻堅那邊,有何動靜?”
“回王爺,長安方麵似有異動,秦軍有向潼關方向調集的跡象。”
“王猛……似乎看出了些什麽。”
慕容恪的冰晶義眼中,閃過一絲冷芒。
“王猛……果然不凡。不過,無妨。傳令並州,加強戒備即可。”
“苻堅若敢東出,正好讓他,與東晉殘部先碰一碰。”
“這盤棋,很大,足夠容納,更多的棋手……也方便,一並收拾。”
他的目再次投向南方,仿佛看到了,建康城下的血流成河。
看到了,東晉朝廷的絕望掙紮,也看到了,謝玄北府兵的鋒芒畢露。
“傳令給慕容泓和皇甫真,”慕容恪最終下令。“尺度,由他們自行把握。”
“原則隻有一條,讓南邊的火,燒得更旺些,讓東晉的血,流得更多些。”
“而我大燕……隻需靜待佳音,準備……入主中原。”
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主宰天下的自信與冷酷。
說完,他不再關注南方戰事,轉身走下觀星台。
對他而言,建康之戰的勝負,冉閔與東晉的存亡,都已不再是懸念。
他關心的,是這場大戰之後,天下棋局的重塑。
以及他慕容恪,將如何成為那最終的勝利者,將萬裏江山,納入大燕的版圖。
棋局已布,風雷已動,他現在需要做的,隻是等待。
等待那,最完美收官時刻的到來。
北方的蒼狼,幽綠的眸子,已鎖定了獵物的咽喉。
本章完)
喜歡漢障不臣土請大家收藏:()漢障不臣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