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雙線戰
字數:13969 加入書籤
第一幕:生死速
長江,這條橫亙南北的天塹,此刻不再是,平靜的運輸通道。
而是化作了,吞噬生命的巨大旋渦。
慕容恪蓄謀已久的渡江戰役,全麵爆發了。
其弟慕容泓率領的“玄鴞軍”,以及燕軍水師為急先鋒。
在京口至建康段江麵,戰雲密布,殺聲震天。
數百艘大小不一的燕軍戰船,借著黎明前的黑暗,還有江上的薄霧。
如同鬼魅般,出現在南岸守軍的視野中。
這些船隻既有臨時征調的民船、漁船,也有精心打造的艨艟鬥艦。
船頭飄揚著,慕容燕國的旗幟,甲板上擠滿了盔明甲亮,高舉盾牌的步兵。
冉魏方麵,水軍統領敖未,傾盡全力。
他麾下的船隻,數量和質量均處於劣勢。
多為繳獲的東晉舊艦,以及臨時改建的商船、漁船。
但憑借著對長江水文的熟悉,還有背水一戰的決心,魏軍水師進行了殊死抵抗。
“放箭!拍杆!左滿舵,撞過去!火船!釋放火船!”
江麵上,箭矢如同飛蝗般交織。
巨大的拍杆,帶著呼嘯的風聲砸下,將靠近的敵方小船,拍得粉碎。
裝載著易燃物的火船,如同一條條火蛇,衝向燕軍船隊,引發陣陣混亂和爆炸。
船隻碰撞的巨響、士兵落水的慘呼、火焰燃燒的劈啪聲。
將領聲嘶力竭的號令聲……,匯成了一曲,血腥而狂暴的交響樂。
敖未站在一艘較大的樓船旗艦上,他那雙因變異,而呈現淡藍色的瞳孔時大時小。
在昏暗的光線下,閃爍著異樣的光芒,緊盯著混亂的戰局。
他的鼉龍杖,重重頓在甲板上,嘶啞著喉嚨發出指令。
“傳令!各船不得後退!依托岸基弩炮,節節阻擊!”
“絕不能讓燕軍,輕易建立,灘頭陣地!”
然而,實力的差距,是客觀的。
慕容燕國的水師,雖然並非其最強項,但在慕容恪的,全力支持下。
無論是船隻數量、兵員素質,還是攻堅決心,都壓過了倉促成軍的冉魏水師。
多處江防被突破,滿載燕軍士兵的船隻,不顧傷亡,強行衝灘。
棲霞山、石頭城、白石壘等沿江要害,爆發了慘烈的,登陸與反登陸作戰。
燕軍士兵如同潮水般湧上灘頭,揮舞著彎刀長矛,嚎叫著向魏軍陣地發起衝擊。
守衛這些據點的,多是李農留下的乞活軍老卒,以及張斷麾下的部分鐵林軍。
他們依托,預先構築的工事、箭樓和壕溝。
用弓弩、滾木、礌石乃至煮沸的金汁,頑強地阻擊著敵人。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每一寸灘塗,每一段矮牆,都成為了雙方,反複爭奪的焦點。
屍體很快堆積起來,鮮血染紅了江水,江風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和焦糊氣味。
慕容泓本人,並未親臨最前線搏殺,他坐鎮一艘,遠離主戰場的指揮艦上。
通過旗號和訓練有素的信使,遙控戰局。
他手中輕搖著,那柄玄玉“冥羽扇”,俊美近乎妖異的臉上,帶著一絲玩味的笑意。
仿佛在欣賞一幅,宏大的死亡畫卷。
“傳令,第三隊、第五隊,向敵石頭城防線結合部加強攻勢,那裏是他們軟肋。”
“派‘影羽衛’小隊,趁亂從側翼懸崖攀爬,擾敵後方。”
“通知江北,第二批渡江部隊,可以出發了。”
“重點投放至棲霞山方向,那裏的魏軍抵抗最為頑強,也最值得啃下。”
他的命令精準而冷酷,如同手術刀般,切割著冉魏的防線。
他帶來的,不僅僅是正麵的壓力,更有無處不在的詭秘手段。
很快,魏軍的一些後方輜重點,莫名起火,小股傳令兵,遭遇神秘截殺。
甚至前線部分隊伍中,開始流傳“建康已失”、“冉閔重傷”的謠言。
雖未造成,大規模混亂,卻也牽製了守軍的心神。
敖未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水師損失慘重,多處岸防據點告急。
他不斷派出信使,向建康求援,並嚴令各軍死守,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告訴兄弟們!”敖未的聲音,在江風中顯得異常嘶啞。
“身後就是建康,就是天王!我等已無路可退!”
“今日,要麽將胡虜趕回江北,要麽,我等皆葬身這大江之中!”
北線的烽火,如同最急促的鼓點,敲打在建康城中,每一個人的心頭。
第二幕:山越服
就在長江防線,岌岌可危之際。
南線戰局,卻因為冉閔的戰略調整,還有將領的出色執行,迎來了決定性的轉折。
吳興郡陽羨城外,周勰叛軍大營。
連日攻打張斷鐵林軍防線未果,反而損兵折將,周勰叛軍的士氣,已經跌至穀底。
周勰本人焦躁不安,他以為臂助的,山越部落首領們,也開始顯得動搖和遲疑。
就在此時,他們接到了兩個,如同晴天霹靂般的消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一,晉陵的徐馥已被董猙徹底碾碎,黑狼騎正星夜兼程,向吳興撲來!
其二,一支規模不小的、由北府兵降卒和本地寒門子弟,組成的“靖難軍”。
在其將領率領下,已切斷他們,退回義興老巢的退路。
並且開始清掃周邊,拔除他們與山越聯係的據點!
周勰叛軍,陷入了,被三麵合圍的絕境!
“怎麽辦?!諸位頭人,如今該如何是好?!”
周勰在中軍大帳內,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對著幾位山越部落首領,焦急地問道。
山越首領們麵麵相覷,他們之所以,跟隨周勰起事。
一方麵是受了義興周氏的鼓動和財物誘惑,另一方麵也是想趁機劫掠,擴大地盤。
如今眼見形勢急轉直下,冉魏軍的凶狠強悍遠超他們想象,湖熟慘案已傳開。
而許諾的盟友,卻遲遲不見,大規模支援,他們自然開始為自己的部落打算。
“周公子,冉閔勢大,董猙那殺神即將到來,我等……恐怕難以抵擋啊。”
一位年老的山越頭人,遲疑著開口。
“是啊,聽說那董猙身高丈二,青麵獠牙,能手撕虎豹,他若來了……”
“我等家小都在山中,若是惹怒了冉閔,發兵進剿,後果不堪設想……”
恐慌的情緒,在帳內蔓延,就在這時,帳外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一名渾身是血的斥候,連滾爬爬地衝進來,哭喊道。
“公子!不好了!張斷……張斷他主動出擊了!”
原來,一直采取守勢的張斷,敏銳地抓住了叛軍士氣崩潰、軍心渙散的時機!
那麵巨大的“不棄”盾牌首次前移,沉默的“鐵林軍”,邁著整齊而沉重的步伐。
如同移動的山嶽,向叛軍大營壓來。
同時,側翼的“靖難軍”,也開始配合進攻,叛軍大營瞬間大亂!
本就被恐懼籠罩的士兵們,在魏軍強大的攻勢麵前,幾乎一觸即潰!
周勰麵如死灰,還想抵抗,但那幾位山越首領,交換了一個眼神,突然暴起發難!
“對不住了,周公子!我等不能陪著,你們周家送死!”
話音未落,刀光閃動,周勰身邊的幾名周氏親信猝不及防,被砍翻在地。
周勰本人,也被一名山越首領,用刀架住了脖子。
“你們……你們竟敢……”周勰又驚又怒。
“借你人頭一用,向冉天王請罪!”那首領獰笑一聲,手起刀落!
周勰的人頭,被高高挑起。山越首領們率領各自部眾,反戈一擊。
向還在負隅頑抗的,周氏核心部隊發起了進攻。
同時,他們派出了使者,打著白旗,攜帶著周勰的首級,前往張斷軍前請降。
張斷冷靜地接受了,山越部落的投降,但提出了極其苛刻的條件。
各部需獻出,部分人口作為人質,繳納巨額“贖罪金”。
並派出部落勇士,隨同魏軍征戰,戴罪立功。
同時,嚴令他們,不得再踏出山區劫掠。
山越首領們,為了保全部落,隻得一一答應。
與此同時,董猙的黑狼騎,如同旋風般趕到。
麵對已經崩潰的叛軍殘部,還有投降的山越。
董猙並未停下腳步,他分出一部分兵力,協助張斷肅清殘敵,
自己則親率主力,馬不停蹄地,直撲叛軍的根基之地義興郡。
他要徹底鏟除,周氏這顆毒瘤,永絕後患!
義興周氏,還在期盼著,周勰的“捷報”。
等來的卻是,董猙黑狼騎,那如同地獄魔神般的衝鋒。
倉促組織的抵抗,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不堪一擊。
周氏府邸被攻破,主要成員,幾乎被屠戮殆盡。
積累百年的財富,被劫掠一空,付之一炬。
董猙用最直接的方式,踐行了冉閔“夷其三族”的命令。
義興周氏的覆滅,如同一記,最沉重的喪鍾。
敲響在,所有還在觀望,或暗中抵抗的,江東士族心頭。
其震懾效果,遠超之前,任何一次鎮壓。
南線最大的叛亂勢力,在冉魏軍南北夾擊、分化瓦解的手段下,迅速土崩瓦解。
張斷穩定吳興,收服山越,董猙踏平義興,震懾諸豪。
南線的烽煙,雖然還有零星餘燼,但大勢已定。
第三幕:下砝碼
建康台城,這裏不再是安逸的宮殿,而是整個戰局的神經中樞。
偏殿已被改造成,臨時的作戰指揮室。
巨大的江淮輿圖懸掛在牆上,上麵插滿了,代表各方勢力的小旗。
隨著戰報的傳來,不斷有親衛,上前移動旗幟,更新態勢。
冉閔站立在圖前,身形依舊,挺拔如鬆。
但眼下的暗影,以及眉宇間,凝聚的肅殺之氣,顯示他承受的巨大壓力。
他剛剛同時聽取了,北線敖未派來的求援信使,還有南線張斷、董猙傳來的捷報。
北線危急,南線告捷。
這是一個極其微妙的時刻,如何平衡這兩條戰線,將決定冉魏政權的生死存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褚懷璧、墨離、李農、衛鑠、慕容昭等核心成員皆在,氣氛緊張而凝重。
“天王!”李農獨臂按著刀柄,聲音沉渾。
“南線已定,董猙、張斷可速調主力回援!”
“北線壓力太大,敖未水師損失過半,沿江多處據點,危在旦夕。”
“若慕容恪主力,成功渡江,建立穩固橋頭堡,則建康危矣!”
“臣請命,率乞活天軍剩餘主力,即刻增援棲霞山!”
他的建議代表了,最直接的反應,集中所有力量,先確保北線不失。
然而,墨離那嘶啞的聲音響起了,如同冷水澆入油鍋。
“李將軍稍安,南線雖定,然則人心未附,士族心懷叵測,山越其心難測。”
“若此時將董、張二位將軍,及其精銳盡數北調,難保江南不會再生亂局。”
“屆時我軍,腹背受敵,情況更糟。”
他轉向冉閔,瓷質麵具泛著冷光:“臣以為……”
“當務之急,並非將所有籌碼,壓向北線。”
“慕容恪勢大,其渡江之勢,恐難完全阻止,我軍需做兩手準備。”
“其一,”墨離的手指,指向輿圖上,建康周邊。
“命張斷所部,留部分兵力,協同‘靖難軍’穩固吳興、震懾山越。”
“其主力鐵林軍,立刻北返,加強建康城直接防務。”
“董猙所部黑狼騎,機動性強,可令其不必返回建康。”
“而是沿江西進,遊弋於采石、曆陽一帶江岸,尋找機會。”
“襲擊燕軍,後續渡江部隊或糧道,牽製其兵力,減緩正麵壓力。”
“其二,”他手手指又指向江北,“慕容恪傾力南下,其後防空虛。”
“可命‘無相僧’、‘鬼車’加大活動力度,在江北散播謠言。”
“策動劉顯等匈奴殘部,再次起事,甚至……”
“可與關中苻堅方麵進行有限度的接觸,暗示其北上牽製慕容燕國的可能性。”
“其三,啟用‘地藏’網絡,不惜代價一切代價。”
“從荊襄、甚至通過海路,高價收購糧食、箭矢,補充消耗。”
墨離的策略,更加冷靜,也更加狠辣。
他不是單純地,增兵北線,而是試圖通過,穩固後方……
側翼牽製、背後搗亂、補充資源等多種方式,來平衡戰局,
將一場看似必敗的,正麵防禦戰,拖入一場消耗戰、混亂戰。
褚懷璧沉吟道:“墨離先生之策,老成持重。”
“然則,北線壓力,確實巨大。”
“若無一支援軍,恐敖未將軍和張斷將軍,留下的防線,難以久持。”
“是否可令蘇冷弦、禿發叱奴所部的機動兵力。”
“放棄清剿,殘餘叛亂,立刻北上,增援沿江要隘?”
衛鑠冷聲道:“資源方麵,抄沒義興周氏等叛亂家族所得,可暫解燃眉之急。
“但長期消耗,仍難以為繼。”
“必須盡快打通太湖漕運,並加大與嶺南士蕤的淨鹽貿易,換取糧食。”
慕容昭輕聲道:“傷員數量激增,醫官營藥物緊缺。”
“尤其是金瘡藥,還有防治瘟疫的藥材。需盡快補充。”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將複雜的局勢、有限的資源和嚴峻的挑戰,擺在了冉閔麵前。
冉閔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輿圖,他的大腦在飛速運轉,權衡著每一個建議的利弊。
北線的慘烈,南線的血腥,資源的匱乏,人心的浮動……
千鈞重擔,係於他一身。
他深知,李農的策略風險巨大,可能導致後方不穩。
墨離的策略更為全麵,但需要時間,而北線最缺的就是時間。
褚懷璧的折中方案,或許是可行的第一步。
片刻之後,冉閔猛地抬頭,眼中精光爆射,決斷已下。
“準墨離所奏戰略為總綱!”
“李農!”
“末將在!”
“命你即刻率領,乞活天軍主力,增援棲霞山防線!務必守住!”
“告訴敖未,水師可酌情後撤休整,但岸防寸土不能讓!”
“遵命!”
“傳令張斷!留五千‘靖難軍’,及部分鐵林軍穩固吳興。”
“其本人率鐵林軍主力一萬,即刻北返,入駐建康城外大營,作為總預備隊!”
“傳令董猙!不必回建康,黑狼騎全部西進,沿江機動,尋機殲敵!”
“授予其,臨機專斷之權!”
“傳令蘇冷弦、禿發叱奴!放棄清剿,率領所有機動兵力。”
“立刻向石頭城、白石壘方向集結,歸敖未統一調度,加強沿江防禦!”
“墨離!江北攪亂、關中接觸之事,由你全權負責!”
“衛鑠、褚懷璧!資源整合、後勤保障、民夫征調……”
“由你二人協同,務必維持,前線供應!
“慕容昭,醫官營所需,列出清單,優先調配!”
“諸君!”冉閔的聲音,如同金鐵交鳴,響徹殿內。
“此乃存亡之戰!望爾等戮力同心,各司其職,共渡難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諾!”眾人轟然應命,迅速散去執行。
一道道命令,如同精準的齒輪,開始驅動整個冉魏政權,這架龐大的戰爭機器。
在南北兩條戰線上,進行著極限的運作。
冉閔的決策,體現了其作為最高統帥的冷靜、果決與戰略眼光。
他沒有被北線的危急嚇倒,也沒有因南線的勝利而盲目樂觀。
而是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努力維持著攻守、內外、虛實之間的微妙平衡。
這便是雙線作戰的藝術,在刀尖上跳舞,與時間賽跑。
用有限的籌碼,博取最大的,生存空間。
第四幕:僵持曲
在冉閔一係列果斷的調度下,瀕臨崩潰的北線戰局,終於勉強穩定下來。
李農率領的乞活天軍生力軍,加入棲霞山戰場,如同一劑強心針。
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兵,用血肉之軀頂住了,燕軍一波又一波的瘋狂進攻。
李農本人,拖著斷臂,親臨最前線指揮。
那麵殘破的“李”字大旗,以及巨大的“不棄”盾牌,成為了守軍的精神支柱。
張斷的鐵林軍主力回防建康,雖然未直接投入戰鬥,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威懾。
極大地穩定了,建康的人心,也震懾了城內,可能存在的宵小之輩。
董猙的黑狼騎如同幽靈般,出現在西線江岸。
他們利用機動性,幾次成功地襲擊了,燕軍的小股渡江部隊和運輸船。
雖然未能改變大局,但也有效地,騷擾和牽製了慕容恪的兵力。
使其不能全力,投入正麵攻堅。
蘇冷弦和禿發叱奴的部隊,加入沿江防禦,增強了關鍵節點的守備力量。
與此同時,墨離的“暗線”,開始發揮作用。
江北地區,關於慕容恪損兵折將、後方空虛的謠言四起。
劉顯等匈奴殘部,果然開始蠢蠢欲動。
雖然尚未大規模起事,但也迫使慕容恪,不得不分兵戒備。
與關中前秦的,隱秘接觸也已開始,盡管苻堅和王猛態度曖昧。
但這種接觸本身,就是對慕容恪的一種潛在威脅。
長江防線,暫時維持住了,一種脆弱的平衡。
燕軍占據了,部分灘頭陣地,但未能進一步擴大戰果。
魏軍守住了核心要隘,但也無力將敵人趕下江。
戰鬥從最初的爆發式衝擊,轉入了殘酷的消耗戰。
每一天,雙方都在不斷的試探、攻擊、反擊中,消耗著兵力和資源。
江麵上,漂浮著越來越多的,屍體和船隻殘骸,江水被染成了淡淡的紅色。
兩岸的營寨中,傷兵的哀嚎,日夜不息。
慕容恪的中軍大帳內,這位鮮卑戰神,看著最新的戰報,眉頭微蹙。
冉閔的抵抗,頑強得出乎他的預料,其調度也堪稱精妙。
竟然在雙線作戰的情況下,還能穩住陣腳。
“冉閔……果然是個有趣的對手。”慕容恪輕聲道,冰晶義眼中閃過一絲凝重。
“傳令慕容泓,暫緩正麵強攻,加強滲透和分化。”
“同時,催促後方,加快後續兵員和物資輸送。”
“告訴可足渾皇後和陛下,江北不穩,需國內全力支持。”
“若此時,有人掣肘,則前功盡棄!”
他意識到,這場渡江戰役,恐怕不會,如他最初預想的那般順利了。
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似乎不可避免。
而在建康城中,冉閔站在,指揮室的輿圖前。
看著那犬牙交錯的戰線,心中沒有絲毫輕鬆。
暫時的穩定,是用巨大的傷亡,以及資源消耗換來的。
衛鑠和褚懷璧,每天都會送來,令人焦慮的資源報告。
藥物的短缺,也開始顯現後果,軍中出現了疫病的苗頭。
“雙線作戰……”冉閔撫摸著龍雀冰涼的刀柄,喃喃自語。
這藝術,太過殘酷,每一步都行走在深淵邊緣。
他知道,與慕容恪的決戰遠未結束,甚至可以說,才剛剛開始。
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
他望向江北,目光仿佛穿透營帳,與那位宿命中的對手,遙遙相對。
江北與江南,兩位當世最強的統帥,在這條浩瀚的大江兩岸。
各自握緊了,手中的刀劍與棋局,準備進行下一輪,更加凶險的博弈。
本章完)
喜歡漢障不臣土請大家收藏:()漢障不臣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