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兩位女生的筆記

字數:2973   加入書籤

A+A-


    時間像指縫裏的沙,悄無聲息地溜走。轉眼已是十一月中旬,窗外的梧桐樹葉幾乎落盡,隻剩下光禿禿的枝椏倔強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寒氣越來越重,教室裏早早生起了爐子,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煤煙味和紙張油墨的氣息。期末考試的腳步越來越近,那種無形的壓力像漸漸收緊的繩索,縈繞在每個畢業班學生的心頭,尤其是對於立下“軍令狀”的遊戲廳四人組而言。
    這天放學後,四人照例聚在文具店後間的小方桌旁。與以往不同的是,黃子沫和蘇言言各自從書包裏鄭重地掏出了幾個厚厚的、用各色熒光筆仔細標注的筆記本。
    “給,這是我和言言這幾天熬夜整理的語文複習筆記。”黃子沫將一本封麵上工整寫著“語文基礎積累寶典”的筆記本推到肖立遠和林衝麵前,她的眼圈下帶著淡淡的青黑,但眼神卻異常明亮。
    蘇言言也遞上另一本,封皮上畫著簡單的思維導圖,標題是“閱讀與作文攻堅指南”。她補充道:“時間太緊了,靠平時零散積累肯定不夠,我們把五年級上下冊的重點和常考題型都梳理了一下,希望能幫到你們。”
    肖立遠和林衝接過還帶著女孩們手心溫度的筆記本,翻開一看,頓時倒吸一口涼氣。本子裏密密麻麻又不失條理地寫滿了內容,字跡工整,重點部分還用紅筆、藍筆和熒光筆做了醒目標記。
    黃子沫的“基礎積累寶典”裏主要包含:
    1. 成語歸類大全:
    a. 描寫季節的: 春暖花開、烈日炎炎、秋高氣爽、寒冬臘月(旁邊還備注了每個季節對應的典型景物)。
    b. 形容學習態度的: 孜孜不倦、廢寢忘食、一絲不苟、囫圇吞棗(黃子沫特意在“囫圇吞棗”下麵畫了條線,寫上“避免!”)。
    c. 帶有反義詞的: 大驚小怪、爭先恐後、深入淺出、古往今來。
    d. 曆史故事成語: 完璧歸趙(藺相如)、臥薪嚐膽(勾踐)、鑿壁偷光(匡衡)——每個成語後麵都簡寫了故事主人公和寓意。
    2. 古詩詞名句集錦:
    a.不僅列出了課本要求背誦的《望廬山瀑布》、《楓橋夜泊》等全文,還額外補充了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這類常考的名句,並標注了作者和出處。
    3. 常見多音字、形近字辨析:
    a.如“的、地、得”的用法區別(名詞前用“的”,動詞前用“地”,補充說明用“得”),還配了例句。
    b.像“辯”、“辨”、“辮”這類容易混淆的字,也列出了組詞和簡單解釋。
    蘇言言的“閱讀與作文攻堅指南”則更側重方法:
    1. 閱讀理解題型破解:
    a. 概括段落大意: 標注技巧——“找中心句,通常在段首或段尾;若無,則自己提煉關鍵詞組合”。
    b. 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提示“結合上下文,不要孤立理解”。
    c. 分析人物形象: 列出“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入手”的步驟。
    d. 體會文章中心思想: 總結了“看標題、抓重點段、聯係主要事件和人物品質”的路徑。
    2. 作文素材與技巧:
    a. 開頭方法集錦: 開門見山式、設置懸念式、引用名言式、景物描寫烘托式,每種都附有例子。
    b. 細節描寫示範: 如何把“媽媽很辛苦”寫成“媽媽的手掌結滿了厚厚的老繭,指關節因為常年的勞作有些變形”。
    c. 常見作文類型結構: 寫人、記事、寫景、狀物作文的基本框架提綱。
    d. 好詞好句積累: 分類整理了描寫人物外貌、心情、天氣、景色的優美詞匯和句子。
    “我的天……”林衝翻著筆記,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雞蛋,“你們倆……這是把語文書給吃透了吧?這也太詳細了!”
    肖立遠更是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撫摸著筆記本的頁麵,抬頭看著黃子沫和蘇言言,眼神裏充滿了感激和佩服:“太謝謝你們了!這得花多少時間啊!你們……你們黑眼圈都出來了。”
    黃子沫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笑了笑:“沒事,大家一起進步嘛。基礎部分一定要反複看,記牢。閱讀和作文光看筆記不行,還得多練,我們找時間一起分析幾篇範文。”
    蘇言言也點頭:“對,特別是作文,我們可以互相批改,提意見。肖立遠,你的敘事要是能加上更多細節描寫,就像你打遊戲描述連招那麽生動,肯定能拿高分。”
    林衝一拍大腿:“太好了!有這‘武功秘籍’,我還怕什麽語文!從今天起,我每天背五個成語,一首詩!肖立遠,咱倆互相抽查!”
    肖立遠也燃起了鬥誌:“沒問題!誰偷懶誰是小狗!”
    四個腦袋又重新湊到了一起,橘黃色的燈光下,筆記本被翻動的“沙沙”聲、低聲的討論聲、以及偶爾因為攻克一個難點而發出的輕笑聲,交織成一曲緊張而充滿希望的備考樂章。窗外是凜冽的寒冬,而這個小天地裏,卻因為共同的目標、無私的分享和相互的扶持,充滿了足以抵禦一切寒冷的暖意。通往全年級前三十名的道路上,他們不再是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