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你年紀大配不上人家

字數:3931   加入書籤

A+A-


    幾人聞言,驚喜抬頭望去,就見雪青衣袍的清雋男子站在一旁對她們麵露笑意。
    不是她們要尋的薑家三爺薑敘笙又是誰?
    “小叔…”
    薑衿瑤見到久違的親人,連忙離了席位,一時間眼眶發酸。
    見她委屈的模樣,薑敘笙抬手揉了揉她的頭發輕笑:
    “我們姩姩已經是個大姑娘了,不能總是哭鼻子,經常哭會變得不好看。”
    薑衿瑤也不知道為什麽,她就是眼眶發酸難受。
    “三爺,您何時來的京城?我們一直在找您呢,今天也是來碰運氣,沒想到真遇上您了呢!”
    紫蘇也很開心,連忙讓了位置將人迎入席,剛巧堂倌上菜又倒了熱茶。
    “來了幾日了,處理好事情就趕緊過來了,本來想去淮陽王府碰碰運氣找你們,卻被別的事情耽擱了。”
    薑敘笙沒有細說太多,畢竟這段時日,他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
    “三叔如今住哪裏?”
    見他不想多說,薑衿瑤扯開話題。
    “一直住在客棧,春闈將近,客棧價貴又爆滿,也是勉強有個住處罷了。”
    回想自己這段時間的遭遇,薑敘笙一個字都不想提。
    “我在懷柳街買了個宅子,小叔和我們一起回去,地方夠寬敞,住得下,也僻靜適合您溫書備考。”
    薑家已經耽誤小叔九年,這次春闈不能再錯過,薑衿瑤對此事是非常重視。
    “那行啊,沒想到有朝一日,我也能靠著我們姩姩了,不愧是小叔含辛茹苦陪著長大的乖寶。”
    薑敘笙也不與她客氣,很爽快地就接受了,還不忘再揉揉她的頭發。
    既然尋到了人,自然也不想久待,讓翠縷去付了餐費,幾人就要離開。
    臨走時薑敘笙從懷裏掏出一個用錦綢布袋包裹的東西遞給她:
    “一路磕磕絆絆總算是毫發無損帶來,以後你就自己保管了。”
    薑衿瑤不解,還是伸手接過。
    打開裏麵是一根通體溫潤的白玉並蒂的發簪,並蒂蓮花上有絲絲縷縷的紅暈,仿佛纏繞的綢帶。
    薑衿瑤不解地看向他:
    “這是?”
    自古以來發簪有定情信物的說法,顯然她和薑敘笙不是這種關係。
    “你母親留下的,我專門從薑家帶過來的。”
    這枚發簪是二嫂的東西,這麽多年都很寶貝,據說是嫂子的家人留下的。
    如今二哥去世,二嫂不知所蹤,財產都被大哥一家搜刮去了,他提前轉移了一些,包括這枚發簪。
    薑衿瑤抿了抿唇,小心翼翼地將發簪放好,交給翠縷保管。
    幾人出了酒樓,卻不知剛才的事情都被人瞧得清楚。
    二樓的雅間裏,因為春闈,陸明則和蕭璟昀在此約談公事。
    陸明則攬窗看著樓下輕笑:“聽說那姑娘是青陵富商薑玄恒之女,如今是蕭雲州的未婚妻?”
    沒聽到身邊的人說話,又道:
    “不過,剛才那個是不是發簪?我瞧著就是發簪?發簪不是男女之間定情用的嘛?”
    蕭璟昀眸色陰沉地看向酒樓門口,他確實沒想到會在此處碰到那女子,並且還是二人私下定情的時候。
    果真不是個安分的女子,被雲州明確拒絕後,自知姻緣無望,這才幾日又攀附了新人選?
    仿佛是自言自語,陸明則繼續碎碎念:
    “不過話說回來,我猶記得祖母提起過,那婚約不是她和你之間的嘛?”
    “你說什麽?”蕭璟昀猛然回頭望著他。
    “你不知道嗎?當初老王爺為了報恩薑玄恒援手北疆一事,為薑家請封,後來被薑老爺以無意朝堂為由拒絕了。
    老王爺心裏又過意不去,便給你和他女兒定了一樁姻緣,我祖母還以為你這麽多年不成婚,就是為了等人家姑娘長大呢?原來竟然不是你啊?”
    很詫異這事情好友竟然絲毫不知,在他冷然的目光裏,陸明則繼續說出知道的事情:
    “祖母總是念叨著,說你老大不小的年紀,身邊也沒個知冷知熱的人,還以為你知道有未婚妻一事,給妻子守節呢!”
    陸明則每說一句,蕭璟昀的臉色越難看,眉眼濃稠,眼底深處壓抑翻滾。
    而對此恍若未聞的陸明則還在繼續絮叨:“也不知道中間出了什麽岔子,莫不是老王爺後來又覺得你年紀大配不上人家姑娘?
    也是,你如今都高齡二十六了,在十六年前,人家姑娘好像才兩歲吧?你那時都十歲了,嘖嘖嘖,真算起來還就是老牛吃嫩草!”
    齊山在一旁大氣不敢出,他仿佛聽到了什麽了不得的秘密?
    “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周圍的氣息仿佛被冬日的冰雪掠過一般,冰冷刺骨,蕭璟昀握著窗欄的手指驟然收緊。
    仿佛才察覺到他的不對一般,陸明則摸了摸鼻子詫異開口:
    “莫不是…人家姑娘瞧不上你高齡,這才改嫁你那好侄子?”
    見他依舊麵如寒潭,陸明則總算收斂了,將話題終結再轉移道:
    “此次科舉陛下十分看重,尤其科舉舞弊是萬不能發生,讀書人應當隸屬陛下門庭,這春闈還未開始,就已經有人迫不及待拉幫結派了,陛下的意思,寒門學子可以多提拔。”
    “自古以來,世族的學子遠比寒門學子多,本來也是資源問題,不可避免的事情,雖然陛下設立了多處私塾扶持寒門學子讀書,但是並不是人人都有讀書的覺悟。”
    蕭璟昀前陣子去江南視察,那邊更加重視讀書,所以這些年來,兩地科舉人數明顯不對等。
    豪門望族已經有底蘊支撐,而寒門則獨木難支。
    氏族數量龐大,皇室便會有所忌憚。
    想到方才的事情,陸明則迫不及待地想和祖母分享,便放下茶盞道:
    “總之陛下將此事看得很重,後麵絕不是朝夕能改,我先回去和祖母聊一聊,有什麽思路再來找你。”
    *^^*
    薑衿瑤帶著薑敘笙回到懷柳街,站在門前看向掛著薑府的門匾二字,薑敘笙歎息:
    “若是你爹娘還在,定然也要誇一句,我們姩姩長大了,也能擔起薑氏的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