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競爭對手的惡意抹黑
字數:5897 加入書籤
鍵盤上那張卡著的便簽紙滑落,輕輕掉在地麵。亞瑟沒有彎腰去撿。他的指尖還懸在回車鍵上方,像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釘住。屏幕冷光映在他臉上,瞳孔深處倒映著“鏡淵·線索歸檔”文件夾的輪廓——那是他親手命名的私密檔案庫,存放著公司成立以來所有關鍵決策的原始記錄,也藏著一段無人知曉的往事。
光標停在最後一行批注末尾:“Y.S.未閉環。”
這四個字母像一根刺,埋了太久。他曾以為它早已沉入數據洪流,可此刻,它仿佛正從黑暗中緩緩浮起,帶著潮氣與鏽味,纏上他的腳踝。
手機震動了一下。
不是推送,是一條微信消息。財務小陳發來一張截圖,標題赫然寫著:“科技新星涉嫌財務造假?用戶數據疑為虛構”。文章發布在三個自媒體賬號上,頭像統一用藍底白字LOGO,名稱分別是“深瞳財經”“科技前線觀察”“數據真相局”。
亞瑟盯著那三個名字,眉心一跳。這種命名方式太規整了,不像自發形成的輿論場,更像標準化生產線上的產物。他點開鏈接,頁麵加載出熟悉的排版風格——偽造財報截圖、引用匿名“內部員工”說法、配上醒目的紅色感歎號。文中稱,亞瑟公司過去半年虛報服務訂單量達百分之七十,實際客戶不足十家,所謂“南湖街道智慧係統”隻是租用現成平台偽裝運行。
每一句話都精準踩在公眾對科技公司最敏感的神經上:吹牛、騙補、圈錢上市。
更糟的是,文末附了一段錄音片段,背景嘈雜,一個聲音模糊地說:“……賬做不平,再拖兩個月就得爆。”雖然沒提名字,但評論區已經炸開:“說的就是星辰智聯吧?”“早就覺得他們報價太低,肯定有問題。”
亞瑟把音量調高,反複聽了三遍。那聲音經過處理,但語調節奏有細微破綻——真員工說話不會刻意拉長尾音,像是配音軟件生成的。他閉眼細聽,在第三遍時捕捉到一絲幾乎不可察覺的電子殘響,頻率偏移0.3赫茲,典型的TTS(文本轉語音)合成痕跡。
他睜開眼,眼神沉了下來。
他又翻了幾條評論,發現多個賬號在同一時間轉發,用詞雷同,頭像清一色是風景照或卡通形象。有人寫道:“我朋友就在這家公司,早就想曝光了!”語氣激憤卻毫無細節支撐。另一條評論配圖是一張辦公室照片,角度極刁鑽——恰好拍到了會議室白板上的項目代號,而這個代號並未對外公開。
亞瑟猛地坐直身體。
這不是普通的水軍攻擊,這是有情報支持的定向打擊。
他打開後台監測工具,輸入這三個賬號ID,結果顯示:注冊時間集中在四十八小時內,IP地址位於不同城市,但登錄設備型號完全一致——均為某款已停產的安卓定製機,這類設備常見於黑產工作室批量操作。
水軍無疑。
他立刻切到內網係統,調出今日訪問日誌。不到半小時,官網谘詢入口收到二十七條質疑留言,其中八條來自長期合作單位。一家市政項目負責人直接發來消息:“請貴司就近日輿情作出說明,否則我們將暫停二期款項撥付。”
桌上的咖啡早已涼透。杯沿留下半圈唇印,邊緣微微皸裂。他放下杯子,動作很輕,仿佛怕驚動什麽。手指在鍵盤上停頓片刻,隨即打開郵箱,新建群組,將核心團隊成員、法務、公關全部加入。附件上傳了近三個月的銀行流水摘要、合同履行進度表、服務器使用記錄,每一份都加蓋電子公章。
緊接著,他在公司公眾號後台起草聲明。不帶情緒,隻列事實:第一條,所有項目均有真實合同與驗收報告;第二條,用戶數據經第三方審計機構季度核查;第三條,已對造謠賬號取證,並向平台提交侵權投訴。
寫到這裏,他頓了頓,原想加一句“我們不怕黑,隻怕沉默”,指尖懸在回車鍵上,終究刪掉了。現在不是抒情的時候,也不是控訴的時候。公眾需要的是證據鏈,不是情緒牌。
點擊發布時,時間顯示22:17。
幾乎同時,手機響起。技術負責人來電:“剛接到通知,雲服務商要求我們補交一份‘經營穩定性證明’,不然下周起限製API調用權限。”
“他們也被影響了。”亞瑟說,聲音平靜得反常。
“要不要先停幾個非核心模塊,保住主係統?”對方問。
“不行。”亞瑟盯著屏幕,“這個時候縮水,等於變相承認有問題。保持全量運行,把最近一次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推上去,讓公眾看到反饋鏈。另外,把南湖街道係統的實時運行畫麵接入官網首頁,開放部分可視化接口。”
掛了電話,他又撥給老周。
“幫我查一下‘迅聯傳媒’最近接了哪些單。”他說。
電話那頭沉默兩秒。“那家公司?”老周頓了頓,“專做負麵輿情清洗的,反向操作也熟。你遇到事了?”
“有人用他們的渠道放料。”
“等我十分鍾。”
亞瑟趁空打開了企業征信查詢係統。自己公司的信用評分尚未變動,但熱度曲線明顯攀升,風險提示欄出現了黃色預警標誌。他順手點開競爭對手恒遠科技的公開信息,股價昨天下跌1.3%,而今天上午突然回升,交易量異常放大。
不對勁。
正常情況下,行業負麵應該連帶拖累整個賽道。可這次,隻有他的公司被精準打擊,對手反而受益。這不是市場反應,是資本博弈。
老周回電:“查到了。迅聯上周和恒遠旗下的‘恒策谘詢’簽了品牌維護協議,金額不小,服務內容寫的是‘市場聲譽管理’。”
亞瑟握緊手機,指節泛白。
又是恒遠。
上一次是低價搶標,靠資本輸血壓價七成拿下濱海新區項目;這一次是輿論圍剿,借第三方之手製造信任崩塌。一步步逼你退場,還不髒自己的手。
他關掉股票頁麵,轉而搜索“迅聯傳媒”關聯案例。跳出幾條舊聞:某初創企業融資前夕,突遭集體舉報,事後發現幕後推手與其競標對手有關;另一家AI公司發布新品當天,全網冒出大量“抄襲曝光”帖,最終查明係同行雇傭水軍。
手法如出一轍:先造勢,再引爆,最後由“中立媒體”跟進報道,形成“多方驗證”的假象。
他新建文件夾,在“鏡淵·線索歸檔”下創建子目錄“輿情攻擊溯源”,把截圖、IP分析、資金流向圖逐一歸類。然後打開文檔,寫下:
攻擊發起時間:20:03,集中爆發;
主要傳播節點:三家新注冊賬號,背後指向迅聯傳媒;
客戶關係鏈:迅聯受雇於恒策谘詢,隸屬恒遠體係;
動機推測:壓製競爭者,抬高自身估值。
寫完後,他沒有立即采取反擊動作。他知道,現在跳出來罵街,隻會讓對方繼續引導節奏。真正的反擊,得等證據鏈閉合。
郵箱叮了一聲。
一位合作方回複:“聲明已閱,數據清晰。我們信你,但壓力也大,請持續同步進展。”
接著,第二位、第三位陸續回應。有人提出可委托第三方會計事務所突擊審計,以正視聽。
亞瑟鬆了口氣。信任還在,隻是需要確認。
他正準備回複郵件,手機再次震動。社交平台彈出熱搜詞條:“#星辰智聯 財務造假#”衝進前十,下方置頂一條視頻,標題為《知情人士揭秘:那些年我們編出來的訂單》。
他點開,畫麵是一個戴口罩的男人,背對鏡頭,聲音經過變聲處理:“我們公司根本沒有技術人員,所有係統都是買來的成品改個界麵……亞總天天畫餅,說上市就能發財,結果工資都發不出來。”
視頻不過一分半鍾,但細節極具迷惑性:辦公室角落的綠植、前台牆上的公司標語、甚至連茶水間冰箱貼的位置都準確無誤。
如果不是知道內情的人,幾乎無法分辨真假。
亞瑟盯著屏幕,手指緩緩收緊。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抹黑了。這是熟悉內部環境的人在配合演出。
他迅速調取門禁記錄,查看近期訪客名單。同時給法務發消息:“啟動名譽權訴訟程序,目標包括首發賬號及視頻發布者,證據保全務必完整。”
窗外夜色濃重,遠處高樓燈光稀疏。辦公室隻剩他一人,電腦風扇低聲運轉,像某種機械生物的呼吸。
他重新打開“輿情攻擊溯源”文檔,在最後加了一行:
“攻擊者掌握非公開信息,可能存在內鬼或深度滲透。”
然後點擊保存,順手將《關於近期不實信息的嚴正聲明》導出PDF,打印了一份。紙張從打印機緩緩吐出,他接過,放進抽屜,鎖好。
這一動作,像是一種儀式。他知道,這份文件遲早會成為法庭上的呈堂證供。
屏幕右下角,時間跳至23:58。
他沒有起身,也沒有關燈。目光回到“Y.S.”三個字母上,停頓片刻,打開搜索引擎,輸入“恒遠科技 股東 名義持股”。
頁麵跳轉,一條工商變更記錄引起注意:三個月前,一筆五千萬增資進入子公司賬戶,出資方為一家名為“雲橋投資”的離岸關聯企業,代表簽字人縮寫正是Y.S.
他盯著那串字母,呼吸微滯。
同一符號,出現在女兒的新劇劇本裏,出現在競爭對手的資金流中,如今又浮現在這場針對他的輿論戰背後。
巧合太多,就成了線索。
他新建一封郵件,收件人空白,主題未填。在正文框裏,敲下一句話:
“如果你們想打垮我,那就光明正大地來。”
敲完,卻沒有發送。
而是退出郵箱,關閉所有窗口,隻留下“鏡淵·線索歸檔”文件夾懸浮在桌麵中央。
空調吹過,抽屜縫裏的打印紙微微顫動,像一隻即將展翅的蝶。
亞瑟靠進椅背,雙眼未闔。他知道,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而真正的戰場,從來不在熱搜榜上,而在那些看不見的數據暗流之中。
他伸手按下鍵盤快捷鍵,啟動本地加密終端,輸入一串十六位密碼。
屏幕上跳出一行提示:
【鏡淵係統 · 高級權限認證通過】
下一秒,無數隱藏日誌開始滾動加載,其中一條標記為紅色:
【Y.S. 項目 · 最後一次訪問時間:昨日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