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討平魏博

字數:6298   加入書籤

A+A-


    烏重胤調集部隊,率領兩萬人馬,疾追而去。範希朝也組織兩側的伏兵向穀口靠攏,最後留給李聽五千人打掃戰場,其他人跟在烏重胤軍後麵,緊追成德軍而去。成德軍隻恨自己的腿不夠快,擁著王承宗向恒州城敗退而去。
    在範希朝率軍和成德軍接戰時,李愬已率領兩萬右神策軍快速向二次設伏地點行軍,到位後立即在道路上設置障礙,並在道路兩側的高地上布置兵力和火器,以逸待勞。
    王承宗率領成德軍向著恒州城猛跑,企圖入城後憑堅固守,當他們行至半路,接近一片高地時,隻見前方道路已經被唐軍用柵欄堵住,高地上列著很多唐軍,有的架設大弩,有的手持弓箭,還有的手持刀槍,帶頭的正是李愬!
    唐軍弩炮率先攻擊,發射大量點火的黑色鐵炸彈呼嘯而去,落地不久即炸,成德軍第二次進入了地獄模式,大量人馬被鐵殼炸彈殺傷,震耳欲聾,斷肢橫飛。即使僥幸再能前進者,又被弓箭殺傷,根本前進不得。
    前邊炸的無法前進,烏重胤帶領的兩萬人馬也追上來了,從後方射擊砍殺,王承宗率軍拚死抵抗。範希朝又帶著其他人馬從兩翼包抄過來,三支人馬以絕對優勢,將成德軍團團圍住。
    此時,王承宗看了看自己的部隊,又死傷了一批,還剩一萬多人,很多還帶著傷,根本無法再戰。繼續打,就要全交代在這了,不禁呆呆的站在那裏,不知所措。
    隻聽李愬大聲喊道:“王承宗對抗朝廷,為禍一方,爾等都是被裹挾參與,如果立即投降,可以從輕發落,如繼續頑抗,將是死路一條。”
    烏重胤也喊道:“跟著王承宗對抗朝廷隻有被消滅的份,你們還有家人,沒必要為王承宗陪葬,你們趕快投降還有一條活路。”
    成德軍傷亡慘重,哪還有繼續打下去的勇氣,紛紛棄械舉手投降,王承宗也無奈的跟著投降,李愬立即命人將他五花大綁,範希朝組織人員受降,收繳叛軍的武器和裝備。
    範希朝和幾個將領簡單碰個頭後,決定再留五千人給李聽,留下處理戰場,救治重傷員,收容俘虜。範希朝則帶著主力,押著王承宗和幾個成德軍重要將領直奔恒州而去。
    這邊打的轟隆作響,其他戰場也聞風而動。
    南邊的田季安,感覺形勢不對,以前打仗從來沒有這麽大聲音,覺得王承宗的部隊要吃虧,趕忙帶著三萬人馬去支援。沒想到李元奕和劉光顏帶兵橫插過來,擋住去路,雖經幾次拚殺,均無功而返,隻能回到魏博邊境,然後派人出去打探消息。
    義成節度使張茂昭聞聲後,立即出動,帶兵從西北方向殺過來,由於成德軍主力都被王承宗帶走了,剩下的兵力隻能守幾個重要據點,很多地方顧不過來,張茂昭一口氣占領了五個縣。
    劉濟內心則不願成德軍徹底失敗,行動反而較慢,從東北方向裝模作樣發起進攻,隻前進二十餘裏就停止前進,駐足觀望。
    等到範希朝帶領七萬大軍,押著王承宗和幾個成德軍將領來到恒州城下,恒州的守軍都傻眼了,城中隻有五千守軍,黑壓壓來了這麽多唐軍,自己的老大還被抓了,還怎麽守城?
    範希朝對著王承宗說:“趕快讓你的守軍開城投降,否則將你就地處決,然後唐軍用火器攻城,炸彈的威力你已經領教了,難道還要讓恒州城再遭一次罪嗎。”
    王承宗無可奈何,命令守軍開城投降,守軍看大勢已去,當即打開城門,迎接唐軍入城。
    範希朝親自率兩萬唐軍進城,占領軍事要地,收押重要官員和將領,並傳檄成德各州縣立即向唐軍投降。李愬和烏重胤則各率一路唐軍,分別對成德各地進行接收,僅四五天功夫,就順利收複成德剩餘州縣。
    收複成德全境以後,範希朝決定乘勝追擊,令烏重胤帶本部2萬人守衛成德,自己和李聽、李愬率領左右神策軍6萬精銳南下進攻魏博。
    田季安收到斥候送來的王承宗全軍覆沒的消息後,嚇得膽戰心驚,後悔出兵幫助成德,連忙率主力三萬人退入魏州城,其餘各州也派人分兵駐守,準備死扛唐軍的進攻。
    四日後,範希朝率部和李元奕、劉光顏兩部會合,共10萬大軍將魏州城團團圍住。田季安急忙下令關閉各處城門,在城牆上堆集大量的弓箭、火油、滾木等守城物資,準備據城死守。
    範希朝帶人繞城查看地形,魏州城四周地形平坦,城池堅固,攻取難度大,估計這也是田季安敢於頑抗的底氣。
    但是唐軍現在有大量的火器,正是大展雄風的機會。範希朝和幾員大將商議以後決定先給他來一波炸彈攻勢,並輔以地道戰和攻心戰,爭取徹底解決魏博。
    範希朝把主攻方向選在魏州城北門,在距離城牆100丈以外的陣地上,唐軍拉來了大量的拋石機和大弩,拋石機和大弩旁堆集了大量的黑色鐵炸彈。
    盡管陣地的位置在魏博軍的普通弓箭射程之外,唐軍還是在最前麵安排一排士兵拿著大盾牌,作為防護。在魏州的東、西、南三個門,唐軍也布置了大量兵力,防止魏博軍突圍。
    劉光顏派出一個裨將出陣,兩個士兵拿著盾牌護衛,走到距離北門不足百米的位置,裨將對著北門樓喊道:
    “成德軍已經全軍覆沒,你們魏博軍就不要作無謂的抵抗,早日歸降朝廷才是正道,如若冥頑不靈,成德軍就是下場。”
    田季安喊道:“我魏州城兵精糧足、城池堅固,豈是那麽容易打下來的,我們魏博軍可不是嚇大的,你們還是哪來回哪去。”
    裨將又喊道:“我唐軍火器威力無比,就怕你吃不消,魏博的弟兄們,跟著田季安就是死路一條,你們隻要肯投降,唐軍將既往不咎,隨時接納你們。”
    田季安怒道:“再擾亂軍心,老子射死你!”
    裨將兩邊的士兵急忙拿起盾牌,護住裨將,快速退回本陣。
    既然勸說不聽,就要來點硬手段,範希朝下令開始第一波攻擊,隻見拋石機、大弩紛紛射出大量的鐵炸彈,向魏州城飛去。
    有的炸彈落到城牆上,有的落進城裏,還有的落到城牆下,落地後迅速爆炸,很多人被炸傷、炸殘,魏博軍膽戰心驚,連忙找工事躲避。
    魏州城上也有一些大弩,於是向唐軍這邊射來,有部分唐軍被射到,或死或傷,範希朝大怒,命令進行第二波、第三波的攻擊,重點射擊城牆上有大弩的位置,不給魏博軍喘息的機會。
    在連續的轟炸下,魏博軍損失慘重,不敢再反擊,牆上的大弩不是被炸毀,就是被丟棄,士兵到處找地方躲避。
    經過一陣攻擊後,雖然鐵炸彈的威力較大,但是精確性不高,魏博軍又躲到城牆後麵或工事裏,雖然傷亡了一些人員,但是城牆毀壞不是很嚴重,唐軍一時也難以破城。
    範希朝看繼續攻擊的意義不大,還會增加城內百姓傷亡,於是下令停止攻擊,環城設置一些防禦性工事,改為圍困。
    休整一晚後,唐軍在明麵上繼續朝城牆發射炸彈,但是發射的數量和頻次降低,梯次投放,保持攻擊不中斷,聲音不中斷,另一方麵派人在隱蔽位置向城內挖地道,由李聽指揮一幫民工輪流上陣,奮力掘進。
    連續這樣攻擊了五天,魏博軍也感覺到不對勁,猜到了唐軍可能會在挖地道進城,但是不時有炸彈爆炸,他們也無法分辨地道挖向哪裏,無法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第六天,隻聽“轟”的一聲,發出一陣爆炸,一段城牆被炸塌,李愬指揮唐軍蜂擁而上,準備從缺口衝進城內。
    守這段城牆的是魏博悍將田弘正,他臨危不懼,一方麵從城內調集士兵堵缺口,一邊在城牆上指揮士兵,對聚集過來唐軍潑油、射箭、扔石頭,拚死抵抗。
    唐軍拿著突火槍和弓箭對著魏博軍攻擊,但是魏博軍在缺口處拚命堵截,上麵潑下大量火油,被魏博軍用火箭點燃,燒起熊熊大火,唐軍根本無法衝進去,李愬隻能率軍暫時撤退。
    範希朝氣憤不已,命令唐軍朝缺口附近射出大量炸彈,魏博軍被大量炸死炸傷,損失慘重。
    地道戰雖然沒有成功,但是連續的攻擊下,魏博軍見識了唐軍火器的厲害,傷亡慘重,軍心動搖,範希朝於是決定暫停進攻,采取攻心計。
    範希朝令人準備大量的勸降信,用大弩射入城內,明確表示,隻殺田季安一人,其他人皆可赦免,凡能抓住田季安,或帶領軍隊投降者,還可立功受獎。
    魏博軍在人數上、武器上都不如唐軍,目前外援阻斷、傷亡慘重,繼續跟著田季安早晚必敗,很多將士看到勸降信以後,開始人心浮動,不少人有了棄暗投明的想法。
    大將田弘正和幾個心腹將領商議以後,認為魏博軍敗局已定,繼續抵抗毫無意義,決定戴罪立功,反戈一擊。當晚帶領兩千士兵衝入田季安府內,殺掉敢於抵抗的士兵,在床下揪出田季安,用繩子綁上。
    第二天,田弘正和其他將領商議一番,決定有條件向唐軍投降。魏博軍先派出一個小將,打著白旗,走進唐軍營內,向範希朝報告魏博軍已抓住田季安,並願意投降,但要求唐軍履行承諾,不得追究其他將士罪責。
    範希朝認真考慮後,開出三個投降條件:1、投降官員、將領可以留用,但要向朝廷效忠,並調任到其他地方;2、所有投降士兵無罪,但是遣散一半員額,由唐軍派人重新挑選,納入唐軍;3、所有府庫財物不得擅動,全部移交給唐軍,由朝廷派人核對接收。
    田弘正等人商議後,決定同意範希朝的要求,抓了田季安幾個心腹,一並交給唐軍,然後帶人向範希朝投降。
    連克兩鎮,範希朝非常高興,趕緊派人接收魏博各州縣,對待投降的魏博將士也以禮相待,解除武器後,集中安置。同時寫出書信,向皇帝奏明平叛經過,為有功的將士請功,要求朝廷任命兩鎮新的官員,同時報告了平叛中各鎮的表現,特別提到了張茂昭和劉濟的情況,認為劉濟可能有異心,並請示部隊的下步行動。
    連日來,李純密切關注河北平叛的情況,認真研讀前方和各地送來的報告,綜合考慮後,向範希朝發出旨意:要求張茂昭、劉濟退回本部,所占州縣全部交給範希朝的軍隊,如有違抗,可以直接攻擊。
    在接到範希朝關於平定成德、魏博兩鎮的消息後,舉朝歡聲雷動,大臣們紛紛向李純祝賀成德、魏博戰事的成功。
    雖然已經成功平定了兩個最頑固的藩鎮,但是還有幾個強藩依然存在,節度使軍政一體的頑疾還是沒有解除,李純仍然心懷憂慮。在經過和幾個重臣的反複討論後,李純決定先看一下其餘各鎮的反應,而後進一步采取措施,全麵推行削藩政策。
    為改變藩鎮軍政一體的弊端,李純在收複的兩鎮廢除節度使一職,派出兩位大臣分任成德和魏博布政使,隻管理民政和財稅;兩鎮的軍隊全部收歸兵部管理,將領由朝廷任命,軍需棄械均由朝廷供給,直接聽命於朝廷。
    李純還乘勢下旨傳諭各地,昭告兩個反叛的節度使惡行,要求各地引以為戒,對朝廷保持忠貞之心,令範希朝將王承宗和田季安押送長安,由大理寺審理問罪後,斬首示眾。
    盧龍節度使劉濟本來想借征討成德的機會趁亂搶一些地盤,前麵很順利,他還得意一把。等範希朝先後平定成德和魏博以後,他發現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後麵很可能波及到盧龍,心中開始惴惴不安起來。
    後麵範希朝令他和張茂昭歸還占領成德的州縣,張茂昭很快撤兵,歸還所占地盤。劉濟剛開始心裏是極不不情願,賴了一陣,最後看到範希朝派李愬和劉光顏率領四萬人馬進逼,這才慌了,趕忙撤出所占地盤,全部還給朝廷。
    經曆這一場,劉濟又驚又氣,竟然病倒了,還比較嚴重,劉濟在盧龍經營多年,自然不願輕易將權力拱手讓人。劉濟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琨更仁厚一些,次子劉總能力更強一些,劉濟決定按照傳統的做法,讓長子劉琨擔任留後一職。
    當時的情況是弟弟劉總當時跟劉濟在前方征戰,哥哥劉琨留守後方,劉總聽說父親要把留後一職授給哥哥,氣得半死。劉總認為,平時衝鋒陷陣的事,父親都是讓自己上,最後卻把權力給了哥哥,太不公平了!
    劉總在軍中也有幾個心腹,劉總與他們密謀一番,最後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奪權!劉總心一狠,先把劉濟毒死,然後派人把哥哥劉琨騙來,在半路上埋伏刺客將其殺死。
    劉總在軍中勢力較大,很快就控製形勢,然後向朝廷謊稱哥哥殺了劉濟,自己平定叛亂,要求自領盧龍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