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槍炮演示
字數:6576 加入書籤
李承閩作為內侍監總管,又兼著四品的樞密副使,感覺自己的這一切都是李純給的,對李純特別感恩。所以看到李純看奏折有點乏了,就主動過來在李純的腦袋和頸肩周圍按摩一下,按的非常仔細。
按了一會,李純覺得舒服了一些,就問道:“小李子,你幹了有好幾年了,現在知道內侍監的權力邊界嗎?”
李承閩回答道:“奴才認為內侍監就是管宮裏的事,宮外關於皇上和皇家的事,就是樞密院管。”
李純道:“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內侍監,就是管好宮裏的事,宮外的事不要摻和,你們跟外麵有聯係的就是替朕準備和製作一些賞賜用品,還有就是招待一些大臣來宮內參加的宴請活動,你們會同樞密院保障好就行,這就是讓你兼著樞密副使的理由,其他涉及朝政的,你們內侍監決不能參與。”
李承閩說:“奴才跟著皇上好幾年,知道皇上要求嚴格,絕不敢造次。”
李純道:“玄宗皇帝以後,就是皇帝給宦官的權力太大,才造成宦官為禍。朕限製宦官的權力,就是讓你們專心做好宮裏的事,不要跟那些朝臣攪在一起。涉及朝政的地方,朕都是盡量讓樞密院去找中書省和各部去辦,這樣各自清淨。”
李承閩說:“陛下這樣做其實也是為我們好,奴才能夠理解陛下的苦心,可是陛下也不能總考慮別人,獨自苦了自己呀。”
李純道:“你這話裏有話呀,怎麽個說法?”
李承閩說:“陛下都即位五年多了,吃用節儉不說,後宮也沒再添人,皇上是不是考慮再納一個妃子?”
李純道:“今天你的膽子挺大,敢說納妃的事,不過這也算後宮的事,不算幹政,你覺得朕要納個什麽樣的妃子呢?”
李承閩說:“以奴才的理解,自然是傾國傾城的美女,但是看陛下的精力主要花在朝政上,似乎隻是漂亮還不能打動陛下的心。”
李純道:“女人吧,如果隻是漂亮,就是個繡花枕頭,眼界、才華和內涵都具備,才能讓朕欣賞。”
李承閩說:“按照陛下這個要求,全天下都沒幾個女人符合,皇上的標準確實高。”
李純道:“如果隻是漂亮就納進後宮,搞上幾十個美女進來,整天爭寵吃醋,朕還不累死。朕還有很多正事要辦,哪有功夫放在女人身上,目前這三個妃子已經夠了。”
李承閩說:“奴才也幫陛下留意一下,如果哪天聽到、遇到陛下說的那樣好的女人,奴才就說給陛下聽。”
李純道:“沒想到你還是有心人,這事隨緣吧。”
長安的嚴冬是比較難熬的,好歹熬一熬還是過去了,轉眼間到了來年二月,萬物複蘇,是該出去轉轉了。
李純首先要去看的就是讓他心心念念的火器,聽說火器司用鎢鋼造出了了槍炮,李純帶上李吉甫、李絳和崔群,直奔郭雲的火器工場。郭雲早就帶人把製作好的火器,拿到了演示場。
隻見擺著不少槍炮,李純看著就很高興,就讓拿一把槍來看看。
隻見火槍的前麵是一個槍管,後麵安裝有一個木質槍托,槍管的前段有個準星,後麵有個缺口,便於瞄準,槍管的尾部有個點火孔,下麵有個扳機,扳機連著一個小鐵夾子,旁邊是火繩,火繩一頭係在槍托上,一頭被夾子夾住。
李純看出來了,有點像歐洲早期的火繩槍,於是讓人演示一下。
隻見一個士兵拿起槍,另一個人用火把將夾子一頭的火繩點燃,拿槍的士兵掰開夾子,讓火繩頭離開點火孔,然後小心的往槍管裏麵加入火藥,然後再塞進一個鉛彈,再用一個細木棍將鉛彈和火藥捅實。
搞好後,士兵開始舉槍瞄準前方約三十丈遠的靶子,然後扣動扳機,夾子帶著點燃的火繩壓向點火孔,槍管內的火藥被點燃,“砰”的一聲,槍內的鉛彈被射出,直接將遠處的靶子擊倒。
李純對演示的效果很滿意,但是也當場提出了疑問:
“火槍的射擊效果不錯,但是似乎速度比射箭要慢,火繩還要一直燒著,時間也有限,比起射箭優勢不明顯呀。”
郭雲早有準備,回答道:“射箭需要很大的臂力,普通士兵射了幾支箭兩臂就發酸,所帶的箭支也有限,一個好的弓箭手培養難度大,打仗時帶上並射出十支箭就很厲害了,火槍使用簡單,火槍手很好訓練,一個火槍手可以帶上並打出上百發的藥量和子彈。而且我們可以分個兩三波,輪流裝彈射擊,這樣速度就比射箭快,主打一個量大管飽。”
李純道:“你說的好,搞個輪流射擊,就可以揚長避短,但是你們在槍上的準星缺口似乎是固定的,如果射擊距離更遠怎麽辦?”
郭雲說:“我們按照三十丈設計的準星缺口,如果打遠了,可以把槍口略微抬高一些。”
李純道:“可以把缺口做高一些,每三十丈就在缺口兩側加上凸點,不同的距離,瞄準時就用缺口內不同的凸點卡住準星,這樣就更精準一些。”
李絳說:“皇上這個辦法好,火器司要趕緊落實。”
李純道:“下麵看看大炮吧。”
郭雲於是命人拉來一個大炮,炮身有六尺長,直徑約四寸,由精鋼鑄造,炮身下麵有一對輪子,還連著鐵製的兩個炮腿,兩個士兵拖著炮腿拉來大炮,而後放下炮腿,炮腿末端有兩個圓孔。
炮拖到位後,一個小頭目,估計是炮長,在炮身後側對著目標調整方向,對準目標後,就讓那兩個士兵,用大錘把兩個大鐵釘通過炮腿末端的圓孔砸進地麵,用以固定炮身,兩個士兵又各拿來兩個墊木放在輪子前後,防止炮身移動。
火炮固定以後,炮長讓另外一個士兵搬來一個木墩放在炮身尾部下麵,炮身尾部下麵不是圓的,留出一塊略微平整的地方,可以平穩的壓在木墩上。
頭目目估了一下目標,大概50丈,然後在後麵那個士兵的配合下開始在炮尾後麵墊木板,以調整炮口的高低,感覺差不多了。就讓前麵的那兩個士兵往炮管裏填火藥,塞進炮彈,最後也是用木杆捅實。
都準備好以後,炮長再瞄準查看了一下,讓後麵那個士兵用火把點燃炮身後側的火繩,火繩燃盡後點著火藥,發出巨大的聲音,炮彈飛速射出,射到50丈前的一個土牆上,土牆被打出一個大洞。
李純問道:“怎麽沒有爆炸,是實心彈嗎?”
郭雲回答:“是的,陛下,剛才是實心彈,可以轟擊城牆,後麵換成可以爆炸的。”
於是剛才那幾個士兵在炮長的指揮下換了一個帶火繩的鐵球,把火繩朝裏塞進炮管裏,然後對著目標略微調整炮身後,再次點燃火炮。
這次炮彈射出後,在土牆附近落地,停了一會爆炸,土牆被炸塌了一段。
李純問道:“大炮射擊的遠近怎麽控製?如果更遠怎麽辦?”
郭雲回答:“如果條件可以允許,可以讓人跑到目標那裏,用測步的方式計算距離,然後再確定火藥的裝量,遠了就多裝***。如果不能測步,就隻能目估。”
李純說道:“也是個辦法,炮彈遠了是不是留長一點火繩,讓他多燒一會再爆炸?”
郭雲回答:“是的,我們會根據距離不同,塞進不同長度的火繩,一般都是略長一點,防止在半空中就爆炸。”
李純道:“你們在炮身後側搞一個木墩調高低,不方便攜帶,可以研製一個升降機放在炮尾處,這樣可以提高射擊速度。”
郭雲說:“那個隻是權宜之計,後麵我們肯定要搞個升降機,便於調整火炮高低。”
李純覺得,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做到這樣就不錯了,盡管精確和威力度跟前世的大炮沒法比,但是在唐朝已經屬於先進武器,對於攻城和打擊規模較大的部隊,夠用了,小目標可以用火槍打。
後麵郭雲又帶人演示了飛射彈,用一個可以拆卸組裝的架子發射。這個在上次的發明大會演示過,這次的改進了一下,射擊距離更遠一些,主要是在一些大炮難以拉上去的山地和叢林使用。
射擊的精度比大炮差,但是好在於便於攜帶發射,對於遠程大片目標,效果還不錯。
再後麵演示了新式的突火槍,射擊威力比以前更大,有點散彈槍的效果。
李純對這些火器的性能很滿意,就問郭雲:“這些火器大量製作了嗎?給了軍隊多少?”
郭雲說:“以前的鐵炸彈、陶罐炸彈、突火槍,已經生產給軍隊不少,新式槍炮和***,生產的還不多,我們在長安的這個工場後麵準備大規模生產,每個月計劃生產火槍1000支,突火槍300支,火炮50門,***200個,還有相應的子彈、炮彈。”
李純算了一下,一年也就是聲場12000支槍,3600支突火槍,600門火炮,2400發***,。一個軍團是3萬人,加起來隻夠裝備一個軍團的。
於是說道:“按照這個速度,肯定不夠用,朕明年就要打吐蕃,至少三個軍團參戰,你這點武器哪夠用?”
李絳說:“皇上,這個我來解釋,我們計劃在長安火器場的基礎上,在宋州也建造一個火器場,產量和長安的差不多,兩個月以後就可以投產,這樣總的供應量可以翻一番,一年時間造出的火器武裝兩個軍團都可以。而且我們以前製造的鐵炸彈、陶罐炸彈和突火槍已經發給軍隊很多,而且打仗也不用全部用火器。攻堅突擊時可以用火器,後續清繳部隊也可以用刀槍弓箭。上次我們打河北三鎮就是這樣搞的。”
李純道:“你說的也有道理,火器可以更新換代,分批武裝,今年生產的火器就重點配給平蕃、平蠻、威西三個軍團,其他軍團少量配發一些,可以讓他們先訓練。”
李絳說:“好,我們就按陛下說的配發部隊,戰船司在潤州開始製造一種新式戰船,外麵有鐵皮保護,裏麵裝上火炮,後麵我們準備送過去一些火炮,把新式戰船開到海上,試驗一下效果。”
李純道:“這很好,打吐蕃以後,對新羅、扶桑早晚也要動手,是要提前準備戰船,我們一起去看看艾笛聲的火車搞的怎麽樣了。”
一行人又跟著李純,來到了城南科工部交通司的工場,艾笛聲帶著一群人正圍著機器研究,聽說皇上來了,趕忙出來迎接。
李純看到場地上有很多機器,但是還是沒有看到成型的火車,就問艾笛聲:“你們的蒸汽機和火車搞的怎麽樣?”
艾笛聲回答道:“蒸汽機是搞出來了,但是設計上還有欠缺,感覺很多能量有損失,這還是小事,目前卡在兩個問題上,一是車輪的問題,如果用木輪,裝不了多少東西,如果用鐵輪車軸摩擦的厲害,跑不快。另外一個問題是造蒸汽機、火車、鐵軌,都需要大量的鋼鐵,目前鋼鐵產量小,價格高,火車和鐵路的造價太高。”
李純道:“蒸汽機的設計可以優化一下,設計更好的氣道,把噴出的蒸汽全部引進氣道裏,帶著葉輪轉動。火車肯定要用鐵輪子,鐵輪子就要用軸承,就是車軸和輪子之間有個潤滑承接的地方,可以減少摩擦,讓輪子轉的很快。軸承的內圈和外圈之間塞滿堅硬的鋼珠或者鋼柱,再抹進去大量的動物油脂,這樣就可以讓減少很多摩擦。”
艾笛聲恍然大悟:“陛下這個思路很好,我光想著抹油,沒想著在中間再塞一些鋼珠或鋼柱,搞出一個軸承,鋼鐵的數量和質量很重要,需要冶鐵那邊要給力。”
李純對李吉甫說:“這個屬於工商部的任務,你後麵要通知李巽,讓他近期把精力重要放在冶鐵行業上,大規模的去找鐵礦,改進冶鐵技術,提高產量和質量,這是工商部今年的重要任務,以後修橋、修鐵路,造機器都會大規模的使用鋼鐵。”
李純又對艾笛聲說:“你不要考慮成本問題,先想辦法造出樣品,讓火車跑起來,後麵再想辦法降成本,造火車比造火器難一些,你們交通司要沉得住氣,哪怕晚一些出成果都是很正常。”
李純又帶人去了臨近的建築司,潘興法倒是有些進展,初步燒出了水泥,也能用,可以用來建房子,但是硬度不夠,用來建比較重要的橋梁、高樓肯定不行。好在還不算很急,可以慢慢研究改進,也不是幾個月就能搞定的。
過了幾天,李純又先後帶人去了戶部和工商部。
戶部尚書李巽反映,撤去各地的稅卡後,稅收前兩個月有所下降,但是商人看到取消稅卡以後,做生意利潤空間更大,也更方便很多,出來做生意的人更多了。
戶部取消稅卡以後,把重點放在買賣場所的征稅,嚴厲打擊逃稅,征繳率上來了,加上交易量也增加了很多,目前每月稅收已經超過過去的兩成,後麵估計還會增加。
李純認為,隻有搞活市場,方便商人做生意,百姓得實惠,朝廷增收入,都是意料之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