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文達科興

字數:6087   加入書籤

A+A-


    自元和四年朝廷掃平藩鎮,後麵又大力發展經濟,國家的實力逐步強大。到了元和六年,在朝廷的引導和促進下,唐朝的文化也逐漸興盛起來,逐步迎來一個繁榮時期。
    以白居易、元稹為首,張籍、李紳和王建等人加入,發起了新樂府運動,對詩歌的內容進行革新,他們致力於恢複古代的采詩製度,繼承《詩經》和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通過詩歌來抒發政治理想,關注民情。新樂府運動強調以自創的樂府題目來詠寫時事,這個運動是對古樂府的發揚與超越,白居易、元稹等成員創作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詩歌。
    以韓愈、柳宗元為首,發起了古文運動,他們提倡質樸的古文、反對華麗的駢文。韓愈提倡古文,推崇先秦和漢朝的散文,認為秦漢散文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於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韓愈的主張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會上的廣泛反應,他們追求恢複儒學的優良道統,將改革文風與複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的同時,進一步強調要文以明道。
    以李吉甫、崔群為首,則發起了白話文運動,他們認為文言文雖然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但是在表達上存在局限性,不利於普通百姓的學習和掌握,認為采用白話文,才能使文學更加貼近人民,更加易於理解和傳播,還能讓文學更加生動、有趣。當然在唐朝不可能采用純粹的白話文,最後發展為半文半白的語言方式,既保留了一定的文學性,又比以前通俗易懂,深受底層百姓的喜愛。
    除此之外,朝野還湧現了令狐楚、劉禹錫、孟郊、楊巨源、崔韶等各具特色的文人,有的善於寫駢文、有的善於寫小說,有的善於寫詩歌,使當朝的文化異彩紛呈。
    李純認為,文化就應該兼容並蓄,百花齊放,這樣才能讓各個流派都有發揮的空間,豐富人們的文化欣賞內容。讓李純惋惜的是,居然沒人發動學習科學的運動,看來這個運動後麵隻能由自己發起,讓文壇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全國的形勢剛好起來,就出現了隱憂。元和六年,自春入夏,北方的雨水比往年少了很多,逐漸演變成了幹旱,莊稼長勢很差,河南道、山東道一些地方的夏收甚至是絕收,地裏沒有收成,很多農民不願意等著餓死,就跑出去逃荒。
    李純收到各地的奏報,心急如火,急令各地開倉放糧,進行救濟,又令戶部調集銀子向災情比較嚴重的地方賑災,讓各地官員勸導外逃的百姓返鄉。
    雖然朝廷想了很多辦法,但是還是有很多農民受到了災情的影響,生活難以為繼,一部分外逃,一部分舍入了寺廟。
    唐朝中期以來,佛教發展日益壯大,佛寺遍地,信眾日多,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由於寺院的土地不用納賦,寺廟的和尚不用當兵,減少了社會勞動力,對當時的經濟和軍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此次借著北方大旱,不少寺廟趁機廣斂土地,大收信眾,佛教的勢力進一步做大,引發了朝廷的擔憂。當時由於急著救災,李純也沒心思去整治寺廟,隻想著先把災情熬過去,後麵再想辦法。
    沒想到各個寺廟更加有恃無恐,儼然以救世主自居,打著救苦救難的旗號,進一步擴大在百姓中的影響。
    很多佛寺甚至散布一種思想,那就是唐朝能掃平藩鎮,實現國家的統一,是眾多信徒的上香請願和求神祈福的結果,佛祖開始顯靈,保佑大唐發展昌盛。
    有些思想單純的百姓竟然信了,還有些被俗世所擾的百姓,覺得進入佛家,就找到了解脫的機會,紛紛入寺為僧,有些權貴和富人,也以行善積德的名義,對寺廟布施大量財物。
    一些寺廟修建的規模宏大,巍峨壯觀,相比之下,很多百姓卻是低簷破屋,生活窮困,形成了畸形的繁榮和反差。
    好在當時南方風調雨順,糧食收成好,朝廷調劑了不少運到北方救濟,加上戶部原來也存了一些家底,拿出來勻給受災百姓,危機逐漸減輕。
    當年秋天,北方的秋收還算可以,百姓的窘境基本得到了化解,外流的百姓全部返鄉,生活步入了正軌。
    中秋節後,按照李純的指示,在原來的發明大會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商品展覽交易會,先由科工部舉辦為期兩天的發明大會,再由工商部舉辦為期三天的商品展覽交易會。
    為辦好這次盛會,朝廷提前向各地發出告知,積極動員,並在長安專門找了一個大廣場來舉辦。很多百姓有了上次發明大會的經驗,紛紛來到長安看熱鬧、找商機,這次不但來了很多能工巧匠,而且來了很多各地的商販。
    前麵兩天是發明大會,由科工部前期對參選的物件進行預先篩選,確認和保留有創新和實用價值的發明,排除了一些質量比較低的作品,最後保留了三十多件發明物件。
    在演示上,第一天集中進行原地演示,主要是一些方便在原地進行進行講解和演示的物件,第二天進行動態演示,主要是一些需要活動展示的物件。
    按照第一次的模式,李純和一些官員坐在台子上,其他百姓在四周的柵欄後麵觀看,四周有官兵警戒。由李絳進行開場致詞以後,發明大會就正式開始。
    第一個展示的東西有些大,隻見場地上擺著五個織布機,一個好像磨盤似的轉架,隻是磨盤換成了聯動齒輪,通過下麵的一個連杆,可以把動力傳到那五個織機上。
    這時上來一男一女,男的趕著一頭牛,女的帶著織布的材料。隻見他們準備一番後,男人趕著牛繞著拉動那個轉架,轉架的動力通過連杆傳導給那五個織布機,織布機開始織布,織布機的零件比以前有了新的改進,實現了半自動化,那個女人可以進兼顧五個織機同時織布。
    李純驚歎不已,真是奇思妙想,搞了一個牛力織布機,織布的效率比艾笛聲那個效率更高,完全具備推廣價值。
    第二個人居然是潘興法,他帶來的是他的水泥產品。隻見他讓人弄來一些河沙和碎石,又提來一包他製作的水泥,加水攪拌起來,拌好之後,裝進一個木板拚成的木框裏,然後又讓人搬來一大塊已經凝固好的混凝土。
    潘興法對眾人說:“剛才那包泥灰叫做水泥,加水和沙石攪拌後成為混凝土,混凝土要兩三天才能凝固,我這有塊凝固好的混凝土可以給大家演示看看。”
    隻見一個壯漢拿著一個大錘走上來,對著那塊混凝土就是猛砸,砸了好幾下才砸裂開,硬度都快趕上石頭了,果然是個做建築的好材料。
    李純對混凝土製作成功非常高興,加上黑火藥可以炸石頭,以後建房修橋就會方便多了,這個技術要大規模的推廣。
    第三個人上來拿的東西很簡單,就是一個筐子裏麵裝了幾塊類似煤炭一樣的東西。隻見他拿起其中一塊對眾人說:
    “這是焦炭,是用石炭通過高溫加工而成,別看這個東西不起眼,對煉鐵可有大用處。以前各個作坊都是用木炭煉鐵,質量很差,需要後麵反複加工才能得到好鐵,我看煤炭燒火挺好,就用燒炭的辦法把石炭進一步燒成焦炭,我用他煉出的鐵工藝更簡單,質量更好。”
    李純認為,這東西很重要,鋼鐵技術是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麵,以後做槍炮、機器、橋梁啥的都要用到鋼鐵,以後要讓工商部重點推動。
    第四個人上來的是一個婦人,她向人展示的是一塊固體物,然後拿來一個木盆,再放進去一件衣服,倒進清水,然後用那塊固體物往衣服上塗抹,而後就搓揉衣服,水中就出現了泡沫,清水開始變髒。
    婦人站起來拿起那塊固體物說:“這是是肥皂,是我們潔如作坊剛剛發明的,隻要塗抹一些在要洗的衣服上麵,洗滌的效果很好。”
    李純覺得肥皂雖小,但是社會應用很廣,特別是帶油漬的衣服,沒有肥皂洗不幹淨,那個女子也是聰明,借用發明大會給自己的作坊打廣告。
    後麵又展出了其他物件,李純覺得都是小的創新,意義不是很大,就想看看第二天有啥好東西。
    第二天,首先展出的是一個動力熱氣球,兩個人在眾人的幫助下,用爐火升起一個大的熱氣球,然後吊起一個大筐,兩個人坐在筐子裏,一個人操作熱氣球,一個人在筐子後側裝了一個手搖的大風葉。
    搖著搖著,熱氣球慢慢向前飛去,雖然速度不快,但是比以前順著風向走,也是有些進步,隻是那個搖風葉的人非常辛苦,要不斷地和那個操作熱氣球的人調換。
    第二個展示的是一個馬拉大車,跟普通車不同的是,這個車的輪子是鐵的,而且輪子上裝了軸承,可以裝更多的貨物,跑的也更快。仔細一打聽,是艾笛聲的交通司造的,原來是火車還沒搞成功,但是軸承倒是搞出來了,拿出來裝在大車上,效果很好。
    第三個展示的是一個飛鳶,隻見一個人用手托住這個飛鳶,然後按下飛鳶上的一個機關,這個飛鳶就能撲騰翅膀,開始飛起來。不過,這個飛鳶飛了沒多遠,就掉了下來,想必是用機械發條之類的東西,提前儲存了一些能量,可以用來當玩具,實用性不大。
    後麵的東西也都是小打小鬧,實用性不大,李純沒怎麽關注。
    兩天下來,李純覺得有用的發明還是太少,離自己的期望值還有差距。仔細又一想,唐朝人的受教育水平畢竟有限,科學知識匱乏,能搞成這樣就不錯了,飯要一口一口吃,不能太急。
    科工部和工商部還是要繼續推動,把火車、建築、紡織、鋼鐵等重要的產業建立起來。對工商業采取鼓勵政策,誰有創新,誰的成本低、質量好,誰的產品賣的好,賺錢多,其他人自然紛紛效仿那個,推陳出新,製作出更好的產品。
    發明大會結束後,過了三天又是展覽會,這次李純沒去,讓程異帶著工商部的官員操持,自己隻讓紀奎過去看一下,後麵將情況報告一下。
    三天後,程異、紀奎先後向他稟報展覽會的情況。工商部準備了大量的攤位,吸引全國各地的客商帶產品來參展,各地商人帶來的有皮毛、布匹,也有玉石、瑪瑙,還有很多藥材、礦石、食品,反正是無奇不有,總共來了上千攤。
    來觀看的百姓也很多,人山人海,其中有很多現場買賣,銷售火爆,很多商家利用這次展會,招攬了不少客戶,都反映對促進交易的效果非常好。
    事後,李純也總結思考了一下,覺得有必要對兩個大會進行進一步的改進,於是召程異和李絳到宣政殿議事。
    李純道:“從總的來看,兩個大會辦的都非常好,以後每年都辦,但是發明大會的模式要改進一下。很多發明不方便在現場演示,比如煉焦、煉鐵、火車,後麵科工部搞個發明獎金製度,讓全國各地有發明創造或者技術革新的東西,都可以到科工部申報,科工部逐個審核評比,最終評出十個好的,和前三名的,分別給予獎金或者官職。在科工部可以建一座房子,叫做發明展覽館,把每年獲得前十名的名字和成果記錄展示出來,對於其發明成果可以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可以用實物,也可以用模型、圖畫展示,讓百姓都可以去參觀。”
    李絳說:“臣也覺得很多東西在現場不方便展示,艾笛聲弄得那個火車就沒法展出,有的離長安遠,東西大,也不方便帶過來。我準備在科工部成立一個科技司,專門進行收集、評比這些好的發明創造或者技術革新,頒發獎金、推廣技術,陛下說的那個展覽館也交給科技司去管理。”
    李純道:“科工部這個辦法可以,工商部的展覽會也改進一下,來了那麽多客商,做生意賺了那麽多錢,以後參展的商販會越來越多,還是要設立一個參展門檻,對參展的商家收取一定的費用,前期可以低一些,後麵可以略微增加。長安偏西,很多地方過來不方便,洛陽的紫微城拆掉了,那裏有一大片場地,工商部可以平整一下,作為後麵幾年展會的場地,等夏原新都建好了,再遷到夏原。”
    程異說:“全國各地的商品有很大的不同,通過辦一次大規模的展覽交易會。讓各個商家、各種商品集中展示,人們可以對比質量和價格,可以讓有競爭力的產品更好的打開銷路,我們朝廷還可以收一筆參展費,確實很好。”
    李純道:“工商部還要大力推動鋼鐵、紡織、交通、建築、采礦等重要的產業,進一步暢通交通,方便交易,未來工商業是發展經濟的主戰場。”
    忙完發明大會和展覽會的事,李純開始考慮對佛教寺院進行下手,他早就對佛教寺廟憋了一口氣,看到現在社會安定了,覺得打擊佛教時機成熟了,於是下旨讓各朝臣提出關於對佛教處置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