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計賺來興

字數:5860   加入書籤

A+A-


    直通國的舉動搞得高霞寓覺得自己不是來打仗的,更像是來做客的,感到直通國有點熱情過度。為了穩妥起見,高霞寓沒有進城,而是先派左副將嶽林輝先帶人進城商談投降條件,等談妥了接受投降,再進城不晚。
    按照直通國的意見,願意投降唐軍,但是想以附屬國的方式保留下來,嶽林輝則堅持要將直通國改為唐朝的一個郡,直通國王必須下台,雙方第一天的談判並不順利。
    嶽林輝返回唐軍營地後,將談判情況反饋給高霞寓和雷立勳,三人碰頭一起商議,確定第二天的談判原則。
    高霞寓說:“按照朝廷給的原則,征服的夷人地區都要改成朝廷的直轄地區,不再實行羈縻政策,不可能繼續保留直通王國,但是直通王國一路上非常配合唐軍,沒有任何抵抗,如果也是直接拿下,也有點說不過去。”
    嶽林輝說:“按照朝廷的要求,直通王國不可能保留,但是可以優待一下直通王室,這樣也可以給他們一個交代。”
    雷立勳說:“當初滅掉幾個襄人國家時,朝廷對那幾個投降的國王也是給了一個參讚的職務,這個思路可行。”
    高霞寓說:“我看這個直通城,各方麵都不如仰光城,不如這樣,將直通王室和主要官員全部遷到仰光,這裏的軍隊就地解散。派襄人第三團在仰光將直通王軟禁起來,好吃好喝供著,任用他們的大臣先把地方管起來,到時候再奏請朝廷給直通王封一個參議的官職,也算對得起他們了。”
    嶽林輝說:“我看直通國也沒得選,國力弱小,如果敢翻臉就是滅頂之災。”
    高霞寓說:“明天就按照這個意見給他們交涉,同意還好,不同意就直接開幹。”
    雷立勳說:“從我了解的情況來看,進入五六月份南方幾個國家就要進入雨季,到時候非常不利於部隊行動,我建議還是速作決斷,趕緊解決掉直通,盡快進攻剩下的國家。”
    高霞寓說:“按照朝廷提前給的方案,驃國要設兩個郡,留兩個襄人團,瓦城那個團沒問題,蒲甘那個團有點靠北了,卑謬又被焚毀了,可以把蒲甘的第二團南移到馬圭,把驃國在卑謬的降官送到那裏,對驃國南部進行治理。”
    嶽林輝說:“當初我們離開卑謬時,那裏還留下不少驃國的降兵,統領讓他們遣散,不知道有沒有執行,要讓第二團密切監視他們的情況,如有發現不軌,立即鎮壓。”
    高霞寓說:“確實如此,我們在前方打仗,後方絕對不能生亂,可以讓第三團在仰光也監視驃國餘部的情況,如有異動,協助第二團進行鎮壓。”
    高霞寓和兩個副將統一意見以後,決定在驃國、直通保留三個襄人團,主力部隊盡快東進,滅掉其他國家。
    次日,嶽林輝進城繼續談判,不管直通官員如何哀求,嶽林輝始終堅持議定的方案。
    直通國王還不死心,又拿來大量的金銀賄賂嶽林輝,嶽林輝哪敢擅自改變決策,當即放出狠話,如果再不同意,明天唐軍就攻城。
    直通國早就知道不是唐軍對手,已經決定要投降,軟磨硬泡不過是想多爭取點有利條件而已,看到唐軍已經鐵了心,隻得答應唐軍的投降條件。
    高霞寓接受直通國王的投降以後,直接從直通國的府庫中拿出一些財物犒賞唐軍將士們,唐軍對這樣輕鬆搞定直通國無不歡欣鼓舞。
    正式投降後,直通國王最後一次做東,宴請唐軍的主要將領,高霞寓等人也不客氣,跟直通君臣好好暢飲了一番。
    在宴會上,直通的君臣通過翻譯,對高霞寓等唐軍將領又說了很多恭維的話,說的高霞寓等人心花怒放。
    直通王多羅敦說:“唐軍實力強大,遠非南方各國所比,今日我等投降唐朝,還請朝廷以後善待直通人民。”
    高霞寓說:“我大唐曆來善待投降的國家,過幾天我們主力還要往東攻打兩個國家,會留下一個團陪同你們去仰光建立一個臨時政府,繼續按照原來的模式治理直通人民,賦稅什麽的都不變。”
    多羅敦說:“多謝大帥對我們直通國的厚愛,剛才大帥說要往東再打兩個國家,莫不是哈利奔猜和墮羅缽底?”
    高霞寓說:“對,就是這兩個國家,你對他們了解有多少,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
    多羅敦說:“從直通城往東南方向走,正常行軍兩三天就可以到達道納山,翻過山以後就是哈利奔猜,哈利奔猜比我們直通國還小一些,但是位於北部山區,交通不便。這個國家由於是女王當政,又稱女王國,別看是女人當政,但是卻凶狠好鬥,不好惹。哈利奔猜往南就是墮羅缽底,這個國家略大些,軍隊也有一定戰力,但是肯定都不是唐軍的對手。”
    高霞寓說:“聽說你們這裏,到了五六月份就是雨季,到時候大雨滂沱,就不便於行軍打仗?”
    多羅敦說:“正是,這裏到了五六月份就會持續下雨,按照目前的情況,你們可以先打哈利奔猜,拿下哈利奔猜後,估計雨季就到了,但是雨季也不是天天下雨,抽些時間打下墮羅缽底也是沒有問題。”
    高霞寓說:“南詔、驃國那種強國都被我們打下來了,什麽女王國的,一群娘們夠怎麽打的,不行我們兩個國家一起打,省的遇到雨季麻煩。”
    多羅敦奉承道:“大帥英明神武,唐軍英勇善戰,同時拿下兩個國家不成問題。”
    高霞寓又問:“從你們這裏去那兩個國家道路怎麽樣,炮車能走嗎?”
    多羅敦說:“到了道納山以後都是山路,不太好走,特別是那個哈利奔猜就是個山國,估計炮車很難過去,南方的墮羅缽底以平原為主,相對好走一些。”
    宴請結束以後,高霞寓不放心,又派人打探了一番,證明多羅敦所言不虛,兩個國家和他描述的差不多。
    既然雨季快來了,高霞寓也就不想耽擱,交代襄人第三團將直通君臣轉移到仰光,而後將直通國王軟禁起來,建立起臨時政府,並派人到蒲甘,令第二團轉移到馬圭,收攏驃國的降臣,在馬圭建立臨時政府。
    安排好這邊的事情以後,高霞寓就拔營率領鎮蠻軍和5個襄人團,從直通城往東南行軍。前麵的道路還算平緩,走到第三天,遇到了道納山,山路崎嶇難行,炮車和輜重車輛前行緩慢。
    高霞寓不願在路上耽擱時間,就按照老辦法,自己帶領主力人馬先行,由嶽林輝在後方帶領炮車和輜重隊伍。
    高霞寓率軍越過道納山以後,到達哈利奔猜的邊城妙瓦底,哈利奔猜在這裏隻有三千守軍,根本不夠唐軍揍的,剛接戰沒多久,哈軍品嚐到唐軍火器的厲害後,就迅速向東潰逃。
    高霞寓沿著道路繼續往東行軍,又走了三天以後,到達哈利奔猜南部重鎮來興城。
    來興城位於賓河東岸,水陸交通便利,向北可以到達哈利奔猜的國都清邁,南可以到達墮羅缽底,往東可以到達文單國,哈利奔猜為了守住這個戰略要地,派了1.5萬人在這裏駐守。高霞寓率軍抵達賓河後,發現河上的橋梁已經被哈軍拆斷,要想攻取河東的來興城還是一個麻煩事。
    高霞寓發現賓河有一定的深度,無法直接涉水過去,即使找到幾條船載一些兵力劃過去,也會被對方的優勢兵力團滅掉,思考一番後,高霞寓決定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當晚,高霞寓命令副將雷立勳帶領三千精銳,趁夜悄悄往賓河上遊一帶行軍,往北走大概十公裏左右找個相對隱蔽的地方,先隱藏起來,待這邊有動靜以後再開始行動。
    第二天,高霞寓帶著唐軍在賓河西岸,對著河東岸的哈軍射擊,由於賓河寬度超過一百丈,唐軍的子彈並不能射到對麵的哈軍,隻是引起哈軍的注意。
    唐軍射了一陣後,就讓襄人部隊搬來大量的木料,看樣子是準備重修斷掉的木橋。
    對麵的哈軍看到唐軍企圖重修木橋,當即射箭阻止,由於河流較寬,對麵的弓箭也射不到這邊的唐軍,襄人部隊從容的修建靠近西半段的橋梁。
    唐軍修好一段橋梁,就派兵拿著盾牌到橋上守著,盾牌後麵還有一些持槍的士兵,準備對哈軍進行射擊。橋修了兩天以後,逐漸靠近河流的中央,修橋的難度變大,也逐步進入了雙方的射程。
    哈軍開始朝修橋的襄兵進行射擊,橋上的唐軍也進行反擊,修橋的襄兵被迫撤回。橋上的唐軍雖然火器射程遠、威力大,但是畢竟人少,抵不過對麵哈軍人多,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形成了僵局。
    在賓河上遊的雷立勳聽到第一陣槍響後,知道高霞寓已經開始和對麵的哈軍交火了,給自己這邊的行動打掩護。賓河沿岸有一些漁村,自然就會有一些漁船,雷立勳帶人一路搜集過去,先後搞到了二三十條漁船。
    雷立勳趁著兩軍對戰時,挑了一個沒人的地方,先用船運了兩百人過去,然後這兩百人立即占領陣地進行掩護,之後再運送兩百人過去,如此反複,最後將大部分人員送到賓河東岸。
    雷立勳得手後,帶領主力部隊沿著賓河東岸,向南進發,留下一些人劃著船也向南行駛。也就兩個時辰,雷立勳帶著部隊來到來興城的北門附近。
    哈軍看到城北突然出現的唐軍,知道中計了,但是為時已晚。哈軍看雷立勳人少,就想趁著其立足未穩,利用優勢兵力先將雷立勳部消滅。
    哈軍打開北門,衝出來八九千人,拿著大刀、長矛、弓箭向城北的唐軍衝來。雷立勳冷笑一聲,將部隊分成三波,輪流裝彈射擊,這些哈軍還沒有接近唐軍,就被唐軍打的非死即傷。
    哈軍衝了幾波,都是以失敗告終,根本無法衝破唐軍的火力線,在丟下兩三千的屍體後,狼狽撤軍。雷立勳帶領唐軍一路尾隨,一直打到北門,看到哈軍全部躲進城裏,才停止攻擊。
    高霞寓看到唐軍已經占據主動,就把搜集到的船隻集中起來,在雷立勳部隊的掩護下,在來興城靠北的一段河上持續用船運送唐軍到河對岸。
    最後高霞寓留下五個襄人團在賓河西岸,其餘唐軍全部渡河到來興城北一帶。
    高霞寓將部隊撒開,將來興城團團圍住,決定在城北展開主攻。唐軍依然采取過去的的戰術,先推進到離城牆60丈處,而後將部隊分成三波,在盾牌的掩護下交替前進。
    第一波唐軍前進時,哈軍急忙對著前進的唐軍射箭,唐軍立即用火槍對著城上的哈軍射擊,唐軍人多槍多火力猛,哈軍根本不是對手。
    唐軍在交替掩護下,逐步朝北門靠近,哈軍一有反擊就被唐軍擊斃,最後全部躲在城牆後側不敢露頭。
    哈軍認為,就算唐軍攻到城下,他們沒帶雲梯,估計也是無法突破城牆。當唐軍抵達北門後,在其餘唐軍的掩護下,一部分唐軍在北門堆放了大量的炸藥包,點燃後迅速撤離。
    隻聽一聲巨響,北門及其附近的城牆轟然倒塌,上麵的哈軍被炸的死傷慘重。
    哈軍哪見過這種陣勢,一下子都嚇傻了,前麵已經見識到唐軍火槍的厲害,沒想到還有更猛的玩意。當唐軍越過垮塌的城牆攻進城內時,城內的哈軍已經喪失了抵抗的意誌,紛紛投降。
    高霞寓心想,就這一萬多人還敢阻擋唐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不是賓河阻擋,早就把來興城打下來了,哪用搞得這麽麻煩。
    高霞寓占領來興城後,決定兵分兩路,自己帶領一半鎮蠻軍加上第五、第六襄人團向北進攻清邁城。雷立勳帶領一半鎮蠻軍加上第七、第八襄人團,沿著賓河向南進攻墮羅缽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