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激戰南洋
字數:5561 加入書籤
室軍不甘心失敗,還對唐軍發起夜襲,唐軍早有防備,擊退前來偷襲的室軍。沒想到半夜又下起了雨,搞得陸上宿營的唐軍狼狽不堪,勉強熬到天亮。
次日天明,唐軍繼續水陸並進,對巨港發起攻擊,巨港是個港口城市,碼頭緊挨著城市,唐軍戰船可以順河駛入城內。唐軍水陸部隊剛接近城市,城內的室軍就開始用拋石機、弓箭對唐軍進行攻擊,有些拋石機又開始拋射火油袋,對唐軍形成了一定的威脅。
張廣孝命令船隊保持在拋石機的攻擊範圍之外,而後重點對巨港城的外圍防禦工事進行炮擊,很快就炸塌了這些工事,陸上唐軍趁機突入城內。
突入城內的陸上唐軍搜索著朝拋石機方向進攻,消滅沿途遇到的室軍,抵達到拋石機位置後,逐個推倒這些拋石機,解決了室軍的最大威脅。
沒有了拋石機,室軍僅靠弓箭長矛,根本不是唐軍的對手,城內的室軍被打的不斷後退。經過一天的鏖戰後,唐軍逐步清除城內的室軍,基本占領了巨港城,但是室利佛逝的國王那摩軻帶領大量的軍隊向北逃跑。
唐軍占領巨港城後,首先找到室利佛逝的府庫,發現重要的財物雖然被帶走,但是還是留下了不少大米和其他物資,當即取出補充軍需。
張廣孝令唐軍在巨港休整,同步派人尋找出逃的那摩軻及其軍隊下落,經過幾天的打探,終於探知那摩軻帶著殘部逃到了巨港以北的占碑城。
張廣孝本想一舉占領巨港,擒獲其國王,沒想到敵人提前有了準備,原先的計劃無法實現,隻能采取步步攻堅的方式。
張廣孝結合各種情報分析認為,占碑城位於巨港以北400裏處,僅有一條普通河流通向大海,唐軍戰船在那裏無法施展,而且即使派兵攻擊,那摩軻還有可能向其他地方逃跑。
張廣孝和兩副將商議以後認為,必須將其包圍聚殲,徹底解除這個隱患。
張廣孝決定繼續采取兵分三路、水陸並進的方式,由孟慶宇率領一路軍隊從巨港向占碑城進發,張廣孝用戰船將另一半陸軍運到占碑北側海岸,然後由董萬裏率領從占碑北側包抄過去,張廣孝則帶領水軍在占碑河的出海口以逸待勞,伏擊從這裏逃出來的室軍。
確定戰術以後,張廣孝留下一個襄人團守衛巨港城,其餘部隊按照分工展開行動。巨港往占碑方向有一條大路,孟慶宇軍沿著大路向北進發,張廣孝則帶領其他部隊乘船出海,往占碑以北海域進發。
張廣孝的蒸汽輪船速度比較快,隻花了一天的時間就到達預定海岸,而後放下另外一半陸軍,由董萬裏率領從占碑城的北側包抄過去,張廣孝則率領船隊在占碑河口附近的海域設伏。
董萬裏的部隊率先到達占碑城北,然後不動聲色,派兵占領了占碑的西、北兩個方向。北路軍到位後不久,占碑的室軍發現了唐軍,跟唐軍接戰了一陣後,被迫南撤,又迎麵撞上趕來的南路軍。南北兩路軍將室軍壓縮到占碑城內,隨著包圍圈越來越小,室軍終於支撐不住,紛紛跳上船隻,沿著占碑河向出海口方向逃去。
為了不讓室軍逃脫,兩支部隊除留下少量軍隊駐守占碑,分別沿著占碑河兩側向下遊追過去。室軍殘部劃著木船到達出海口時,發現這裏的唐軍水師已經嚴陣以待,迎麵就挨了一通炮火,占碑河較為狹窄,沒有回旋的空間,大量室軍船隻被擊毀,很多室軍落水。
逃亡的室軍眼看從水路無法逃脫,紛紛靠岸,準備從河道兩側的陸地逃走,此時兩路唐軍已經緊追而來,對上岸的室軍進行圍剿。
張廣孝在船上看到,河口北岸有一股室軍簇擁著一個國王模樣的大人物,看樣子是想護著他突圍出去,張廣孝直接命令座船對著那群人進行集中射擊。經過幾輪射擊以後,那群人被炸的非死即傷,那個國王模樣的人似乎是被炸死了,躺在那裏一動不動。
其他室軍看到國王被炸死,紛紛放棄抵抗,向唐軍投降,唐軍前後抓了一萬多俘虜。張廣孝向俘虜確認,被炸死的那個果然是室利佛逝國王那摩軻,覺得這個國王死的真憋屈。
唐軍打掃完戰場後,留下一個襄人團鎮守占碑,其他人押著室軍俘虜返回巨港。
回到巨港以後,張廣孝滿以為解決了室利佛逝,可以好好放鬆一下,經過對俘虜審問得知,室利佛逝下麵還有很多屬國,唐軍攻占巨港後,很多屬國擁兵自重,還需要二次征討。張廣孝這才明白,室利佛逝號稱二十多萬軍隊,為何其死傷加上俘虜不超過五萬人,原來都跑回屬國那裏。
張廣孝經過向室利佛逝的降臣了解,室利佛逝雖然屬國眾多,但是目前主要有四個屬國實力較強,打下他們基本上就控製了室利佛逝全國。四大屬國中,最強的是在爪哇島西部的萬丹,其次是蘇門答臘島西北部的棉蘭,再次是馬來半島的馬六甲,最後是加裏曼丹島南部的馬辰。
張廣孝認為,鎮海軍按照計劃還要進攻馬達蘭,決定首先進攻萬丹,然後順勢進攻馬達蘭,最後再花時間掃平各個地方勢力。考慮完畢後,張廣孝又跟兩個副將商議一下,兩人也支持張廣孝的計劃,覺得先把三個國家打下來,向朝廷報捷,然後再慢慢清剿地方勢力。
張廣孝知道,爪哇島東西長,南北窄,幹脆就從島的最西端開始進攻,然後一路向東橫掃過去,省的再留隱患。
唐軍從巨港出發,很快抵達爪哇島西部的芝勒貢一帶,此處隻有萬丹的幾千軍隊,在鎮海軍水師的炮轟下,很快就作鳥獸散。唐軍陸上部隊順利在此處登陸,而後水陸並進,往東進發。
萬丹的有些軍隊參加過巨港之戰,早就被唐軍嚇破了膽,在唐軍的打擊下一路望風披靡,唐軍很快抵達萬丹首府加拉巴城(今雅加達一帶)。
守衛加拉巴城的三萬軍隊,在唐軍海陸兩軍的進攻下,很快崩潰,萬丹王帶領殘餘軍隊往南部山區逃去。唐軍一路追趕,雖然抓了一些俘虜,但還是讓其國王逃走了。
唐軍對當地的地形不熟,也沒功夫在這裏死耗,張廣孝決定留下一個駱甌團,鎮守加拉巴城,而後率軍繼續東進。唐軍又向東進發了幾天,到達萬丹的東部重鎮井裏汶,由於其王國已經奔逃,這裏的守將不願作無謂犧牲,直接向唐軍投降。
張廣孝認為,爪哇島雖然麵積不大,但是島上人口眾多,非常容易形成反叛勢力,決定在井裏汶留下一個駱甌團,與加拉巴城的那個駱甌團相互策應,防止萬丹的殘軍偷襲後路。
唐軍繼續向東推進,很快就出了萬丹的範圍,進入馬達蘭國,馬達蘭國在西部邊境派了三萬多軍隊,在其西部重鎮直葛城防守。由於直葛城也是一個沿海城市,在唐朝水陸軍隊的聯合進攻下,直葛守軍很快支撐不住,向東逃走。
唐軍一路向東,順風順水地又打下了好幾個城鎮,一直打到馬達蘭的北部沿海重鎮壟川(今三寶壟),馬達蘭軍隊在壟川也是一觸即潰,打了一陣就撤走,唐軍順利占領壟川。
張廣孝認為壟川位於水陸交通要衝,人口眾多,是一個重要城鎮,決定在這裏留下一個駱甌團,作為唐軍下一步前進的基地。
唐軍一路上打的太順了,覺得馬達蘭比室利佛逝菜多了,唐軍簡單打兩下,馬軍就立即逃跑,在潛意識中對馬達蘭輕視起來。
占領壟川以後,張廣孝決定朝馬達蘭首都沙拉笛加進軍,徹底解決掉馬達蘭。沙拉笛加位於壟川的東南方向,位於爪哇島內陸的一片山穀之中,鎮海軍隻得全軍上陸,從壟川向東南方向進軍。
從壟川到沙拉笛加要經過一個山穀,山穀的西側是一個高大的死火山,相對險峻,山穀東側的山相對矮一些。張廣孝自忖槍炮在手,馬軍也玩不出花樣,就按照一路縱隊從山穀通過。
唐軍剛進入山穀時,還比較小心,但是走了一段也沒有發現什麽異樣,就大膽起來,想著馬軍不堪一擊,也就放鬆了警惕。
鎮海軍的主力剛剛進入山穀,突然山穀的西麵高山上響起一陣鼓聲,然後從山上滾下來大量的巨石。由於山勢險峻,這些巨石滾落的速度極快,山穀下麵的唐軍雖然四處躲避,但是還是有些唐軍被砸死砸傷。
西麵的山上的巨石落下以後,山穀基本就堵住了,一部分唐軍被卡在山穀之中,行動不便。此時,東麵的山上又扔下來大量的柴草、油包、油罐,這些易燃物混雜著滾向穀底的唐軍,馬軍又用火箭射向這些易燃物,穀底頓時燃起熊熊大火。
經過巨石的大火的連續攻擊,山穀中間的唐軍損失慘重,所幸的是,山穀有一定的寬度,而且周圍有不少樹木,有不少唐軍可以向兩側躲避,盡管如此,還是有一千多唐軍的傷亡。
張廣孝遇到開戰以來的最大傷亡,頓時是怒火中燒,決定立即發動反擊,他發現西麵的山相對險峻,進攻難度大,東麵的山低緩一些,相對好進攻,決定先進攻東麵山上的馬軍。
山穀前後的唐軍全部向東側山頭圍過來,順著山坡往山上攻,山上的馬軍剛開始還抵擋一陣,在唐軍槍炮火力的打擊下,很快不支潰逃。
唐軍在占領東麵的山頭後,張廣孝又開始調集兵力和炮火進攻西麵的山頭。由於西麵的山又高又陡,唐軍進攻的難度大一些,當唐軍攀爬一段時,山上的馬軍又開始扔石頭,進攻的唐軍被迫躲避,但還是產生一定的傷亡。
張廣孝見狀大怒,讓進攻的唐軍暫避,用炮火對著山上有人的地方進行猛烈射擊。山上的馬軍經過幾輪炮火的打擊後,傷亡慘重,不得不撤退,山下的唐軍乘勢上攻,終於驅逐了西麵山上的馬軍。
擊敗山穀兩側的馬軍後,張廣孝命令清理路中的石頭,清點損失情況,總共竟有五百多唐軍死亡,一千多人受傷,總傷亡達到兩千人。鎮海軍自開戰以來沒有吃過這麽大的虧,張廣孝氣的快要發狂了,簡單休整一下部隊,就地掩埋屍體,派出少量部隊將傷員後送至壟川城,而後主力部隊繼續向南進發,進攻沙拉笛加。
通往沙拉笛加的道路沿途都是山地,仍有一些馬軍依托有利地形襲擊唐軍,張廣孝命令唐軍大開殺戒,一路上殺得馬軍紛紛潰逃。
在接近沙拉笛加時,張廣孝發現前側有一個大湖,湖的東側是一片山,道路就在山與湖之間。張廣孝看出此處也是一個險地,命令將唐軍分成兩路,一路沿著道路搜索前進,一路往山上搜索進攻。
前進了一段後,唐軍果然發現山上埋伏有不少馬軍,企圖再次偷襲唐軍,兩路唐軍當即對山上的馬軍進攻。經過一番廝殺後,山上的馬軍非死即逃,唐軍順利經過這片地域,越過山之後,就看到了沙拉笛加城。
沙拉笛加位於山中的一個盆地內,城市規模一般,但是工事堅固、防守嚴密。馬達蘭國王康缽檸知道在一些沿海城鎮根本無法和唐軍較量,所以將兵力收縮在山中,最後在沙拉笛加聚集五萬軍隊,決定死守此處。
張廣孝被馬軍一路襲擊,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看到馬達蘭在此聚集重兵防守,想著正好可以一網打盡、報仇雪恨。
由於抵達沙拉笛加已經快天黑了,張廣孝決定先就地宿營,第二天再全力進攻,當夜,馬軍不出所料的派兵夜襲,全部被唐軍擊退。
天亮以後,唐軍飽餐一頓,而後架起大炮,將沙拉笛加圍住,然後開啟了持續的炮擊模式。雖然康缽檸派人加固了城防,但是在唐軍的炮火麵前連續打擊之下,北麵的城牆逐漸坍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