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馬拉哈特

字數:5755   加入書籤

A+A-


    王之孝發現科蒙賈率部南逃之後,在毗底沙留下一個牂牁團,然後率領其他部隊向南追來,一直抵達訥爾黙達河北岸。
    王之孝發現訥爾黙達河有一定的寬度和深度,要過河隻能依靠橋梁或渡船,而對麵有拘羅薩軍防守,顯然會阻止唐軍用這兩種方式渡河。
    王之孝認為,拘羅薩的守軍是有限的,訥爾黙達河那麽長,找一個新的渡口完全沒問題,關鍵是不能讓拘羅薩阻撓唐軍渡河。
    王之孝和兩個副將商議一番後,決定仍采取聲東擊西的老辦法,擊敗河對麵拘羅薩軍。
    這次由副將薑贏山出馬,調了三千精銳,到其他地方尋找渡口,王之孝則帶領主力部隊,在原地收集木料,佯裝造橋渡河。
    唐軍要造橋渡河,柯巴亞自然就要拘羅薩軍阻止。雙方你來我往,折騰了好幾天,唐軍的造橋行動自然是難以成功,柯巴亞自然是有些小得意。
    薑贏山在上遊二十裏之外的地方找到一個合適的地點,搜集到了一些漁船,利用夜間將部隊全部運送過去,次日沿著訥爾黙達河向下遊進軍。
    柯巴亞帶著一萬拘羅薩軍還在與王之孝的部隊對峙,沒想到薑贏山突然帶領部隊殺過來。
    這次唐軍預有準備,從遠處就開始射擊,不給拘羅薩軍近戰肉搏的機會,在唐軍火力的猛烈射擊下,渡口附近很多拘羅薩軍被擊斃、擊傷。
    柯巴亞本還想帶著部隊上去搏殺一番,看到唐軍的火力太猛,拘羅薩軍根本頂不住,帶著部隊趕緊往下遊逃竄。
    王之孝認為,以後也少不了渡河,幹脆繼續造橋,花了三天的功夫,造了一個簡易的木橋,帶著所有部隊渡過訥爾黙達河南岸。
    唐軍過河以後,也向訥爾黙達河下遊進軍,直撲拘羅薩的最後大本營赫爾達。
    唐軍抵達赫爾達城東時,科蒙賈手裏還有兩萬多部隊,科蒙賈本想讓柯巴亞帶著這些部隊再次發動襲擊,但是柯巴亞認為大勢已去,不願做科蒙賈的炮灰。
    赫爾達周圍都是平原,無險可守,周邊的國家要麽已經被唐軍消滅,要麽是在被唐軍消滅的路上,能逃的地方很有限,科蒙賈覺得與其最後被抓,還不如主動投降,至少能落個體麵。
    王之孝率軍到達赫爾達之後,本想趁勢攻城,沒想到城上已經打起了白旗,城門大開,科蒙賈派人出城洽談投降。
    王之孝想起峽穀被襲的事情,就氣得牙根直癢,真想殺了科蒙賈和柯巴亞兩個敵酋,但是一想對方抵抗唐軍也在情理之中,就接受了拘羅薩的投降。
    第二路軍占領赫爾達之後,拘羅薩就算正式滅亡,王之孝命令將科蒙賈和柯巴亞等三百多重要人物關押起來,將俘虜的普通士兵全部釋放,讓部隊在赫爾達休整一段時間。
    第二路軍攻滅拘羅薩後,王之孝認為作戰任務應該結束,還想著多休整幾天,沒想到範希朝派人送來信件,說明了黑衣大食那邊的情況,要求第二路軍和第四路軍接手進攻馬拉哈特。
    王之孝認為,第三路軍接了那麽大的任務,第二路軍也不能認慫,就一個馬拉哈特而已,不在話下,就在赫爾達留下一個牂牁團,帶領鎮南軍和最後一個牂牁團向南進攻馬拉哈特。
    宋朝隱率軍回到索木納特後,本以為作戰任務已經基本結束,沒想到當初放過的那個小國克什米爾竟然利用唐軍攻滅沙西亞的機會,勾結沙西亞殘部,搶占其剩餘的地盤,在北麵興風作浪。
    宋朝隱正想帶兵去剿滅,範希朝又來信說讓第二、第四路軍聯合拿下馬拉哈特。宋朝隱認為克什米爾就是一個小國,折騰不出來什麽花,先就近進攻馬拉哈特西海岸,然後再回頭進攻克什米爾。
    宋朝隱帶領鎮羅軍乘船殺到馬拉哈特的西海岸,在馬拉哈特西部沿海重鎮塔那(今印度孟買附近)以北登陸。
    塔那的馬拉哈特軍不知死活,竟然還敢出兵對抗,被鎮羅軍一頓猛揍,打的死傷慘重,連城都沒進,一路向東逃去。
    在唐軍火力的強大威懾下,塔那城內剩餘的守軍不敢造次,隻能乖乖向唐軍投降。
    宋朝隱認為,塔那是馬拉哈特的海上門戶,一定要留一些部隊,但是手中的新羅團已經用完,就留下兩千鎮羅軍守衛塔那。
    宋朝隱挑選了一些熟悉情況的俘虜帶路,率部向東走了兩天,就遇到一道南北延綿的高山,擋住了唐軍的去路,山中有一個峽穀,是唐軍東行的必經之路。
    宋朝隱向帶過來的俘虜打聽了一下,得知這道山叫做西高止山,山後就是德幹高原,峽穀處估計有一萬馬拉哈特軍駐守。宋朝隱發現,此處的峽穀非常險峻,又有敵軍駐守,直接衝過去肯定麵臨較大的傷亡。
    宋朝隱又仔細觀察一番,發現西高止山往南更加險峻,往北則逐漸低矮,覺得北麵肯定還有其他可以通過的地方,但是如果直接貿然過去,馬哈拉特軍也會派人分兵把守。
    唐軍久經戰陣,對三十六計早就玩的很轉,宋朝隱決定來個拋磚引玉、聲東擊西、關門捉賊三計並用。
    拋磚引玉就是用金錢收買俘虜或當地人,讓他們幫唐軍找到其他通路;聲東擊西,就是在此處留一部分唐軍吸引馬拉哈特軍的注意,從其他地方翻過西高止山;關門捉賊就是唐軍兩支部隊前後夾擊,消滅守衛峽穀的馬拉哈特軍。
    唐軍拿出一些金錢後,果然有兩個俘虜說出北麵還有其他地方可以翻過西高止山,兩個俘虜還可以帶路過去。
    宋朝隱決定副將鄧紹坤帶領五千精兵從北側繞過去,自己帶領主力在峽穀正麵牽製,最後前後夾擊,消滅這股敵人。
    宋朝隱來個演戲演真,命令炮兵對峽穀處的關隘進行轟擊,還讓部隊嚐試進行進攻。守軍發現唐軍試圖攻破關口,趕緊進行反擊,又是扔滾木礌石,又是射箭。
    進攻的唐軍並不戀戰,剛剛接近關口,發現馬拉哈特軍反擊以後,就迅速撤退。就這樣,宋朝隱每天都讓部隊來一兩個回合,造成一種久攻不下的假象。
    鄧紹坤在兩個俘虜的帶領下,率領五千精兵向北行進了二十裏,果然發現還有一個峽穀可以翻山,趕緊從這裏向東進發。
    唐軍翻山以後,趕緊向南進發,中途遇到一股馬拉哈特軍,有一千多人,唐軍當即發起攻擊,這股馬拉哈特軍迅速潰敗,一路向南潰逃。
    鄧紹坤為了防止這股拉哈特潰兵通風報信,率領唐軍緊跟著這股敵人向南追去。這股潰兵也是懵逼了,一路向峽穀處的關隘跑去,倒是省的唐軍找路了。
    王之孝這邊折騰到了第三天,還在搞攻防演戲,突然聽到峽穀後側槍聲大作,趕緊命令部隊做好準備,這次要真打了。
    峽穀處的馬拉哈特軍,後方突然遇襲,一下子就傻眼了,趕緊掉頭防禦後方攻來的唐軍,但此時前方的唐軍也開始大規模攻過來了。
    在唐軍的前後夾擊之下,峽穀內的馬拉哈特軍成了甕中之鱉,被打的無處可逃,最後不是被擊斃,就是做了唐軍的俘虜。
    宋朝隱來個三計齊發,順利通過西高止山,率領鎮羅軍押著一群俘虜,向東朝馬拉哈特腹地進軍。
    馬拉哈特國王哈齊木聽說西部的塔那遭到唐軍襲擊,正想派兵支援,沒想到北麵又有一股唐軍攻來,哈齊木都快要抓狂了。此時,他認為西麵的峽穀可以阻擋唐軍一陣,決定先派出2萬騎兵阻擊北方來的唐軍。
    馬拉哈特的國都賈爾納位於德幹高原的中部,從拘羅薩過來一馬平川,第二路軍一路上順風順水,朝賈爾納逼來。
    馬拉哈特也是一個善戰的國家,尤其是騎兵較強,兩萬騎兵一路向北疾馳,第二路軍遠遠就聽到了聲響,趕緊排兵布陣。
    馬拉哈特軍看到第二路軍以後,也不猶豫,直接就猛衝過來,企圖通過猛烈的衝擊,衝散唐軍的陣型。
    王之孝暗叫一句“傻鳥”,看到馬拉哈特軍進入射程以後,就讓炮兵開始射擊,唐軍的大炮射出一波接一波的炮彈,全部落在馬拉哈特的騎兵中。
    還沒把唐軍的陣型衝亂,馬拉哈特騎兵的陣型倒是先亂了,大量的戰士落馬,馬拉哈特軍的衝擊隊形開始散亂。剩餘的騎兵還不死心,加快進攻速度,企圖在近戰中擊敗唐軍。
    馬拉哈特軍接近唐軍後,又開始了第二波噩夢。唐軍的火槍手早已嚴陣以待,對馬拉哈特軍進行猛烈的射擊,又有大批的馬拉哈特士兵落馬。
    馬拉哈特騎兵在唐軍的連續打擊下,傷亡慘重,發現根本無力繼續進攻唐軍,立即調轉馬頭逃跑。
    第二路軍都是步兵,追趕不及,王之孝也不著急,命令部隊繼續向南進發,在三天後抵達賈爾納城北附近。
    此時,哈齊木得知西部的峽穀已經失守,另一支唐軍正從西麵攻過來,眼看回天乏力,徹底麻爪了。
    第二路軍抵達賈爾納城的第三天,王之孝正在調派部隊作攻城準備,沒想到第四路軍趕過來了,兩軍順利會師。王之孝就先不急著攻城,帶著幾個將領和宋朝隱等人好好寒暄了一番。
    彼此聊了一會,基本知道了雙方的情況,宋朝隱建議,賈爾納已成甕中之鱉,就沒必要攻城,幹脆直接讓馬拉哈特投降,如果對方不識趣,再攻城不晚。
    王之孝深以為然,當即派幾個俘虜進城,要求馬拉哈特投降。哈齊木走投無路,知道如果繼續反抗就是死路一條,無奈的向唐軍投降。
    徹底拿下馬拉哈特以後,宋朝隱還急著解決克什米爾那邊的問題,就將整個馬拉哈特交給第二路軍,第四路軍則要全部撤回。王之孝手裏正好還有一個牂牁團,就隨著第四路軍趕到塔那,在那裏駐守。
    王之孝認為,馬拉哈特屬於牂牁族的勢力範圍,賈爾納城也需要一個牂牁團駐守,想著安加布爾原來留了一個新羅團,那裏其實屬於扶桑人的範圍,可以將安加布爾的新羅團調到毗底沙,將毗底沙的牂牁團調到賈爾納,這樣就要從嚴秦那裏要一個扶桑團鎮守安加布爾。
    王之孝想好以後,就派人通知嚴秦,同時派人向範希朝報告進攻馬哈拉特的情況,自己先率軍先駐守賈爾納。
    嚴秦率領第一路軍從巴馬拉東返後,發現帕拉王國還有一些殘餘勢力,就帶部隊一路掃蕩過去,將恒河中下遊一帶全部討平,而後在華氏城短暫休整。
    嚴秦知道帕拉王國東麵還有最後一個屬國迦摩縷波,就帶著第一路軍乘船從恒河向東進發,到了恒河與賈木納河的交匯處,再沿著賈木納河向東北方向進發,終於在6月份到達迦摩縷波。
    迦摩縷波國家不大,隻有約兩三萬軍隊,但是第一路軍到達那裏時,正趕上雨季,經常是大雨滂沱,搞得第一路軍狼狽不堪。
    唐軍抵達迦摩縷波的國都瑙貢(今印度阿薩姆邦中部)後,挑選了一個不下雨的天氣,經過一場大戰,終於攻克瑙貢。迦摩縷波王已經知道,天竺的其他國家基本都被唐軍攻滅,繼續逃跑也沒什麽意義,率領剩餘的部隊全部投降。
    嚴秦在瑙貢留下一個扶桑團,而後率軍西返,在途徑賈木那河沿岸重要城市博格拉(今孟加拉北部)時,覺得此地位置重要,就在此地留下最後一個扶桑團,而後率領鎮桑軍返回華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