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馬士革
字數:5714 加入書籤
嚴秦返回華氏城以後,收到王之孝關於調換部隊的信件,覺得前期因為作戰,有些襄人團配置有些亂,確實需要根據先前的劃分進行調整。
嚴秦認為,已經將帕拉王國徹底征服,沒必要在華氏城留2個扶桑團,就調一個去安加布爾。從此,東天竺的戰鬥完全結束,嚴秦帶鎮桑軍駐守華氏城,等待朝廷後續的指令。
宋朝隱率領第二路軍先回到索木納特,覺得拿下克什米爾以後,在那邊也要留一個襄人團,不然等自己走了以後,還會有新的變亂。
宋朝隱覺得,沒必要在瞿折羅留三個新羅團,決定將駐守在拉傑科德的新羅團抽調過來帶上,乘船沿著海岸線進入印度河,然後溯河而上,一路朝北進發。
第四路軍行至印度河上遊以後,河水逐漸變淺,船隊無法繼續行駛,全軍隻得舍舟登陸,沿著印度河向北進發。
此時已經到了六月底,西天竺的天氣正當炎熱幹旱,部隊在行軍過程中又熱又累。走了幾天後,第四路軍終於到達沙西亞的北部,這裏屬於高原地帶,不像平原地帶那麽炎熱。
當時,唐軍重點進攻沙西亞的南部,在其南部的首都拉合爾派駐了一個團,其北部成了真空地帶。
克什米爾國小心大,想趁機發一筆國難財,派出五千人馬就橫掃沙西亞北部一帶,招降了不少沙西亞殘部,竟然夜郎自大起來。
宋朝隱原來沒把這個小國當做一回事,沒想到他竟然如此能搞事,氣得夠嗆,帶領第四路軍在沙西亞北部一頓猛揍。
那些臨時拚湊的烏合之眾,碰到唐軍的精銳部隊以後,一觸即潰,很快就作鳥獸散,克什米爾軍隊也趕快逃回國內。宋朝隱認為,如果不把克什米爾滅掉,唐軍走了還會作亂,就率軍沿著傑盧姆河一路往北進攻。
沙西亞北部通往克什米爾的沿途,山高路陡,行軍和後勤供應都是問題。宋朝隱認為,沒必要為了一個小國就將全軍押上,令副將索淩超帶領一萬精兵進攻克什米爾,自己帶其他部隊留在勒尼亞爾(今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附近),籌措供應後勤物資。
索淩超率部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滅掉克什米爾,回到勒尼亞爾。宋朝隱就將最後一個新羅團留在勒尼亞爾,鎮守沙西亞北部和克什米爾一帶,自己率領鎮羅軍沿著印度河南返。
等宋朝隱率部回到索木納特時,已經到了八月下旬,此時其他部隊的行動早已全部結束,天竺全部被唐軍征服。
吳元濟率領第五路軍抵達約旦河一帶後,就飽受大食軍的騷擾之苦,後勤補給線幾乎被完全切斷。吳元濟惱了,暫時不去大馬士革,先把後方的大食軍掃蕩幹淨再說。
吳元濟派出人員偵查一番,發現大食軍主要的騷擾兵力來自於約旦河以東的安曼一帶,決心對那裏進行一個大掃蕩。
第五路軍形成一個扇形,向安曼方向攻擊包圍過去。安曼的大食軍非常狡猾,跟唐軍對戰不利後,就撤出城外,一路向南逃跑。
吳元濟的倔脾氣上來了,將部隊分成好幾個部分,一路分散往南搜索,遇到大食軍就一路猛揍。這股騎兵離開安曼一帶以後,由於沒了根據地,自己的補給也成了問題,加上唐軍的不斷打擊,人數越來越少。
吳元濟帶著部隊一直打到亞喀巴,基本將大部分襲擾的騎兵消滅掉,但是還有少量大食殘軍往東南的麥地那方向逃去。
吳元濟發現從亞喀巴就在海邊,從這裏補給路程更短,就留一個羌戎團在這裏,如果來了補給物資,就分出一半人保護運送過去,自己則急匆匆的帶領第五路軍向北進攻大馬士革。
吳元濟帶領部隊還在路上,就有斥候送來關於第六路軍在巴格達一帶戰敗退回的消息。吳元濟知道,這裏麵也有自己的責任,由於第五路軍未能如約攻占大馬士革,向東支援第六路軍,導致第六路軍孤掌難鳴,最終攻城失敗。
吳元濟羞慚不已,決心帶領部隊盡快拿下大馬士革,不能讓別人說自己無能。
吳元濟越是急,大食軍越是不讓他如意,第五路軍靠近大馬士革時,受到了近兩萬大食騎兵的圍追堵截,阻止第五路軍靠近大馬士革。
原來,敘利亞總督穆斯塔法也接到哈裏發馬蒙的嚴令,要求他必須拖住西線的唐軍,守住大馬士革,為東線爭取時間。
吳元濟和兩個副將商議以後認為,大食騎兵機動性強,如果再集中精力去消滅他們,將費時費力,得不償失。
當務之急是排除幹擾,集中主力進攻大馬士革,拿下大馬士革以後,這些騎兵就失去了根基,自然也就消停了。
計議已定後,第五路軍就不再理會那些大食騎兵,一直往大馬士革方向進發。那些大食軍還不死心,繼續騷擾第五路軍,但是隻要他們敢靠近,第五路軍就開槍開炮射擊,將他們擊退。
那些大食騎兵還想襲擾第五路軍的補給線,但是輜重部隊有半個羌戎團跟隨保護,大食軍也很難得手。
第五路軍抵達大馬士革以後,發現這個城市位於一個平原之上,正好可以發揮唐軍的火力優勢,當即擺開陣型,準備攻城。
穆斯塔法將手中所有的部隊都搜集過來,甚至準備了不少火器,準備硬剛唐軍,死守大馬士革。
穆斯塔法認為,唐軍具有火力優勢,在城外對戰,大食軍必輸無疑,隻有在城內想辦法,才有獲勝的希望。
大馬士革的房子多為平頂,方便站人,穆斯塔法決定將大部分兵力分散部署在沿街的重要建築物上,利用炸彈、突火槍、弓箭等武器,阻擊入城的唐軍。
唐軍將城市包圍以後,就開始在城南炮轟城牆,轟了一天,終於轟開一個大的缺口,決定第二天發起進攻。
次日一早,第五路軍先鋒部隊就開始從缺口處攻入城內,唐軍入城比較順利,但是入城以後,就開始遇到街道兩側建築物上的大食軍的猛烈阻擊。這些大食軍或在窗戶後麵,或在房頂上,要麽就是扔炸彈,要麽就是發射突火槍,或者是射箭,使進城的唐軍傷亡很大,進展遲緩。
副將鄒元標帶領第二波部隊入城後,發現大馬士革的新戰法很難對付,街道上的唐軍非常容易成為兩側建築物內大食軍的攻擊對象,而唐軍的火力優勢則難以有效發揮。
鄒元標考慮了一陣,覺得唐軍也必須跟著調整戰法,不能急於向裏進攻,而是采取交替掩護的方式逐個區域清理,一片一片清理過去,這樣才能穩步推進。
唐軍開始分組行動,每個組十人左右,隻要發現哪個房子裏內有大食軍,立即停止前進,一半人依托附近的工事、建築物,與房子裏的大食軍對射,另外一半人則摸到門前,破門而入,沿著樓梯上去消滅大食軍。
這樣一來,入城的唐軍穩步推進,清剿沿途遇到的大食軍,在局部上形成優勢,逐個將建築物內的大食軍消滅。使用這種戰法,唐軍也會有傷亡,而且進展緩慢,但是確實能夠有效擊敗大食軍。
後麵第三波、第四波入城的唐軍,也全部采用這種戰法,逐個房子、逐條街道與大食軍展開爭奪。
城內的戰鬥進入焦灼化,吳元濟和穆斯塔法都非常著急,正在吳元濟關心城內的進展時,城外的大食騎兵也展開了反擊。
一萬多多大食騎兵對著炮陣地和指揮部展開猛烈的衝擊,吳元濟留了兩千步兵保護炮陣地,所以毫不緊張,當即命令炮兵對著衝來的騎兵射擊。
大食騎兵熬過炮擊後,又迎來唐軍火槍的射擊,不管大食騎兵如何衝擊,根本無法衝入唐軍的陣地,反而自身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城外的大食騎兵退卻以後,兩軍的主戰場聚焦在城內,唐軍逐個街區清剿的方式雖然有效,但是進展相對緩慢,大馬士革是一個較大的城市,唐軍打了一天也隻占領了近三分之一的區域。
入夜,城內已經無法再戰,唐軍在搶占的區域內先轉入防禦,吃些幹糧,就地休息,準備第二天再戰。
但是,穆斯塔法不甘心失敗,夜間派出部隊發動夜襲,企圖奪回實地,與轉入防守的唐軍展開了激烈的交戰。
由於夜間視界不良,兩軍憑著感覺相互射擊,唐軍的武器優勢無法發揮,但是唐軍畢竟是防守的一方,可以依托建築物打擊來襲的大食軍。
兩軍交戰了一陣,唐軍發現了大食軍的弱點,因為大食軍的火器需要火把點燃,所以在夜間很顯眼。唐軍的燧發槍無需點燃,隻有在開火時才會有火光。
唐軍指揮員讓唐軍士兵用燧發槍專挑拿火把的大食軍射擊,那些拿火把的大食士兵紛紛被擊斃,剩下的大食軍無法再用火器,隻能用冷兵器和唐軍對戰。
大食軍幹脆直接衝鋒過來,企圖用大刀長矛跟唐軍硬拚,唐軍士兵不玩冷兵器硬拚那一套,拿著燧發槍依托建築物,對能夠看到、感覺到的大食軍進行射擊。
在近戰中,很多大食軍在衝擊的路上就被唐軍擊斃,即使能夠僥幸衝入唐軍陣地內,也會被唐軍群毆。大食軍遭受了重大損失後,被迫撤回去,唐軍也不追趕,仍然就地轉入防禦。
在城內激戰的同時,城外的大食軍也發動了夜襲,又有一股的騎兵企圖偷襲唐軍的炮陣地,唐軍非常警覺,立即對衝來的大食軍射擊。
雖然夜間視界不良,但是唐軍可以憑著聲響,往大食軍的方向射擊,有的子彈射空,但也有的子彈射中馬匹和人員。在唐軍的密集射擊下,大食騎兵根本無法衝過去,隻能留下一堆屍體後黯然撤退。
晝夜連續的作戰,兩軍都非常疲憊,但是誰也不願認輸,第二天天亮以後,唐軍簡單啃了一些幹糧後,又開始沿著街道對城內的建築進行搜索攻擊。
城內的大食軍依然強悍,依托建築物用突火槍、弓弩對唐軍射擊,看到唐軍接近後,還扔出炸彈。唐軍的血性也被激發出來,不顧傷亡,對大食軍占據的建築物進行圍攻。
唐軍已經配發了一些單兵用的小型炸彈,唐軍攻入建築物以後,就用火折子將小型炸彈點燃,扔進有大食軍的房間裏,產生了很好的殺傷效果。
吳元濟感覺這樣打太慢,想起城外已經比較安全,就將炮兵中的一些輕便小炮調給入城部隊,讓他們加大攻勢。
城內唐軍將小炮重點用在大食軍比較多的高大建築物內,隔著60丈以外架炮,對著那些建築物猛轟,將那些建築物炸塌為止,裏麵的大食軍也被壓死、砸死。
自從小炮入城以後,唐軍的攻擊節奏明顯加快,大食軍較多的建築物就用小炮攻擊,普通的建築物就由唐軍交替掩護攻入,提高了進攻的效率。
經過唐軍第二天的猛烈打擊,城內的大食軍已經黔驢技窮,徹底陷入了頹勢,全城大部分被唐軍占領,隻有總督府和一小片區域掌握在大食軍的手裏。
第三天,唐軍拿下其他區域後,開始圍攻總督府。剛開始總督府內的大食軍還想負隅頑抗,但是唐軍用小炮轟開總督府的牆體後,穆斯塔法徹底絕望,當即命令大食軍打白旗投降,他怕再晚一會投降,自己就會被攻入總督府的唐軍擊斃。
大食軍投降之後,吳元濟總算出了一口惡氣,將俘虜的大食軍全部關押起來,並派人清點戰損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