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四路攻法

字數:5869   加入書籤

A+A-


    唐軍追了一陣後,吳元濟感覺也差不多了,也讓人鳴金收兵,開始清理戰場。此役,第四路軍陣亡不到一千人,卻換來對方兩三萬人的陣亡,算是一場大勝。
    打了一場大仗,加上清理戰場,唐軍非常疲憊,吳元濟讓部隊休整兩天,然後向羅馬城推進,準備開始攻城。
    沒想到格林薩爾回到羅馬以後,感覺剩餘的兵力不足以守住羅馬,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轉移到他處,避免在此地被全殲。
    所以,等吳元濟帶領第四路軍抵達羅馬城的時候,格林薩爾已經帶著教皇向北逃往拉文納,隻留下加爾波諾這個夯貨,帶領三千人守城。
    這三千人還都是加爾波諾自己的部隊,法蘭克和教皇國的軍隊全部逃光了。加爾波諾逃過來本來是想投靠別人的,沒想到最後變成背鍋的,氣的他把格林薩爾和格列高利祖宗十八代問候了個遍。
    加爾波諾在各大勢力中周旋慣了,早就無師自通厚黑學,他把眼珠一轉,立即有了主意。
    當第四路軍抵達羅馬城外時,加爾波諾帶著幾個部下,還有幾個修女,打著白旗,帶著禮物,來到唐軍的大營。
    既然是來投降的,唐軍衛兵也就沒有為難他,將他帶到吳元濟那裏,吳元濟帶著翻譯和兩個副將接見了加爾波諾一行。
    加爾波諾見到吳元濟以後,立即彎腰施禮,讚揚唐軍英勇善戰,吳元濟指揮有方,唐軍猶如天兵天將,自己心悅誠服投降,並把羅馬城獻給吳元濟。
    說完,他還打開幾個帶來的裝著金銀珠寶的盒子,當場獻給唐軍,又說那幾個修女貞德純潔,仍保持處子之身,願意獻給吳元濟等將領。
    吳元濟感覺這個加爾波諾會說話,被吹的心花怒放,對其送來的財物也爽快收下,至於那幾個修女,他有點不感冒。
    吳元濟心想,咱爺們喜歡的是少婦,對這種所謂處子之身不感興趣,而且一個個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既不性感,也不漂亮,一點也不動心。
    吳元濟說,唐軍規定,華人不得與異族通婚,這幾個修女你還是帶回去吧,今日我們就進入羅馬,接收此城。
    加爾波諾沒想到吳元濟和他的口味不同,修女沒送成,不過他一點也不尷尬,繼續大獻殷勤,表示願意親自帶領唐軍進城。
    吳元濟不願再跟他廢話,當即令副將鬱景斌帶著一萬人跟著加爾波諾先進城,自己第二天再帶領其餘部隊入城。
    吳元濟第二天入城後發現,城內的重要財物已經被格林薩爾和格列高利帶走了,隻剩一些糧食,當即有些不悅,責令加爾波諾必須籌集一些財物犒賞唐軍,否則還是會懲處他。
    加爾波諾緊張壞了,趕忙逼著城內的富戶拿出一些財物,然後一起交給吳元濟,才勉強過關。
    吳元濟搞了點錢犒賞部隊後,感覺不過癮,又想逮住那兩個家夥,逼著他們把帶走的財物吐出來。於是,部隊在羅馬休整了兩天後,吳元濟留下一個新羅團駐守羅馬,自己帶著部隊繼續向北進軍。
    格林薩爾和格列高利先是逃到拉文納,格林薩爾覺得自己的地盤在倫巴第,又帶領自己的部隊逃回米蘭。
    格列高利帶來的教皇軍加上城內原來的守軍,加起來約有一萬人左右,別看他的部隊不多,但是拉文納卻有地利優勢。
    原來拉文納位於亞得裏亞海西北部的一個海島上,周圍遍布沼澤,隻有一條小道通往大陸,小道中間還有兩處木橋,整個城市易守難攻。
    吳元濟率軍來到拉文納附近,發現此處地形特殊,不便於陸上部隊進攻,就派副將鄒元標率領水軍進攻,自己掉頭往西,進攻佛羅倫薩去了。
    鄒元標領命以後,帶領水軍從亞得裏亞海方向進攻拉文納,他命令戰船上的火炮不停的炮轟拉文納,最後炸的格列高利實在受不了,不得不投降。
    鄒元標率軍入城之後,把格列高利帶到這裏的財物全部起獲,並把格列高利請到船上看押起來,然後順勢向北拿下水城威尼斯,再率領船隊向南進發,繞了一圈,返回羅馬城。
    鄒元標覺得格列高利畢竟是教皇,處理不好容易出現大問題,於是命人將他送到聖彼得大教堂軟禁起來,命令留在這裏的新羅團好吃好喝供著他。
    鄒元標率領水軍繼續向北進發,一直打到比薩,攻下比薩後,吳元濟已經拿下佛羅倫薩,來到比薩與鄒元標匯合。
    鄒元標把在拉文納起獲的財物拿出來,吳元濟在佛羅倫薩也有不少斬獲,也拿出來,一起犒賞將士,第四路軍在比薩好好慶賀了一番,然後繼續向北進攻倫巴第的首府米蘭。
    鄒元標有點不太認可吳元濟這個人,覺得他有點貪財好貨,心狠手辣,報複心強,不太好相處,經常把繳獲來的財物私分或者犒賞將士,雖然能一定程度鼓舞士氣,但是覺得他做的有點過,嚴格說起來算是違反軍紀。
    鄒元標回頭一想,吳元濟畢竟是上級,自己也隻能隱忍,等打完這一仗,鎮東軍必然拆分,到時候就不用跟他共事了。
    劉梧帶領第三路軍沿著多瑙河從東南部攻入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的巴伐利亞公爵亨利,立即帶領所部三萬人抵禦唐軍的進攻。
    沒想到巴伐利亞的三萬人擋不住第三路軍,亨利急忙向西麵的黑森求援,又要來兩萬人,這才勉強擋住第三路軍。
    兩軍在巴伐利亞交戰了一段時間後,亨利又吃了一場敗仗,急忙派人到亞琛求援,希望能夠路易王能夠派出大軍,幫其消滅巴伐利亞的唐軍。
    路易王感到法蘭克王國被好幾路唐軍同時進攻,兵力捉襟見肘,亞琛也需要留守一些兵力,目前隻有格裏烏斯所部有足夠的部隊,於是令格裏烏斯率軍先幫助亨利解決掉第三路軍,然後再回來對付第一、二路唐軍。
    格裏烏斯所部在薩克森森林大戰中,雖然重創第一路軍,但是由於第二路軍及時過來支援,沒能達成殲滅第一路軍的目標,自身也陣亡達三萬人,加上洛泰爾部前期陣亡的一萬人,總共隻剩16萬人。
    薩克森森林大戰後,格裏烏斯和洛泰爾帶領部隊退到漢諾威(今德國中部),在那裏進行休整,救治傷員,補充物資。
    格裏烏斯認為,一、二路唐軍匯合以後,實力增強,已經難以消滅,所以在漢諾威不敢輕舉妄動,準備恢複實力後再與唐軍一較高下。
    格裏烏斯接到路易王的命令後,覺得此時跟一、二路唐軍對峙毫無意義,先南下幫助亨利消滅第三路軍才是上策,於是帶領部隊開始向南部的巴伐利亞進發。
    一、二路軍在於爾岑休整一段時間後,很多輕傷員逐步好起來了,後方又運來大量的彈藥物資,部隊的實力有所恢複。
    烏重胤急召第三路軍加入戰局,就是要牽製法蘭克軍,怎麽可能會讓法軍各個擊破。烏重胤感覺一、二路軍大體恢複實力後,將部隊向南轉移到布倫瑞克(漢諾威東南),並派出斥候嚴密監視格裏烏斯所部的行動。
    期間,烏重胤收到一些消息,劉梧率領第三路軍在巴伐利亞方向打了幾個勝仗,把亨利打的有點受不了,吳元濟率領第四路軍也在意大利方向幹起來了,估計第五路軍也應該差不多拿下英格蘭了,很快就有可能從西部進攻法蘭克。
    綜合以上信息,烏重胤認為,一、二路軍必須要死死看住格裏烏斯大軍,為其他方向的唐軍進展創造機會,甚至在合適的機會下,可以再跟格裏烏斯大軍打一場,單獨消滅這股最大的敵人。
    斥候向烏重胤報告,發現格裏烏斯所部開始拔營,向南部進軍。烏重胤判斷,其絕對是去增援巴伐利亞的法軍,立即命令一、二路軍也向南運動,堵住格裏烏斯所部南下的通路。
    格裏烏斯率軍南下進發了一段路程後,發現大量唐軍斜插過來,擋住了其南下的道路,當即判斷就是一、二路唐軍過來了。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特別是謝長林,急著要去和法軍廝殺,為死去的弟兄報仇。
    烏重胤認為,兩路軍一路打過來,折損不少,身邊隻剩三個扶桑團,總共加起來才五萬多人,隻有法軍的三分之一,不能貿然開戰。
    格裏烏斯也清楚唐軍槍炮的厲害,知道如果強闖過去,肯定要遭到唐軍火力的猛烈阻擊,會損失慘重,所以也不敢輕舉妄動。
    就這樣,兩軍在博克訥姆(漢諾威以南)一帶對峙,誰也不敢先動手,都在等著時局的變化,尋找合適動手的機會。
    就在此時,第五路軍在安特衛普順利登陸,一路向東攻去。安特衛普離法蘭克的國都亞琛不遠,法蘭克在亞琛及其周圍地區總兵力不到五萬。
    路易王這時候著急了,一邊組織兵力阻擋第五路軍,一邊急令格裏烏斯大軍西進,回去保衛亞琛。
    格裏烏斯和洛泰爾感到事態的嚴重性,立即拔營向西進發。烏重胤發現法軍突然向西運動,判斷第五路軍得手了,堅決不能讓格裏烏斯所部回援,給第五路軍拿下亞琛創造有利條件。
    當時,第一、二路軍都是以騎兵為主,在薩克森森林戰役中,第一路軍被迫殺了很多戰馬,但是第二路軍的戰馬損失不多,經過後來補充一些,目前一、二路軍約有一半騎兵、一半步兵。
    烏重胤決定,利用法軍急於西進的情況,爭取打一場預有準備的運動戰、伏擊戰,爭取一戰擊敗這股法軍,為死去的唐軍將士報仇。
    烏重胤令謝長林帶領所有騎兵向西機動,拖住格裏烏斯所部,自己率領所有步兵、炮兵和輜重部隊西進,尋找合適的伏擊戰場,爭取一戰擊敗格裏烏斯大軍。
    為了防止謝長林衝動,烏重胤專門派出自己的副將魏安正跟隨謝長林行動,強調就是拖住格裏烏斯所部,不要硬拚,自己到達合適的伏擊地點後,會通知他們,到時將這股法軍引到預定地點即可。
    謝長林知道此役重大,承諾按照烏重胤的安排,隻是襲擾、拖住格裏烏斯所部,不會硬堵、硬拚。
    兩支部隊分好工以後,就開始各自行動,謝長林率領兩萬多騎兵,朝著西北方向疾馳而去,烏重胤則率領其餘兵力向正西方進軍。
    格裏烏斯率部向西進發不久,謝長林就帶著騎兵追過來,遠遠地對著法軍不斷射擊,如果法軍停下來反擊,謝長林就率軍逃走,如果法軍繼續前進,謝長林就率軍過來繼續射擊。
    唐軍的騎兵機動性好,火槍射程又比弓箭遠,格裏烏斯拿這股唐軍毫無辦法,隻能打一陣走一陣,速度被減慢了很多。
    烏重胤利用謝長林遲滯法軍的機會,率軍趕到比勒費爾德(漢諾威西南),烏重胤認為,此處是一個較大的城市,是多條道路的交匯點,也是格裏烏斯所部最有可能的經過方向,決定在此處以東選擇合適的設伏地點,然後通知謝長林將法軍引過來。
    謝長林發現格裏烏斯所部並沒有走往比勒費爾德方向的那條路,而是有些偏南,於是將騎兵全部集中在法軍的西南側,不斷在南邊襲擊法軍。
    格裏烏斯被謝長林的騎兵惹火了,派出部隊采取迂回陣型,企圖包圍住一些唐軍消滅掉。謝長林發現的早,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跳出包圍圈,逃遠了一些。
    格裏烏斯擊退謝長林所部後,改走靠北的路線,防止繼續被唐軍襲擾。
    謝長林發現法軍已經走上預設的道路,就佯裝被法軍打怕了,不再襲擾法軍,而是按照烏重胤的安排,尾隨在法軍後麵,保持一段距離,監視法軍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