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滅法蘭克

字數:5875   加入書籤

A+A-


    比勒費爾德以東,有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帶,從東部通往比勒費爾德的大路從中穿過,烏重胤選擇此處作為伏擊法軍的地點。
    此處位於薩克森西部,丘陵上也生長著不少樹木,雖然不及薩克森中部那般茂密,但是也足以隱藏唐軍的伏兵。
    烏重胤選擇兩個相對較高,頂端較為平坦的丘陵作為唐軍的炮陣地,並將指揮所設在最高的那個丘陵上。步兵則設在道路兩邊的樹林中,並簡單挖掘了一些工事,作為藏身之處。
    為了防止敵軍發現異常,烏重胤命人用草綠色的布將大炮蓋住,周圍還插一些樹枝,而且每天一換,防止樹枝幹枯讓人看出異常。唐軍步兵挖掘的工事不高,僅能藏身,遠看就像一道土坎,均離道路有些距離,土坎上麵還撒了一些樹葉,插一些樹枝作為掩護。
    唐軍的伏兵剛布置好伏擊陣地不久,斥候就立即過來通知部隊,格裏烏斯的大軍靠近了。
    烏重胤在指揮所上望去,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沿著大路一直向西進發,直奔唐軍設伏地點而來。
    格裏烏斯一路上總感覺有些不對勁,認為唐軍的行動有些異常,但是猜不出到底是哪裏不對勁。
    路易王不停地派人催促,說西部的唐軍已經離亞琛越來越近,要求他帶領部隊盡快趕回亞琛,否則亞琛不保,格裏烏斯也就沒功夫細想,趁著唐軍停止襲擾,帶領大軍往西盡快趕路。
    唐軍伏兵發現法軍接近伏擊圈以後,個個全神貫注、屏氣凝神,不敢發出一點聲響,唯恐驚擾到法軍。
    烏重胤在山上關注著法軍的動向,計算著法軍行軍的距離,待法軍前段部隊進入到唐軍步兵的伏擊範圍內之後,烏重胤開始揮舞旗子,炮兵立即掀開偽裝,裝填炮彈,對著中段的法軍開始射擊。
    法軍中部的部隊突然挨了一頓炮轟,正落在格裏烏斯附近,把他給打蒙了,雖然不清楚這股唐軍怎麽摸到法軍前麵的,但他知道遭到唐軍伏擊了,倉促之下不知道該怎麽應對,最後決定率軍硬著頭皮繼續前進。
    這正是烏重胤預想的效果,如果炮兵打其前段,法軍極有可能後撤,如果打其後段,法軍則會加速前進,隻有打其中段,才能讓唐軍的所有戰力得以發揮。
    唐軍的第一發炮彈炸響以後,唐軍步兵也去掉偽裝,有的利用當前的土坎,有的躲在大樹後,對道路上的前段法軍進行射擊。謝長林聽到炮響以後,立即驅動騎兵向前猛衝,攻擊後段的法軍。
    就這樣,法軍的前、中、後三段同時被唐軍攻擊,首尾不能相顧,全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中段的法軍最慘,唐軍的炮彈像是不要錢似的,不斷地傾瀉過來,炸的法軍死傷慘重。由於前後同時受到攻擊,中段的法軍不知道該往哪裏逃,大部分選擇往前衝,結果和前段法軍一起落入唐軍步兵的伏擊圈。
    唐軍步兵看到湧來的法軍越來越多,就開始分撥次猛烈射擊,以最快的速度裝填發射子彈,讓前段的法軍陷入槍林彈雨之中,被打的暈頭轉向,很多士兵不斷地倒下。
    謝長林率領的騎兵,專心對付後段的法軍,這些法軍逃到哪,他們就追到哪,邊追邊射,就像獵人追逐獵物一樣,看著他們一個個被擊中倒下。
    一貫以智勇雙全著稱的格裏烏斯此時懵圈了,前中後全部受到唐軍的襲擊,無法做出有效的決策,他本能地指揮部隊往前衝,想讓部隊衝過唐軍步兵的伏擊圈。
    可是,很多法軍看到衝過去的法軍大都陷在唐軍的火網中,衝過去的希望非常渺茫。最後中段的有些法軍反應過來,向前、向後都是死,往左右兩邊逃才有活路。
    前段的法軍被唐軍的步兵包圍住,不斷地被射殺,人數越來越少,隻有一部分躲在樹後,還能暫時擋住唐軍的子彈。但是唐軍在殺傷了大量的法軍之後,開始從原來的射擊位置走出來,圍殲最後的法軍。
    後段的法軍,根本跑不過唐軍的騎兵,一個個被追著打,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掉,隻能是成批的被射殺。
    隻有中段的法軍在被炮兵大量殺傷以後,往左右兩側的樹林裏奔逃,才逐漸跑出了唐軍的炮火覆蓋區,撿了一條性命,他們再也不敢返回戰場,從樹林中繞行,然後向西奔逃而去。
    戰鬥約持續了半天,幾乎是唐軍一邊倒的屠殺,法軍陣亡過半,前段、後段的幸存者全部投降,中段大部分被炮擊身亡,或者闖進前段被擊斃,隻有一萬多人成功逃走。
    戰後清點戰場,法軍陣亡達八萬人,六萬多人被俘,大部分身上帶傷,一萬多人逃跑。唐軍總陣亡人數隻有幾百人,受傷人數約在三千多人,這是一場空前的勝利。
    烏重胤命令唐軍將所有法軍俘虜集中起來,綁住雙手,然後開始打掃戰場,將法軍屍體草草掩埋,唐軍陣亡的將士也集中掩埋起來。
    此戰由於發生在薩克森西部的森林地帶,所以也稱為薩克森西部森林之戰,上次的戰役則稱為薩克森中部森林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法軍統帥格裏烏斯也被唐軍的炮彈炸死,副帥洛泰爾帶著一萬多殘兵向西逃亡,準備逃回亞琛。
    戰後,謝長林哭了,很多第一路軍的將士都哭了,他們終於擊敗法軍,一雪前恥,為上次陣亡的戰友們報了仇。
    烏重胤知道,此時不是釋放情緒的時候,命令唐軍押著俘虜向西進軍,然後接著攻打比勒費爾德,比勒費爾德隻有幾千兵力,很快就被唐軍拿下來。
    烏重胤在這裏讓唐軍在這裏休整兩天,補充一下彈藥物資,在此留下傷員和法軍俘虜,再留下一個扶桑團,然後帶領其他唐軍繼續向西進攻,準備配合第五路軍拿下亞琛,徹底滅亡法蘭克王國。
    路易王將手中的三萬機動兵力交給大將理查德,讓他率軍在西部抵擋住第五路軍,又在亞琛周圍拚命搜集兵力,湊了兩萬人守衛亞琛。
    路易還命人從法蘭克南部再抽調兵力,但是上次格裏烏斯征集的15萬大軍,大部分就是從法蘭克中南部征調而來,法蘭克南部已經很難再抽調出大規模的部隊。
    最後,隻有康納侯爵從巴黎方向調集了一萬人的部隊前來亞琛勤王,而路易王望眼欲穿的格裏烏斯大軍,一直沒有消息。
    理查德的部隊,不管是數量上,還是戰鬥力上,根本不是第五路軍的對手,被第五路軍打的節節敗退,一直退到馬斯特裏赫特,靠著馬斯河的阻擋,才暫時擋住了第五路軍。
    馬斯特裏赫特距離亞琛隻有兩天的路程,路易王急瘋了,派人急催格裏烏斯所部,結果等來的是長子洛泰爾帶著一萬多敗兵逃回的消息,其餘部隊全被唐軍消滅。
    路易王快要崩潰了,最後是將死馬當作活馬醫,將城內的兩萬人也交給康納侯爵,讓他帶著三萬人向東抵禦烏重胤所部,自己和兒子洛泰爾帶著一萬多殘兵守衛亞琛。
    康納侯爵腸子都悔青了,自己躲在巴黎不好嗎,非要當這個大頭蒜,格裏烏斯的16萬大軍都敗了,自己這臨時拚湊的三萬人能擋住唐軍嗎?
    康納侯爵覺得亞琛以東還有萊茵河作為天險,於是率軍一路向東狂奔,終於在唐軍前麵抵達萊茵河。
    烏重胤率領唐軍抵達萊茵河東岸時,康納侯爵已經破壞了橋梁,烏重胤望河興歎,隻能讓人一邊搜集船隻,一邊派人到其他地方尋找有橋梁的地方。
    康納侯爵雖然暫時擋住了烏重胤的部隊,但是亞琛西麵的形勢卻惡化了。
    宋朝隱采取聲東擊西的戰術,突然在馬斯特裏赫特以南渡過馬斯河,然後扔下理查德的部隊不管,直撲亞琛而去。
    理查德慌了,趕忙率軍追去,沒想到又中了宋朝隱的誘敵深入之計,在海爾倫一帶被第五路軍伏擊,全軍戰敗,除了少量人員逃到亞琛外,其他人員或死或降,連理查德本人都被唐軍俘虜。
    加上各處逃來的潰兵,路易王在亞琛能夠集中的兵力不足兩萬,他將所有兵力交給洛泰爾,讓他負責守城。
    洛泰爾傻了,手下的那幫將士也傻了,他們全部是殘兵敗將,早就被唐軍打怕了,現在居然還想用他們抵擋唐軍。
    洛泰爾和幾個手下一合計,第五路軍眼看就要打到亞琛,憑他們肯定守不住亞琛,不如趕快轉移到其他地方躲一躲。
    洛泰爾說幹就幹,當天下午以索要軍餉為名,從亞琛的府庫中夥取一筆資金,然後就帶著錢和部下,向西南方向逃去。
    正好康納侯爵走了,巴黎空了,洛泰爾一夥幹脆就直接跑到巴黎,鳩占鵲巢,在那裏先享受一把再說。
    等宋朝隱帶領第五路軍抵達亞琛時,亞琛已經成為一座空城,很多士兵和百姓都跑了,路易王帶著兩個老婆和兩個年幼的兒子,躲在宮中不知所措。
    第五路軍入城後,也沒為難路易王一家,隻是將他們軟禁在王宮裏,然後接收府庫,在此休整兩天,派人打聽其他各路軍隊的情況。
    烏重胤最終還是率軍渡過萊茵河,擊敗康納侯爵,然後揮師向西,在亞琛與第五路軍揮師。
    第三路軍經過幾次交戰,最終擊敗亨利公爵,占領巴伐利亞,在那裏留下一個扶桑團,然後繼續向西進攻,一直打到萊茵河畔的海德堡,聽說第五路軍已經拿下亞琛,就暫時停在海德堡休整。
    第四路軍最終擊敗倫巴第總督格林薩爾,在米蘭留了一個新羅團,然後向西越過阿爾比斯山,打到馬賽,在那裏暫時休整。
    烏重胤和宋朝隱、謝長林商議一番後認為,雖然拿下了法蘭克首都亞琛,並消滅了其主力,但是法蘭克西部的國土還沒有占領,洛泰爾在巴黎僭稱偽王,仍然有一定的號召力,各軍必須繼續進攻,奪占法蘭克所有領土。
    烏重胤以法蘭克各軍總指揮的名義下達命令,烏重胤率領一萬鎮胡軍鎮守亞琛;謝長林率領一、二路軍剩餘兵力(含一個扶桑團),另加上第五路軍的一部分水軍,揮師向西北方向進攻丹麥、瑞典、挪威一帶;第三路軍沿著萊茵河南下,首先拿下斯特拉斯堡,然後向西南方向進軍,最後占領裏昂;第四路軍向西進攻,首先拿下圖盧茲,最後占領波爾多。第五路軍向西南方向進軍,首先進攻巴黎,然後經奧爾良最終打到南特。
    命令發出後,各軍就開始執行,按照各自的目標進行開展攻擊行動。
    第五路軍立即向西南方向進軍,成功拿下巴黎,捉住洛泰爾,並在那裏駐守一個扶桑團,然後一直打到南特,在那裏放了一個新羅團;第四路軍向西順利打到波爾多,在那裏留下一個新羅團;第三路軍一路打到裏昂,在那裏放了一個扶桑團,手裏還剩一個扶桑團。
    宋朝隱認為,英格蘭方向的愛爾蘭、蘇格蘭方向還沒清剿,於是派人到劉梧那裏要來這個扶桑團,然後帶著部隊從南特乘船出發,去進攻愛爾蘭一帶。
    宋朝隱率軍到達愛爾蘭一帶後,發現埃格伯特在這裏居然成了氣候,征服拉攏了不少當地的部落,以都柏林為中心,建立了一個小國。
    宋朝隱立即對埃格伯特所部發起進攻,攻滅了這個小國,然後在都柏林留下那個扶桑團,負責整個愛爾蘭島。
    宋朝隱率軍又到蘇格蘭一帶征討了一番,確保這裏的部落臣服於大唐,由於手裏已經沒有襄人團,宋朝隱將此處納入駐守布特爾(利物浦)的那個扶桑團管理。
    宋朝隱完成這些征服活動後,認為徹底完成了任務,於是率軍返回南特,等待朝廷的進一步安排。
    謝長林帶著三萬多人,從亞琛往東北方向進發,一路上討平法蘭克殘餘的勢力,後麵越過易北河,攻入丹麥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