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十字路口抉擇心之所向外界之聲

字數:9821   加入書籤

A+A-


    小升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終於在初夏時節,隨著統考成績的公布,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林小圈的成績單,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林家激起了層層漣漪。數學:100分。英語:99分。語文:92分。總分291分,穩穩超過了本市“重點初中小升初統一測評”的最低資格線,更關鍵的是,他憑借之前獲得的全市青少年編程大賽冠軍的頭銜,獲得了優先進入第一梯隊頂尖中學麵試環節的“通行證”。
    這三所象征著不同教育路徑和未來的學校,如同三座風格迥異的燈塔,矗立在林小圈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航道上:
    鋼鐵中學:以其強大的理工科背景,尤其是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領域的霸主地位而聞名。這裏是計算機天才、編程高手的聚集地,擁有全市最頂尖的信息學教練資源和實驗室設備。進入鋼鐵中學的信息學班,意味著從初中開始,就將接受係統化、高強度的信息學訓練,目標直指全國乃至國際的信息學競賽獎牌。對於熱愛編程的林小圈來說,這裏無疑是夢想的殿堂。
    南城附屬中學(南附中學):一所曆史悠久、以綜合實力和極高“重點高中”升學率著稱的傳統名校。它的“重點班”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匯聚了各科均衡發展的頂尖學生。進入南附重點班,意味著一條更為穩妥、被社會廣泛認可的“學霸”晉升之路,目標是三年後考入最好的高中,繼而衝擊頂尖大學。在大多數家長眼中,這是一條“正途”,是光宗耀祖的康莊大道。
    二上中學:一所新興的、注重國際化視野和創新素養的學校,提供豐富的選修課和社團活動,風格更為開放和多元。它像是一個充滿未知與可能的萬花筒,吸引著那些不願被傳統教育模式束縛的學生。
    這三所學校的麵試邀請函,如同三枚沉甸甸的勳章,也像三份指向不同未來的地圖,擺在了林小圈和他的家人麵前。
    一、 麵試風雲:展現真實自我的較量
    接下來的幾周,林小圈經曆了他十二年人生中最為密集和緊張的一係列考核。
    首先是二上中學的麵試。麵試在一個充滿設計感的開放式空間進行,氛圍相對輕鬆。麵試官更關注他的興趣愛好、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對新鮮事物的看法。他們讓林小圈描述他最喜歡的編程項目,詢問他如果組織一次班級活動會如何策劃,甚至聊了聊他對最近某部科幻電影的理解。林小圈雖然有些緊張,但談到編程和創意時,眼睛裏自然流露出的光芒,以及他邏輯清晰的表達,顯然給麵試官留下了不錯的印象。然而,當被問及“如果你的編程愛好與基礎學科學習出現時間衝突,你會如何取舍”時,林小圈猶豫了,他誠實地回答:“我……我會盡量兼顧,但可能……會更想先把程序調通。”這個回答,在崇尚“均衡發展”的二上中學看來,或許顯得略微“偏科”。幾天後,二上中學發來了委婉的拒絕信,理由是他的學科綜合表現(尤其是語文)與學校培養“通才”的目標略有差距。
    雖然有些失落,但林小圈很快調整了心態,因為更重要的兩場硬仗——鋼鐵中學和南附中學的麵試接踵而至。
    鋼鐵中學的麵試分兩輪。第一輪是群體項目,將十來個孩子分成小組,要求在限定時間內,用給定的材料(包括一些簡單的電子元件和編程模塊)設計並演示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林小圈所在的小組抽到的題目是“設計一個智能教室節能係統”。在其他孩子還在爭論分工和方案時,林小圈已經迅速在腦海裏勾勒出了係統框架:光線傳感器控製燈光、人體紅外感應控製風扇、核心控製單元……他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小組的技術核心,用簡潔的語言分配任務,自己則專注於最核心的控製邏輯編程。在演示環節,他條理清晰地闡述了係統原理和創新點,雖然實物模型略顯粗糙,但程序運行穩定,邏輯完美。麵試官們,尤其是那位目光銳利的信息學總教練,頻頻點頭。
    第二輪是單獨麵試。麵試官的問題極具針對性:“你認為在編程中,最重要的是嚴謹的邏輯,還是天馬行空的創意?”“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倫理問題?”“如果一次重要的競賽失敗,你會如何調整心態?”這些問題超越了課本知識,直指思維深度和學科熱情。林小圈在回答時,完全沉浸在了他所熱愛的領域裏,眼神專注,語氣堅定,甚至在某些問題上與麵試官進行了短暫的探討。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愛和與之匹配的潛力,幾乎無法偽裝。離開麵試教室時,他看到那位總教練對他露出了一個幾乎難以察覺的、帶著讚許的微笑。
    南附中學的麵試則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嚴謹、規範,甚至帶著一絲不苟的學術氣息。麵試在一個布置得像小型會議室的房間裏進行,三位麵試官表情嚴肅,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科知識、學習習慣和未來規劃上。
    “林小圈同學,你的數學和英語成績非常優秀,但語文成績相對是短板,你計劃如何在初中階段彌補這一差距?”
    “請闡述一下你對‘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話的理解。”
    “如果進入南附,你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分別是什麽?”
    這些問題標準、傳統,卻切中要害。林小圈回答得中規中矩,他強調了會加強閱讀和練筆來提升語文,認同勤奮的重要性,目標設定為“打好基礎,爭取考上重點高中”。他的回答穩妥,符合南附對“好學生”的期待,但少了在鋼鐵中學麵試時那種迸發的激情和獨特的光彩。整個過程,他更像是在完成一套規定動作,標準,卻缺乏即興的華彩。
    等待結果的日子是煎熬的。林小圈表麵如常,每天上學、放學、寫作業、偶爾逗逗妹妹,但內心的忐忑隻有他自己知道。顧無雙將一切看在眼裏,隻是默默地在生活上給予更細致的照顧,絕口不提擇校,營造出一種外鬆內緊的氛圍。而林大強,則延續著之前的沉默,仿佛這件事與他無關,但顧無雙偶爾能捕捉到他瀏覽教育論壇時凝重的表情,以及聽到電話鈴響時瞬間的緊張。
    終於,在兩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兩封承載著不同未來的信件幾乎同時抵達。
    鋼鐵中學的錄取通知:誠摯邀請林小圈同學加入我校“信息學特色班”。
    南附中學的錄取通知:熱烈祝賀林小圈同學被我校“初一年級重點班”錄取。
    喜悅如同爆炸的煙花,瞬間照亮了林小圈的小臉,他拿著兩封信,在客廳裏興奮地轉了好幾個圈!但很快,煙花散去,一個更加艱難、更加沉重的選擇題,赤裸裸地擺在了麵前。
    二、 家庭會議:三代人的觀念角力
    這是一個周末的傍晚,晚飯後,一家人坐在客廳裏。氣氛不像慶祝,反而有種無形的凝重。兩封錄取通知並排放在茶幾上,像兩道開啟不同世界的大門。
    “太好了圈圈!兩個都是好學校!”顧無雙率先開口,聲音帶著欣慰和鼓勵,“這是你自己努力得來的成果,爸爸媽媽為你驕傲。”她刻意將選擇權前置,目光溫和地看向兒子,“現在,我們需要好好想想,哪一個更適合你。”
    林小圈臉上的興奮勁兒已經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糾結。他看看左邊的信,又看看右邊的信,小手無意識地絞在一起。“鋼鐵中學……編程很厲害,我特別喜歡他們的信息學班。但是……南附中學升學率好像更高,考上重點高中的人最多……”他喃喃自語,眼神裏充滿了迷茫。對於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說,這個抉擇太過重大,一邊是熾熱的興趣和天賦所在,一邊是更被社會認可、看似更“穩妥”的前途。
    一直沉默的林大強,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麽,但最終還是咽了回去,隻是端起茶杯,深深地喝了一口,目光複雜地落在兩封信上。
    就在這時,家裏的座機電話刺耳地響了起來。林大強起身去接,話筒裏傳來了林大年中氣十足、帶著不容置疑權威的聲音。
    “大強啊,圈圈學校定下來沒有?我聽說他考得不錯,能去南附和鋼鐵?”林大年的消息總是如此靈通,仿佛在兒子家安裝了無形的監控。
    “嗯……是,都收到通知了。”林大強的聲音有些幹澀。
    “那還有什麽可猶豫的?”林大年的語氣立刻變得斬釘截鐵,“當然是南附!這還用選嗎?鋼鐵中學,聽名字就知道,搞那些歪門邪道,什麽電腦啊編程啊,那能當飯吃嗎?小孩子心性不定,就是圖個好玩!之前都是為了優先麵試名額,南附才是正經讀書的地方!成績、升學率,那才是硬道理!圈圈那個語文成績,正好去南附好好抓一抓,把基礎打牢!聽我的,選南附,絕對錯不了!我這輩子吃的鹽比你們吃的米還多,還能看錯?”
    林大強握著話筒的手指關節微微發白。父親那熟悉的話語,那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將一切與升學無關的興趣視為“玩物喪誌”的邏輯,像一把陳舊的鑰匙,瞬間打開了他記憶深處那個塵封已久的、布滿灰塵和鏽跡的匣子。
    他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時代,那個渴望無線電零件和航模發動機的自己,站在威嚴的父親麵前,所有的請求和辯解,都被一句“學習才是正事”輕易駁回。那種被否定、被壓抑、溝通無門的窒息感,時隔二十多年,依然如此清晰,如此刺痛!他當年沒有勇氣反抗,或者說,反抗的結果早已注定是失敗。他最終走上了父親安排的道路,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工程師,但內心深處,那個關於熱愛與夢想的角落,是否從未真正滿足過?
    而如今,父親的手,又一次伸了過來,越過他,想要直接安排他兒子的人生軌跡!一股混雜著憤怒、屈辱、以及深藏心底的、對自身無力反抗命運的暴躁情緒,如同岩漿般在他胸腔裏翻湧、衝撞!他幾乎要對著話筒吼出來:“我的兒子,我自己會管!”
    但是,幾十年形成的對父親的畏懼和那種近乎本能的“服從”慣性,像一道無形的枷鎖,牢牢鎖住了他的喉嚨。他張了張嘴,最終發出的,卻是一聲沉悶的:“……嗯,知道了。”
    掛了電話,林大強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他回到沙發,重重地坐下,整個人像一座即將噴發卻又被強行壓抑的火山,周身散發著低氣壓。
    “是爸的電話?”顧無雙問,其實她早已從林大強的表情和隻言片語中猜到了內容。
    “嗯。”林大強從鼻子裏哼出一個音節。
    “爺爺說什麽了?”林小圈敏感地察覺到氣氛的變化,小聲問道。
    顧無雙看了丈夫一眼,見他完全沒有開口的意思,便盡量用平和的語氣轉述:“爺爺覺得,南附中學學習氛圍更好,更有利於你打好基礎,考上重點高中。”
    林小圈“哦”了一聲,低下頭,不說話了。爺爺的意見,在他心裏是有分量的,那種傳統的權威感,讓他感到壓力。
    顧無雙看著這對陷入沉默的父子,心中了然。她知道,林大強內心正在經曆劇烈的風暴,但他選擇了最無效的方式——沉默和逃避——來應對。她不能讓他把這種壓力直接轉嫁到兒子身上。
    “圈圈,”顧無雙的聲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她看向兒子,目光清澈而堅定,“爺爺的意見,是出於他對你的關心,我們可以參考。但是,最終去哪裏上學,是你自己的事情。這個選擇,關乎你未來至少三年的學習生活,甚至更遠。所以,爸爸媽媽希望,你能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做出一個讓你自己不會後悔的決定。”
    她頓了頓,強調道:“無論你選擇哪一個,爸爸媽媽都會支持你。”
    這句話像一縷春風,稍稍吹散了林小圈心頭的陰霾,但也讓他更加糾結了。他感激媽媽的信任,可“內心的聲音”到底是什麽?是那個一提到編程就心跳加速、眼睛發亮的衝動,還是那個對南附高升學率、對“好學生”標簽潛意識的向往和恐懼?
    “我……我再想想。”林小圈的聲音帶著迷茫和掙紮。
    林大強始終一言不發,他猛地站起身,一言不發地走向陽台,摸出煙盒,點燃了一支很久沒抽的煙。煙霧繚繞中,他的背影顯得格外孤寂和僵硬。他用這種方式,宣告了自己在這場家庭決策中的“棄權”和逃避。
    三、 關鍵引導:來自“未來”的回響與共鳴
    家庭會議無果而終,選擇的重擔,似乎完全壓在了林小圈稚嫩的肩膀上。接下來的兩天,他變得有些魂不守舍,吃飯不香,玩遊戲也提不起勁,經常對著兩所學校的宣傳資料發呆。
    顧無雙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她知道,此刻過多的介入反而不好。她相信兒子有能力做出選擇,隻是需要一點時間和恰當的引導。
    就在這時,林小強再次出現了。他仿佛總能在這個家庭最需要微妙平衡的時刻,扮演那個關鍵的“催化劑”。
    周六下午,林小圈正煩躁地在自己房間裏,對著電腦屏幕上一串代碼發呆,那是他之前設計的一個小遊戲,此刻卻無法讓他感到往日的愉悅。
    “圈圈,在忙嗎?”林小強敲了敲門,探進頭來。
    “小強。”林小圈無精打采地打了個招呼。
    林小強走進來,很自然地拉過椅子坐在他旁邊,目光掃過屏幕上的代碼,笑了笑:“遇到bug了?看起來心情不太好啊。”
    林小圈歎了口氣,把麵對兩所學校不知如何選擇的煩惱,一股腦兒地倒了出來。“……鋼鐵中學的信息學班真的很好,我麵試的時候感覺特別對路,那裏的教練好像也很看好我。可是南附……大家都說南附好,升學率高,爺爺也堅持讓我去南附。媽媽說讓我自己選,可是……我好怕選錯了。”
    林小強靜靜地聽著,沒有立刻給出建議。他等林小圈說完,才緩緩開口,語氣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平和與洞察:“圈圈,你覺得,對於現在的你來說,什麽是最重要的?是別人覺得‘對’的路,還是你自己真正熱愛、並且能讓你感到快樂和充滿動力的路?”
    林小圈愣住了,喃喃重複:“熱愛……動力……”
    “對啊,”林小強引導著他,“你可以試著想象一下。想象你去了南附中學,每天麵對的是大量的習題、激烈的排名競爭,所有人都盯著考試成績。你的大部分時間都要用來‘彌補’你的語文,可能隻有很少的時間能碰你心愛的編程。三年後,你或許真的能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重點高中,但那個時候,你對編程的熱情,還可能像現在這樣熾熱嗎?你可能會成為一個大家眼中的‘學霸’,但你會不會……覺得少了點什麽?”
    林小圈的眼前,隨著林小強的描述,仿佛真的浮現出那樣一幅畫麵:他在題海中掙紮,偶爾想起編程,卻感覺那已經是一個遙遠而模糊的夢,心裏空落落的。
    “你再想象一下,你去了鋼鐵中學,”林小強的聲音帶著一種奇異的誘惑力,“那裏有全市最好的信息學實驗室,有誌同道合的同學,你們可以一起討論算法,一起熬夜調試程序,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你可能也會很累,壓力很大,但當你解決一個難題,當你和團隊一起完成一個項目,那種成就感……是不是光想想,就覺得心跳加速?”
    林小圈的眼睛漸漸亮了起來,那種沉浸在編程世界裏的純粹快樂,那種攻克難題後的巨大滿足感,是他真實體驗過、並且無比眷戀的。
    “我……我好像,更喜歡在電腦前解決問題的時候。”林小圈小聲地,但比之前任何時候都要清晰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林小強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那是一種帶著欣慰和“果然如此”的了然。他看著林小圈,眼神深邃,仿佛透過時空,看到了某個既定的未來。
    “圈圈,你知道嗎?”林小強的聲音變得更輕,卻像重錘一樣敲在林小圈的心上,“在我的……嗯,在我的感覺裏,你天生就是屬於那種地方的。你的思維模式,你的專注力,你對邏輯和創造的熱愛,都在指向那裏。選擇一條看似‘穩妥’卻可能磨滅你光芒的路,或許安全,但未必值得。而選擇一條能讓你盡情燃燒、發揮天賦的路,即使有風險,但那奮鬥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
    他停頓了一下,仿佛下定了某種決心,用一種近乎耳語,卻又無比清晰的聲音說:
    “而且,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秘密……如果是我來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和你做出一樣的選擇。”
    林小圈猛地抬起頭,震驚地看著林小強。他從這位好朋友的話語和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篤定和共鳴,仿佛他們之間存在著某種超越朋友的、奇妙的聯係。小強的理解和支持,不像媽媽那樣是無條件的包容,更像是……一種來自同道中人的認可和召喚。
    “小強,你……你也覺得鋼鐵中學更好?”林小圈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林小強微笑著,重重地點了點頭,眼神裏閃爍著和林小圈談起編程時相似的光芒:“當然。那裏才是夢想開始的地方。說不定……我們以後,還能在那裏見麵呢。”
    這句意味深長的話,像最後一塊拚圖,嵌入了林小圈混亂的思緒中。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氣和清晰感,從他心底升騰而起。所有的迷茫、猶豫、對外界評價的恐懼,在這一刻,仿佛被一道強烈的光芒驅散。
    他知道了,他想要的是什麽。
    四、 塵埃落定:邁向屬於自己的星辰大海
    當天晚上,林小圈再次將全家召集到客廳。他的表情不再是之前的糾結和不安,而是帶著一種下定決心的平靜和堅定。
    他走到茶幾前,拿起那封來自鋼鐵中學的錄取通知,緊緊地攥在手裏,然後抬起頭,目光依次看過媽媽、爸爸,最後落在虛空處,仿佛在對自己宣告:
    “爸爸,媽媽,我決定了。我要去鋼鐵中學,讀信息學班。”
    顧無雙的眼中瞬間湧上了欣慰和釋然的笑意,她走上前,輕輕擁抱了一下兒子:“好,圈圈,媽媽支持你!這是你自己的人生,勇敢去追求你想要的!”
    林小圈看向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的父親林大強。
    林大強身體幾不可查地震動了一下。他抬起頭,看向兒子。兒子那雙清澈的眼睛裏,沒有了彷徨,隻有不容置疑的決心。這種眼神,像一麵鏡子,照出了他年少時渴望卻未能擁有的勇氣。他想起了父親的電話,想起了自己內心的憤怒與懦弱,想起了林小強那些直擊靈魂的話語……複雜的情緒在他胸中翻騰,最終,化作了一聲悠長的、仿佛卸下千斤重擔的歎息。
    他依然沒有說什麽支持或反對的話,隻是極其緩慢地,幾乎難以察覺地,點了一下頭。然後,他站起身,默默地走回了臥室。這個簡單的動作,對於林大強而言,已經意味著最大的讓步和無聲的認可。他沒有像他父親那樣強行幹預,他守住了那道脆弱的、名為“尊重”的底線。
    林小圈看著父親的背影,心裏忽然明白了什麽。爸爸的沉默,或許就是他所能給出的,最艱難的支持。
    他轉向媽媽,露出了這些天來第一個真正輕鬆而燦爛的笑容:“媽,幫我回複鋼鐵中學吧!就說,林小圈非常榮幸,並確認加入!”
    “好!”顧無雙用力點頭,眼眶微微濕潤。
    這一刻,林小圈仿佛聽到了一聲清脆的解鎖聲。那不是保險箱密碼鎖的聲音,而是他人生道路上,第一道自主選擇的門,被他親手開啟的聲音。門後,是一條充滿挑戰、卻也閃爍著獨屬於他的夢想光芒的道路。
    他知道,選擇了鋼鐵中學,意味著他將走上一條與大多數同齡人不同的路,一條更專注、也更需要毅力的路。他可能會麵對更多的質疑,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平衡信息學與其他學科。但是,當想到那片由代碼和算法構成的、無限廣闊的星辰大海時,他內心的激動和期待,遠遠超過了所有的不安。
    而林小強,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無人察覺的、帶著深遠意味的微笑。命運的齒輪,似乎正沿著他記憶中的軌跡,緩緩扣合。他和他,將在那片孕育未來的土地上,再次相遇。
    屬於林小圈的,嶄新的中學時代,即將拉開序幕。等待他的,將是更強大的對手,更複雜的知識,以及,那個在編程世界裏,不斷超越自我的、永無止境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