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暗室博弈
字數:4599 加入書籤
民國二十九年(1940)六月的宜昌,在連綿的陰雨中顯得格外壓抑。翌日清晨,謝文淵換上整潔的將官服,對著鏡子仔細整理儀容。鏡中的男人麵容清臒,眼角已爬上細密的皺紋,唯有那雙眼睛依然銳利如鷹。
“旅座,車備好了。“程啟明在門外低聲道,“王參謀特意交代,今天的會議...各方人物都會到場。“
謝文淵最後正了正軍帽:“知道了。“
軍事會議設在原宜昌府衙的議事廳。當謝文淵步入會場時,立即感受到數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長條會議桌旁已經坐滿了人,從將星閃耀的高級將領到文職官員,涇渭分明地分坐兩側。
“謝旅長,這邊請。“王振邦指引他在靠後的位置坐下。
會議開始前最後進來的是一位佩戴上將軍銜的老者,會場頓時安靜下來。謝文淵認出這是軍政部次長劉斐,沒想到連這樣的人物都親自到場。
“諸位,“劉斐的聲音洪亮,目光緩緩掃過全場,“今日之會,既為總結宣昌戰事,也為研討後續防務...“
他的開場白尚未結束,會議室的門突然被推開。徐遠帆帶著兩名助手徑直走進,向劉斐敬禮後,在預留的位置坐下。這個小小的插曲,讓會場的氣氛更加微妙。
會議進行到一半時,話題果然轉向了遊擊第五旅的戰績。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的文職官員站起身,手裏拿著一份文件。
“根據多方核查,遊擊第五旅上報的戰果存在諸多疑點。“他推了推眼鏡,“比如五月十七日的戰鬥,貴部聲稱擊斃日軍四百餘人,但根據日方資料,該日他們僅陣亡八十餘人...“
謝文淵平靜地回應:“日軍向來隱瞞傷亡數字,這不足為奇。“
“那這個呢?“徐遠帆突然開口,取出一張照片推到桌上。照片上是一本破損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背景明顯是遊擊第五旅的駐地。
會場一片嘩然。
“這是在貴部駐地發現的,“徐遠帆冷冷道,“謝旅長作何解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謝文淵身上。他緩緩站起身,拿起照片仔細端詳,忽然笑了:“徐站長,這本書是在哪個具體位置發現的?“
“就在你們政治部的文件堆裏。“
“那就奇怪了。“謝文淵轉向會場眾人,“這本書是我部在宣昌戰役中繳獲的日軍物資之一,原本是要上繳戰區司令部的。諸位若是不信,可以查看繳獲物資清單,編號為XC0731。“
他從容地從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這是當時的繳獲清單副本,請過目。“
清單在眾人手中傳閱,果然找到了對應的編號。會場的緊張氣氛稍有緩和。
“即便如此,“那個文職官員不甘心地追問,“為何不及時上繳?“
“戰事緊急,一時疏忽。“謝文淵坦然道,“若是因此獲罪,謝某甘願受罰。“
劉斐適時打斷:“此事容後再議。現在繼續討論防務問題。“
會議在詭異的氣氛中繼續進行。輪到謝文淵匯報時,他走上講台,展開自己帶來的地圖。
“宣昌之戰的經過,諸位已經知曉。在此,我想特別說明的是...“他的教鞭在地圖上移動,“日軍的戰術正在發生變化。“
他詳細分析了日軍在炮火協同、登陸作戰等方麵的新特點,並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專業而深入的見解,讓在場不少將領頻頻點頭。
“因此,“他最後總結,“單純依靠陣地防禦已不足夠,必須建立更加靈活的防禦體係。“
匯報結束後,劉斐率先鼓掌:“謝旅長的分析很有見地。“他轉向眾人,“這樣的實戰經驗,正是我們最需要的。“
便在這時,會議室的門再次被推開。一個傳令兵匆匆走進,在劉斐耳邊低語了幾句。劉斐的臉色微變,隨即宣布:“臨時接到通知,委座要親自聽取宣昌戰事的匯報。“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愣住了。徐遠帆的臉色尤其難看,他顯然沒有料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
散會後,謝文淵被單獨留下。在劉斐的辦公室裏,這位上將一改會場的嚴肅,親自給他倒了杯茶。
“文淵啊,“劉斐歎了口氣,“今天的局麵,你也看到了。“
“卑職明白。“
“你不明白。“劉斐搖頭,“有人想要借題發揮,目標不止是你。好在陳長官力保,委座也親自過問...“
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雨幕:“你去準備一下吧,下午隨我去見委座。“
謝文淵心中震動,麵上依然平靜:“是。“
走出府衙時,雨已經小了很多。王振邦等在門口,低聲道:“謝旅長,有人想見您。“
他們穿過幾條小巷,來到一處僻靜的茶館。在二樓的雅間裏,謝文淵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趙啟明。
“謝旅長,別來無恙。“趙啟明起身相迎,臉上帶著意味深長的笑容。
“趙旅長這是?“
“明人不說暗話。“趙啟明示意他坐下,“今早的會議,徐遠帆吃了癟,不會善罷甘休。“
謝文淵不動聲色:“趙旅長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趙啟明壓低聲音,“隻是想提醒謝旅長,有些人,你動不得。“
“謝某一介武夫,不懂這些。“
趙啟明笑了笑,從懷中取出一張照片推過來。照片上是一個穿著學生裝的少女,正在武漢大學的校門前微笑。
“令媛在武大就讀吧?真是才貌雙全。“
謝文淵的眼神驟然變冷:“你什麽意思?“
“沒什麽,“趙啟明收起照片,“隻是提醒謝旅長,在這亂世之中,家人的安全最重要。“
看著趙啟明離去的背影,謝文淵握緊了拳頭。這時,茶館老板走進來收拾茶具,在經過他身邊時,悄無聲息地塞過一張紙條。
紙條上隻有四個字:“人在重慶。“
謝文淵將紙條攥在手心,心中已然明了。原來女兒已經被轉移到了相對安全的後方,這一定是老周他們的安排。
下午見到蔣介石時,謝文淵已經調整好心態。在簡短的匯報中,他重點強調了前線將士的英勇,對自己的功勞則輕描淡寫。
“聽說,有人對你的戰績有所懷疑?“蔣介石突然問道。
“回委座,戰場上的事,虛虛實實,重要的是我們守住了陣地。“
蔣介石沉默片刻,忽然轉換話題:“你是黃埔三期?“
“是。“
“好,好。“蔣介石點點頭,“黨國就需要你這樣的幹部。“
接見結束後,劉斐親自送他出來:“文淵,委座很欣賞你。不過...“他欲言又止,“有些事,適可而止。“
回到駐地時已是黃昏。程啟明焦急地等在那裏:“旅座,下午軍統的人又來過了,這次帶走了兩個士兵。“
“知道了。“謝文淵脫下軍裝外套,“通知周主任,戰地劇團暫時停止活動。另外,讓鄭國棟來見我。“
是夜,謝文淵獨自在辦公室裏對著地圖出神。窗外的雨聲漸漸密集,敲打著這個不眠之夜。他知道,今天的會議隻是一個開始,在這座看似平靜的後方城市裏,暗流才剛剛開始湧動。
便在這時,他注意到地圖上有一個不起眼的標記——那是老周曾經提到過的一個聯絡點。心中忽然升起一個念頭,也許,是時候主動出擊了。
他取出一張信紙,開始寫信。信是寫給重慶的一位老同學,現在在軍政部任職。在信中,他委婉地提到了部隊在休整期間遇到的“困擾“,以及對這些“困擾“可能影響部隊戰鬥力的擔憂。
這封信,將是他投石問路的第一步。
寫完信,他走到窗前。雨夜的宜昌籠罩在迷蒙的霧氣中,遠方的長江在夜色中靜靜流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許比真正的戰場更加凶險。
但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