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宜昌煙雨

字數:3936   加入書籤

A+A-


    民國二十九年(1940)六月的宜昌,籠罩在綿綿的梅雨中。這座長江沿岸的重鎮,雖未直接遭受戰火,卻處處可見戰爭的痕跡。滿街的傷兵、匆忙的軍官、以及從淪陷區逃來的難民,構成了一幅戰時的浮世繪。
    謝文淵站在運輸艦的甲板上,望著漸漸清晰的宜昌碼頭。雨水順著他的帽簷流淌,將軍裝浸成深灰色。在他身後,遊擊第五旅的將士們擠在船舷邊,好奇地打量著這座他們將要休整的城市。
    “旅座,碼頭到了。“程啟明的聲音帶著疲憊,“戰區司令部已經安排了駐地,在城東的舊英國領事館。“
    運輸艦緩緩靠岸。跳板剛剛搭好,一群穿著黑色製服的特務就出現在碼頭上。為首的是個麵色陰沉的中年人,他徑直走向謝文淵,出示了證件。
    “謝旅長,鄙人軍統鄂西站站長徐遠帆。“他的聲音如同這陰雨天一般冰冷,“奉上峰命令,請貴部配合調查。“
    謝文淵麵色不變:“徐站長要調查什麽?“
    “貴部在宣昌期間,有多份作戰報告與實際情況不符。“徐遠帆的目光掃過正在下船的士兵,“特別是關於傷亡數字和彈藥消耗。“
    便在這時,一隊憲兵出現在碼頭入口處。為首的軍官大步走來,向謝文淵敬禮:“第六戰區憲兵司令部參謀主任王振邦,奉陳長官之命,前來迎接謝旅長。“
    徐遠帆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王參謀,這是軍統在辦案。“
    王振邦不卑不亢地回道:“徐站長,謝旅長是陳長官親自點名要見的人。有什麽問題,不妨等見過陳長官再說。“
    謝文淵冷眼旁觀著這場暗鬥,心中已然明了。他轉身對程啟明說:“安排部隊前往駐地,注意軍容軍紀。“
    舊英國領事館坐落在宜昌城東的山坡上,紅磚砌成的建築在雨中顯得格外肅穆。這裏雖然遠離前線,但空氣中依然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大門口增設了崗哨,院子裏停著幾輛黑色轎車,顯然是大人物的座駕。
    謝文淵剛剛安頓下來,王振邦就去而複返:“謝旅長,陳長官現在就要見您。“
    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設在原宜昌府衙內。穿過層層崗哨,謝文淵被引到一間古樸的辦公室。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正站在窗前,望著窗外的雨幕。
    “報告司令長官,遊擊第五旅旅長謝文淵奉命來到!“
    陳誠緩緩轉身。這位以治軍嚴厲著稱的將軍,此刻臉上卻帶著幾分疲憊。他指了指對麵的椅子:“坐。宣昌一役,辛苦了。“
    “卑職分內之事。“
    陳誠從桌上拿起一份文件:“你的戰報我看了。四十三個晝夜,擊退日軍二十餘次進攻,殲敵五千有餘。這個戰果,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謝文淵挺直腰板:“戰績如何,陣地就在那裏,司令長官可以派人查驗。“
    “查驗?“陳誠笑了笑,“現在想要查驗的人可不少。軍統、中統,還有軍政部,都對你的部隊很感興趣。“
    他站起身,在房間裏踱步:“文淵啊,你是黃埔出身,應該明白現在的局勢。抗戰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可有些人,眼睛總是盯著自己人。“
    窗外雨聲漸急,敲打著古老的窗欞。
    “卑職隻知帶兵打仗,其他的,不懂。“
    “好一個隻知帶兵打仗。“陳誠停在謝文淵麵前,“那我問你,你部隊裏那個叫老周的交通員,現在在哪裏?“
    謝文淵心中一震,麵上卻不動聲色:“按照規程,交接完成後,戰區派遣人員自然回歸原單位。“
    陳誠盯著他看了片刻,突然轉移話題:“明天有個軍事會議,你準備一下。另外,軍政部要在各部隊推行‘精神訓練’,你部被選為試點。“
    離開長官部時,雨下得更大了。王振邦撐傘等在門口,低聲道:“謝旅長,徐站長還在外麵。“
    謝文淵抬眼望去,隻見徐遠帆站在街對麵的屋簷下,正冷冷地看著這邊。
    “有勞王參謀,我想去看看城裏的傷兵醫院。“
    宜昌的傷兵醫院設在原來的教會學校裏。還未走近,就能聞到濃烈的消毒水氣味。院子裏搭滿了臨時帳篷,**聲此起彼伏。
    在一個帳篷裏,謝文淵看見了熟悉的麵孔——宣昌之戰中失去一條腿的機槍手老王。見到旅長,老王掙紮著想坐起來,被謝文淵輕輕按住。
    “旅座...咱們的陣地...守住了嗎?“
    “守住了。“謝文淵握住他的手,“你們用命換來的陣地,守住了。“
    老王的眼中泛起淚光:“那就好...那就好...“
    巡視間,謝文淵注意到一個穿著白色護士服的女子正在為傷兵換藥。她的動作熟練而輕柔,不時低聲安慰著痛苦的傷員。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胸前別著一枚紅十字徽章,但那徽章的樣式,與常見的略有不同。
    “那位是林護士,“陪同的醫院負責人介紹道,“半個月前剛從長沙來的誌願者。“
    似乎是感受到注視,女護士抬起頭來。她的目光與謝文淵相遇的刹那,微微一怔,隨即又低下頭繼續工作。
    回到駐地時已是黃昏。程啟明迎上來,臉色凝重:“旅座,軍統的人下午來過了,帶走了周主任的一些文件。“
    謝文淵皺眉:“什麽文件?“
    “主要是戰地劇團的演出劇本,還有...士兵們寫的一些家書。“
    夜幕降臨,雨依然在下。謝文淵獨自在辦公室裏整理文件,門外突然傳來輕輕的叩門聲。
    開門一看,竟是白天在醫院見過的那位林護士。她換了一身素色旗袍,打著一把油紙傘,站在雨地裏。
    “謝旅長,“她的聲音很輕,“有人托我給您帶句話:’江邊的蘆葦又長高了’。“
    謝文淵瞳孔微縮。這是他與老周約定的暗號,意思是情況危急,需要警惕。
    “是誰托你帶的這話?“
    林護士微微一笑:“一個戴鬥笠的老人。“她遞過一個小紙包,“這是他要我轉交的。“
    紙包裏是一塊普通的徽墨,上麵刻著一個模糊的“謝“字。這是謝家祖傳的徽墨,當年母親臨終前留給他的信物。
    “他還說了什麽?“
    “他說...暴風雨要來了,請保護好火種。“
    林護士說完,轉身走入雨中,很快消失在夜色裏。
    謝文淵關上門,對著燈光仔細端詳那塊徽墨。墨塊明顯被切開過,裏麵是空心的。他用小刀輕輕撬開,取出一卷極薄的紙條。
    紙條上隻有一行小字:“明日會議,謹言慎行。趙與徐已聯手。“
    窗外,宜昌的夜雨依舊綿綿不絕。遠方的江麵上,隱約傳來輪船的汽笛聲,像是在為這座危城發出警示。
    謝文淵將紙條在煙灰缸裏點燃,看著它化作灰燼。他知道,在這座看似平靜的後方城市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