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纛壓陣:小霸王喋血突圍路!
字數:7433 加入書籤
“主公,此人乃江東將領,百餘招才被屬下擒住,倒是個硬茬!”魏延拱手道,語氣裏帶著幾分對徐盛的認可。
劉琦眼前一亮——能在魏延手下撐百餘招,絕非尋常士卒。
於是劉琦上前兩步,目光落在徐盛身上,溫聲道:“這位將軍,不知高姓大名?”
徐盛斜睨了劉琦一眼,撇過頭去,一聲不吭。
魏延見狀,頓時火了,一腳踹在徐盛腳腕上,怒聲道:“敗軍之將,還敢擺架子!”
“我留你性命,是惜你勇武;主公親自問你姓名,是給你臉麵,你倒敢不答?”
徐盛踉蹌了一下,卻依舊不回頭,嘴裏哼了一聲:“我乃江東將士,豈會向荊州小兒屈膝!”
“你!”
聞言魏延氣得就要拔刀,但卻被劉琦一把攔住。
劉琦搖搖頭,示意魏延稍安勿躁,然後親自上前,伸手解開了徐盛領口的繩索——雖沒全解開,卻讓徐盛呼吸順暢了些。
“將軍忠義,我敬佩!”
劉琦的聲音依舊溫和:“但亂世之中,良禽擇木而棲。”
“你主孫策雖勇,然如今卻成困獸之鬥,不日將會成階下囚,而我乃荊州長公子,日後坐擁荊襄九郡,若能得將軍相助,日後匡扶漢室,將軍亦能名留青史,何樂而不為?”
徐盛愣住了。
他本以為會被嚴刑拷打,卻沒想到劉琦竟如此禮遇。
徐盛抬頭看向劉琦,見對方眼中並無惡意,隻有真誠,心裏的倔強竟鬆動了幾分。
沉默片刻,徐盛終於開口,聲音有些沙啞:“柴桑徐盛,字文向。”
“徐盛?!”
劉琦心裏猛地咯噔一下,差點喊出“臥槽大寶!”
這不就是三國中後期那個能守能攻、後期撐起東吳半邊天的徐盛嗎?
難怪能跟魏延打百餘招!
劉琦腦子裏瞬間閃過徐盛的生平但隨即又被劉琦強行壓下——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劉琦臉上露出笑意:“原來是文向將軍!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隨即劉琦拍了拍徐盛的肩膀,“文向將軍暫且安心,我不會虧待你。”
“來人,先將徐將軍帶下去,好生照料,待戰後再議。”
親兵應聲上前,押著徐盛往後方營帳走。
徐盛回頭看了劉琦一眼,眼神裏多了幾分複雜,卻沒再說話。
待徐盛走後,魏延有些不解:“主公,此人身為敵將,為何對他如此客氣?”
劉琦笑了笑:“文長可知‘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亂世爭雄,拚的從來不是一時勝負,而是身邊能聚多少人才。”
“那徐盛能在你手下撐過百招,武藝膽識皆非尋常,若能收服,便是我軍利刃,即便此刻不降,也該留份禮遇——有誌之士終會擇明主,我若想守荊州、圖長遠,自當為賢才留條路。”
話音剛落,劉琦的目光突然一沉。
隻見包圍圈裏的孫策正揮槍狂刺,古錠刀掃過,己方兩名士兵應聲倒地,血染的身影竟還在往江邊方向衝,眼看就要撕開一道小口。
劉琦當即臉色一正,對魏延道:“文長,速帶部曲去左翼!既要纏住孫策,更要堵死他往江邊的退路,絕不能讓這頭猛虎逃了!”
“諾!”
魏延迅速領命道。
而望樓上的徐庶看著這一幕,緩緩鬆了口氣,指尖卻仍在微微發抖。
徐庶從北到南見識過不少諸侯軍閥,卻從未見過哪個主帥會親自扛著帥旗壓陣。
劉琦這一手,看似冒險,卻精準地掐住了軍心的要害。
而此刻荊州兵的士氣,已不是“高昂”二字能形容,而是帶著一股子“跟主帥同生共死”的決絕。
待魏延領命帶著部曲往左翼衝去,劉琦的目光剛落回孫策的包圍圈,望樓上突然傳來徐庶沉穩的聲音:“主公!孫策殘部主力已亂,可乘勢清剿!”
原來孫策帶千餘精銳突前被圍後,其餘數千江東步卒沒了核心指揮,早已軍心動搖,剛才還在勉強抵抗,此刻見主帥陷入重圍,更是亂作一團,有不少人已開始往後退。
劉琦聞言,看了眼已經陷入混亂中的江東步卒道:“元直大才!追擊殘卒之事,便全托給你!”
說著劉琦目光掃過下方圍圈中浴血的孫策身上,眼底閃過一絲銳光,“這江東小霸王,攪得我軍連日不得安寧,今日我要親自盯著,絕不能讓他再逃了——擒殺孫策的功勞,我得親眼看著到手!”
得令後,徐庶目光掃過全局,迅速對傳令兵下達一連串指令:
“傳令漢升將軍,不必再強攻孫策本陣側翼!”
“命他即刻率領所部長,向左翼縱深突擊,那裏有大量江東潰兵正試圖向江邊其他碼頭逃竄或觀望,務必將其徹底擊潰、驅散,不使其重新成建製抵抗!”
“再令各營司馬,肅清殘敵,凡持械不降者,格殺勿論!降者集中看管!”
徐庶命令迅速被傳達下去。
黃忠剛剛率部完成了對孫策本陣的側翼切割,正待繼續擠壓,接到徐庶將令後,毫不猶豫,立即執行。
黃忠長刀一指,聲若洪鍾:“長沙兒郎,隨我來!剿滅殘敵,建功立業,就在今日!”
說罷,黃忠一馬當先,引著自己那一千士氣如虹部下,如同猛虎下山般撲向那些已經失去統一指揮、驚慌失措的江東潰兵。
這些江東兵原本見主公被圍,就已軍心大亂,有的想上前救援卻被襄陽營擋住,有的猶豫不決,有的則已經開始向江邊其他可能的方向逃竄,建製完全混亂,軍官找不到士卒,士卒找不到長官。
此刻麵對黃忠這支養精蓄銳、士氣正盛的生力軍有組織的猛烈衝擊,根本組織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逃啊!”
“快跑!黃忠殺來了!”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江東軍士卒中蔓延。
一時間黃忠所部如入無人之境,刀鋒所向,江東潰兵成片倒地,更多的是直接丟下兵器,跪地乞降。
偶有一些低級軍官試圖收攏部隊結陣自保,卻被黃忠發現,要麽被其一箭射殺,要麽被其率親兵直接衝垮陣型。
而這一切,也隱隱傳到了核心戰圈。
孫策能聽到遠處傳來的不再是整齊的江東戰號,而是更加混亂的慘叫和“投降不殺”的呼喊,孫策心中愈發焦急和冰涼,知道其他部隊恐怕已經凶多吉少,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於是孫策便打算往江邊突去,打算乘坐水師戰艦突圍。
而孫策剛劈開一個襄陽兵的頭顱,想往江邊突圍,卻被突然頂上來的魏延逼得連連後退。
長時間高強度的戰場廝殺終於讓孫策感到幾分疲憊,以至於在與魏延交手時一時間沒察覺到從側方突然刺來一杆長槍刺中了他的右腿甲胄,雖沒穿透,卻震得孫策膝蓋發麻。
孫策被自己親兵擁戴回自己軍陣後抬頭望去,正好看見不遠處的土坡上站在帥旗下的劉琦,目光冷冷地盯著他,像在看一頭困獸。
“劉琦!你敢與我一戰?”孫策嘶吼著,舉起長槍指向劉琦,試圖激怒劉琦上前。
劉琦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飾的冷笑,緩緩舉起右手,往下一壓。
瞬間早已準備好的弓弩手放箭,密集的箭矢如烏雲般籠罩下來。
孫策的怒吼被迎麵而來的箭雨硬生生打斷!
孫策揮舞長槍格擋,精鐵槍杆與箭簇碰撞發出密集的“叮當”之聲,而身邊卻不斷傳來親兵的悶哼與慘叫。
“舉盾!快舉盾護住主公!”親兵統領周泰身上插著幾個箭矢聲嘶力竭地大喊,殘存的江東士卒拚命將盾牌聚攏在孫策周圍,組成一個脆弱的盾陣,但依舊不斷有人中箭倒地。
孫策透過盾牌的縫隙,死死盯著土坡上那道身影。
劉琦依舊穩穩地站在帥旗下,麵無表情,那雙眼睛冷靜得可怕,沒有絲毫少年人的衝動,隻有統率全局的冰冷算計。
孫策剛才那聲挑釁,試圖激怒劉琦的話語如同石沉大海,隻換來了更無情、更高效的殺戮。
一股難以言喻的憤怒和罕見的無力感湧上孫策心頭。
孫策勇冠三軍,平生最恨這種縮於後方、隻憑弓矢兵勢壓人的對手!
若是平日,孫策早已匹馬衝陣,取其首級如探囊取物。
可如今,自己身陷重圍,兵力捉襟見肘,渾身浴血,體力也在飛速消耗,那短短的幾十步距離,卻如同天塹。
“劉琦小兒!無膽鼠輩!”
孫策不甘地再次咆哮,聲音卻帶上一絲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沙啞和疲憊。
而回應他的,又是另一波呼嘯而至的箭雨!
“主公!這樣下去不行!弟兄們撐不了多久了!”
周泰焦急地喊道,盾牌上已經插滿了箭矢,如同刺蝟一般。
孫策猛地回過神來,他是主帥,不能因個人怒火葬送最後的機會!
於是孫策強壓下沸騰的戰意,目光如電般快速掃過戰場。
此刻圍繞在他身邊的,僅剩五百餘傷痕累累的士卒,但皆是百戰餘生的精銳。
而遠處江邊,透過紛亂的人群和硝煙,依稀可見江東的戰船已經突破了長沙水師的攔截,正在試圖靠近一處尚在控製中的小碼頭,船上的旗幟正是程普所部!
希望還在!
孫策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他厲聲下令:“所有人聽令!”
“收起盾陣!向前衝!不要理會兩翼,全力向江邊碼頭突進!貼上去,與荊州兵混在一起!”
這是一個極為冒險的命令!
收起盾陣意味著要硬扛著箭雨衝鋒,但同時也是唯一生機!
隻有與追擊堵截的劉琦軍短兵相接、糾纏混戰,才能讓敵方投鼠忌器,不敢再肆意進行覆蓋性的箭矢攻擊!
“衝啊!為了主公!回江東!”
周泰嘶啞著喉嚨大吼一聲試圖鼓舞其士氣,隨後率先持刀向前猛衝。
剩餘的五百江東子弟兵也明白了孫策的意圖,爆發出最後的血勇,如同受傷的猛虎,不再格擋閃避,而是紅著眼睛,全然不顧自身安危,瘋狂地撲向正麵的魏延部以及從側翼壓上來的襄陽兵!
果然,這亡命一搏瞬間攪亂了戰局。
江東兵頂著被箭雨。被射殺百餘人後,成功地衝入荊州兵軍陣,雙方士卒頓時犬牙交錯地纏鬥在一起。
弓弩手們紛紛停下了射擊,生怕誤傷己方同袍。
戰場的形式瞬間從遠程壓製變成了殘酷的貼身肉搏!
喊殺聲、兵刃碰撞聲、慘叫聲再次成為主旋律。
孫策趁機深吸一口氣,大喝道:“隨我殺出去!”
孫策所部的亡命衝鋒進入荊州兵中,雖暫時避免了被箭雨覆蓋的命運,卻也讓孫策這最後的數百精銳徹底陷入了襄陽兵與魏延部的重重圍困之中。
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數條性命為代價。古錠刀已然砍卷了刃,孫策本人的呼吸也變得粗重起來,體力正在飛速流逝。
就在劉琦站在土坡上看著孫策如何做困獸之鬥時,一陣馬蹄聲自外圍傳來,隻見老將黃忠提刀策馬而來。
黃忠徑直來到望樓之下,對著樓上的劉琦拱手複命,聲若洪鍾:“啟稟主公,末將奉命清剿江東殘敵,斬首數百,俘獲千餘,其餘皆已四散潰逃,已無成建製的江東敵軍!”
“程普水師雖有小股試圖靠岸,皆已被我軍擊退!”
此言一出,不僅劉琦和徐庶心中大定,連周圍拚死奮戰的荊州士卒也聽得真切,頓時士氣再振——後顧之憂已除,可以全力圍殲眼前孫策這頭最大的獵物了!
劉琦的目光再次投向戰場核心。
那裏,孫策依舊在死戰,身影踉蹌卻凶猛不減,每一次揮刀依然能帶起血花,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孫策已是強弩之末,突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每多耽擱一刻,圍剿孫策的荊州軍士卒就要付出更多的傷亡。
劉琦深吸一口氣,運足中氣,向著戰場高聲喊道:“孫伯符!你大勢已去,何不早降!我劉琦以荊州長公子之名起誓,必不辱沒於你!”
回答劉琦的,是孫策奮力投擲過來的一截斷矛,以及一聲嘶啞的怒吼:“江東孫策,寧死不降!”
見此劉琦知道勸降無望。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