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幹將莫邪

字數:3758   加入書籤

A+A-


    一路上風平浪靜,周德興大約又走了一盞茶的工夫,但見竹林深處有一個身影,一手提著一隻竹編籃子,另一隻手則握著鐵鏟,正蹲在幾棵竹子前埋頭俯身挖掘著竹筍。

    周德興見天色已然不早了,自己必須找戶農家村舍借住一宿,同時打探一些關於‘軒轅劍’的傳聞軼事,也好從中找尋有關線索。想通此節,周德興連忙快步走上前去,對著那個人影拱手道:“這位鄉親,敢問一事可否?”

    那名農夫轉過頭來,見是一位年輕氣壯,魁梧英偉,腰配鋼刀的青年壯漢,心中不禁一陣驚嚇。

    當時元廷腐敗,元帝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加之皇家、官府、地方財主苛捐重稅害得民不聊生。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反抗,一時中原各地藩鎮林立,將帥無數,雖有部分反元義士真心為民除暴,但大多為一己之私,燒殺搶掠,斂財入囊,使眾多百姓心驚膽顫不敢相抗。

    農夫當然知道目前各地兵荒馬亂,百姓流離失所,那會有這樣穿著整潔,且身帶武器的民夫在此出現。他不禁在心中琢磨一番,莫非此人是朝廷鷹犬或者那個起義大軍中的兵爺。

    農夫不敢多想,連忙轉身跪倒在地道:“這位大爺,這位大爺啊,小人隻是個山野村夫,還望大爺放小人一條生路!”說著,全身上下不住地打起了冷顫。

    周德興歎了一口氣,他明白農夫這樣做的原由所在。連忙伸手將農夫扶將起來。隻見農夫一頭白發,麵目滄桑,心中不禁想起了自己年邁的老父親,於是安慰道:“老人家莫怕,小將乃是金陵朱大帥帳下小兵周德興,朱大帥一向愛民如子,治軍嚴謹,絕不會傷害老百姓一分一厘的。”

    老農夫將信將疑,但朱元璋的治軍美名早已傳遍了大江南北,便點了點頭道:“不知道周將軍有何吩咐,小人若能辦到的絕不妄言?”

    周德興高興地拱手謝過,道:“那就先謝過老人家了……”說罷,頓了頓逐又詢問道:“不知道老人家是否住在莫幹山附近?”

    老農夫不敢欺瞞,照實說道:“周將軍,小人的家就在前方不遠處的一片闊地那,從小人的祖父開始便世世代代居住在莫幹山中了。”

    周德興聞言,心中頗為歡喜,又有些不好意思道:“老人家,小將因見天色已晚,想向老人家借宿一晚,不知老人家家中是否方便?”

    老農夫聞言,不好拒絕道:“小人家中簡陋得緊,就怕將軍住不習慣。”

    周德興聞言,笑了笑道:“有瓦遮露,有床入眠,幸也!”

    老農夫隻好答應道:“既然周將軍不嫌棄,便好。”

    周德興心存感激道:“謝過老人家。”說罷,又是拱手鞠了一躬。

    老農夫見狀,亦不住鞠躬還禮連稱“不敢”。說罷,忙蹲下身子去取竹籃子和鐵鏟。

    周德興連忙上前幫忙提籃,隨著老農夫朝山中走去。

    ……

    老農夫的家乃是一座茅頂木屋,木屋外圍有呈方形的竹欄柵,欄柵內的左側飼養著數隻雞鴨,右側則種植著些許的蔬菜瓜果。木屋的廳門兩旁堆滿了幹柴雜貨,木屋的屋簷下則勾掛著數串鹹菜幹肉。

    周德興心中感歎:“如此亂世,能有這般安逸的農家生活可謂難得!”待他步入木屋之內,客廳中擺放著一張破舊的四方木桌和兩張小凳子,客廳兩邊各有一門,想必一間為主房一間為偏房。

    老農夫請周德興坐下說話,然後朝主屋的方向呼喊道:“老伴…老伴,快出來見過客人。”

    不多時,一名老婦人從左側屋內徐徐步出,當她看到周德興時,不禁驚訝地呆住了。

    老農夫連忙伸手碰了碰自己的妻子,道:“還不拜見周將軍。”

    老婦人聞言,這才醒悟過來,道:“將軍恕罪,將軍恕罪。”說罷雙膝一彎欲往地上跪下。

    周德興見狀,連忙起身扶住了老婦人的雙臂,道:“老媽媽,不必行此大禮。”

    老農夫待妻子起身後催促道:“還不快給周將軍做飯燒菜去。”

    老婦人點了點頭,識趣地朝廚房走去。

    老農夫看著妻子離開後,倒了一杯茶遞給周德興,抱歉道:“鄉下婦人,未見過什麽世麵,無禮之處,還望周將軍體諒。”

    周德興接過茶杯,朝門外望去,然後說道:“現在天色尚早,我出去走走便回。”說著舉起茶杯一飲而盡,然後快步出屋朝山林中而去。

    老農夫婦生怕得罪了周德興,於是便將自家圈養的雞鴨給宰掉燒煮,心中雖然很是不舍,但又害怕惹來禍端,也隻好硬下心腸了。

    天色漸漸地黑了下來,老農夫婦二人早做好了一桌菜肴,就等著周德興回來用餐了。

    過不多時,周德興雙手提著滿滿的物什走進木屋。

    原來,周德興此去,先策馬到鎮上買了許多酒肉鹵料,之後在山中又獵殺了數隻山雞野兔,這才滿載而歸。

    周德興見老農夫婦為自己做了一桌子的菜肴,心中無比的感動,連忙將酒肉鹵料放到桌上,將野味交予老婦人,並請二人同坐而餐。

    老農夫婦也未曾見過如此平易近人的義軍將士,心中的防備心理也逐漸消失殆盡了。

    周德興與老農夫酒過三巡後,借機閑聊之餘,詢問道:“老人家在此居住,不知有沒又聽說過莫幹山有什麽關於寶劍的傳說?”

    老農夫思索片刻道:“有倒是有這麽一個關於劍的傳說。”說罷,把酒杯中剩餘的一點酒喝完後,說道:“傳說在春秋末期,有一對夫婦名叫幹將、莫邪,是鑄劍的能手。幹將生有八尺之軀,英武異常。與師兄弟之光一起,拜劍祖真人為師,學得采煉五山鐵精、六合金英之法,練就熔、鍛、鏟、銼、刻、淬、磨諸般手藝……”

    老農夫說到此處,正好周德興提著酒壺為他斟了一杯酒,道了聲“謝”後,繼續說道:“待幹將滿師回鄉後,便和采藥老人蘆花爹的獨生女兒莫邪喜結了良緣。這個莫邪生得清秀可人、聰明勤勞,成親後,便陪伴夫君幹將在山的東麓以鑄劍為業。”

    老農夫嘴上說著故事,雙手卻為周德興呈上了一碗雞湯,道:“當時群雄爭霸,吳王欲爭做眾國盟主,得知吳越邊疆有幹將、莫邪夫婦二人是鑄劍高手,便限令他們在三個月之內鑄成一把稀世曠古的寶劍來獻。幹將、莫邪礙於權勢,隻好采山間之銅精,又選定深山飛瀑處為鑄劍場所。聘幾位山民作助手,請蘆花老爹燒製優質青炭。開爐後,紅焰騰空,日夜不息。”

    老農一邊說著,一邊為自己的碗內也盛滿了一碗雞湯,然後喝了一口後續道:“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鍛煉,卻遇到了金汁不沸的維關。莫邪取來山中黃土,調以山中清泉,再割斷頭發,剪下指甲,攪拌成泥團,照著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捏成人像,投進冶爐。忽聽得炸雷一聲響,火焰頓然熾旺,一團白煙衝天升起。白煙升到半空中立即幻化成一個白色的寶蓋,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