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威震海疆

字數:3289   加入書籤

A+A-


    話說周德興居高臨下,環顧四周,勘探鴻江的地形山勢後,見此地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且視野遼闊,一目萬裏,乃是海防不可多得的兵家重地,遂即決定就地取材,以條石或鵝蛋石壘砌城牆,築城設防建造一座海防衛城。此衛城周長八百七十三丈(近3000米),城牆高二丈二尺(約7、8米),寬1丈3尺(約4米多),上加女兒牆一千六百六十個,垛口七百二十個,窩鋪二十個,開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每個城門上均建有譙樓,城下陡絕,以海為壕。由於鴻江位於漳州門戶,便將此城取名為“鎮海”,寓意“威震海疆”。

    鎮海衛的南門為正門,有兩重城門,內外城門兩側築一半月形城牆,內外城門錯開,便於藏兵納將,防範侵之敵,簡稱月城。南門外設教場,中有演武亭,亭邊有將台。城建在臨海的山上,城內有後山、古山、召山、矅山、倉山,統稱五星山,合城外的“熬酒桶頭”、“土地公”兩山,稱為“七星落地”。城南的象鼻山與岐尾山之間為避風良港,稱鴻江港,舟楫雲集。

    隨後,周德興又沿著海岸線一路環繞而行,在沿海地帶又設立了許多的海防城關,直到他被朱元璋急召回朝時,共在福建按照戶籍征兵,每戶三丁抽一為兵,移置這些沿海要害之地進行建城布防,築城十六座,設置巡司四十五個,修建了五座衛城,同時操兵演練,得到民兵十萬餘人。

    周德興按照宋朝原有的衛所建製,每個衛城設有衛軍五千六百名。名下設千戶所、百戶所。每千戶所有兵一千一百二十名,每百戶所有兵一百一十二名。百戶所設總旗二(每旗五十名),小旗十(每旗十名),沿海的衛、所還配有哨船若幹。其長官,衛稱指揮使,所稱千戶、百戶。同時,周德興又在這些衛城實行屯田製度,一批年老體弱或傷殘的衛兵可退為屯田兵,耕種所得補軍費之需。自此,福建防禦倭寇的措施都準備完畢。

    這些沿海衛所包括鎮海衛、福寧衛(駐福寧州城,今霞浦縣城)、鎮東衛(公署在福清方民、新安二裏間鎮東城內)、平海衛(在福建莆田縣九十裏,今隸屬莆田市秀嶼區)、永寧衛(石獅市永寧鎮)等五個衛城,及六鼇千戶所(漳浦六鼇半島末端六鼇鎮西側的青山)、銅山千戶所(東山島)、玄鍾千戶所(詔安縣東南玄鍾)、大金千戶所(霞浦)、定海千戶所(定海古城堡南門,後增設千戶所於城堡西郊)、梅花千戶所(長樂)、萬安千戶所(福清市東瀚鎮萬安村)、莆禧千戶所(莆田市秀嶼區忠門鎮)、崇武千戶所(惠安縣境東南24公裏的崇武半島南端)、福全千戶所(晉江市金井鎮圍頭半島)、金門千戶所(金門島)、高浦千戶所(同安縣杏林高浦)等十二個千戶所城。

    另外,周德興還在一些偏僻凸出地帶興建了四十五座巡檢司,烽堠、把截所、巡哨、望口無數,可謂星羅棋布,步步設防,製度健全,巡海得力。這使得賊寇的入侵難上加難,海域基本恢複了寧靜。

    周德興被朱元璋召回朝廷後,朱元章便詢問道:“愛卿這次前往福建,可有看到什麽最壞的風水脈穴嗎?”

    “啟稟陛下,有好風水,自然也有不好的。這次微臣前往福建,的確勘探到一處世間罕見的壞穴”。周德興聞言,照實稟奏道。

    朱元璋聞言,心中得意道:“那你就說給朕聽聽看。”

    周德興見問,連忙回答道:“微臣在泉州的時候,城東有座七裏庵,那裏有一處地形狀似出水芙蓉,美不可言,微臣將其稱為‘芙蓉穴’。”

    朱元璋聞言,將信將疑道:“既然是‘芙蓉穴’,為何會是最壞的?”

    周德興不敢欺君,照實回答道:“這個‘芙蓉穴’的確是一處出將入相的大吉穴,可惜在它的後方有兩道山梁交叉合圍,如同一把大剪刀,將這個大吉大利的靈穴給剪成了‘斷脈穴’,隻要將祖先葬在這個地方,必定要斷子絕孫的。”

    朱元璋聞言,“哈哈”大笑起來,道:“很好,很好,很好啊!”說罷,本是笑逐顏開的容顏如同天上的雲彩一般,突然變得怒目圓睜,道:“既然這個‘芙蓉穴’如此之壞,朕就將它賞賜給你,讓你好有個入土之所。”

    周德興聞言,心中不禁大驚失色起來,眼前的這位皇上到底怎麽了,怎麽會突然龍顏大怒的?“撲通”一聲,周德興腳下一陣酸軟,一個屁股坐倒在,戰戰兢兢地詢問道:“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微臣敢問陛下,微臣究竟犯了何罪,激怒了天顏,要讓微臣斷子絕孫的。”

    朱元璋聞言,道:“說得好,那朕就告訴你身犯何罪,也好讓你死個瞑目。”

    “謝陛下。”周德興道。

    “不必謝朕,要謝就要謝你的寶貝兒子周冀。”

    “周冀?”周德興不解地嘀咕道。

    “朕好意接周冀入宮教導允文武藝,沒想到他竟然膽大到和宮中的宮女苟合,這種**宮廷,藐視皇室之罪,朕豈可饒恕!”

    “真是逆子啊,逆子,我周氏一族,就此毀於一旦啊!”周德興聞言,氣不打一處來地說道。

    其實,周德興心裏明白,周冀是自己的兒子,他的品行難道自己會不知曉嗎?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徐達、藍玉、李善長等人哪個不是開國元勳,不是照樣被眼前這個心狠手辣的皇上給滅了族!更何況自己又掌握著朱姓王朝三百年後滅亡的箴言,死也是遲早之事,但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冤死!

    周德興眼見事已至此,已經無法力挽狂瀾了,於是乞求朱元璋道:“陛下,逆子犯下此等滔天大罪,微臣甘願受罰。但微臣希望陛下看在同鄉之情,結拜之義的份上,感念微臣為陛下,為大明江山戎馬一生的份上,讓微臣的棺木豎著埋葬,好讓微臣永遠聳立在天地之間。”

    朱元璋知道自己理虧,又感念周德興衝鋒陷陣,忠心耿耿的份上,道:“朕念愛卿替朕分憂奔走各地的份上,就準了你的奏請。”

    “謝陛下隆恩。”周德興聞言,感激涕零地伏地拜謝道。

    周德興在押解官的押送下來到了泉州城東七裏庵外的“芙蓉穴”處,周德興勘察地形一番,將自己埋棺之地劃定,而後飲下朱元璋賜予的毒酒,就此魂歸地府。

    押解官將周德興的屍體放入棺木中,遵照朱元璋的旨意,將周德興的棺木“豎葬”在了他生前劃定的位置中。殊不知,這正是周德興的高明之處。

    周德興生前劃定的埋棺之地剛好在“斷脈凶穴”的“剪刀眼”裏,凶穴雖然無法破解,但這樣的“豎葬”方法正好躲過了“芙蓉斷脈”的凶兆,保住了周氏斷脈的危機,這才不致於絕了周氏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