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稅改預熱“一條鞭法”漢朝版構想

字數:5751   加入書籤

A+A-


    《漢廳筆記:Excel卷穿大漢》第一卷·縣廷初試 005章 稅改預熱:“一條鞭法”漢朝版構想
    上一章咱們說到,風渡墨剛把平縣田籍整改得明明白白,收獲了百姓“數據清明”的牌匾,轉頭就撞上了兩件糟心事——郡府三天後要抽查田籍,縣尉又攥著“折銀納稅”的事兒等著發難。一邊是關乎全縣考核的硬任務,一邊是官場老油條的軟釘子,風渡墨這剛暖熱的板凳,瞬間又變得紮屁股起來。
    【作者插話:這就是職場新人的“甜蜜煩惱”——你越能幹,找你幹活的人越多,找茬的人也越多。風渡墨現在就處在這個尷尬的節點,田籍整改的成功讓他有了話語權,但也把他推到了稅改這個更燙手的山芋麵前。】
    先應付郡府抽查是當務之急。風渡墨連夜帶著楊維誠和整改小組的吏員,把新修訂的黃冊又核對了三遍,連標點符號(漢朝的斷句符號)都沒放過,還特意把實測時村民的簽字畫押、衙役的見證記錄整理成冊,以備查驗。好在新黃冊數據紮實,郡府來的專員翻了半天,沒找出半點漏洞,臨走時還誇了句“平縣田籍,實為諸縣表率”,這才算把心放回了肚子裏。
    送走郡府專員,風渡墨剛想喘口氣,縣尉的人就又找上門了:“風大人,我們家大人說了,關於‘折銀納稅’的事,還請您現在過去一趟,縣丞大人也在。”
    得,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風渡墨整理了一下官服,跟著來人直奔縣尉署。剛進門,就感覺到一股壓抑的氣氛——縣尉周虎端坐主位,身材魁梧,滿臉橫肉,眼神裏帶著股生人勿近的煞氣;縣丞趙彥澄坐在旁邊,麵色平靜,看不出喜怒;楊維誠站在角落,見風渡墨進來,悄悄皺了皺眉,那意思是“小心點,這老小子不好惹”。
    周虎是行伍出身,靠著鎮壓流民有功才升任縣尉,掌管平縣的賦稅收繳和治安,在縣衙裏話語權極重。他最看不慣風渡墨這種“隻會耍筆杆子”的文官,尤其是風渡墨剛入職就出盡風頭,早就讓他心裏憋了股火。
    “風主事,你那‘折銀納稅’的主意,我看還是算了吧。”周虎沒繞彎子,開門見山就反對,聲音像打雷似的,“咱們平縣百姓,世代都是交糧食、交布匹,突然讓他們交白銀,這不是為難人嗎?”
    風渡墨早有準備,拱手道:“周縣尉,下官提出折銀納稅,並非為難百姓,而是為了減少損耗,方便大家。您也知道,每年收上來的糧食,運輸到郡府,路上要損耗一成多,遇到雨天潮濕發黴,損耗更是高達兩成,這些損失最後還是要百姓承擔。如果折成白銀,不僅運輸方便,損耗幾乎為零,對百姓、對官府都是好事。”
    “好事?我看是麻煩事!”周虎冷笑一聲,拍了拍桌子,“百姓哪裏來的白銀?他們一年到頭種莊稼、紡布匹,換點銅錢糊口都難,你讓他們拿白銀交稅,不是逼著他們去借高利貸嗎?再說了,白銀成色有好有壞,怎麽折算?到時候還不是要出一堆糾紛!”
    旁邊幾個附和周虎的吏員立刻跟著起哄:“周縣尉說得對!白銀稀缺,百姓哪有那麽多現銀!”“折銀折算太麻煩,容易出貪腐!”
    風渡墨剛想反駁,楊維誠突然站出來,拱手道:“風大人,周縣尉說得也有道理。老夫在縣衙管了三十年稅收,深知百姓疾苦。每年收稅,光是糧食的晾曬、儲存就夠麻煩了,要是改收白銀,恐怕會引發民怨啊。”
    楊維誠的反對,讓風渡墨心裏咯噔一下。他原本以為,經過田籍整改,楊維誠已經認可了他的能力,沒想到在稅改這件事上,還是站到了對立麵。
    【作者插話:楊維誠的反對,其實比周虎更致命。周虎反對是出於權力私心,而楊維誠反對,是基於幾十年的實操經驗——就像你提出一個新的工作方法,老板反對你可以爭辯,但公司裏最懂業務的老員工反對,你就得好好反思是不是真的有問題了。】
    “楊書吏,您的顧慮我理解。”風渡墨沒有急著反駁,而是平靜地說,“但正是因為您管了三十年稅收,才更清楚實物稅的弊端。我這裏有一份過去五年的稅收損耗記錄,是我連夜從庫房裏翻出來的,您請看。”
    說著,風渡墨拿出一疊竹簡,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數據:“第一年,征收糧食五千石,運輸損耗六百石,損耗率一成二;第二年,糧食四千八百石,損耗五百七十石,損耗率一成二還多;第三年遇到雨季,損耗高達九百石,損耗率一成八……”
    他一邊念,一邊讓吏員把竹簡遞給周虎和趙彥澄:“這五年,咱們平縣因為實物稅運輸、儲存造成的損耗,累計高達三千二百石,相當於一百戶百姓一年的口糧。如果折成白銀,這些損耗完全可以避免。至於百姓沒有白銀的問題,我也考慮過,可以允許百姓用糧食、布匹到指定的糧鋪、銀鋪兌換白銀,官府會製定統一的兌換標準,絕不允許糧鋪、銀鋪哄抬價格。”
    周虎翻看著竹簡,臉色有些難看,但還是嘴硬:“就算損耗大,那也是朝廷的規定,咱們照章辦事就行,沒必要搞什麽改革!”
    “照章辦事?”風渡墨反問,“朝廷的規定,是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官府高效辦公。如果照章辦事隻會造成浪費,損害百姓和朝廷的利益,那這樣的‘章’,是不是應該改一改?”
    這句話戳中了要害,周虎一時語塞。趙彥澄放下竹簡,咳嗽了一聲,開口道:“風主事,你的想法很好,數據也很有說服力,但折銀納稅畢竟是件大事,不能操之過急。這樣吧,你先收集更詳細的資料,比如全縣百姓的收入情況、白銀的流通量、兌換點的設置方案,等證據更充分了,咱們再開會討論。”
    趙彥澄的話,算是給雙方找了個台階下。風渡墨知道,現在不可能一下子說服周虎,隻能先按趙彥澄說的做,用更紮實的數據說話。
    “多謝趙縣丞指點,下官遵命。”風渡墨拱手道。
    周虎見狀,也沒再繼續發難,隻是冷哼了一聲:“希望你別搞出什麽亂子,不然到時候,別怪我公事公辦!”
    從縣尉署出來,風渡墨心裏五味雜陳。他知道,周虎的反對隻是開始,接下來,他不僅要收集數據,還要說服百姓,還要應對各種潛在的阻力。
    楊維誠跟在他身後,猶豫了一下,開口道:“風大人,對不起,剛才在裏麵,我……”
    “楊書吏,您不用說了。”風渡墨打斷他,笑了笑,“我知道您是為了百姓著想,也是為了穩妥。其實,您的反對也提醒了我,稅改不能隻看數據,還要考慮實際情況。”
    楊維誠愣了一下,沒想到風渡墨不僅不生氣,還能聽進他的意見。他歎了口氣:“風大人,您是個幹實事的人,這點我佩服。但折銀納稅確實風險太大,不說別的,就說那兌換點,要是沒有官府嚴格監管,糧鋪老板肯定會壓價,百姓還是吃虧。”
    “您說得對,所以監管是關鍵。”風渡墨點了點頭,“接下來,我打算先在張家莊搞個試點,收集詳細的損耗數據和百姓反饋,再製定具體的方案。到時候,還需要您多多指點。”
    楊維誠看著風渡墨真誠的眼神,心裏有些動容:“好,隻要能幫到百姓,老夫一定盡力配合。不過,你要記住,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得一步一步來。”
    接下來的幾天,風渡墨一頭紮進了稅收數據的收集整理中。他從庫房裏翻出了過去十年的稅收記錄,把實物稅的種類、數量、運輸路線、損耗情況一一整理成表格——這其實就是Excel裏的“數據透視表”,把雜亂無章的數據按類別匯總,找出其中的規律。
    他發現,除了運輸損耗,實物稅還有一個大問題:征收種類太多,管理混亂。百姓要交糧食、布匹、絲綢、甚至還有農具,官府需要專門安排吏員分類登記、儲存、運輸,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出現貪汙挪用的情況。
    【作者插話:這就是古代實物稅的致命缺點——相當於現在公司發工資,不發錢,發大米、麵粉、洗衣液,你說麻煩不麻煩?員工得自己去賣,公司還得專門找地方存放,中間損耗、浪費一大堆,純屬費力不討好。】
    這天晚上,風渡墨在公房裏對著一堆竹簡發愁。他想起了明朝的“一條鞭法”——把各種賦稅、徭役合並,統一按田畝折算成白銀繳納,既簡化了稅製,又減少了損耗和貪腐。雖然漢朝比明朝早了一千多年,但這個思路完全可以借鑒。
    他拿起木炭,在木板上畫了一個表格,左邊列著“現行實物稅”的弊端:損耗大、管理難、百姓負擔重、易貪腐;右邊列著“折銀納稅”的好處:損耗小、管理簡、百姓方便、易監管。一對比,優劣一目了然。
    看著木板上的表格,風渡墨心裏豁然開朗。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不是簡單的“折銀”,而是一場簡化稅製的改革。這場改革,不僅能解決稅收損耗的問題,還能規範管理,減少貪腐,對朝廷、對百姓都有利。
    就在這時,楊維誠端著一碗熱湯走了進來:“風大人,這麽晚了還沒休息?喝碗湯暖暖身子吧。”
    風渡墨接過湯,指著木板上的表格,對楊維誠說:“楊書吏,您看,這是我總結的實物稅和折銀納稅的對比。其實,我提出的折銀納稅,不隻是把糧食換成白銀,更是想把各種賦稅合並,簡化流程,讓百姓少跑腿,讓官府少麻煩。”
    楊維誠湊過去一看,木板上的表格清晰明了,左邊的弊端句句戳中要害,右邊的好處也實實在在。他沉默了片刻,歎了口氣:“風大人,說實話,我活了大半輩子,也知道實物稅的弊端,但我怕啊。怕改革出亂子,怕百姓不適應,怕最後落得個裏外不是人。”
    “我明白您的顧慮。”風渡墨看著楊維誠,認真地說,“但改革總會有風險,關鍵是要看是不是真的為百姓好。就像整理田籍,一開始也有人反對,但最後證明,我們做的是對的。這次稅改,我會先試點,再推廣,慢慢完善,絕不會蠻幹。”
    他頓了頓,看著木板上的表格,語氣堅定地說:
    “改革不是顛覆過去,是用更高效的方式延續合理的存在,就像把零散的公式整合進一張表格,核心沒變,卻能更精準、更省力。”
    楊維誠看著風渡墨堅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木板上的表格,心裏的顧慮漸漸消散。他點了點頭:“風大人,你說得對。老夫雖然年紀大了,但也想為百姓做些實事。你放心,收集數據、試點推廣的事,老夫幫你!”
    得到楊維誠的支持,風渡墨心裏一陣激動。他知道,有了這位資深老吏的幫助,稅改的推進將會順利很多。
    就在兩人商量試點方案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一個衙役氣喘籲籲地跑進來:“風大人,楊書吏,不好了!張家莊出事了!有村民因為交稅的事,和收稅吏員打起來了!”
    風渡墨心裏咯噔一下,張家莊?正是他打算試點折銀納稅的地方!這時候出事,難道是有人故意搞破壞?
    【作者插話:怕什麽來什麽!風渡墨剛搞定楊維誠,張家莊就出事了,這&ning 也太巧了!結合之前周虎的態度,這背後說不定有貓膩——畢竟稅改一動,最受損的就是那些靠實物稅中飽私囊的吏員,還有周虎這種手握征稅權力的官員!】
    風渡墨和楊維誠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擔憂。兩人來不及多想,立刻起身,帶著衙役直奔張家莊。
    夜色深沉,路上的風帶著寒意,風渡墨的心也沉了下去。他隱隱有種預感,這場衝突,恐怕隻是稅改阻力的冰山一角。
    (本章完·下章預告)
    張家莊征稅衝突突發,竟是有人暗中挑撥百姓對抗官府!風渡墨連夜趕往現場,卻發現背後黑手直指縣尉周虎的親信!折銀納稅試點尚未啟動,就遭遇惡意阻撓,風渡墨將如何查清真相、安撫百姓?他又將如何用“可視化”方式,讓百姓明白折銀納稅的好處?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