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刑名透視:技術出圈的代價
字數:4684 加入書籤
縣城的晨光剛爬上縣衙的飛簷,風渡墨還在書房對著一張“宣紙Excel”琢磨李四案的卷宗歸檔,就聽見外麵傳來一陣鬧哄哄的聲響。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剛推開窗,就看見一群百姓舉著寫滿“青天在世”“技術斷案神乎其技”的牌子,堵在縣衙門口,領頭的正是繡娘案裏沉冤得雪的繡娘丈夫,手裏還捧著一麵嶄新的萬民傘。
“風先生!您快出來受我們一拜!”繡娘丈夫仰著頭喊,聲音裏帶著哭腔,“要不是您,我家娘子這輩子都翻不了身,我們全家都記著您的大恩!”
風渡墨無奈地笑了笑,披上外衣下樓。剛走到門口,就被百姓們圍了個水泄不通,有送雞蛋的,有送自家種的蔬菜的,還有個說書先生當場拍著醒木,編了段“Excel斷案記”,說得唾沫橫飛,引來一片喝彩。
【作者插話:家人們,這就是古代版“網紅出圈”現場啊!風渡墨本來隻想安安靜靜用Excel搞事業,結果一不小心成了縣城頂流,這劇情走向,像極了當代社畜隻想摸魚,卻因為一次偶然的表現被推上熱搜,煩惱這不就來了嘛!】
“大家安靜一下,安靜一下!”風渡墨抬手示意,“斷案是官府的本分,我隻是做了該做的事,大家沒必要這麽客氣。這些東西我不能收,大家快拿回去吧!”
可百姓們哪裏肯依,推來推去半天,風渡墨實在拗不過,隻好收下了那麵萬民傘,又好說歹說才把眾人勸走。剛喘口氣,捕頭王大眼就湊了過來,一臉興奮:“風先生,您現在可是咱們縣城的大名人了!剛才我去街上買包子,聽見好幾家店鋪都在議論您,說您有‘通天本事’,能靠一張紙破奇案!”
風渡墨卻皺起了眉:“什麽通天本事,不過是用了點整理數據的小法子。這話傳出去,可不是什麽好事。”
王大眼沒聽出他話裏的擔憂,還樂嗬嗬地說:“好事啊!這說明您有能耐!說不定府衙的大人聽說了,還會提拔您呢!”
風渡墨搖了搖頭,沒再說話。他心裏清楚,在這官場裏,“出名”從來都是把雙刃劍。尤其是他這種“非主流”的斷案方式,在保守的官吏眼裏,根本不是什麽本事,反而可能被視作“異類”。
果不其然,沒過兩天,壞消息就傳了過來。
這天上午,風渡墨正在整理官道修繕的初步方案,戶房的吏員匆匆跑進來匯報:“風先生,不好了!府衙那邊傳來消息,說有人彈劾您‘妖術斷案’,蠱惑民心!”
“妖術斷案?”風渡墨愣了一下,隨即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我用一張紙梳理時間線,怎麽就成妖術了?”
“那些人說,您畫的那個什麽‘時間軸’,根本不是凡間該有的東西,是用邪術迷惑證人,逼他們說出假供詞!”吏員急得滿頭大汗,“還有幾個縣的吏員聯合起來,說您破壞了‘刑名規矩’,要求府衙嚴懲您!”
王大眼一聽就炸了:“這群人簡直是胡說八道!他們就是嫉妒風先生有能耐!”
風渡墨倒是冷靜,他沉思片刻,對吏員說:“知道是誰牽頭彈劾我的嗎?”
“聽說是鄰縣的刑名師爺,還有咱們府裏幾個一直看您不順眼的吏員。”吏員壓低聲音,“他們說您一個小小的縣城幕僚,憑什麽出這麽大風頭,搶了他們的臉麵。”
【作者插話:看到沒看到沒!經典的“文人相輕”+“職場嫉妒”戲碼上線!這波操作像極了當代職場裏,有人靠新方法做出成績,就被一群守舊的老員工聯名舉報“不按規矩來”,說白了,就是見不得別人好!】
正說著,衙役來報,府衙的趙通判趙汝楫親自來了。風渡墨心裏一緊,趙汝楫是府衙裏少有的明白人,也是少數知道他“技術斷案”原理的官員,這次他親自過來,不知道是福是禍。
他趕緊出門迎接,趙汝楫一見到他,就歎了口氣:“風渡墨啊風渡墨,我早就提醒過你,做事別太張揚,你怎麽就是不聽?”
風渡墨苦笑道:“趙大人,我隻是想把案子辦好,沒想過要張揚。”
“你不想張揚,可你的本事太紮眼了。”趙汝楫走進書房,示意眾人退下,隻剩下他和風渡墨兩人,“你用‘時間軸’斷案,在咱們看來是高明的法子,可在那些守舊的官吏眼裏,這就是‘旁門左道’。他們寒窗苦讀十幾年,學的是《大明律》,練的是刑名技巧,結果你一個連科舉都沒參加過的人,用一張紙就破了他們搞不定的案子,他們能甘心嗎?”
風渡墨沉默了,他知道趙汝楫說的是實話。在這個講究“資曆”和“規矩”的體製裏,他的“技術創新”本身就是一種“冒犯”。
“更要命的是,”趙汝楫繼續說,“你破了繡娘案,又揪出了劉吏員,斷了不少人的財路。那些人早就想找機會收拾你,這次‘妖術斷案’的謠言,就是他們借題發揮。”
“那府衙打算怎麽處置我?”風渡墨問道。
“幸好張知府是個明事理的人,知道你是冤枉的。”趙汝楫喝了口茶,“他壓下了彈劾的奏折,還訓斥了那些牽頭的吏員。但他也說了,以後你做事要收斂些,別再用這些‘新奇法子’,免得再引來非議。”
風渡墨鬆了口氣,又有些無奈:“難道就因為別人的偏見,就不能用更高效的方法做事嗎?”
“不是不能,是要懂得藏鋒。”趙汝楫看著他,眼神裏帶著幾分告誡,“你要記住,‘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這官場上,槍打出頭鳥,尤其是你這種沒有根基的人,太張揚隻會死得更快。”
他頓了頓,又說:“技術是好東西,能解決很多難題,但技術解決不了人心的偏見。那些官吏之所以詆毀你,不是因為你的方法不好,而是因為他們看不懂,也不願意接受。他們習慣了按部就班,習慣了墨守成規,你的出現,打破了他們的舒適區。”
風渡墨默默點頭,趙汝楫的話像一盆冷水,澆醒了他。他之前一門心思撲在“用技術解決問題”上,卻忽略了官場的人情世故,忽略了人心的複雜。
【作者插話:趙通判這話簡直是職場金句!放在古代官場適用,放在現代職場也一樣。多少有才華的年輕人,因為不懂“藏鋒”,一味張揚,結果被同事排擠、被領導忌憚,最後壯誌難酬。風渡墨這波算是上了一堂生動的“官場生存課”。】
“那官道修繕的事,我還能用之前的方法嗎?”風渡墨問道,他原本打算用Excel做預算表和材料清單,現在看來,恐怕也要收斂了。
“方法可以用,但要換個說法。”趙汝楫笑道,“你別再說什麽‘Excel’‘A/B測試’,就說你是‘參照古法,反複核算’‘多方比對,擇優而選’。換個殼子,那些人就挑不出毛病了。”
風渡墨恍然大悟:“多謝趙大人指點,我明白了。”
“你是個有才華的人,我不想看到你因為這些小事栽跟頭。”趙汝楫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技術可以解決問題,但解決不了人心的偏見;想要走得遠,既要懂做事,也要懂藏鋒。 官場就像一片森林,你可以長得比別人高,但別把枝丫伸得太寬,否則風一吹,最先折斷的就是你。”
送走趙汝楫後,風渡墨坐在書房裏,久久沒有說話。他看著桌上那張畫著官道修繕初步方案的宣紙,上麵還用小字標注著“用Excel做成本核算”“A/B測試確定三合土比例”,現在看來,這些都要改了。
王大眼走進來,看到他悶悶不樂的樣子,安慰道:“風先生,您別往心裏去,那些人就是眼紅您。大不了咱們以後做事低調點,反正咱們自己知道方法好用就行。”
風渡墨笑了笑:“我沒往心裏去,趙大人說得對,是我之前太理想化了。在這官場裏做事,光有技術不夠,還得懂人情世故,懂藏鋒守拙。”
他拿起筆,把宣紙上那些“現代詞匯”一個個劃掉,重新寫上“古法核算”“多方試驗”。雖然有些無奈,但他知道,這是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的必要妥協。
可他沒想到,麻煩並沒有就此結束。
當天下午,一個衙役匆匆跑進來,臉色蒼白:“風先生,不好了!城外的幾個鄉紳聯名上書,說您‘妖術斷案’敗壞風氣,要求您公開道歉,還要銷毀您那些‘邪門的紙張’(指時間軸表格),否則他們就聯合全縣鄉紳,到府衙去鬧事!”
風渡墨皺起了眉,鄉紳勢力龐大,在地方上很有影響力,他們的發難,比那些吏員的彈劾更難對付。
“他們有沒有說,是誰在背後挑唆?”風渡墨問道。
“聽說是鄰縣的一個鄉紳,之前和劉吏員有交情,這次是為劉吏員報仇,也是想給您一個下馬威。”衙役回答。
風渡墨靠在椅子上,揉了揉眉心。他原本以為,解決了李四案,就能安安心心搞官道修繕,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心的偏見,比他想象的還要頑固。
他看著窗外,夕陽把縣衙的影子拉得很長,像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技術能破解複雜的案件,能計算精準的預算,卻怎麽也算不透人心的險惡和偏見。
那麽,麵對鄉紳們的發難,風渡墨會選擇妥協道歉,還是堅持自己的方法?那些背後挑唆的人,還會使出什麽陰謀詭計?趙汝楫會不會再次出手相助?更重要的是,即將開始的官道修繕,會不會因為這場風波而被迫中止?咱們下一章接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