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官道坑窪:基建難題的現代解法

字數:5219   加入書籤

A+A-


    剛把鄉紳鬧事的爛攤子勉強壓下去,風渡墨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一樁更棘手的事纏上了——縣城通往各鄉鎮的官道,徹底沒法走了。
    這天一大早,城西鄉的裏正帶著十幾個村民,推著一輛散了架的獨輪車,堵在了縣衙門口。獨輪車的輪子斷了兩根輻條,車鬥裏的糧食撒了一地,村民們一個個滿身泥濘,臉上滿是悲憤。
    “大人!您可得為我們做主啊!”裏正跪在地上,對著縣衙大門連連磕頭,“這官道爛得沒法走了,昨天我帶著鄉親們去縣城交糧,走到半路,車軲轆陷進泥坑,糧食全灑了,好幾個人還摔得鼻青臉腫!再這麽下去,我們莊稼人的活路都要被斷了!”
    風渡墨趕緊讓人把裏正扶起來,跟著他去現場查看。剛出縣城西城門,他就倒吸了一口涼氣——眼前的官道哪還像條路,坑坑窪窪得像被炮彈炸過一樣,深的泥坑能沒過腳踝,淺的也積著渾濁的雨水,車輪碾過的痕跡縱橫交錯,還有好幾處路麵直接塌陷,露出了下麵的碎石子。
    【作者插話:家人們,這路況簡直是“古代版爛路天花板”!擱現代,導航都得提示“前方路段施工,請繞道行駛”,放在明朝,這根本就是“此路不通,要命請進”!風渡墨這波接的不是活,是個燙手山芋啊!】
    “風先生,您看看這路!”一個老農指著路麵,眼淚都快下來了,“春天化雪的時候,這路泥濘得能粘掉鞋子;夏天下雨,到處都是水坑,一不小心就摔跟頭;冬天結冰,滑得能把人摔成骨折!我們去縣城賣個菜、交個糧,來回要多走兩個時辰,稍微重點的東西根本運不出去!”
    風渡墨蹲下身,用手摸了摸路麵的泥土,又撿起一塊鬆動的石頭,眉頭越皺越緊。這官道是前朝修的,距今已有上百年,這些年隻做過幾次簡單的修補,根本經不起常年的車馬碾壓和風吹雨打。更要命的是,這條路是縣城連接周邊鄉鎮的唯一要道,不管是糧食運輸、商販往來,還是官府公文傳遞,都得走這條路,一旦斷了,整個縣域的民生和政務都得癱瘓。
    回到縣衙,風渡墨立刻召集吏員和鄉紳開議事會。剛把修繕官道的想法說出來,就有人潑了冷水。
    戶房吏員麵露難色:“風先生,修繕官道是好事,可咱們縣財政空虛,去年的賦稅剛夠給官吏發俸祿和應付府衙的攤派,實在拿不出錢來啊!”
    “沒錢還可以想辦法,可材料怎麽辦?”另一個鄉紳說道,“修官道需要大量的石頭、石灰、沙土,咱們縣本地的采石場產量有限,石灰窯也得提前預定,要是等著湊齊材料,說不定得到明年開春了!”
    還有人擔心工期:“這路全長十幾裏,要是按老法子修,得征調幾百個民夫,修上大半年,這期間路沒法走,鄉親們的日子更難過!”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全是反對和擔憂的聲音。王大眼急得直跺腳:“你們別光說不行啊!這路總不能就這麽爛下去吧?”
    場麵一度陷入僵局,風渡墨卻沒說話,隻是在一張宣紙上寫寫畫畫。他想起自己在現代做項目管理時,遇到類似的基建難題,都會先做一份詳細的“問題清單”和“解決方案表”,把所有困難都列出來,再逐一找對策——說白了,就是用Excel的思路,先搭好框架,再填內容。
    【作者插話:看到沒!風渡墨這波是“職場技能跨時空遷移”!現代打工人做項目複盤的套路,直接搬來解決古代基建難題,這操作就像用PPT做匯報,不管內容是啥,先把框架搭漂亮,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等眾人安靜下來,風渡墨把宣紙推到桌子中間,上麵已經畫好了一張簡陋的“問題解決方案”表格,左邊列著“資金短缺”“材料不足”“工期緊張”三個核心難題,右邊對應寫著初步的解決思路。
    “大家先別慌,”風渡墨指著表格,“問題確實存在,但不是沒法解決。咱們一個個來說。”
    他先指向“資金短缺”:“沒錢,咱們可以搞‘多方籌資’。第一,向府衙申請一部分專項撥款,就說官道修繕關乎民生和賦稅征收,張知府是明事理的人,應該會支持;第二,發動縣城和各鄉鎮的鄉紳商戶捐款,告訴他們,路修好了,貨物運輸方便了,他們的生意也能更紅火,這是互利共贏;第三,咱們可以采取‘以工代賑’,讓沿途的村民來修路,管飯還發少量工錢,既解決了勞動力問題,也能讓鄉親們得到實惠。”
    眾人眼前一亮,戶房吏員點頭道:“這法子好!以工代賑既不用多花錢,還能調動鄉親們的積極性,比強行征調民夫差多了!”
    接著,風渡墨又說“材料不足”:“石頭和沙土,咱們可以發動村民‘就地取材’,讓沿途各村負責采集本村附近的碎石和沙土,官府按數量給點補貼;石灰不夠,咱們可以和鄰縣的石灰窯簽訂長期供貨協議,先欠一部分貨款,等路修好後,用賦稅的結餘來還。另外,我還打算改良修路的材料,不用傳統的純泥土或碎石,而是用‘三合土’,這樣修出來的路更結實,還能節省材料用量。”
    “三合土?”有人疑惑,“那是什麽東西?”
    “就是用石灰、沙土和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比純泥土結實,比全用石頭省錢。”風渡墨解釋道,這是他從現代基建知識裏學來的,沒想到在明朝居然能派上用場。
    最後是“工期緊張”:“咱們可以把整條路分成三段,同時施工,每段安排一個負責人,各自製定工期,最後匯總進度。我會做一張‘工期進度表’,每天記錄各段的施工情況,哪個地方慢了,就及時調整人力和材料,保證整體進度不落後。”
    【作者插話:這波操作,簡直是古代版“項目管理天花板”!分段施工、責任到人、進度跟蹤,放在現代就是標準的工程管理流程,風渡墨這是把Excel的“拆分表格”思路,直接搬到了官道修繕上,不服不行!】
    議事會開了整整一個下午,風渡墨的“現代解法”被一一敲定,原本反對的人也都成了支持者。散會後,鄉紳們主動承諾會帶頭捐款,吏員們也表示會盡快落實資金和材料的申請,裏正們則回去組織村民準備“以工代賑”。
    可剛解決完這些問題,新的麻煩又找上門了。
    第二天,戶房吏員匆匆跑來匯報:“風先生,府衙那邊回話了,專項撥款可以給,但隻給咱們一半的錢,說是府衙也資金緊張,讓咱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剩下的。還有,鄰縣的石灰窯不願意賒賬,說必須先付三成定金,否則不供貨。”
    風渡墨皺起了眉,資金又少了一半,材料還得先付錢,這無疑給原本就緊張的預算雪上加霜。他走到窗邊,看著外麵依舊坑窪的官道,心裏清楚,這件事隻能成功,不能失敗。一旦半途而廢,不僅會讓鄉親們失望,他在縣裏的威望也會一落千丈,之前“妖術斷案”的謠言說不定又會卷土重來。
    王大眼安慰道:“風先生,實在不行,咱們就再去跟鄉紳們說說,讓他們多捐點?”
    “不行,鄉紳們已經答應捐款,再逼他們,反而會引起反感。”風渡墨搖頭,“咱們得另想辦法。”
    他回到書桌前,重新拿起那張“問題解決方案”表格,在資金那一欄又加了一條:“盤活閑置資源”。他想起縣裏有幾處閑置的官田,一直沒人耕種,不如把這些官田出租給商戶或村民,收取租金,用來補充修路的資金。另外,還可以讓商戶們“冠名”修路,比如讓最大的糧商或鹽商出資讚助,官府則允許他們在路邊立一塊石碑,刻上他們的名字,算是表彰他們的善舉。
    “就這麽辦!”風渡墨拍板,“你立刻去整理閑置官田的清單,我去拜訪幾個大商戶,跟他們談‘冠名’的事!”
    接下來的幾天,風渡墨忙得腳不沾地。他白天去拜訪商戶,晚上就在書房裏完善“資金預算表”“材料采購表”和“工期進度表”,每張表都畫得像模像樣,雖然是用毛筆寫在宣紙上,卻有著Excel表格的清晰和嚴謹。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商戶們聽說可以“冠名”修路,還能刻碑留名,都很感興趣,紛紛出資讚助;閑置官田也順利租了出去,收到了一筆不小的租金;鄰縣的石灰窯也被說服,同意先付一成定金,剩下的貨款延期支付。
    資金和材料的問題終於解決了,開工的日子也定了下來。開工前一天,風渡墨站在縣衙門口,看著那張被他畫得密密麻麻的“官道修繕總表”,心裏感慨萬千。
    王大眼湊過來,笑著說:“風先生,這下好了,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就等著開工了!”
    風渡墨點了點頭,說道:“你記住,基礎設施是體製的骨架,骨架紮實了,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就像Excel的表格框架,穩了才能填進更多數據。 這官道,就是咱們縣的骨架,隻有把它修紮實了,後續的民生改善、經濟發展才能跟上。”
    【作者插話:劃重點!這句話必須記下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基建都是發展的根基,就像Excel的表格框架,要是框架歪了、散了,再好看的數據也沒用。風渡墨這波不僅是修路,更是在給整個縣城“搭骨架”啊!】
    開工當天,城西的官道旁擠滿了人,鄉親們敲鑼打鼓,鞭炮齊鳴,比過年還熱鬧。風渡墨穿著一身便服,和村民們一起鏟起第一鍬土,看著工匠們開始平整路麵,心裏充滿了期待。
    可他沒想到,麻煩才剛剛開始。
    當天下午,負責采集材料的裏正匆匆跑來,臉色難看:“風先生,不好了!咱們采集的碎石和沙土,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石頭太脆,一敲就碎,有的沙土雜質太多,根本沒法用!要是用這些材料修路,修出來的路肯定不結實,用不了多久就會壞!”
    風渡墨心裏咯噔一下,材料質量是修路的關鍵,要是材料出了問題,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他趕緊跟著裏正去查看材料,果然,堆在路邊的碎石和沙土裏,混雜著不少不合格的材料。
    “這是怎麽回事?”風渡墨問道。
    “是有些村民圖省事,把路邊的風化石頭和河裏的淤泥都摻了進來,說是這樣能多拿點補貼。”裏正無奈道,“咱們也沒地方測試這些材料到底合不合格,隻能肉眼看,根本分不清好壞。”
    風渡墨皺起了眉頭,肉眼判斷材料質量,不僅不準確,還容易讓人鑽空子。這可怎麽辦?
    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材料,又看看遠處正在施工的工匠,風渡墨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必須盡快想出一個辦法,既能準確判斷材料質量,又能防止村民摻假。
    那麽,風渡墨會用什麽方法來解決材料質量的難題?他所謂的“三合土”改良方案,能不能順利實施?這場看似順利的官道修繕工程,還會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咱們下一章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