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絕境反擊:金屬活字的“鐵證之力”
字數:3476 加入書籤
郡府高官聯名彈劾的文書,像一塊巨石砸在清河郡的水麵上,瞬間掀起千層浪。“風渡墨濫用民力”“私設值守隊圖謀不軌”的傳言,短短半天就傳遍了全郡,之前對折銀改革拍手叫好的百姓,也開始私下嘀咕:“風大人不會真的是個酷吏吧?”
風渡墨的處境一下子從雲端跌進泥沼——太守雖然信任他,但架不住郡府四位長史聯名施壓,隻能先下令暫停折銀改革,讓風渡墨“待崗自省”,等候調查。縣衙裏的書吏、衙役也開始人心惶惶,有人甚至偷偷收拾東西,生怕被牽連。
【作者插話:家人們!這波是典型的“官場圍剿”啊!貪官糧商打不過就搬救兵,聯合高官用“莫須有”的罪名扣帽子,這套路擱現代就是“職場PUA+聯名舉報”,專門掐著你的軟肋往死裏打!隻能說,官場險惡,比戰場還讓人防不勝防!】
李鐵山看著風渡墨整日坐在值房裏翻賬本,急得直跺腳:“風大人!咱們不能就這麽認栽!那些高官都是收了王糧商的好處,故意陷害您!咱們找百姓聯名上書,證明您的清白!”
“聯名上書沒用。”風渡墨搖搖頭,眼神卻很堅定,“百姓的口碑是虛的,在高官眼裏,這就是‘民聲裹挾’;咱們得拿實打實地證據,讓他們啞口無言!”
他所說的證據,就是郡丞和王糧商勾結的鐵證。之前雖然抓住了郡丞的管家,但僅憑一份供詞,根本扳不倒背後的高官;王糧商跑了,糧鋪也空了,看似斷了線索,可風渡墨始終記得,王糧商經營糧鋪多年,不可能沒有留下賬本——那些記錄著他行賄、壓價、囤糧的賬本,才是最致命的武器。
“可王糧商的糧鋪都搜遍了,連張紙片都沒找到!”李鐵山歎氣道。
“他肯定不會把賬本放在糧鋪。”風渡墨站起身,指著桌上的金屬活字鐵板,“你想想,王糧商要給郡丞、給那些高官行賄,賬目肯定見不得光,他會藏在哪裏?”
兩人琢磨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風渡墨讓人以“清點王糧商財產”為由,包圍了他在城外的莊園。莊園裏的管家百般阻攔,可李鐵山帶著鐵匠鋪的夥計,硬生生撬開了地窖的門——地窖裏堆滿了糧食、布匹,還有一個上了鎖的鐵箱。
打開鐵箱的那一刻,風渡墨終於鬆了口氣——裏麵果然藏著三本厚厚的賬本,還有一遝書信,上麵清清楚楚地記錄著王糧商給郡丞、四位長史行賄的時間、金額,甚至還有他們私下約定“打壓折銀改革”的對話!
【作者插話:我的天!這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吧!王糧商以為把賬本藏在地窖裏就安全了,沒想到風渡墨早就把他的心思摸得透透的!這波搜查,堪比現代的“精準打擊”,一找一個準!】
可新的問題又來了:賬本是用毛筆寫的,字跡雖然清晰,但要讓太守和其他官員都看清,得抄寫好幾份,而且容易被人篡改;書信更是脆弱,萬一被人撕毀,證據就沒了。
“這好辦!”李鐵山一拍大腿,想起了自己的看家本事,“風大人,咱們把這些賬目、書信,都用金屬活字刻下來!鐵字不怕水、不怕火,還改不了,這才是真正的‘鐵證’!”
風渡墨眼前一亮,這簡直是絕境中的轉機!金屬活字不僅能精準複刻賬本內容,還能批量排版,做成鐵板證據,到時候擺在太守麵前,誰也無法抵賴!
說幹就幹,風渡墨親自校對賬本內容,李鐵山帶著十幾個夥計,連夜趕製金屬活字。這些活字比之前的換算表更精細,每個字隻有指甲蓋大小,刻得工工整整,還特意區分了“行賄金額”“受賄官員”等關鍵信息,用不同大小的活字排版,一目了然。
三天後,當四塊刻滿賬目、書信的鐵板擺在太守麵前時,太守徹底驚呆了。鐵板上,“王糧商於三月初六行賄郡丞五千兩白銀”“四位長史各收賄兩千兩,承諾打壓折銀改革”等字樣,清晰刺眼,甚至還有王糧商和郡丞約定“偷賬本、誣陷風渡墨”的對話原文,連日期、地點都寫得清清楚楚。
“這……這是真的?”太守拿起鐵板,用手撫摸著凹凸不平的字跡,聲音都在發抖。
“句句屬實!”風渡墨躬身道,“這些鐵板都是用金屬活字刻成,內容與王糧商地窖裏的賬本、書信完全一致,絕無篡改!大人可以派人核對原文,也可以傳訊那些被記錄的官員,一問便知!”
【作者插話:絕了!風渡墨這波是把“證據固化”玩到了極致!別人的證據是紙,他的證據是鐵,這就好比現代的“區塊鏈存證”,一旦記錄就無法篡改,直接把貪官的後路堵死了!隻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關鍵時刻能救命!】
太守當即下令,傳訊四位長史和被停職的郡丞。麵對鐵板上的鐵證,這些之前還趾高氣揚的高官,瞬間沒了底氣。郡丞還想狡辯,可當風渡墨拿出他和王糧商的書信原文鐵板時,他再也撐不住了,癱坐在地上,如實招認了自己的罪行。
四位長史更是嚇得麵如土色,紛紛跪地求饒,承認自己收了王糧商的賄賂,聯名彈劾風渡墨隻是想“幫郡丞出頭,撈點好處”。
真相大白,太守氣得當場拍碎了案幾:“一群蛀蟲!竟然勾結糧商,誣陷忠良,敗壞朝綱!”他當即下令,將郡丞、四位長史革職查辦,押解京城交由廷尉處置;同時張貼告示,澄清風渡墨的冤屈,恢複折銀改革,並在全郡推廣金屬活字鐵板記賬,杜絕賬目篡改。
消息傳開,清河郡的百姓們歡呼雀躍,紛紛來到縣衙,給風渡墨和李鐵山送來了糧食、布匹:“風大人,您真是好樣的!那些貪官總算得到報應了!”“李兄弟的鐵活字真是神了,幫咱們保住了好日子!”
風渡墨看著眼前的百姓,又看了看身邊憨厚的李鐵山,心裏感慨萬千。真正的鐵證,不是嚴刑逼供換來的供詞,而是藏在細節裏、經得起推敲的真相;真正的改革,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而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的前行。 這句話,他此刻有了最深刻的體會。
【作者插話:這波反轉看得太過癮了!從被聯名彈劾到絕境反擊,風渡墨用金屬活字打出了最漂亮的一仗!隻能說,邪不壓正,隻要手裏有鐵證、心裏有百姓,再強大的對手也能被打敗!】
可就在全郡都在慶祝貪官落網、改革重啟的時候,一個衙役匆匆跑來匯報:“風大人,不好了!王糧商在逃往京城的路上被人滅口了!”
風渡墨心裏咯噔一下,王糧商被滅口,說明他背後還有更大的靠山!之前的郡丞、四位長史,不過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幕後黑手,還隱藏在更深的地方。
果然,沒過幾天,京城就傳來消息:有大臣上書皇帝,指責清河郡的折銀改革“破壞祖製”“動搖國本”,要求皇帝下令停止改革,嚴懲風渡墨。
風渡墨站在縣衙門口,望著京城的方向,眼神變得凝重起來。他知道,這場關於改革的戰鬥,遠遠沒有結束。之前麵對的是郡府的貪官,接下來要麵對的,可能是京城的權貴,甚至是整個舊製度的既得利益者。
那麽,王糧商背後的幕後黑手到底是誰?京城的大臣為什麽要打壓折銀改革?風渡墨又將如何應對來自京城的壓力,保住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咱們下一章接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