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它不該再度出現
字數:4250 加入書籤
我得到了玄淨的許可,也得到了進入這座藏經閣的鑰匙。
希望之門,似乎已經向我敞開。
我又在閣樓裏待了整整一天。
從清晨到日暮,我幾乎將這座兩層閣樓裏所有可能相關的典籍,都翻閱了一遍。
那些泛黃的、散發著黴味的古老經卷,從佛法義理到山精鬼怪,從風水堪輿到奇門遁甲,包羅萬象,卻唯獨沒有我想要的東西。
關於“五感渡讓術”,所有的記載都戛然而止。
就如同前人寫到最關鍵處,筆下的墨水忽然用盡,留下了大片的空白,讓人抓心撓肝。
不,那不是墨水用盡。
更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用最決絕的方式,將所有核心法門的部分,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抹去。
挫敗感如同潮水,一波接著一波,不斷衝擊著我的心防。
我靠著冰冷的書架,緩緩坐倒在地,看著滿室的塵埃在夕陽的光柱中飛舞。
我甚至開始懷疑,完整的術法,是否真的還存於此地?
玄淨的考驗,我的退讓,難道最終換來的,隻是一場空歡喜?
就在我心灰意冷,幾乎要被絕望吞噬之際,我的目光,無意中落在了閣樓的角落。
那裏,一團濃鬱的黑氣正靜靜地懸浮著,沉寂如死水。
是玄苦的魂體。
他被玄淨用符印暫時壓製,所有的暴戾與怨毒都被封鎖在那一小片空間裏,像一頭被關在籠中的野獸,看似無害,卻隨時可能掙脫束縛,擇人而噬。
一個大膽而危險的念頭,如同一道驚雷,猛地在我心中炸響。
如果……如果這門禁術,根本就不是記載於書本之上呢?
如果,它是玄道寺一脈單傳,由師徒之間口耳相傳的秘密呢?
那麽作為玄淨的師父,玄苦的魂體本身,可能就是這世間唯一的答案!
這個念頭一旦升起,便再也無法遏製。
它像一株瘋狂生長的藤蔓,瞬間纏繞了我所有的理智。
我知道,這是在與虎謀皮,是在刀尖上跳舞。
但為了李穗兮,我別無選擇。
我決定,冒險一試!
我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在腦海中飛速回憶著師父曾經傳授過的種種秘術。
有了!
一種名為“魂渡之橋”的法門浮現心頭。
此術,可以與怨氣滔天的厲鬼進行最直接的神魂溝通。
但這方法極其凶險,施術者需要將自身的魂力凝聚成一座橋梁,探入對方的魂體之中。
這個過程,無異於將自己的靈魂,赤裸裸地暴露在厲鬼的麵前。
稍有不慎,心神失守,這座橋梁便會瞬間崩塌,施術者的魂魄,將會被對方狂暴的怨念與陰煞之氣順著橋梁反噬,瞬間吞噬殆盡,淪為對方的一部分。
沒有絲毫猶豫。
我走到閣樓中央的空地上,盤膝而坐,雙手在身前結起一個繁複的法印。
我閉上雙眼,摒除腦中一切雜念,將所有的心神都凝聚於眉心祖竅。
一縷精純的魂力,被我緩緩調動起來,如同一條溫順的溪流,順著我結印的手勢,朝著角落裏那團黑氣,小心翼翼地探了過去。
我沒有傳遞任何攻擊性的意念,隻是反複地、溫和地,向他傳遞著一個最簡單的想法。
“交流。”
“我需要交流。”
我的魂力剛剛觸碰到那團黑氣的外圍,就像一滴水落入了滾燙的油鍋!
“轟——!”
一股狂暴、陰冷、充滿了毀滅欲望的陰煞之氣,猛地從黑氣中爆發開來!
它如同一頭蘇醒的洪荒巨獸,瘋狂地衝擊著我構建的魂力屏障,試圖將我這不知死活的挑釁者徹底撕碎!
我的腦海中,瞬間被無數淒厲的嘶吼和怨毒的詛咒所填滿,神魂仿佛被置於萬載寒冰之中,凍得幾乎要崩裂開來。
但我始終緊守心神,維持著魂力之橋的穩定,不攻擊,不後退,任由他瘋狂發泄,隻是固執地守住那一道最後的防線。
我像一座風暴中的礁石,承受著巨浪一次又一次的拍打。
不知道過了多久,也許是一瞬,也許是一個時辰。
那狂暴的衝擊,終於漸漸平息了下來。
那頭暴怒的野獸,似乎終於耗盡了力氣,又或許是察覺到了我確實沒有惡意。
就在這時,一道沙啞、幹澀、充滿了無盡怨毒的意念,沒有任何征兆地,直接在我的腦海深處響了起來。
“滾!”
一個字,卻帶著地獄般的寒意。
我心中猛地一喜!
溝通,建立了!
我顧不上神魂的疲憊,立刻抓緊這個機會,將我的問題,通過魂力之橋直接傳遞了過去。
“‘五感渡讓術’!告訴我,完整的‘五感渡讓術’在哪裏?”
那聲音沉默了片刻。
緊接著,一陣充滿了譏諷與怨毒的冷笑,在我腦海中回蕩開來。
“嗬……嗬嗬……書上?這裏根本沒有書記載……”
“這世上,隻有我知道!”
聽到這句話,我原本平靜的眸色瞬間沉了下來。
果然!
我終於找到了。
我強行按捺住心情,正欲追問施法的具體法門,玄苦的魂念卻毫無預兆地,再次變得暴躁而瘋狂!
“此等逆天邪術,不該再現於世!”
“它隻會帶來無盡的災禍!隻會讓更多的人,變得和我一樣!你死了這條心吧!”
說罷,那股剛剛建立起的聯係,便被他單方麵地、狠狠地切斷了!
任憑我如何催動魂力,都再也無法探入那團黑氣分毫。
他就像一隻受了驚的刺蝟,將自己重新縮回了那堅硬的、充滿了怨恨的殼裏。
我緩緩收回魂力,睜開雙眼,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濁氣。
我沒有絲毫的氣餒。
恰恰相反,我的心中,一片清明。
方向,已經確認。
我站起身,拍了拍道袍上的灰塵,目光平靜地注視著角落裏那團重新陷入沉寂的黑氣,淡淡地開口說道:
“我明天還會來。”
“我們可以,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