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隻收天才?巧了,我正好是
字數:7894 加入書籤
船工一聲悠長的吆喝穿透江風:
“金寧府——到嘍——!”
顧銘等人聞聲步出船艙。
眼前景象豁然開朗。
浩渺的江麵在此陡然開闊。
水勢平緩,千帆競渡。
大小船隻穿梭如織,幾乎遮蔽了半邊江麵。
遠遠望去,碼頭上人潮湧動。
裝卸貨物的號子聲、商販的叫賣聲、車馬的軲轆聲……匯成一片巨大的喧囂。
目光越過喧囂的碼頭。
一座宏偉的巨城。
如同蟄伏的巨獸盤踞在蒼茫大地之上。
高聳的城牆綿延不知多少裏,一眼望不到盡頭。
青灰色的牆磚曆經歲月風霜。
沉澱著無聲的威嚴。
城內。
屋宇連綿起伏,鱗次櫛比黑壓壓一片。
其間有高塔聳立、有殿宇巍峨的輪廓。
更有點點璀璨的金色琉璃頂在秋日晴空下反射著奪目的光輝。
那是宮觀寺廟的所在。
一股宏大、繁盛、厚重無匹的氣息。
伴隨著江風撲麵而來。
天臨府與之相比,頓時顯得精巧有餘氣象不足。
如同小巫見大巫。
阿音張著小嘴,眼睛瞪得溜圓。
“好…好大的城啊!”
她扯著蘇婉晴的袖子。
聲音裏滿是驚歎。
蘇婉晴也微微吸了口氣。
美眸中映著那壯闊的城影。
秦明月立於船頭。
江風拂動她鬢角的發絲。
她清冷的眼眸凝視著那座巨城。
深處似有波瀾微動。
顧銘負手而立。
胸中豪氣頓生。
長風破浪會有時。
眼前這座雄城。
便是他下一段征程的起點。
那高聳的城牆。
如同矗立於天地間的巨大書卷。
等待著他去揮毫潑墨。
留下屬於自己的濃重一筆。
船。
在浩蕩的江水中。
平穩地駛向那沸騰的碼頭。
駛向金寧。
船隊駛入金寧碼頭。
纜繩拋上碼頭石樁。
水手吆喝著開始固定船位。
“下船——!”
顧銘踏上跳板。
青石碼頭浸著水汽。
喧鬧聲浪撲麵撞來。
腳夫扛著麻袋穿梭,商販在貨堆間叫賣。
空氣裏混著魚腥與桐油味。
先一步下船的老周擠開人群返回,朝顧銘招手:
“姑爺!這邊!”
“先上車,行李我回頭安排板車幫您送到家裏。”
他身後跟著兩輛青篷馬車。
車轅包著黃銅,漆色暗沉。
顧銘扶蘇婉晴下車,阿音攥著個小包袱東看西看:
“公子,這碼頭比天臨府大十倍!”
秦明月已戴上帷帽,素紗垂落,遮住半張臉。
青兒朱兒跟在左右。
幾人坐上馬車,駛離碼頭。
車輪聲混入市井喧囂。
沿街樓閣漸次拔高。
飛簷鬥拱勾連如雲。
行人稠密,衣飾鮮亮。
阿音扒著車窗。
“看!糖人攤子比人還高!”
蘇婉晴輕拉她袖角:
“坐穩些。”
秦明月指尖挑起紗簾一角。
目光掃過書肆林立的街角。
“金鱗書院……澄心學社……一玄棋院......”
她低聲念著匾額,眼底掠過微光。
車拐進西城煙雨柳巷。
進入箱子,喧囂沉寂了不少。
周圍粉牆黛瓦,老樹虯枝。
一座三進院子坐落在巷底。
黑漆門扇半舊,銅環卻擦得鋥亮。
老周跳下車轅:
“就是這兒了!”
他掏出黃銅鑰匙將鎖打開。
門內照壁爬滿綠植。
青磚縫裏鑽出細草。
前院空曠,隻一株老桂樹灑下濃蔭。
秦明月踏入正堂環視梁柱:
“去年翻修過,空置久了。”
她轉頭吩咐老周道:
“雇幾名短工,今日灑掃出來。”
眾人還未熟悉院子,拉行李的板車也到了。
青兒和朱兒一起開始搬行李。
蘇婉晴和阿音也笑嘻嘻地開始收拾。
很快,灑掃的短工也來了。
等到暮色爬上牆頭時。
宅子總算煥然一新。
正堂懸起天青色紗帳。
青磚地潑水洗得發亮。
老桂樹下擺了張石桌。
接下來的三天。
一大家子人一邊收拾家,一邊熟悉環境。
三天後的清晨,顧銘洗漱完,換上一身青衫,在銅鏡前整理。
秦明月一邊綰發,一邊問道:
“當真不用我同去?”
玉簪插進烏髻,尾端墜的珍珠輕晃。
“柳徵脾氣怪。”
顧銘係上外衫的扣子,繼續說道。
“人多了反而不好。”
吃過早飯後,顧銘獨自走進晨霧裏。
東市人潮洶湧。
流泉巷縮在兩座酒樓背後。
青石板路僅容兩人並肩。
巷底木門緊閉。
匾額“漱玉琴室”蒙著一層灰。
顧銘叩響門環。
院內毫無動靜。
他加重力道,門環撞擊聲在巷中回蕩。
“誰?大早上的叫魂啊。”
門內傳來沙啞男聲。
“晚輩顧銘。”
顧銘退後半步。
“受林閑師兄引薦,特來拜謁柳先生。”
門閂“哐當”落下。
木門拉開半尺寬縫。
門縫裏擠出張臉,胡茬像鋼針布滿下巴。
“林閑那小子?”
“盡會給我找麻煩。”
顧銘躬身作揖:
“晚輩初學琴道,望先生……”
“不收廢物。”
柳徵打斷他,目光掃過他垂落的雙手。
“指節僵硬,繭子也沒有。”
嗤笑聲從鼻腔噴出:
“半點基礎都沒有。”
顧銘直起身:
“晚輩聽說先生隻收天才,而晚輩於音律頗有天賦。”
柳徵眉骨高聳,眼縫裏泄出譏誚:
“哦?人人都說自己有天賦,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不懂得謙虛二字如何寫。”
柳徵說完忽然轉身入內。
顧銘遲疑一瞬,也跟著跨過門檻。
琴室昏暗。
七弦琴橫在矮幾上。
漆麵裂著細紋。
柳徵盤腿坐下指甲劃過琴弦。
“錚——”
第一個音炸響。
柳徵看向顧銘,眼神帶著一絲戲謔:
“記著這個音。”
顧銘閉了閉眼,仔細分辨。
“錚!錚!錚!”
接下來,柳徵瞬息之間連探十手。
連續十聲幾乎疊在一起。
音高差異微乎其微。
柳徵枯指按住震顫的弦。
琴室重歸死寂。
“我最開始彈得那音是第幾個?”
他突兀地問。
顧銘睜開眼。
“先生方才最初彈得的是第七個音。”
柳徵肩頭微不可察地一僵,眉毛輕輕一挑。
他猛地撥出一串急音。
五指在弦上滾拂,音流如碎珠迸濺。
“現在呢?”
他驟然收手。
尾音還在梁上震顫:
“剛才四段音,哪段音和其他段不同?”
“第二段。”
顧銘答得毫不猶豫。
柳徵看著顧銘,嘴角一彎,正準備開口時。
顧銘再次說道:
“和第四段。”
“第二段的羽音比標準羽音低半階。”
“第四段的商音要短一瞬。”
“第一段和第三段相同。”
柳徵盯著顧銘看了許久,隨後幹笑兩聲:
“耳朵倒是靈光。”
他抓起案上茶壺灌了一口。
“想學琴?”
“是。”
顧銘拱手。
柳徵抹了把嘴:
“束脩百兩,先交錢後上課。”
他伸出兩根手指:
“每隔兩天上一次課,每次都是辰時,過時不補。”
顧銘從袖袋抽出銀票放在琴案裂痕上。
“明日辰時,晚輩準時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