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密室實驗
字數:4106 加入書籤
百草園西北角的廢棄小屋藏在三棵老槐樹的濃蔭裏,藤蔓像天然的門簾,將門板上的 “禁入” 二字遮得隻剩邊角。程明撥開纏繞的青藤時,帶起的水珠滴落在石階上,濺起細小的塵埃 —— 這是他第七次加固偽裝,確保連最熟悉地形的藥農都找不到入口。
屋內比外麵看起來寬敞。原本的土炕被拆成了石台,台麵用丹房廢棄的青石板鋪就,邊緣被磨得光滑,卻仍能看到灼燒的焦痕。石板上並排放著七隻陶罐,最大的能裝下三升水,最小的隻有拳頭大,罐口都用麻布蒙著,防止瘴氣汙染。這是程明用三個月雜役月例換來的 “實驗器材”,每隻罐底都刻著不同的符號:辰靈泉水)、青清瘴蕨汁)、冰寒冰花露)、赤赤陽草漿)、腐腐葉浸液)、混三液混合)、空對照)。
石台左側立著根竹筒,頂端纏著銅絲 —— 這是他模仿地球冷凝管做的裝置,銅絲來自上次趙闊崩斷的劍穗,導熱性比預期好三成。右側堆著曬幹的草木灰,用麻布包成方塊,上麵壓著塊青石,是簡易的 “幹燥器”。最顯眼的是石台中央的青銅殘片,嵌在凹槽裏,表麵的蟠虺紋隨著靈氣流動明暗變化,像塊天然的溫控芯片。
“今日目標:劣質聚氣丹提純,目標純度≥80。” 程明對著空氣低聲報出任務,像在博物館做文物修複記錄。他從懷中摸出個油紙包,裏麵是五枚灰撲撲的丹藥,這是他用兩捆草藥從丹房雜役那裏換來的 “廢品”—— 丹師們煉廢的丹藥,有效成分不足三成,雜質卻含劇毒,通常會被當作垃圾倒掉。
程明用骨刀將丹藥切碎,動作精準得像在用手術刀。骨刀是他磨製的獸骨,邊緣鋒利度堪比碳鋼,能將丹藥切成均勻的碎末。他取來最左邊的靈泉水罐,揭開麻布的瞬間,量子神識自動鎖定罐內的水分子:“辰時靈泉水,含氧量 4.2g,氫鍵密度 1.8x10233,適合初步溶解。”
當第一勺藥末落入水中,程明立刻轉動青銅殘片。殘片的紋路突然亮起,將罐內溫度穩定在 18c—— 這是他經過百次實驗找到的最佳溫度,既能保證溶解效率,又不會破壞凝氣素的分子結構。在量子視野裏,淡金色的凝氣素分子像被喚醒的魚群,從藥末中掙脫出來,在水中舒展成螺旋狀,但每遇到罐壁就會迅速抱團,形成肉眼難見的沉澱。
“問題依舊:靈泉水極性過強。” 程明用炭筆在石板上記錄,字跡工整得像印刷體,“凝氣素分子含 3 個疏水基團,與水分子排斥率 67,需添加極性調節劑。”
他打開 “青” 字罐,用骨勺舀出半勺清瘴蕨汁。墨綠色的汁液滴入靈泉水時,激起細密的漣漪。量子神識顯示,汁液中的有機酸分子像小剪刀,精準地剪開雜質與凝氣素的硫鍵,卻也誤傷了 12 的有效成分。程明皺眉看著那些斷裂的分子鏈,突然想起化學老師的話:“溶解是場精準的戰爭,既要消滅敵人,又要保護友軍。”
第三組實驗用的是寒冰花露。當藥末與淡藍色的花露接觸時,程明屏住了呼吸 —— 這是他最期待的溶劑。花露采自子夜的寒冰草,在青銅殘片的低溫環境下保存,分子結構穩定得像塊水晶。果然,凝氣素在花露中呈現出完美的溶解狀態,疏水基團被花露中的萜類物質包裹,既不沉澱也不分解,像被溫柔的手托著。
“就是現在。” 他轉動青銅殘片,將溫度從 18c緩慢降至 10c。降溫速率必須控製在每刻鍾 1c,太快會導致雜質與有效成分同時結晶,太慢則效率太低。程明的量子神識高度集中,“看到” 凝氣素分子開始有序排列,形成細小的針狀晶體,雜質則像被拋棄的孤兒,孤零零地留在溶液中。
“純度 73。” 當第一縷晶體析出時,程明報出數據,略有些失望。他拿起 “混” 字罐,裏麵是靈泉水、清瘴蕨汁、寒冰花露按 325 混合的溶劑 —— 這是前六次實驗找到的最優配比,溶解力與保護力的平衡點。
新的結晶過程開始了。這次程明加入了關鍵變量:青銅粉末。他從懷中摸出個紙包,裏麵是上次修複奔雷劍時收集的粉末,顆粒直徑控製在 5 微米以內。當粉末撒入混合液的瞬間,溶液突然泛起微光。
量子神識捕捉到震撼的畫麵:青銅粉末中的銅離子像無數個小錨,精準地 “鉤” 住凝氣素分子的活性位點,引導它們形成更穩定的螺旋結構。雜質分子因為沒有對應的結合位點,被排斥在結晶之外。這是典型的 “手性催化” 效應,就像給分子裝上導航係統,隻允許目標物質通過。
“純度 89!” 程明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他看著罐底析出的晶體,瑩白得像初雪,在油燈下泛著柔和的光澤。用骨勺舀起時,晶體表麵的分子排列成規整的六邊形,比丹師們煉出的 “上品” 還要完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石台突然輕微震動。程明瞬間吹滅油燈,抄起裝晶體的陶罐滾到炕洞改造的暗格裏。暗格上方的木板剛蓋好,就傳來急促的叩門聲。
“程明?你在裏麵嗎?” 洛清羽的聲音帶著哭腔,與平時清脆的語調截然不同。
程明掀開暗格爬出來,拍掉身上的灰塵:“怎麽了?” 他故意讓語氣聽起來不耐煩,掩住剛才的興奮。
木門被推開的瞬間,少女帶著哭腔的喘息湧了進來。她的竹籃倒在地上,裏麵的草藥撒了一地,最上麵的還魂草葉片已經發黃 —— 這是她三天前找到的,卻沒能壓製爺爺的噬心蠱。“醫師說…… 說必須用純度九成以上的清靈丹,可我們連下品的都買不起……”
程明沉默地看著她通紅的眼眶。洛清羽的木靈根在量子視野裏黯淡無光,蠱蟲的灰黑色絲線已經蔓延到她的手腕,那是過度動用靈力幫助爺爺壓製蠱毒的結果。
“我沒有清靈丹。” 程明轉身走向暗格,摸出剛才的陶罐,“但這個能暫時壓製,純度 89,沒有雜質。”
洛清羽接過陶罐的手在顫抖。當瑩白的晶體倒在掌心時,她突然愣住 —— 這些顆粒釋放的靈氣純淨得像山巔的雪水,沒有一絲雜味,比她見過的任何丹藥都要精純。“這是…… 你煉的?”
“是提純的。” 程明簡單解釋了溶解與結晶的過程,刻意略去分子結構和催化原理,隻說是 “模仿草木枯榮的道理”。
少女的指尖輕輕拂過晶體,突然抬頭:“那些丹師總說‘靈根定乾坤’,可你用這些破罐子……”
“破罐子也能裝佳釀。” 程明打斷她,將陶罐蓋好塞進她懷裏,“每日辰時用溫水送服,一粒能撐六個時辰。找到還魂草前,足夠了。”
洛清羽攥著陶罐轉身時,裙角掃過石台,帶起一片凝氣素的分子殘影。程明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藤蔓後,突然覺得石台上的陶罐不再冰冷 —— 這些簡陋的實驗器材,正在悄然改變著某些被命運拋棄的人。
他重新點亮油燈,在麻布上記錄最後一組數據:“青銅粉末催化效率:提升純度 16,最佳添加量 0.3g10g 藥末。結論:外源性物質可顯著優化結晶過程,待驗證:其他金屬粉末的催化效果。”
屋外的瘴氣不知何時散去了些,陽光透過藤蔓縫隙照在石台上,給那些瑩白的晶體鍍上了層金邊。程明看著陶罐裏殘留的結晶,突然想起博物館裏那尊修複好的青銅鼎 —— 看似冰冷的器物,承載的卻是文明的溫度。
他將陶罐收好,開始清洗實驗器材。骨刀刮過青石的聲音在寂靜的小屋裏回蕩,像在書寫一篇關於 “可能” 的論文。程明知道,這間密室裏的每個發現,都在撬動著這個世界固有的規則。而他要做的,就是讓這些 “破罐子” 裏的光芒,照亮更多被黑暗籠罩的角落。
喜歡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請大家收藏:()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