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自製三棱鏡
字數:4920 加入書籤
礦洞深處的風帶著潮濕的涼意,吹得火把獵獵作響。程明舉著特製的磷光礦石,光線在岩壁上投下晃動的光斑,照亮了滿牆交錯的礦脈紋路。五名弟子緊隨其後,趙鐵扛著沉重的青銅鎬,石砣手裏攥著祖傳的礦燈,昏黃的光暈裏,少年們的眼睛都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記住水晶的特征。” 程明停下腳步,用指尖敲了敲岩壁上一塊半透明的礦石,磷光在礦石內部流轉,形成淡淡的光暈,“純淨無雜質,硬度高於普通岩石,光照下能折射出七彩光斑 —— 就像上次亂葬崗的能量光球。” 他特意加重了最後幾個字,成功看到周文立刻掏出麻布筆記本,筆尖在炭條上沙沙作響。
自從上次提出 “靈氣光是否遵循光譜規律” 的疑問後,程明就一直在琢磨三棱鏡實驗。修真界雖有透光靈石,卻從未有人研究過光的折射原理,更別說用物理方法分解靈氣光。格物院的藏書裏隻有 “靈玉透光” 的記載,找不到任何關於折射角度的描述,這意味著他們必須從零開始。
“師父,水晶和石英有啥區別?” 趙鐵的大嗓門在礦洞回蕩,他扒開一塊嵌著白色晶體的岩石,“這玩意兒透光性挺好,但敲起來脆得很。” 少年鐵匠出身,對礦石硬度的判斷格外敏銳。
程明湊過去用磷光石照射,晶體內部立刻浮現出細密的紋路:“這是石英,雜質太多。水晶是石英的純淨體,內部應該像冰一樣透明,沒有這種雲霧狀紋路。” 他拿出自製的遊標卡尺 —— 用兩根刻度精確的青銅條製成,小心翼翼地測量晶體的折射率,“你看,石英的折射角度不穩定,會影響分光效果。”
石砣突然蹲下身,耳朵貼在岩壁上聽了片刻,然後用礦燈照著一處凹陷:“師父,這邊的礦脈在‘呼吸’。” 少年礦工後裔對地質變化有著天生的敏感,他口中的 “呼吸”,其實是靈氣在礦脈中流動產生的微弱震動。
程明的量子神識立刻掃過去,果然在岩壁深處捕捉到穩定的能量波動。不同於普通礦石的雜亂頻率,這片區域的靈氣波動呈現出規律的正弦曲線,就像被精心調校過的琴弦。他示意趙鐵動手,青銅鎬落下時發出沉悶的響聲,火星濺在岩壁上,露出裏麵藏著的半透明晶體。
“找到了!” 蘇巧第一個驚呼出聲。少女的眼睛在昏暗的礦洞裏格外明亮,她指著鎬痕處露出的晶體,“裏麵沒有紋路,像凝固的月光!” 陽光般的笑容在她臉上綻放,讓艱苦的礦洞探索都變得溫暖起來。
眾人合力將這塊籃球大小的礦石開采出來,清理掉外層的岩石後,露出的水晶雖不算完美,卻已足夠純淨。程明用卡尺測量後滿意點頭:“棱麵夾角約 60 度,透明度達標,就是邊緣需要打磨。” 他看向趙鐵和蘇巧,“接下來看你們的了。”
打磨工作在格物院的實驗區展開。程明特意清理出一塊平整的石板,找來不同粗細的砂岩 —— 從粗粒的磨石到細如粉塵的砂岩粉,整整排列了五排。趙鐵負責粗加工,少年掄著特製的石錘,將水晶邊緣敲出大致的三角形輪廓,每一擊都精準控製著力道,避免震碎晶體;蘇巧則用細砂岩耐心打磨,少女的手指靈活得像在編織,指尖的薄繭與冰涼的水晶形成奇妙的對比。
“師父,為啥非要三角形?” 林小滿蹲在旁邊,手裏捧著記錄數據的陶罐,裏麵插著五根不同長度的竹簽,代表不同角度的測量結果。藥童對植物了如指掌,卻對幾何圖形充滿困惑,“圓形不是更容易打磨嗎?”
程明用樹枝在地上畫了個三角形:“因為光的折射角度與棱鏡夾角有關。當光線從空氣進入水晶,再從水晶回到空氣時,兩個界麵的夾角會決定分光效果。60 度是最理想的角度,能讓不同波長的光分開最大距離。” 他撿起兩塊石英片演示,“就像水流過不同形狀的河道,拐角越規則,分流越清晰。”
周文突然舉手,炭筆還停留在筆記本上:“師父,您說靈氣光也有波長?就像您講過的聲波有頻率?” 書生弟子將格物學知識與傳統樂理結合,眼中閃爍著頓悟的光芒,“那不同屬性的靈氣,是不是就像不同音調的聲音?”
這個比喻讓程明眼前一亮:“非常準確!可見光有七色,靈氣光也有五行屬性,本質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我們打磨三棱鏡,就是要證明靈氣光同樣能被分解 —— 這可能是破解靈根奧秘的關鍵。” 他看著水晶在蘇巧手中逐漸成形,心中湧起強烈的期待。
打磨過程比想象中更艱難。水晶的硬度遠超普通岩石,粗砂岩磨了整整兩天,才將棱角打磨平整;細加工時,蘇巧的手指被砂岩磨破,滲出的血珠滴在水晶上,暈開淡淡的紅痕。少女隻是咬著唇用布條簡單包紮,繼續用砂岩粉混合清水細細拋光,專注的神情讓程明想起地球實驗室裏的科研人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鐵見蘇巧辛苦,主動提出輪換,卻被少女笑著拒絕:“我手穩,你力氣大適合粗活。” 少女的指尖雖已紅腫,眼神卻異常堅定,“這是咱們格物院第一個正經法器,必須做完美。” 在她心中,這枚三棱鏡早已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改變命運的希望。
第七天傍晚,當最後一縷陽光透過礦洞的通氣口照進來時,蘇巧終於完成了最後一道工序。她捧著打磨好的三棱鏡,小心翼翼地放在石板上 —— 這枚手工製作的棱鏡雖邊緣不夠光滑,棱角也略有偏差,卻已呈現出標準的三角形,三個棱麵在陽光下泛著純淨的光澤。
“試試看!” 周文激動地拉來遮光的麻布,隻留下一道細小的縫隙讓陽光射入。當程明調整棱鏡角度,讓陽光穿過水晶時,奇跡般的景象出現了:對麵的岩壁上投射出一道模糊的彩虹,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依次排列,雖然色彩暗淡且邊緣重疊,卻清晰地證明了分光原理的正確性。
“真的分開了!” 林小滿興奮地數著顏色,手指在岩壁上點點畫畫,“和師父畫的光譜圖一模一樣!” 藥童突然福至心靈,掏出隨身攜帶的感靈粉撒向光帶,紅色光帶處的粉末立刻亮起暖光,藍色光帶處則泛起清涼的幽光 —— 這證明不同色光的能量性質確實存在差異。
趙鐵摸著後腦勺傻笑:“原來彩虹不是天上的仙橋,是光被‘掰碎’了啊。” 少年鐵匠的世界觀正在被格物學重塑,那些曾經被視為神跡的現象,如今都有了可以解釋的規律。
石砣默默用礦燈換下陽光,當礦石燈光穿過棱鏡時,岩壁上的光譜變成了以黃色為主的暖色調。少年礦工若有所思:“不同光源的光譜不一樣?就像不同礦脈的靈氣味道不同?” 他用最樸素的語言,道出了光源光譜特性的本質。
程明看著弟子們的反應,心中充滿欣慰。他知道這枚粗糙的三棱鏡隻是開始,卻已在少年們心中種下了科學思維的種子。當他將棱鏡對準礦洞深處的靈氣節點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 隻見原本肉眼難辨的靈氣光團,在棱鏡折射下分解成五道清晰的色帶,對應著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其中木屬性的綠色光帶最為明亮,正與礦洞中的植物精氣呼應。
“真的能分解靈氣光!” 周文的炭筆在筆記本上飛舞,筆尖都在顫抖,“師父,這說明靈根感應的其實是特定波長的靈氣!無靈根者可能隻是感應不到某些波長,而非不能感應所有靈氣!” 書生的推論讓整個格物院陷入短暫的寂靜,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這個發現的意義不言而喻 —— 如果靈根差異隻是感應波長的不同,那麽通過格物學方法,或許真的能讓無靈根者感應到適合自己的靈氣波長。程明看著岩壁上的彩色光帶,仿佛看到了一條通往新世界的道路。
夕陽西下時,程明讓弟子們收拾工具,自己則捧著三棱鏡站在礦洞入口。落日的餘暉穿過棱鏡,在格物院的石壁上投射出巨大的彩虹,七種顏色隨著太陽移動緩緩變幻,將簡陋的礦洞映照得如同仙境。
“那是什麽?” 林小滿指著彩虹邊緣的淡金色光暈,那裏的光線異常穩定,不隨太陽移動而變化。程明湊近觀察,發現那是三棱鏡本身材質產生的折射光 —— 水晶中含有的微量靈玉成分,讓它能捕捉到普通光線之外的能量波段。
這個意外發現讓程明陷入沉思。他想起青銅殘片的反應,想起聚陰陣的能量波動,意識到修真界的光現象遠比地球複雜,除了可見光,還存在著靈氣專屬的 “能量光”。而他們自製的這枚三棱鏡,恰好能同時折射兩種光,這為研究靈氣本質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工具。
夜幕降臨時,格物院的燈光徹夜未熄。程明和弟子們圍坐在三棱鏡旁,用不同的光源進行實驗,周文的筆記本上很快寫滿了數據,蘇巧則用彩石在岩壁上繪製光譜圖,趙鐵和石砣在打磨新的棱鏡坯料,林小滿調配著能增強光感的藥液。
礦洞外的陰影裏,一個身影默默記錄著這一切。玄塵長老看著岩壁上晃動的彩色光斑,將 “格物院製出奇異透光石,能分七色光” 的結論寫入傳訊符,指尖卻不自覺地摩挲著腰間的玉佩 —— 那枚玉佩在靠近礦洞時,會微微發燙。
當第一縷晨光再次照進礦洞時,程明將三棱鏡放在特製的支架上。這枚凝聚著五名弟子心血的格物院首件光學儀器,在陽光下靜靜散發著純淨的光澤,三個棱麵精準地指向東方,仿佛在迎接屬於格物學的黎明。
程明知道,自製三棱鏡隻是解開靈氣奧秘的第一步,但他能清晰地感覺到,格物院的靈氣波動比以往更加活躍。那些曾經被視為 “廢物” 的無靈根弟子,正在通過親手製作的工具,一點點觸碰世界的本質規律。
而那道投射在岩壁上的彩虹,就像一座橋梁,連接著古老的修真界與嶄新的格物之道。在這座橋梁的盡頭,或許真的存在著讓無靈根者崛起的希望。
喜歡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請大家收藏:()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