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擴招與篩選
字數:3243 加入書籤
礦洞外的篩選廣場上,三百餘名應試者按身高列隊,像等待丈量的靈材般整齊排列。程明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目光掃過一張張緊張而期待的臉龐 —— 有滿臉風霜的散修,有稚氣未脫的少年,甚至有幾位頭發花白的老修士。他手中握著三塊石板,上麵刻著今日的篩選標準,每個字都用朱砂填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心正者入,好學者留,務實者進。”
“第一關:心性測試。” 程明的聲音透過靈力傳遍廣場,鐵牛和林石抬來十個蒙著黑布的木箱,“箱內各有一物,或為靈晶,或為毒草,或為凡石。你們需僅憑觸覺判斷,將認為最有價值的物品名稱寫在紙上,不得交頭接耳。”
應試者依次上前,手指穿過木箱的透氣孔觸摸物品。有人摸到溫潤的靈晶便眼露喜色,匆匆寫下答案;有人觸到毒草的刺毛便驚慌收手;隻有少數人在觸摸凡石時停頓片刻,仔細感受石質紋理後才落筆。一個穿著補丁布衣的少年在摸到第七個木箱時,指尖突然停頓 —— 箱內是塊布滿裂紋的殘玉,他卻在紙上寫下 “蘊含微弱土靈氣,可做基礎傳導材料”。
程明注意到這個細節,量子神識捕捉到少年指尖的微顫並非恐懼,而是專注。他記得少年的登記信息:石根,礦場孤兒,無靈根卻能靠聽聲辨礦脈。
第二關在新鑿的石室進行,五十盞螢石燈照亮牆上的題目。李硯設計的試題沒有一道涉及靈力運用,全是基礎格物學問題:“若靈紋玉每刻鍾吸附靈氣 0.5 單位,三刻鍾共吸附多少?”“分光鏡折射紅光與藍光,哪種偏折角度更大?”“用長三尺的杠杆撬動千斤礦石,支點應距礦石多遠?”
應試者們頓時手足無措。世家子弟出身的修士對著算術題皺眉,散修們則對著光學問題搖頭。唯有石根等少數平民修士拿出炭筆在石板上演算,他們常年記賬、丈量的經驗讓這些題目變得親切。石根在答杠杆問題時,不僅寫出答案,還畫了幅簡易示意圖,標注著 “省力費距離” 的注釋。
“第三關:實踐考核。” 程明帶領通過前兩關的二十餘人來到實驗區,每個石桌上都擺著相同材料:半塊靈紋玉、少量雷紋石粉、一罐靈脂,“一炷香內,用這些材料製作最簡單的靈氣傳導器,能讓螢石燈亮起即可。”
考核開始後,場麵立刻分化。有修士急著塗抹雷紋石粉,卻不知需按比例調配;有人用力過猛碾碎了靈紋玉;石根則先觀察材料特性,用指甲刮下微量雷紋石粉與靈脂混合,在靈紋玉表麵畫出細細的直線,再將玉塊靠近螢石燈 —— 當微弱的綠光亮起時,他長長舒了口氣。
三關結束,程明在廣場公布結果。石板上寫著最終入選的十二人名字,石根赫然在列,還有擅長算術的藥鋪學徒、能憑手感調配材料的鐵匠、在光學題上表現突出的繡娘。被淘汰的應試者中,不乏靈根資質優異者,卻因急功近利或基礎薄弱落榜。
“為何選我?” 石根攥著錄取木牌,指節發白。他至今不敢相信無靈根的自己能進入格物院。
程明指著他實踐考核的作品:“你在玉塊邊緣留出了緩衝紋,這是防止能量過載的細節,連很多老弟子都想不到。” 他看向所有新弟子,“格物學不看靈根,看是否有洞察規律的眼睛、計算推演的耐心、務實創新的雙手。”
擴招後的格物院立即啟動教學體係。主石室被改造成教室,岩壁上刻著巨大的算盤和光譜圖,石桌排列成整齊的六排。每日卯時,程明準時開課,從最基礎的 “數術入門” 講起:“一加一等於二,這是格物學的根基,就像靈氣的最小單位不可分割。”
他用靈蠶絲在空氣中擺出幾何圖形,講解 “三角形穩定性” 在陣法中的應用;用不同長度的銅管演示 “頻率與音調” 的關係,對應靈氣波動的波長差異;將玉符電池拆解成零件,標注每個部分的功能,如同講解人體經脈的運行。
洛清羽負責基礎靈氣解析課程,她將《礦石譜》與光譜圖結合,教弟子們識別不同礦石的靈氣特征:“赤鐵礦在分光鏡下呈橙紅波段,對應火屬性靈氣;雲紋鋼則泛著淡藍,是極佳的傳導材料。” 她帶弟子們采集礦洞靈氣樣本,記錄不同區域的能量密度變化。
實驗課是最熱鬧的環節。弟子們在鐵牛指導下練習使用調頻儀,看著不同頻率的靈氣讓光帶呈現出紅黃藍綠的變化;在阿芷帶領下培育靈能苔蘚,記錄不同光照下的生長速度;用程明發明的 “格物秤” 稱量靈氣重量,感受能量與質量的轉化關係。
新弟子們很快展現出驚人的天賦。藥鋪學徒能精準計算藥材與靈氣的配比,鐵匠改良了靈紋玉鑽孔工具,繡娘用絲線編織出更精細的傳導回路。石根則在混沌靈晶的研究中嶄露頭角,他發現敲擊晶塊的不同位置,能讓雜光減弱 —— 這為解決能量不穩定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教學體係的建立也帶來新挑戰。教材不足,程明便帶領弟子們抄寫《格物初階》;儀器短缺,大家就用凡鐵仿製實驗裝置;世家派來的臥底試圖混入教學,卻因連基礎算術都不會而暴露,被林石的護衛隊驅逐。
深夜的實驗室,程明批改完新弟子的作業,看著石板上稚嫩卻認真的字跡露出微笑。石根在作業末尾畫了幅小圖:昏暗的礦洞裏,一盞螢石燈掛在格物院門牌下,光芒雖弱卻照亮了周圍的黑暗。
“先生,第二批教材刻好了。” 李硯抱著新雕的玉簡進來,上麵刻著《格物算術進階》,“石根他們提議,能不能給平民修士開掃盲班,很多人連字都認不全。”
程明望向窗外,礦洞外仍有零星的螢石燈光在晃動,那是未被選中卻不願離去的修士。他想起自己初入宗門時的窘迫,輕聲道:“明天就開,用最通俗的語言教,連掃盲班的教材都要標注拚音。”
月光穿過結界,照亮新弟子們熟睡的石室。十二張木床上,每個人都抱著錄取木牌,臉上帶著踏實的笑容。程明知道,擴招隻是開始,建立完整的格物學教育體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當第一縷晨光再次照亮教室岩壁上的公式時,他仿佛看到無數平凡修士通過這些知識,正一步步走向屬於自己的光明大道。
而在礦洞深處,程明特意為新弟子們刻下的校訓正散發著微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不分貴賤,唯求真理。” 這十六個字,將成為支撐格物院走過風雨的精神基石。
喜歡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請大家收藏:()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