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基礎工業萌芽

字數:2989   加入書籤

A+A-


    礦洞深處的溪流被改造成了簡易水渠,清澈的水流順著鑿刻的溝槽奔湧而下,推動著水輪葉片轉動。程明站在新落成的工坊入口,看著水輪帶動的齒輪組緩緩咬合,金屬摩擦的 “哢嗒” 聲在洞穴中回蕩,與遠處傳來的礦石敲擊聲交織成獨特的韻律。這處原本廢棄的礦道支洞,如今被改造成格物院的核心工坊,岩壁上還殘留著開鑿時的鑿痕,卻已被各種奇特裝置填滿。
    “先生,水利鼓風機調試好了!” 鐵牛的喊聲從工坊內側傳來。他赤著上身,古銅色的肌肉上沾著機油,正用錘子敲打風箱的連杆。隨著水輪轉動加速,風箱的皮革囊不斷膨脹收縮,將新鮮空氣壓入鍛造爐,爐中的靈火頓時從橘紅色轉為刺眼的白熾,溫度計上的水銀柱一路飆升至 “800c” 刻度線。
    程明走到鍛造區,量子神識掃過爐壁的測溫符文 —— 這是洛清羽結合格物學改良的裝置,能將靈火溫度轉化為直觀的刻度。“普通煤炭在可控氣流下也能達到靈木炭的溫度。” 他看著礦石在高溫下逐漸融化,雜質浮在表麵形成 sag礦渣),“這比用靈石催動靈火節省七成成本,量產玉符電池的關鍵就在這裏。”
    工坊被劃分為五個區域,每個區域都遵循格物學原理設計。提煉區的石台上,十口陶缸排列整齊,缸底鋪著雷紋石粉末製成的過濾層。石根正將粉碎的靈紋玉礦石倒入缸中,注入溫水後用特製的攪拌槳順時針攪動 —— 這個由李硯計算的 “渦流攪拌法” 能讓礦石顆粒均勻懸浮,提煉效率比傳統方法提升兩倍。
    “轉速必須穩定在每分鍾三十圈。” 石根盯著攪拌槳旁的刻度盤,上麵的指針隨著水輪傳動保持勻速擺動。少年發明的 “水流測速法” 通過觀察水槽中浮木的移動距離,就能精準控製攪拌速度,“先生你看,這缸雜質含量降到 12 了!” 他用分光鏡照射缸底的沉澱物,鏡中顯示的光譜雜質峰明顯減弱。
    打磨區是工坊最精細的部分。六盞聚光燈照亮打磨台,三名弟子正用不同粒度的砂紙打磨靈紋玉鏡片。他們麵前的夾具是鐵牛根據 “同心圓原理” 設計的,能讓鏡片圍繞中心軸勻速旋轉,配合可調節的打磨臂,誤差控製在 0.1 毫米以內。“以前磨十片鏡片才能成一片合格的分光鏡,現在成功率能到七成。” 負責質檢的阿芷舉起剛打磨好的鏡片,陽光透過鏡片投射出清晰的十字刻度。
    精密零件區傳來細微的金屬敲擊聲。李硯正指導弟子們用青銅刀具加工齒輪,這些齒輪最小的直徑僅有拇指大小,齒牙間距卻精確到 0.5 毫米。他們使用的 “分度盤” 是程明的得意之作 —— 通過圓周上均勻分布的小孔與定位銷配合,能確保每個齒牙的角度完全一致。“有了標準齒輪,我們的調頻儀精度能提升五倍。” 李硯展示著組裝好的齒輪組,轉動時嚴絲合縫,沒有絲毫卡頓。
    最角落的試驗區裏,洛清羽正在調試可控靈火裝置。她將不同屬性的靈石嵌入火灶的凹槽,通過調節靈石與火焰的距離控製溫度:“木屬性靈石距離三寸時,溫度穩定在 300c,適合軟化靈脂;金屬性靈石貼近火焰,能瞬間達到 1000c,正好用於焊接雲紋鋼觸點。” 她麵前的記錄表上畫著清晰的溫度曲線,每種靈石對應的最佳距離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工坊的運轉遵循著嚴格的流程:礦石先在提煉區淨化,再送到鍛造區熔融塑形,接著在打磨區加工成精密部件,最後在裝配區組合成完整的玉符電池或實驗器材。程明在岩壁上畫的流程圖用箭頭連接各個區域,每個步驟都標注著標準時間和質量要求,像一條永不停歇的流水線。
    量產的效果立竿見影。工坊啟用前,格物院每月最多製作二十枚玉符電池;如今流水線運轉後,日產量就達到十五枚,且合格率從最初的 58 提升至 82。更重要的是,零件的標準化生產讓維修變得簡單 —— 損壞的電池隻需更換對應零件,無需整體報廢,這讓平民修士終於能用得起、修得起這些精密器物。
    “世家的探子又來了。” 洛清羽走到程明身邊,目光投向工坊入口的隱蔽警戒陣,陣紋正微微閃爍紅光,“他們肯定發現我們的產量提升了,執法堂說最近山下的靈紋玉價格漲了三成。”
    程明望著流水線上不斷移動的玉符電池半成品,這些帶著齒輪紋路和標準接口的器物,正無聲地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讓他們看。” 他指著正在安裝的第二套水輪裝置,“我們要建十條生產線,不僅供應玄天劍宗,還要送到青木門、百草穀這些宗門去。” 他的量子神識穿透岩壁,看到更遠的礦道支洞,“下一步,我們要造水力錘和精密車床,讓格物學的成果真正惠及所有修士。”
    深夜的工坊依然燈火通明。鐵牛帶領工匠弟子更換磨損的齒輪,石根在記錄今日的提煉數據,李硯則在設計新的傳動機構。程明站在水輪旁,看著水流推動機械運轉,聽著齒輪咬合的規律聲響,突然想起前世課本上的工業革命圖片。在這個靈氣主導的世界裏,他們正用格物學的原理,悄悄點燃基礎工業的火種。
    當第一縷晨光透過工坊頂部的通氣孔灑下時,第一百枚標準化生產的玉符電池下線了。這枚電池的外殼刻著工整的齒輪花紋,接口處的雲紋鋼觸點閃著均勻的光澤,能量輸出誤差控製在 5 以內。程明將它放在展示台上,與最初那枚布滿裂紋的實驗品並排擺放,新舊對比間,格物院的工業之路已清晰可見。
    而在工坊之外,趙家供奉的密報正快速送往議事殿。密報上畫著工坊的簡易地圖,標注著水輪、齒輪組和流水線的位置,結尾處寫道:“格物院已非作坊,實乃軍械之廠,若不早除,後患無窮。”
    但此刻的工坊裏,沒人理會這些暗流。程明正在指導弟子們安裝新的水力起重機,鐵牛喊著號子拉動繩索,石根調整著滑輪的角度,李硯在計算承重參數。機械運轉的轟鳴聲中,基礎工業的萌芽正在礦洞深處茁壯成長,終將在修真界的土壤中,長成參天大樹。
    喜歡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請大家收藏:()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