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朝堂博弈

字數:4279   加入書籤

A+A-


    朝堂的青銅巨柱上,還殘留著昨日爭論的靈力痕跡。今日的早朝,氣氛卻比往日更壓抑 —— 文武官員分列兩側,眼神都不自覺地瞟向禦座旁的宰相魏嵩,以及他手中那卷厚厚的 “奏本”。魏嵩是護道聯盟在朝堂的核心棋子,昨夜剛從趙家收到一箱靈晶,此刻正用指節輕叩奏本,金屬扣的聲響在殿內回蕩,像在為即將到來的打壓敲前奏。
    “陛下,臣有本奏。” 魏嵩上前一步,錦袍掃過地麵,留下一道浮誇的弧線。他展開奏本,聲音帶著刻意的沉重,“青州知府張謙所奏‘格物科’,實乃禍國殃民之舉!臣已查明,張謙與程明勾結,私設外骨骼工坊,實則是在鍛造‘反器’,妄圖煽動凡人造反;其所謂‘格物科’,更是耗費靈脈無數,據趙家呈報,青州閑置靈脈已因‘試點’受損三成,再這麽下去,修真界靈脈恐將枯竭!”
    說著,他遞上一疊 “證據”—— 上麵是偽造的靈脈檢測報告,墨跡還未完全幹透;還有幾張模糊的畫像,畫著農民穿外骨骼的模樣,卻被刻意添上了 “持械” 的細節。“更有甚者,張謙私放糧倉靈米,名為‘供養考生’,實則是在拉攏亂民!” 魏嵩抬眼看向皇帝,語氣帶著蠱惑,“陛下,此等目無綱常、勾結叛逆之徒,若不嚴懲,恐七州凡民皆效仿,到那時,天下大亂矣!”
    柳蒼瀾立即上前附和,元嬰修士的威壓瞬間籠罩大殿:“魏宰相所言極是!張謙此舉,已觸碰世家底線,若不貶黜,臣等恐難約束門下修士,屆時‘焚靈陣’若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他身後的世家官員紛紛跪請:“請陛下嚴懲張謙,廢除格物科!”
    皇帝坐在禦座上,眉頭緊鎖。他不是看不出奏本中的破綻 —— 靈脈受損報告無官方印章,畫像更是漏洞百出,但魏嵩掌控朝政多年,柳蒼瀾又手握元嬰戰力,若執意保張謙,恐怕會引發世家叛亂。猶豫片刻,他終是歎了口氣:“張謙勾結叛逆,私耗靈脈,貶為庶民,流放北境苦寒之地,即日啟程!青州格物科…… 暫令擱置。”
    “陛下英明!” 魏嵩與柳蒼瀾同時躬身,眼底閃過一絲得意。
    消息傳到青州時,張謙正在靈脈院給考生講解靈具使用。林默捧著密報跑來,聲音帶著哭腔:“大人!朝廷下旨了,您被…… 被貶去北境了!格物科也被擱置了!”
    考生們瞬間慌了,阿力攥緊手中的外骨骼零件,大聲說:“大人,咱們去京城請願!憑什麽說您勾結叛逆?咱們去跟陛下說清楚!”
    張謙卻異常平靜。他放下手中的靈具圖紙,輕輕拍了拍阿力的肩膀:“不用。北境雖苦,卻也有凡人需要護著。格物科擱置了,可咱們學的格物知識沒丟,隻要你們記得‘凡人亦可掌格物’,總有一天,這科會再開的。” 他轉身回府收拾行囊,隻帶了兩本書 —— 一本《格物論》手抄本,一本《靈脈基礎》,連知府大印都留在了案上。
    啟程那日,青州百姓自發湧上街頭。有人捧著剛煮好的靈米粥,有人塞來禦寒的棉衣,還有孩童拿著畫著外骨骼的圖紙,追在囚車後喊:“張大人,我們會等著您回來!” 張謙坐在囚車裏,看著沿街的百姓,突然笑了,對著人群喊道:“好好學格物,好好過日子,別讓我失望!”
    囚車走遠後,程明從街角的陰影裏走出。他看著百姓散去的方向,眼中沒有憤怒,隻有冷靜的堅定 —— 他早料到世家會反撲,b 計劃從張謙上書那日就開始籌備了。
    當晚,程明秘密約見了戶部侍郎李修。地點選在京城城郊的一座破廟,廟裏隻有一盞油燈,昏黃的光映著兩人的臉。程明將一卷厚厚的紙放在李修麵前,紙上密密麻麻全是名字,旁邊還按滿了紅色的手印 —— 這是七州凡人的簽名,足足有一萬三千多個,每個名字旁都寫著一句話,有的是 “求陛下開格物科,給凡人生路”,有的是 “張大人是好官,請勿貶黜”,還有的是 “吾兒願考格物科,不為修士,隻為能種好靈稻”。
    “李大人,這是七州凡人的請願書。” 程明的聲音低沉,“張大人被貶,不是因為他有錯,是因為他擋了世家的路。您出身寒門,當年也是靠苦讀才有今日,您該知道,凡人有多渴望一條上升的通道。”
    李修看著請願書上的手印,手指微微顫抖。他想起自己年少時,因是凡人身世,連參加修士考試的資格都沒有,若不是王庸舉薦,恐怕至今還在鄉下種靈稻。“我知道,可…… 魏宰相手握朝政,柳蒼瀾是元嬰修士,這請願書遞上去,恐怕不僅沒用,還會連累更多人。”
    “不會沒用。” 程明取出另一卷紙,上麵是二十多位寒門官員的簽名,“這些都是不滿世家壟斷的官員,有吏部的主事,有地方的知州,還有禁軍的偏將。隻要您牽頭,讓他們聯署請願書,再加上這一萬多凡人的簽名,陛下就算想偏袒世家,也得考慮民心 —— 七州凡人剛平靜下來,若知道陛下駁回請願,恐怕又會引發反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修沉默了很久,終於拿起筆,在請願書的牽頭人位置寫下自己的名字。“好,我幹!” 他的聲音帶著決絕,“就算被魏嵩打壓,就算丟了烏紗帽,我也不能看著凡人的希望就這麽沒了,不能看著張大人白白被貶!”
    接下來的三天,程明和李修分頭行動。程明帶著請願書,秘密走訪七州的寒門官員,每到一處,就拿出凡人的簽名和外骨骼的實物,講述張謙的功績、凡人的苦難;李修則在京城聯絡官員,說服他們聯署,甚至不惜拿出自己的積蓄,資助那些擔心被打壓的官員。
    魏嵩很快就得知了消息。他派人去攔截請願書,卻發現送請願書的人都是普通凡人 —— 有的是農民,有的是工匠,有的是孩童,他們背著請願書,走小路、鑽密道,像傳遞火種一樣,把請願書從七州送到京城。世家修士想搶,卻被百姓圍起來,有的扔石頭,有的潑酸漿果汁,有的甚至點燃了硫磺包,嚇得修士們不敢靠近。
    第七天,李修帶著聯署好的請願書,在早朝時當眾遞了上去。請願書展開,足足有三丈長,上麵的名字和手印密密麻麻,看得殿內官員都驚呆了。
    “陛下!” 李修跪在地上,聲音帶著激動,“這是七州一萬三千名凡人的請願書,還有二十三位寒門官員的聯署!他們求陛下恢複格物科,赦免張謙大人!凡人渴望的不是叛亂,是一條靠自己努力就能改變命運的路!若陛下駁回,恐七州再無寧日!”
    魏嵩臉色大變,急忙上前:“陛下,此乃程明煽動凡人偽造的請願書!那些簽名和手印,說不定都是假的!請陛下切勿輕信!”
    “是不是假的,陛下一查便知!” 李修反駁道,“請願書上的每個名字,都能找到對應的凡人,都能核實他們的身份!臣願以性命擔保,這請願書絕無偽造!”
    殿內陷入沉默。皇帝看著三丈長的請願書,又看了看底下跪請的李修,再想想七州凡人之前的反抗,終於意識到,格物科不是小事,張謙也不是可以隨意貶黜的官員 —— 這背後是凡人的民心,是修真界的穩定。
    “此事…… 容朕再議。” 皇帝最終沒有駁回請願書,隻是下令將其留在宮中,“魏宰相,柳長老,你們也退下吧,朕要單獨想想。”
    魏嵩和柳蒼瀾雖不甘心,卻也不敢再逼迫 —— 請願書的聲勢太大,再反對隻會顯得他們不顧民心。
    消息傳到北境時,張謙正在苦寒之地幫凡人修靈渠。林默拿著密報跑來,聲音帶著喜悅:“大人!程先生和李大人成功了!一萬多人聯名請願,陛下把請願書留下了,說不定會恢複格物科,會赦免您!”
    張謙停下手中的鋤頭,看著遠處的雪山,笑了。他擦了擦額頭的汗,對身邊的凡人道:“你們看,隻要咱們團結起來,隻要咱們不放棄,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而在京城的破廟裏,程明看著李修送來的密報,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知道,這隻是博弈的第一步,魏嵩和柳蒼瀾肯定還會有新的手段,張謙也還沒被赦免,格物科也還沒恢複,但他們已經贏了關鍵的一局 —— 他們讓陛下看到了民心,讓世家知道了凡人不是可以隨意欺壓的,讓格物學的希望沒有被徹底撲滅。
    油燈的光映著請願書,上麵的手印像一顆顆跳動的紅心,在黑暗中閃爍著光。這不僅僅是一張紙,是凡人的力量,是寒門官員的勇氣,是格物學的火種,更是朝堂博弈中,對抗世家壟斷的最有力武器。而這場博弈,還遠遠沒有結束。
    喜歡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請大家收藏:()我用現代知識顛覆修真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